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高考历史年代巧记口诀

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
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 594 年,在世界
ぺ
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 594 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 桕
1894 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 1894 年。 词
二、间隔推算法 箕
年,辛亥革命。1913 年,二次革命。1915 年,护国战 互
国王头断。物价飞涨,复辟危险。反对限价,也被推翻。
鞫
②
雅各宾派,力除封建。农民获地,支持政权。全面限价, 矧
惩治疑嫌。抗击外敌,全国动员。形势好转,一七九三。
杂
内部分裂,热月政变。法国革命,历时五年。人民群众, 傈
力挽狂澜。规模巨大,欧洲震撼。革命思想,不断外传。 腙
热月党人,政如秋千。军人上台,雾月政变。一八零四,
刿
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 绨
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
聋
桶
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促
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高中历史必修之旧民主主义革命就
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功
刂
8 / 16
巧“背”历史知识要点
就学科而言,现阶段主要任务是系统扎实地掌握基础,
坷
傺
在遇到需要解答的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再认、再现有关 ㄠ
的。也就是说,要把范围内的要点“背”下来。无疑是要强
「
失
调对于学科和综合的考查,但是学科的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坚 钪
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一定量的学科知识,能力 抵
就无从谈起。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对于考生而言,
高考文综 如何记忆历史和文学知识

高考文综如何记忆历史和文学知识文综科目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其中历史和文学是考生较为关注的两个方向。
然而,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内容繁多,记忆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家记忆历史和文学知识。
一、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历史是一门需要背诵大量事件和人物的学科,因此记忆方法非常关键。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方法:1. 逻辑记忆法: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建立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填充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地点等内容。
通过理清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记忆。
2. 图表记忆法:根据需要记忆的历史内容,制作相应的图表。
可以使用时间线、思维导图等形式,将相关的事件和人物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视觉化的记忆形象。
3. 故事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编织成一个故事,让记忆更加形象生动。
可以将事件和人物赋予一些特定的形象和性格,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有趣的场景,加深记忆。
4. 口诀记忆法:通过制作简单易记的口诀,将历史知识嵌入其中。
可以用押韵的方式,结合音调进行记忆。
这种方法在记忆一些重要的年号、朝代等概念时特别有效。
二、文学知识的记忆方法文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的学科,同时也需要考生了解一些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知识。
以下是几种适用的文学知识记忆方法:1. 阅读法: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时,可以做一些笔记,标注重要的情节、角色和主题等内容,便于以后回顾和记忆。
2. 归纳总结法:将文学作品按照作者、时代、流派等分类,制作一个文学知识的总结表格。
在表格中,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每个作者的主要作品,以及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等,便于记忆和整理。
3. 组织框架法:根据文学作品的结构和思想内涵,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组织框架。
可以将重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要素放在框架中的不同位置,形成一个整体的脉络。
在记忆和复习时,通过框架的串联,可以迅速回忆起文学作品的内容。
高三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高三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一、分类记忆把历史知识条理化,便于记忆,培养归纳能力,可以提升历史总复习效果。
有利于牢固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有利于加深理解历史发展的全貌和实质。
按时间归纳。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西方列强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几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大远航、同盟国首脑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等。
不同事件归纳。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等事件都是发生在1927年。
二、比较记忆历史上有很多性质相同的事件,就像农民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
这些事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容易把它们互相混淆。
采取比较记忆可以揭示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
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
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对比。
用比较法记忆历史知识,可以巩固记忆,同时可以加深理解。
三、数字记忆高三学生如果要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就必须记住哪个年代发生了哪些事件。
但历史年代难以记忆,甚至只能死记硬背。
但也有些历史年代,可以采用数字记忆的方法。
年代本身的特征记忆。
蒙古灭金,1234年,四个数字按自然数顺序排列。
重大事件间隔距离记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192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1947年。
它们都是相隔10年。
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记忆。
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成为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分时间段记忆。
民族解放运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时间为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第二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中至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
四、规律记忆法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就可以能帮助记忆。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记忆方法历史知识的重点记忆方法详解,分为六种方法,大家能够看下详细怎么学习,自己试着掌握。
高中历史知识的重点记忆方法1、数学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经过一个或几个数字归纳出来,形成重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期间的总路线的内容,可归纳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名词五点法即用五个重点归纳名词即:①时间 ; ②地址 ; ③人物 ; ④内容 ; ⑤评论或意义。
此法合适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其余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归纳:①春秋期间 ;②吴国 ;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古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有名的古代兵书。
3、谐音兴趣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重点知识用谐音或构成风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 年刚建即刻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兴趣性强,记得快而牢。
4、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重点,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 646 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派土地给农民; 田地不得买卖 ; 土地属国家 ; 改革行政制度。
5、归纳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归纳,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归纳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 (1810 — 1815;1816 —1826) 、三其中心 ( 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 ) 、三个领导人 ( 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 ) 、反对 2 个殖民者 ( 葡萄牙、西班牙 ) 、一场决斗( 阿亚库巧战斗 ) 即“ 123321”就能够将整个拉美革命进度完整掌握。
6、重点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重点字词归纳成重点进而提升记忆成效。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重点字掌握:即①开始 ; ②进一步 ; ③大大加深 ; ④完整堕入。
而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合约》的签署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合约》的签署使中国完整堕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历史高考高频知识点口诀

历史高考高频知识点口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历来都是考生在高考中容易得高分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点,我们整理了一些历史高考高频知识点的口诀,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1. 五帝代禹,夏启传世。
明殷商汤,周公辅政。
2. 来江南,盘古开天难;修文明,女娲补天功。
3. 夏堤防俞民,商铸泽誉身。
周儒商匡,国腾文风显。
4. 夏帝放逐伊徐未,商朝后嗣盛,周先秦英。
二、中国古代朝代1. 夏殷周,秦汉三;三国两晋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2. 孔孟老庄论历史,史书三家各有名,司马班固元史,宋庄子胡应麟。
三、中国古代名将1. 英勇钢卫大王昭君,勇武神将貂蝉貂蝉。
2. 关公诛吕布,张辽战颜良;鲁肃荐诸葛,孙皓戏曹丕。
四、中国古代史书及著名人物1. 史书三家家家有,左氏、史氏、鲁史,前两家史官中,史官鲁迅显。
2. 子曰四言琼蓁蓁,阿瞒三起断京城。
五、世界古代文明及著名人物1. 亚————赫梯壮丽文明,非洲托托尔家园市;南亚河流旁,印度,佛教传。
2. 希腊城,雅典到处香,哲人围聚讨论事;罗马帝,凯撒宏业辉,涅槃西方富甲天。
六、中国近代历史1. 饥荒农,幼稚国纷乱;五四白,先驱人民觉醒。
2. 毛主席一统华,大陆两党争最多;改革开放发展快,九七老权旧求新。
七、世界近代历史1. 世界历,两次大战人民苦;冷战中,两大阵营分。
2. 美苏争,男科画图胜,南非光,战争消除同气呼;冷战后,全球化,繁荣富梦实现。
以上口诀只是一种记忆方法,不能代替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参加历史学科的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多做历史样题,以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每一道历史题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故事,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回答历史考试中的题目。
提前了解历史高考高频知识点,通过记忆口诀来记忆,既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答题效率。
历史最快背诵方法

历史最快背诵方法
以下是几种可以帮助你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1. 谐音记忆法:通过谐音将历史事件或时间转化为容易记忆的词语或句子。
例如,可以将“辛亥革命”的年份“1911”转化为“要救药要药”的谐音。
2. 故事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串联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故事,将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的一生经历串联起来,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明朝的历史。
3. 图像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以图像的形式呈现,通过视觉刺激来记忆。
例如,可以画一张时间线图,将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标注在图上,通过观察和记忆图像来记忆历史知识。
4. 重复记忆法:重复多次背诵历史知识,通过反复刺激来加深记忆。
例如,可以每天背诵一部分历史知识,多次重复背诵,以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5. 分类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将相似的事件或时间归为一类,通过分类来记忆。
例如,可以将历史上的改革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文化改革三类,分别记忆每一类中的重要事件或时间。
6. 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时间与相关的词语、图像或情景进行联想,通过联想来记忆。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将明朝的灭亡与一场大洪水相联系,通过联想来记忆明朝灭亡的历史。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背诵历史知识,但每个人的记忆方式不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记忆效果。
学历史选择好的记忆法会事半功倍

学历史选择好的记忆法会事半功倍
1、前841年,国人暴动。
可以理解为,国人暴动了,十分混乱,扒下了死人的衣裳(前841年)。
2、秦灭六国的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3、白登之围,公元前200年。
刘邦白瞪两眼珠子(前200年)。
4、五胡乱华,匈奴、羯、鲜卑、氐、羌。
可以理解为,匈奴借(羯)鲜卑的(氐)枪(羌)打汉族。
5、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分东西,北周灭北齐。
6、五代十国。
可编顺口溜,梁唐晋汉周,后字不能丢。
南北汉,前后蜀,南平南唐,吴越吴,还有闽和楚。
7、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称天京。
洪秀全要把吾扇扇(1853年3月)。
8、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
历史知识点高考口诀

历史知识点高考口诀历史是一门既有趣又需要记忆的学科,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点,本文整理了一些高考口诀,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1. 夏商周,春秋战国,这是中国的古代。
2. 五帝三王史前有,开天辟地事很多。
3. 夏太康有儿小康,夏启他弟小堂。
4. 殷商三代英雄出,夏商陆续交替。
5. 商王武丁英勇善战,靠着官文观兵。
6. 周武王殷商灭,西伯国君是大帝。
7. 春秋战国时代起,多位名士出现。
二、近代史1. 清朝多皇帝,嘉庆道光不服。
2. 鸦片战争英法起,清王朝的兴盛止。
3. 太平天国起起伏伏,捧圣人挑战满清。
4. 义和团闹矛盾,八国联军敲大门。
5. 辛亥革命起大变,孙中山当起领袖。
6. 五四运动发重声,青年学子争民主。
7. 土地革命割地产,共产党领导红军。
三、世界史1. 文艺复兴发展起,意大利是发源地。
2. 浪漫主义文学起,黑暗之中闪耀光。
3. 世界大战悲壮起,第一次后来紧随其后。
4. 华尔街股市曲折,大萧条经济受冲击。
5. 法西斯兴起威胁世,纳粹德国称霸天下。
6. 二战结束冷战起,美苏争霸激烈展。
7. 柏林墙倒民主新,东欧苏联解体行。
以上是一些历史知识点的高考口诀,通过这些简洁精炼的句子,我们可以快速回忆起历史的重要内容。
当然,在备考过程中,仅仅依靠口诀是不够的,还需要多看教材、多做题、多总结,才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点虽多,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记忆,相信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时间记忆六法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
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教学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
然而,实际教学中历史时间的教学往往疏于指导和设计,学生的死记硬背即发此一端。
2010高考历史备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
高考备考:世界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0高三备考名师手记:历史识记顺口溜
1、揭示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
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先后更替承接。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
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秩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
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
持续时间的长短。
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入手探明历史本质。
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
在历史教学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教学手段。
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9─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1937─1 945年抗日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四个阶段,在对四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
可见,只有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才能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进而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
4、培养同期性时间观念
同一历史活动的不同侧面或不同历史事物处于同一时期,这便是历史的同期性特征,如: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1919年的历史事件有“五四”运动、朝鲜“三一”运动,巴黎和会召开、共产国际成立等,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不足(同期性内容排出先后次序)或教师的疏忽。
学生心理上习惯性障碍(在时间经验上人们更多地习惯于顺序性推演),影响时空观念的形成,应引以重视。
5、时间运算
具体来说: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用下列算式推导:(1919─1840)一(1949─1919)=50年。
(2)比较、体会距今时间远近。
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多少年;公元前594年和公元前359年哪个年代距今较近等。
(3)进行时间转换。
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纪年方法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 12年。
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贞观元年是公历627年;一类是具体历史时间与世纪、年代、前期、中期、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七世纪前期,1868年是十九世纪中叶,再如下列选择题,也是考查的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五世纪初,②公元前六世纪初,③公元前五世纪末,④公元前六世纪末。
6、记忆时间
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
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
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
如揭示时间数字的结构特点的有数位特点(单位数时间如公元8年。
双位数时间如公元之年。
三位数时间如220年、四位数时间如:1940年)、双数重叠特点(如1616年、1919年)。
对称数字特点(如1881年)、自然数字递增特点(如123 4年)等不一而足;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
如年代间隔记忆法(如191 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1921年等)、公元前后对称记忆(如公元前221年与公元221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