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
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精选15篇)

社会公德的作文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精选15篇)所谓社会公德,即社会公共道德。
它是中华民族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文化所形成的基本道德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公德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公德的作文1众所周知,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看他内在修养怎样。
一个人的内在修养高低又重在看是否做到了一个“德”字。
在当今社会,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发扬扶贫助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们中国十几亿人口当中,有成千上万的富翁,青年又占据着多数的百分比。
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富翁都能慷慨解囊,帮助贫困人民,每一个青年都能用自己的热情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就不仅仅使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还能使这种发扬社会公德的行为得到认可,继而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如果每一个工人都能够以关心集体为己任,那么我们的企业效率就会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国家经济水平,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做到低碳排放,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我们的子孙后辈都可以从中获益,实现更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以身作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随手捡起身边的纸屑投进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持公共卫生。
每一个看似小小的举动,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主动的去做,并将它坚持下去,那我们的世界将会因为这美好的社会公德而变得更加和谐。
请记住,生活在这个地球大家园里,不要求你做多大的贡献,只要做好了你自己,发扬社会公德,就不怕这个社会不会变的更加美好。
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助人也是助己,只有大环境和谐才能有小环境的安定,社会公德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品行。
社会公德的作文2社会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等。
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公共道德,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师生对广西隆安县古潭乡中学的对口扶贫行动,资助贫困的同龄人完成学业,这不正是良好的社会公德的体现么?再看一个外国的例子。
如何提高个人修养

重要意义
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同 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道德是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整个社会的精 神风貌,也反映个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文明教养以及 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道德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 价来反映现实世界。人们把一切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 称为善;反之称为恶,并区别善与恶的等级。它纠正错误的 方式是通过舆论谴责、本人“良心”等制约,抑恶扬善,祛 邪扶正。道德能够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使人们 潜移默化,并在不知不觉中改过向善,不但可以使人们不再 违法犯罪,而且可以使人们不再萌发违法犯罪的动机。
刘伟刚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 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主要包括20个 字的内容,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 勤正刚直勇。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 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 们所尊重。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生实践活动的深入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 了。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 品德、青少年的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主要内涵
重 要 内 容
1.要改言,改性,改心 . 2.要受教,受苦,受气. 3.要思考,思想,思虑. 4.要敢说,敢做.敢当.
第一,人生价值正位。 现在大家都关心自己的人身价值怎么样实现,那么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 呢?人身价值的正位就是应该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上。我们既不否定 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价值,所以正确的正位,就 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善于把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善于通过社会价 值的实现体现自我价值。 第二,维系道德良心。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四个心”入手,从培养“四个 心”入手,这“四个心”就是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我们日常生活 常常提到某某人挺有良心的,或者某某人挺没有良心的,良心被狗咬了。什 么是良心呢?良心就是仁爱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这四心的结晶。良心 对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养成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三,优良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习惯怎么养成的呢?从许多经验来看就是要不断实践,你要做善事你 要不断做,你不乱扔垃圾你不断实践,把认识落实到行为,行为沉淀为习惯, 习惯升华为信念。我们在养成道德素质时要注意养成一些优良的行为习惯, 这个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主宰人生。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威廉斯曾经 说过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 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主题18:修养与包容-【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精选

主题18:修养与包容01.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出处】《孔子集语劝学》【释义】饰:装饰,打扮。
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别人相见不可以不打扮自己容貌服饰。
【素材点拨】学习修饰自己内心,打扮修饰自己外表。
两者同等重要,与人相见修饰自己的外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约会事宜的重视。
这样会给别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一种被尊重的自豪,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自己。
只靠渊博的知识而不注重自己的外表,别人也会厌弃的。
在社交频繁的社会里,修饰外表和内心学习同样对事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用话题】追求学问与学识人生方向生活方式【速用片段】为了让母亲走出丧女之痛,为了哄母亲开心,朱孟勋多年来坚持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这样的行为是难以为社会所接受,甚至有违社会公序良俗。
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我们不禁要问朱先生,你穿女装,怎样如厕呢?孩子称你叔叔还是阿姨呢?人的行为,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任何成年人,一旦走进社会他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如同鲁迅所说,那是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是十分可笑的。
02.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出处】《墨子·亲士》【释义】贤明的人对待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却很宽松。
平庸的人则宽容自己而苛求别人。
自难;严以律己,难为自己。
易彼:宽以待人,放宽别人。
众人;普通人,庸人。
【素材点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心性修养的一个突出的标志。
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难从严;而对待别人却要求比较宽容。
因而自己进步很大,’是故为其难者,必得其所欲焉L而郑些庸人只会指责别入,对自己却很放松,致使这类人止而不前,“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这一思想在孔子及儒家学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成为贤明人士的座佑铭。
【适用话题】人生价值利他与利己悲悯情怀命运共同体【速用片段】墨子曾言:“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提升自身修养促进自身发展

提升自身修养促进自身发展所谓修养是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自身修养也称为个人修养,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遇事不慌、处乱不惊、谦虚、友善、大度、落落大方的为人处事,才会被人们所尊重。
我认为:一个人的自身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各个方面,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对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
只有自身的修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才能张扬自信,树立形象,自我价值与个人发展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
下面就加强自身修养,促进自身发展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只有加强理论修养,才能不断的提高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才能有一个全面的考虑。
而提高理论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与伟大的人物对话,与崇高的精神交流。
对一个学生来说,读书应当是一项基本功,是一种人生态度,“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会让你有一个宁静的心态,淡泊的心智,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读书也能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使人目光高远,思想深入,决策理性。
因此,不论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多读书、读好书。
2、加强人格修养,提高自身发展的道德水平。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句名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要不断追求人格品德的完善,坚持做好人,修身与立德相统一。
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能自我膨胀,自我迷失,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好人。
做到这一点更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自我约束,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为人处世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在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人格修养的最好体现。
3、培养主动意识,中国的学生大多属于比较内向的类型,在学习和工作中还不够主动,坦白地说,我也是这样的一名学生。
我们往往需要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或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做课题研究。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机场外等待
从乡镇向广元转运病人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与青川竹园镇卫生院医生合影
下乡巡诊
下乡巡诊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甘当好公仆
天津医疗队巡诊中接生新生儿
新生命的诞生
诞生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遇难同胞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永远忠于党
新时期 党员的修养
天津市环湖医院 颅脑损伤抢救中心靳峥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 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
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 • 主要包括20个字的内容: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忠孝悌慎廉, 勤正刚直勇。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 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 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当然,个人 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 会的发展及人生实践活动的深入也会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 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古人曾经就 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 德、青少年的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 • • • 2016.2 “两学一做” 学习党章党规 学习系列讲话 做合格党员 守住底线 熔铸党性 铭记责任与忠诚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
青川
总理在青川
总理在青川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服从命令
出发前
途中受阻
天津首批医疗队
新时期党员的修养
不怕困难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编整理【谈谈个人修养作文】普通话三分钟30篇例文

【谈谈个人修养作文】普通话三分钟30篇例文个人修养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几篇谈谈个人修养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谈个人修养作文篇一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性,是他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
它没有服饰华丽,也不如外貌善交,它如谦谦君子唯有与之相处方可品读。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面对心性不投之人时表现出的沉默与笑容。
世界之大,众生之多。
每个人在遗传基因的影响和后天环境的塑造下,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
古人云,话不投机半句多。
只是这不多的言语背后,一份微笑,让你显出与众不同的豁达和从容。
笑,是对不同声音的理解,是对自我的执着,是包容,是大度。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颓废。
人生充满挑战和机遇,或许今天的我们因为一次偶然而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或许明天我们又会因为无法避免的原因面临困境。
其实无论得意失意,我们都应坦然面对。
人生没有预言,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
所以,风雨也好,鲜花也罢,只是人生的某一部分,只是一段路程而已。
生命不会因为一束鲜花而绚烂一生,也不会因为一场风雨而失去所有。
所以,真的不必因它过于喜形于色,怒形于色。
认识到这一点,你与修养会越来越近。
修养是什么?修养是面临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冷静,修养是平淡日子里的用心,是对身边每一份情感的珍惜。
修养是什么?对男人而言,是绿荫如树,是深沉似海。
对女人而言,是知性优雅,是气质内涵。
修养如书,精彩其内;修养如乐,怡情无声。
与有修养的人交往,你会感受到人性的美,成为有修养的人,你会体悟到生活的美!谈谈个人修养作文篇二说到个人修养,我觉得的一个人的修养是很重要的,他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规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它。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两个实例,读完之后觉得感触很多。
第一个实例是关于一个得了心脏病的司机的一个故事,说的就是当他开车送乘客的时候,心脏病突然发作了,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面,他将车慢慢地停在了路边,然后让乘客安全地下车,接着就把车熄灭,以保障交通的正常运行,做完这些,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自我意识心理学

自我意识心理学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从事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活动,乃是以其自我意识为中介因素而实现的。
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而形成与发展了的自我意识则进一步推动着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一,自我意识概述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联结个体,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的概念,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
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构成,并指出客观的我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即物质的客我,社会的客我和精神的客我。
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方面。
三种客观的自我,都受到主观我的好或不好的认识,评价,然后产生自我体验,满意或不满意自己,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我要求客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与他人的尊重与赞赏。
二,自我意识的功能。
自我意识的主动进取性或被动消极性,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例如,消沉者或受压抑者变得的很被动,是因为他们相信努力是无效的,他们会放弃任何努力,甚至变得淡漠而毫无激情,消沉的自我意识使人们更加抑郁,佩什金斯基和格林纳指出,抑郁是由于个体丧失了一个重要的对象,这种丧失对本来就缺乏思考力量的个体来说,必然会引起强烈消极情绪与否定的自我认识,从而使自我愈为消沉,以致对社会进一步作出消极反应。
自我意识对学习和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自我意识包含的两个主要成分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个人行为发生重大影响。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与自尊心密切相关的是羞耻心。
羞耻心是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受到别人侮辱而感到愤懑。
自尊心与羞耻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
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
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
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大多属于过高型。
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做出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任何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
当然,个人修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生实践活动的深入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个人修养的讨论和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一、基本概念
【个人修养】就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
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觉地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更好地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并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才能修养成良好的内在素质。
[1]
编辑本段二、主要内涵
个人修身:就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纯洁。
在道德、情操、理想、意志等各个方面能够保持良好的修炼心态,持之以恒,修身终生。
个人养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个人修身不仅饱含了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
戒生气:古人云:“气大伤身。
”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中的一种宣泄,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就会使身心受到损害。
戒自卑:自卑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也能使人因自强而崛起。
戒嫉妒: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时机做一些实事。
戒小人:小人不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毫无帮助,反而会成为一块在关键时刻让你跌倒的绊脚石。
戒诱惑:我们要力戒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加强个人修养,提高道德品质,同时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态。
戒暴怒: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平和心:静坐当思自身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显有德,避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修身之道一: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修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坦然,为之善然。
修身之道二:一身浩然气,二袖清白风,三分傲霜骨,四时读写勤,五谷吃得香,六神常安定,七情有节制,八方广结缘,九有凌云志,十足和善心。
编辑本段三、重要环节
个人修养的重要环节与道德品质的结构和道德教育的过程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概括为“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是佛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
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前提。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在“知”的基础上产生,并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
所谓“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自学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而作出行为抉择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所谓“信”,即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一道德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真诚信服及由此产生的对该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
确立这个“信”,是道德修养的核心。
所谓“行”,即习惯化了的道德行为,是指人们由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武库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
可见这个“行”,是道德修养的归宿。
道德修养的目标涵盖而较广,大而言之,包括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做一个乐于奉献的集体主义者,做一个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小而言之,包括怎么做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等等。
[1]
编辑本段四、古代个人修养
中国封建社会的个人修养,主要是灌输儒家的修身思想,所谓“三纲五常”就是个人修身的核心内容。
“三纲”指“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五常”指“仁、义、理、智、信”。
“三纲五常”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修养。
下面具体说明以下它的实际含义。
1、“君臣义”
君指管理者;臣指被管理者;这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个人基本人际关系。
义指合理的责任,我前面论述过。
所以“君臣义”就是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承担合理的责任。
这是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社会所必须的。
2、“父子亲”
是指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
父母要全力抚养教导好子女,同时子女成人后也一定要赡养好父母。
3、“夫妻顺”
是指夫妻之间要和睦恩爱,不要只知道考虑自己的利益,要从夫妻家庭的共同利益出发相互理解相互沟通,达到家庭的稳定,避免不必要的离婚。
4、五常——仁义礼智信
“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智”是知识的意思,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是信任、诚信的意思。
这些也都是我们现代中国逐渐缺失的宝贵的个人修养,同时也值得西方国家学习。
“三纲五常”并不会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反它更会起到互促的作用。
“三纲五常”并不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在现代中国社会我们反而更需要进一步发扬“三纲五常”的个人修养精神,才能获得更加和谐的社会。
性”,现在我国也把思想品德、青少年的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