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选.)....6.句,不得多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jiǎo洁()澄.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中考是基础教育阶段一次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中考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原则,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帮到大家!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关于试题的分析评价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外加卷面书写(5分),总题量为19题,总分为150分。
下面就其具体特点评述如下:(一) 依纲据标,稳中求变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命题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试纲要”)的要求,立足基础、面向全体,没有偏、难、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试卷的“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部分,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为主;再如阅读理解考查,三篇阅读材料难度不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减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难度。
两篇现代文阅读(《扁担的一生》《冬眠的奥秘》)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学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从试题的设置来看,考点都是考纲、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扎实,答题会比较顺手的。
在依纲据标的基础上,试题又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
如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延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但规定“不得多选”,这一变化,这既减轻了教师阅卷工作的难度,又提高了对学生古诗文识记的要求。
今年试卷变动最大的当属文言文阅读部分,将课外篇目《论语•子罕》与课内的《陋室铭》构成对比阅读,虽然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出现让很多考生措手不及,但不可否认这是今年中考语文的一大变化亮点。
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选.)....6.句,不得多①关关雎鸠, 。
(《诗经 关雎》)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 )jiǎo洁( ) 澄.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 ;“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周文娟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新鲜出炉,试卷整体上遵循了安徽中考历年来“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关注了经典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分值设置上并无变化,“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题型占35分,三篇文本阅读的题型占55分,作文占55分,卷面分5分。
试题难易适中,兼顾了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选拔考试的要求,是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试卷,下面就具体谈谈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特色之处。
一、关注传统文化试卷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交融和碰撞。
在题型设置上也体现了命题者的别具匠心,以第(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活动为例,出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但它打破了以往“出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从词性和内容综合考虑,如“咫尺”对“方寸”,“千般”对“万种”,内容方面下联也必须与“电影”相关,方可做出准确的选择。
第(3)小题“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这样的命题方式既给学生普及了越剧、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国粹剧种,又考查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能力。
文言文的课内外对比阅读可以说是今年试卷变动较大之处,近十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内文言文的单篇考查或对比考查,只在2006年出现过《孔子语录》中课内和课外语录的对比阅读。
今年所用课外文言文选自《论语?子罕》,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于选文是《陋室铭》中原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出处,教材的课下注释对篇目也有所提及;“陌生”在于选句未学过,需要调动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储备来翻译相关字、句,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
2017年安徽省中考阅读试题解析

龙源期刊网 2017年安徽省中考阅读试题解析作者:侯守斌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18年第04期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章,分别回答问题。
考点综述: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现代文阅读材料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安徽中考选择阅读文章的标准是要有优质的语言意识,要有适合学生的体验意识。
中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备受关注,一般均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有这样几个规律性的命题变化:一是文体搭配轮流坐庄,散文(记叙、抒情)不变,今年配以说明文阅读;二是阅读点9-10个,散文5个不变;三是注重文体特点的考查,比如散文品味语言、整合信息、感悟主题的考点不变;四是以主观题为主,适当增加一道选择题。
[三](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①。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注] ①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考点综述:将课内《陋室铭》与课外《论语子罕》比较阅读,体现了君子的美好的形象。
且课外文言文占近6分的分值,尽管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利用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也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得分差距还是有的。
这无形中给了我们一些信号,语文的学习更多地“以内攻外”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在“不变”中应“万变”。
题目紧扣书本,注重能力运用。
近五年的文言文阅读篇目全部来自课内,《陋室铭》也是近十年未考,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篇目。
《陋室铭》中的“孔子云:何陋之有”的来龙去脉在书中注释中提到。
解词“欲”,就是想,打算,“或”这里是“有人”的意思,“如之何”就是“又能把它。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jiǎo洁()澄.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有解析)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jiǎo洁()澄.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4.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2017安徽语文中考卷(含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 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jiǎo洁()澄.明()(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周文娟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新鲜出炉,试卷整体上遵循了安徽中考历年来“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关注了经典的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现代的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分值设置上并无变化,“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题型占35分,三篇文本阅读的题型占55分,作文占55分,卷面分5分。
试题难易适中,兼顾了学业水平检测和高中选拔考试的要求,是一份高质量、高水准的试卷,下面就具体谈谈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特色之处。
一、关注传统文化试卷第4题“语文综合运用”的主题是“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考查内容涉及到“对联”和“黄梅戏”等活动,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交融和碰撞。
在题型设置上也体现了命题者的别具匠心,以第(2)小题“对对联,赢影票”活动为例,出示的上联为“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但它打破了以往“出上联,对下联”的仿写题型,而是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查,给出四个选项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从词性和内容综合考虑,如“咫尺”对“方寸”,“千般”对“万种”,内容方面下联也必须与“电影”相关,方可做出准确的选择。
第(3)小题“戏曲电影展映”活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转述”能力,而图表内容是关于“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这样的命题方式既给学生普及了越剧、京剧、黄梅戏、豫剧等国粹剧种,又考查了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能力。
文言文的课内外对比阅读可以说是今年试卷变动较大之处,近十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都是课内文言文的单篇考查或对比考查,只在2006年出现过《孔子语录》中课内和课外语录的对比阅读。
今年所用课外文言文选自《论语?子罕》,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于选文是《陋室铭》中原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出处,教材的课下注释对篇目也有所提及;“陌生”在于选句未学过,需要调动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储备来翻译相关字、句,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
选文一问一答,二十余字,浅显易懂,虽是课外篇目,学生应该能够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其实,除安徽以外很多省份在中考题中都设有课外文言文,今年安徽中考这一变化,也将引导学生更加注重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机械性识记层面,而是将自己所学文言文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自主阅读文言文能力,这样也能更好地与高中的语文学习相接轨,彰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二、侧重能力考查《考试纲要》中明确要求考查学生的五种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和评价能力。
这五种能力呈阶梯式,由简单到复杂,而今年中考卷中对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考查较为侧重。
首先,第1题古诗文默写中,沿续了以往的8选6的题型,以往都是机械性记忆,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让学生根据记忆填空。
而今年的8题中,有一题要求写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回顾整首词,再结合题干的要求和对文意的理解准确挑选出相关的句子,无疑是对古诗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第3题名著阅读中,一改传统的填空题形式,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题型,将四篇名著的“作品——作家——年代”相串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综合能力。
说明文阅读《冬眠的奥秘》可以说是集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5-8题全面而常规,考查了提取关键信息、品析说明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等能力,而第9题引用文中一句“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800岁”,让学生判断“推测依据”。
这既考查了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命题灵活而巧妙。
现代文阅读选择的是一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散文《扁担的一生》,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责任与信念的体现。
出题的角度既有对段落内容的概括,也有对人称的效果赏析和对人物情感的理解,题型的难度呈阶梯性设置,且淡化了从修辞或人物描写等角度对于语言的赏析,更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素养今年的作文为命题作文《这就是我的承诺》,命题新颖,可供学生拓展的空间很大。
承诺的对象可以是人,如对朋友、父母、老师等;也可以是其他,如对阅读的承诺、对规则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等。
对规则的承诺,是一种对法规的遵守;对阅读的承诺,是一种对经典的传承;对人生的承诺,是一种对意志的磨砺;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种无私的大爱……“承诺”不仅是一种诚信,更是一份责任,一种素养。
学生基本人人不陌生,个个有话写,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承诺守信的经历,写出“有我,有生活,有真情”的文章。
如想取得高分,还需在选材、结构、立意、语言方面多雕琢。
总之,今年的语文试题,在内容的制定上基本涵盖了《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知识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在内容的制定上秉承变革与传承的思想。
试卷的变化将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师生更加关注传统文化,侧重于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平时教学中更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试卷将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与学提出新的调整方向,更能彰显语文学科无穷的魅力,让师生们诗意地栖息在语文的大地上。
201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二)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综观2017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这套试卷严格按照中考考纲要求命制,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稳中求变,题型灵活多样,文体及考点覆盖面广,文本内容生活气息浓郁。
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难度系数适中,梯度合理,巧妙地将学业毕业考试和选拔人才这两大功能合二为一,是一套较完美的语文试卷。
细分析如下:一、稳中求变,不变中创新。
不变的是: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沿袭以往语文试卷的模式,即“语文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
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古诗默写,口语交际,修改病句,名著阅读以及阅读理解,写作等。
这些内容都是近几年中考试卷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变的是:(一)总体题数由2016年的18题,增至19题,在说明阅读中增加了一题。
(二)古诗文默写中第一次出现了“提示性”默写,这增加了学生的默写难度。
(三)选择题由去年的2道,增加为4道。
在“综合运用”环节出现了两道选择题。
另外在文学性文本阅读中也出现了两道选择题,分值由去年的5分,变成今年的8分。
(四)综合性运用这一环节的创新点较多。
如在名著导读环节第一次出现了选择题,这种新形式学生对名著相关知识的掌握必须要全面、精准,否则容易失分。
“对对联赢影票”这一题中,也是用选择的形式写下联。
这一小题既考查了学生对于对联常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求学生在选择的内容上不能离开活动的主题,如果两者不能综合考虑也难得分。
但是相对于直接让学生写下联,这样的选择题其实是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在综合运用环节近两年尽管都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但是去年是考查学生对“药品说明书”的解读,今年考查的是学生对“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的调查情况统计表”的解读,对于图表的解读安徽省近几年未考,而这一题目更多地考查了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有较强现实意义,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用性。
(五)文言文阅读中第一次有了“大尺度”的变化。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是将课内《陋室铭》与课外《论语子罕》比较阅读,且课外文言文占近6分的分值。
尽管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利用自己的文言知识储备也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得分差距还是有的。
这无形中给了我们一线语文老师一些信号,语文的教学不能只“授之以鱼”而更多地“授之以渔”“以内攻外”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在“不变”中应“万变”。
二、文体特色显著,题目难易设置有梯度。
今年的现代文阅读毫无悬念地考查了说明文阅读和文学文本阅读。
说明文阅读《冬眠的奥秘》考查到“说明文开头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能不能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
这些题型既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平时在教学中的重点训练的内容,又符合说明文文体的特色,非常接地气。
《扁担的一生》这篇阅读题目的设计很有梯度,题目涉及:语段位置的选择,人称变化的作用,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炼,句子中蕴含人物的情感以及“扁担”的内涵等等。
这些题目难度由低到高,要求学生的理解也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且只有抓住文章的主旨方能有的放矢的答题。
另外两篇阅读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有一定的顺序,如说明文《冬眠的奥秘》中的5-9题,依次涉及到第①段,第②段,第③段,第④段,第⑤段内容。
而《扁担的一生》的10-14题,也先后涉及第②段,第③段,第④段,第⑤段,第⑥和第⑩段。
这样整套试卷题目的命制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三、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性。
无论是“小语段阅读”,还是说明文,文学文本的内容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大自然神奇奥秘,且都与生活相关。
如小短文阅读中“咏月”文段就华丽丽地对“明月”予以歌颂;《冬眠的奥秘》揭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神秘;《扁担的一生》借写扁担的一生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农人精神的可贵。
文言文《陋室铭》《论语子罕》体现了君子的美好的形象。
作文“这就是我的承诺”,且这一全命题作文题与去年的“你是我最的人”这一半命题作文共同点都是不设置审题障碍,立足于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只要平时用心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中的细节,娴熟运用写作手法,不难写出动人心弦的文章。
且一个“承诺”,一份责任,一种素养,意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人。
整套试卷,稳中求变,梯度合理,立足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人性美,积极引导学生们用心体味人性的真善美。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美,做一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