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写作 小说三要素 语文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我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 儿。”爸爸说:“以后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 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严肃,但并没有严厉批评我。 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玩乐,竟没有顾及家里 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爸爸的话就像一盆冷水瞬间泼醒了我,这一次晚回家的经 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们 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了。④
那一天,是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也是从那时起,我长大了。 这件事在我心中存留了许多年,那急切的呼声仍时刻响在耳边;妈妈的关爱 ,不变的慈容都清楚地印在记忆深处。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开头设悬,突兀而起,吸引读者。插叙部分记叙了“我” 与爸爸的矛盾以及“我”离家出走的原因。接着“我”独自在外,直到妈妈找 到“我”,深夜一起回家。行文有波折,有起伏,条理清晰。有矛盾,有亲情, 感人至深,表现了真实平凡的家庭生活。
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思路点拨:①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什么回家晚了?回家晚 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我心里是怎样想的?②在文章记事 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中间还 可插叙相关的事件。③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重点写回家晚 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当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 传来怪叫声,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 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情却没有半点放松。爸 爸会怎么做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 手掌打我呢?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 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幻想终究不能成为 现实,我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犯下的错,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 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 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 爸妈妈了。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初一语文知识点之小说三要素

初一语文知识点之小说三要素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技巧

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技巧一、小说的概念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
二、小说的三要素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三、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四、小说的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⑴正面描写: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初中语文课本小说单元知识结构

初中语文课本小说单元知识结构
一、小说三要素
1.人物(文本中所塑造的具体的艺术形象)
2.情节(由人物构成的故事内容)
3.环境(文本中人物所处的时空)
注:小说这一文体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所以文本中的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
二、如何解读小说
1.作者分析法
小说的创作者是依据现实在其头脑中的印象来创作小说的,即小说是镜像的镜像。
所以作者对于小说的创造不可能完全脱离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也不能与现实完全一致。
所以可以利用作者所处环境及人生经历来分析解读作品。
2.人物分析法
小说中的人物本质是生活在小说文本中的主角。
文本中的情节与环境决定人物的
塑造。
人物一旦完成创作,即具有其在文学世界中的生命,与现实中的实际个体之间
在心理学特征上并无实质差异。
所以,可以分析一组人物形象来解读小说。
3.情节分析法
情节是由人物与作者所决定的,其设计的本质目的是完成对人物的刻画,所以情
节是作者与人物共同参与设定的。
分析情节的走向即可对文本做出有效分析。
4.环境分析法
环境是整个小说故事存在的时空总和。
分析特殊的环境设定可以解释情节与人物
的内在关联,从而分析文本。
三、小说常用写作手法
1.象征(常用于揭示小说主题,人物命运)
2.对比(可分为对比与类比)
3.烘托(常用于环境气氛)
4.渲染(常用于环境气氛)
5.以虚写实、以实写虚
6.以小见大、以大见小
7.以乐景写悲景、以悲景写乐静……。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精选课件)

小说三要素的作用1.小说有哪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ﻫ情节(开端/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2.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3.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4.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高考小说阅读的技巧解答高考小说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七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总结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大家在学习语文时经常接触的一种文本形式。
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小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那么在学习小说时,我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本文将对七年级语文小说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人物、情节、环境为主要内容的长篇虚构故事,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表现手法、文体形式、内容风格等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现代小说、古代小说、军事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等。
三、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包含几个基本要素,比较重要的包括人物、情节、主题等。
其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则是小说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主题是小说表达的核心思想。
四、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含情节的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元素。
情节的起承转合是小说的基本骨架,高潮是小说情节发展的最高峰,结局是小说情节的结束,对整个小说具有决定性作用。
五、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通常在语言上需要具备生动、形象、准确、丰富多彩等特点。
语言还需要具有适度的节奏感和节奏变化,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小说的内在含义。
六、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的阅读方法需要区分开不同类型的小说,比如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与现代小说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
在阅读小说时,需要注意角色的分析、情节的把握、涵义的领会等方面的问题。
七、小说的人物塑造小说的人物塑造是作者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刻画的,其中包括对角色性格、外貌、生活背景、行为举止等方面描写的方式。
随着阅读的进行,理解人物的性格、生命经历等等,可以更加深入的领会小说的内在含义。
八、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思考。
通过主题的理解,可以深刻领会小说的文学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还是自主阅读小说,都需要全面掌握以上知识点。
理解小说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了解小说的语言和阅读方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题等等,这是我们逐步提高阅读小说能力的必要手段。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小说文体知识和如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个部分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 以及花鸟虫鱼等景物。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 少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 的作用。 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 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整体感知
• 人物[安恩爱奶牛]
• 情节{开端牵牛入市发展纠缠买牛
•
高潮拒绝卖牛结局我们回家}
•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故事内容。(注意说清时间、 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
果。)
小说叙述了老妇人安恩牵着牛到交易市 场,却不是为了卖牛,而是怕牛孤单,让它 和同类相聚散心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这一文体知识 2、如何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认识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 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 概括介绍,具体描写 具体描写: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其他人、景、物的描写 )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知识点归纳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知识点归纳小说概念及三要素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⑴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等.(3)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4)白描手法: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小说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对比法:《林冲见差拨》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的手法。
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
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3)烘托:“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侧面烘托、环境烘托)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设题类型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高潮、结局)。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
、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 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 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 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 精彩语句、重点段落的含义及其蕴含的 思想感情。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
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按写作体制分为:
章回体、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
按语言形式分为:
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按小说内容分为:
历史小说、现代小说 科学小说、公案小说 武侠小说、言情小说 传奇小说
小说
•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 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文学 体裁。
小说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人物活动的环境
人物形象
• 1.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 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 公。
• 2.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 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 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社会环境:
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 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 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表现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 5)借景抒人物之情; 6)象征、比喻人物某种精神品质、 某种处境; 7)为文中写人叙事创设情境美
[考查要点] 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 (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外貌(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含义: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 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内容(一般包括)
序幕 开端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 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 等场景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