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
海灵格治愈心灵的句子

海灵格治愈心灵的句子
一、当你让爱表达出来,你会得到自由。
二、我甚至不想尝试去解释它。
那只是我所观察到的。
三、现在我不想做过于琐碎的分析。
重要的是要辨识那些起作用的力量。
细节部分应该加以确认。
四、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透过爱。
五、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六、处理伴侣关系中施与受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伴侣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七、压力要得到疏导。
八、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与邪恶,事实上,往往是相反的。
九、不,不,不。
你的描述只会强化问题。
讲完了最重要的事之后,便要马上停止。
十、没有什么固定而快速的法则,但你就是可以感觉到是否正确。
十一、压抑是一种比较容易活下去的方法。
试着用你的双眼正视,就像正式挑战一样。
十二、当每一个属于家庭系统的人在你心中都有一个位置时,一种圆满的感觉便会涌现。
十三、我们不需要知道细节。
而你只要知道这些人属于你的家族系统,然后在你心里给予他们一个尊敬的位置,这样就足够了。
十四、唯有当我们与命运保持和谐一致时,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取力量,从而改变命运。
十五、等待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果,要带着专注来等候。
海灵格的一些经典话语(家庭系统排列)

海灵格的一些经典话语(家庭系统排列)我在避免定义一些概念,我们讨论的不是概念的真假,我是在试着描述一些不同的经验,以便让我们可以更妥善的处理它们,对于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有更多帮助。
仅止于此,没有其它意思。
一旦要求我们所描述的必须是”真理”时,它就会成为假的理论了,并且立刻会被质疑。
我所描述的并不是绝对真理,而是一种现象的描述,来自我对许多伴侣和家庭的多年工作中所观察到的一些动力情况。
到此为止,请不要从我所说的话衍生出其它更多的意思。
我是在描述那些我实际上看到人们所做的,我是在描述他们实际的感觉和行为,以及观察他们如何系统式的和其它人连结与互动。
没有隐含着因果定律,仅仅是系统式的连结与互动。
如果你有兴趣观察人与人之间在系统上的互动情况,就必须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人们真正在做些什么。
那就是现象学的方法。
否则你所拥有的就只是与实际经验脱离的文字和观念而已,那不会对任何人有实质的帮助。
――海灵格第二篇:家庭系统排列入门 3500字前言家庭系统排列是过去十几年在欧洲发展得最快的心理治疗方法。
创始人伯特·海灵格先生(Bert Hellinger)自20xx年至20xx年间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地主持过数场示范工作坊,引发了一阵家庭系统排列的热潮,很多人开始了解或学习系统排列,这其中包括心理学专业人士、培训导师、管理咨询师,以及很多普通公众。
参加过系统排列工作坊的人士,很多都会被个案现场效果所震撼,同时也可能对这门学问产生了很多疑问,甚至误解。
现在中国香港地区及中国大陆介绍家庭系统排列的著作只有两本:《谁在我家》和《爱的序位》。
《谁在我家》偏重于理论,《爱的序位》主要是个案辑录。
香港有另外一本书:《一切如是》,是海灵格的访谈录。
老实说,几本书都不容易理解。
原因是,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不是单一的学问,其至少综合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现今世界上流行的大部分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原始情感治疗(Primal Therapy)、交互分析(Transaction Analysis)、萨提亚家庭治疗(satir Family Reconstruc-tion)、身心语言程序学(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艾瑞克森催眠治疗(Ericksonian Hypnotherapy)、拥抱治疗(Holding Theraa-py)、激将治疗(Provoeative Therapy)、身体治疗(Physical Therapy)、创伤治疗(Trauma Therapy)等。
海灵格老师孩子教育智慧语录

海灵格老师孩子教育智慧语录1、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开始在给予和获得的关系上设定边界,使得孩子可以慢慢学习离开家,过独立的生活。
做一个好父母意味着,有时必须让孩子失望,拒绝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去有负面的经历,去失败,从而学习。
2、养父母必须把自己看作是亲生父母的代表。
他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
只有当他们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他们才会尊重孩子。
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比亲生父母有优越感,孩子就会复仇,并且说:“你没有比我的亲生父母更好。
”3、如果有人说:“你的父亲是个酒鬼。
”那么出于对父亲的忠诚,孩子就会变得和父亲一样。
这就是外界对孩子灵魂的影响效应。
孩子会变得和父亲一样。
孩子说:“我想要像你一样。
”然后父亲会慈爱的看着孩子说:“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
”这样可以释放孩子,让孩子可以超脱父母范围去发展。
4、一个女心理学家有两个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说:“孩子的父亲对孩子什么也没做。
”我问她:“你尊重孩子的父亲吗?”她说:“不。
”我说:“没错,这就是为什么他对孩子什么也不做。
”两年后,我又遇见了她。
我问她:“你好吗?”她说:“孩子的父亲带他们去度假。
”这是解决的开始。
回到最初的爱,无论发生了什么,给它一定的空间,然后孩子就会好起来。
被拒绝的父母,对孩子是最大的损失,巨大的损失。
5、父母,以及所有卷入其中的人,都必须改变关注的焦点。
他们必须去看一直以来都还没有去看的东西。
这会开启父母内在的成长。
当父母有意识地去承担孩子所无意识承担的东西,这时孩子就自由了。
然后为了所有相关人物的福祉,一家人可以一起去看那被排除的人。
6、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如果我们允许他们美好。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看着他们,还要带着爱去看他们所看着的地方。
7、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如果有其他家族成员仍然对某些人生气或排斥,他们必须怀着爱转向这些人,并将他们带回家族里。
这是孩子面对众多困扰的背景,也是关心孩子的父母要注意的地方。
8、孩子怀着爱去看那些被排除的人。
家排(两性)之——海灵格99句爱情语录

家排(两性)之——海灵格99句爱情语录01我曾经听过一句很美丽的话,某人立即知道遇上了他的正确的配偶,也就是说,“我正遇见我的美好未来。
”02从热恋中苏醒,是爱情的先决条件。
03许多大男子主义者是依赖于女性的,许多极端的女权主义者,是离不开男人的。
04唯有男人以女人原本的样子尊重她,女人也以男人原本的样子尊重他,伴侣关系才可能成功。
05如果男性继续在母亲的影响范围内,那么在母亲的雌威下,他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情感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
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对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06当男人和女人寻找某个人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时,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是想找一个母亲。
他们一定会失望的。
07当有人在伴侣关系中认为自己有权苛责、教育或者改变另一半,这是假设自己拥有只存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权力,结果常常是另一半因为压力变得疏离,并且在关系外寻找平衡及出口。
08爱,让人感恩的爱,就是我们赞同他如他所是,完完全全如他所是。
09没有平衡就没有伴侣关系,这是一个铁律。
10每一次回首,都是在逃避幸福的恩赐。
11一个憎恨自己母亲的人,能去爱谁呢?12人必须要有勇气才可以得到幸福。
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有些人会说:“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样他就会远离早已得到的幸福。
13男女如果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最终仍没能结婚,就意味着:一方仍然期待有更好的人选出现,伴侣因此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即使他们终于结婚,伤害仍会保留。
不过,也有弥补的方法,伴侣双方互相对望,告诉对方:“我现在认识到你真正的价值了。
”14缺少爱的人,对爱才有恐惧。
15嫉妒是一套不需让自己有罪恶感,同时也能摆脱伴侣的把戏:嫉妒的一方可以将关系失败的原因推给另一方。
16关于伴侣的事,基本上很简单。
如果他们相互凝视,他们的心灵会相遇。
两个人的心灵若是相遇,便会产生爱。
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

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揭示令人震撼的真相海灵格谈自由听海灵格谈自由,他说:人有一点点自由。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
“人有一点点什么自由呢?”他说:“改变的自由而已。
”接着,他拐弯了:“但是,对于改变之后的结果呢,人们是不自由的。
”他还慢条斯理地说:“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
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海灵格论生命和死亡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海灵格论爱与秩序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海灵格论人生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海灵格论伴侣关系关系其实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
每一种关系会设下不同的界限。
连结既是爱的奖赏,又是爱的代价。
海灵格论分手不负责任地分手常常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伴侣分手也许是必须的。
要么分手,要么强留,两种痛苦必选其一。
伴侣分手往往是无可避免的。
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替代悲痛的工具。
离婚是父母双方的事。
海灵格论父母和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关孩子的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
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
孩子要跟随父亲。
荣耀自己的父亲。
即使父母有罪过,他们仍然是父母。
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大地。
孩子的心灵无法容忍任何对父母的贬抑。
海灵格经典语录

海灵格经典语录1. 伯特·海灵格的经典语录论生命与死亡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论爱与秩序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论人生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2. 伯特·海灵格的经典语录论生命与死亡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论爱与秩序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论人生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3. 源稚女语录经典1. 杀了他我就自由了。
为了自由,神我都敢杀,何况黑天鹅港的鬼魂昵?2.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是再怎么恨都要跟他和解的啊。
因为没有了他们,你就连人生都无从谈起了。
3.是啊,怎么能不恨呢?在我发现自己是恶鬼的时候,在我最绝望最虚弱的时候,这个世上最该跟我在一起的人却用刀把我的心刺穿了。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血统啊,我生来就是这种肮脏的东西,可他也觉得我脏。
他那么光辉那么正义,不能有肮脏的鬼做弟弟……可亲人就是这个世界上跟你最亲近的人啊!如果换成我是皇,哥哥是鬼,就算为了他和全世界为敌,我也不会让他一个人孤单地逃跑……跟你最亲的人相比,世界算什么啊?个人认为,经典的话说不上来,但是有被源稚女感动到,他呢么善良,为了和哥哥和解,拖着孱弱的身子,为了保护路明非,重新变成了鬼,他可以为了哥哥杀掉圣骸,他的血统并没有问题,多么残酷啊,龙三看一次难过一次,我还是喜欢他唱歌的样子,美哒哒的。
?海灵格大师《助人的艺术》

海灵格大师《助人的艺术》海灵格大师《助人的艺术》如何助人:● 不要用个人的方式或经验去干扰对方的成长。
只有与道(道指的是事物的法则或秩序之义)结合的助人方式才是深沉的帮助,不需要专门去做什么,却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 不要有帮助人的企图,只是在别人有需求时,你就在那里。
带着对生命的敬重,让助人与自然之道结合。
道就是无为。
● 助人并非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你只需要和本来的自己在一起,道就自然显现,并以它自己的方式帮助对方的成长。
● 让万事万物都回归到其本来的轨道中,让自然法则呈现其本来,那么一切都在道中。
关于同意(接纳):● 同意是唯一成为自己的工具,一旦同意就不再反对或抗拒任何事物。
反对和抗拒意味着自我分裂。
● 经由同意,我们得到力量,从而和一切融合在一起。
● 同意一切所遇之境,所遇之境带来的伤害就可以离开我们。
一旦它们被同意接纳,它们就完成了其使命。
● 以它呈现给你的面目去同意它,由此我们可获得它背后实相所带给我们的力量。
而如果反对它,则会失去力量,变得不完整。
● 通过同意,我们就会离开做孩子的感觉(依赖、不安全感、无助等),所遇之境带给我们就不是伤害,而是一次次地与实相相融合的契机。
命运:● 过去的问题不会找到现在的问题,除非经由你。
你自己回到过去的问题中纠缠,因而造成现在的结果。
● 向命运鞠躬,同意接受命运,同意让他人承担他自己的命运,同意自己接受他们的命运。
● 懦夫比英雄活得更长久,是由于懦夫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做无谓的挣扎和希求,顺道而为。
而强者总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故而与道相违,结果是伤害到了自己。
● 往前看,可以自我实现。
往后看,回到问题。
● 没有人能成功地对抗命运和死亡,这是孩子的梦想。
要明白有一个更强大的力量、法则存在,只有向它鞠躬,同意接受命运,我们才会获得力量,融入实相。
● 有时洞察力来自受苦,但有时受苦也不会产生洞察力。
没有洞察力就无法看到实相,看到事物显现背后的更深内涵。
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

赎罪是一种补偿行为。
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人世间的罪恶是会消逝的。
海灵格论原谅与尊敬
人不能要求别人原谅。
人没有权力去宽恕别人。
慈悲需要勇气面对全部的伤痛。
原谅其实是一种僭越。
我知道你所赐给我的,我十分敬重它。
感恩之心便是不带傲慢的接受。
只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海灵格的书中那些充满灵性的语言:
孩子的成绩不好,你(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
紧挨着父亲站立的男人会吸引女人;但是如果他是紧挨着母亲站立,女人会为他感到难过。
(关于分手时的愤怒)“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地愤怒。”愤怒有时被用来作为一种防卫,以对抗必须承认的罪恶。
“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海灵格论生命和死亡
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尊敬必须来自内心深处。
无聊的好奇心表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海灵格论付出与接受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决定有权利。
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回报的责任,我会体验为罪恶。
没有亏欠的压力,我会感到轻松和自由。
当他们要帮助你的时候,你要小心。
带着爱从别人那儿接受的人是谦卑的。
以愤怒来替代爱,也是类似的作用,我会对所爱的人愤怒,用愤怒来取代爱的表现。
这种愤怒的感觉,是幼儿被中断对父母亲的爱的经验。在日后相似的情况下,人会再次体验到早年的经历,这种经历更会削减他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揭示令人震撼的真相海灵格谈自由听海灵格谈自由,他说:人有一点点自由。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
“人有一点点什么自由呢?”他说:“改变的自由而已。
”接着,他拐弯了:“但是,对于改变之后的结果呢,人们是不自由的。
”他还慢条斯理地说:“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
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海灵格论生命和死亡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海灵格论爱与秩序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海灵格论人生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海灵格论伴侣关系关系其实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
每一种关系会设下不同的界限。
连结既是爱的奖赏,又是爱的代价。
海灵格论分手不负责任地分手常常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伴侣分手也许是必须的。
要么分手,要么强留,两种痛苦必选其一。
伴侣分手往往是无可避免的。
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替代悲痛的工具。
离婚是父母双方的事。
海灵格论父母和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关孩子的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
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
孩子要跟随父亲。
荣耀自己的父亲。
即使父母有罪过,他们仍然是父母。
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大地。
孩子的心灵无法容忍任何对父母的贬抑。
子女必须尊敬并且荣耀自己的父母。
海灵格论疾病信念促成疾病,醒悟便得康复。
疾病乃是拒绝荣耀自己父母的结果。
疾病乃是企图为他人赎罪。
和解比赎罪更好。
癌症由恨生成,却远远地回避着爱。
有时癌症是一种赎罪的形式。
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
多数情绪的痛苦都是中断了的爱。
心痛和头痛常常是堵塞了的爱的一种表达。
海灵格论清白与罪恶清白者往往是较危险的人。
忠诚应以爱为出发点。
愧疚和无愧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如果某人正视他的罪恶感,便可获得力量。
罪过是不可挽回,也不能补偿的。
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种高技巧的报复。
赎罪是一种补偿行为。
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人世间的罪恶是会消逝的。
海灵格论原谅与尊敬人不能要求别人原谅。
人没有权力去宽恕别人。
慈悲需要勇气面对全部的伤痛。
原谅其实是一种僭越。
我知道你所赐给我的,我十分敬重它。
感恩之心便是不带傲慢的接受。
尊敬必须来自内心深处。
无聊的好奇心表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海灵格论付出与接受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决定有权利。
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回报的责任,我会体验为罪恶。
没有亏欠的压力,我会感到轻松和自由。
当他们要帮助你的时候,你要小心。
带着爱从别人那儿接受的人是谦卑的。
吸入是接受,呼出是付出。
鞠躬也是一种付出。
深深地吐气!那是一种让爱流动的方法。
多一点爱意,少一点恐惧。
海灵格论问题与行动问题本身往往是解决的方法和动力。
如果描述是正确的,问题应该早已解决。
只要发生了,我们都要客观面对。
我们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每一个行为后面都有其正面动机。
爱是一切行为后面的动力。
事实往往与人们所说的相反。
所有的情绪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我们只有在必须行动之前才是自由的。
每个人都有力量面对他的难题。
海灵格论愤怒第一种愤怒如果有人攻击我或对我做出不公平的事,我自然会有的反应,这种愤怒驱使我作出有力的反抗,而且给予适当的回应。
这种愤怒是正面的,它帮助我行动,使我强壮。
愤怒在这情况之下是恰当的。
当目的达成之后,愤怒也会消失。
第二种愤怒当我察觉到,我没有获得我可以或者应该获得的东西;或者是我没有要求、请求我可以或应该要求或请求的事情,我会感到愤怒。
我们会对别人生气,用愤怒来取代行动,而愤怒也就成为没有行动的结果。
这种愤怒会有瘫痪和削弱的效果,而且通常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以愤怒来替代爱,也是类似的作用,我会对所爱的人愤怒,用愤怒来取代爱的表现。
这种愤怒的感觉,是幼儿被中断对父母亲的爱的经验。
在日后相似的情况下,人会再次体验到早年的经历,这种经历更会削减他的力量。
第三种愤怒当我冤枉了某人,但我又不想承认我的行为,我便会对那个人生气。
我就是用愤怒抗拒自己行为的后果,而让他人来承担我的罪恶感。
我用愤怒代替了自己的行动,而使得自己不作行动。
这种愤怒便令我瘫痪,使我变虚弱。
第四种愤怒某人给予我太多,使我无法报答,这是难以容忍的,我会带着愤怒抗拒他的施予。
这种愤怒是以责备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子女对父母表示愤怒,愤怒便代替了接受和感激,也取代了自己的行动,这种愤怒使人瘫痪和空虚;或者也会以意气消沉和忧郁表示他的愤怒,用以取代接受、感激和给予。
愤怒也会在分离之后以长期持续的的哀伤方式去表现,尤其是对某个死去或是离去了的人,假如我依旧欠他一份接受和感激,或是无法承认自己的过错及其后果的话,就会表达出这样的愤怒。
第五种愤怒有些人的愤怒是从别人那儿,或是为了别人而承受来的,例如在团体中,有个成员抑压自己的愤怒,久而久之,团体中另一个成员(通常是最软弱的那一个)他会亳无理由地生气。
在家庭内最弱小的成员是孩子,例如母亲压抑对父亲的愤怒,其中一个孩子便会从母亲那里承接到愤怒,而对父亲生气。
在一个团体中或是家庭中最弱小的成员,不但经常会承接到愤怒,而且也经常会成为愤怒的目标,例如下属对上司生气,但他却将愤怒压抑,发泄到更加软弱的同事身上;或者男人对女人生气,却将怒气压抑,然后把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
愤怒的对象通常不只是由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例如由母亲转移到孩子,而且也是沿着一个方向,由强者转到弱者身上,所以,纵使女儿从母亲那儿承接了对父亲的愤怒,她也不会发泄在父亲身上,却是会发泄在一个让她感到安全的人身上,例如她的丈夫。
在团体中较弱的成员,通常会成为这种假想愤怒的代罪羔羊,而不是那些原先预期中较为强势的人,例如辅导者或是团体的领导者。
那些承接别人怒气的人,都具有一种愤怒的特质,而且都感到自豪而正当,但他们只不过以别人的力量和正当性在行动,这只会造成失败和软弱。
而那些受到承接的愤怒的受害者,也会在他们理直气壮、义愤填膺之下而感到强壮有力,但事实上,他还是软弱的,而他的受苦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六种愤怒有一种愤怒,那是德行,也是能力:警醒的、专注的执行力和危机感,勇敢且清楚地面对困难和强权。
但是那不是情绪作用。
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伤害别人,却不是因为害怕他或是出于恶意,而是长期训练和实践的结果,但对于那些有此能力的人来说,却是轻而易举的。
海灵格的话一、当你让爱表达出来,你会得到自由。
二、我甚至不想尝试去解释它。
那只是我所观察到的。
三、现在我不想做过于琐碎的分析。
重要的是要辨识那些起作用的力量。
细节部分应该加以确认。
四、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透过爱。
五、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六、处理伴侣关系中施与受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伴侣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七、压力要得到疏导。
八、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与邪恶,事实上,往往是相反的。
九、不,不,不。
你的描述只会强化问题。
讲完了最重要的事之后,便要马上停止。
十、没有什么固定而快速的法则,但你就是可以感觉到是否正确。
十一、压抑是一种比较容易活下去的方法。
试着用你的双眼正视,就像正式挑战一样。
十二、当每一个属于家庭系统的人在你心中都有一个位置时,一种圆满的感觉便会涌现。
十三、我们不需要知道细节。
而你只要知道这些人属于你的家族系统,然后在你心里给予他们一个尊敬的位置,这样就足够了。
十四、唯有当我们与命运保持和谐一致时,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取力量,从而改变命运。
十五、等待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果,要带着专注来等候。
海灵格——说出藏在家庭里的爱的秘密看海灵格的现场,海灵格的书,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用什么来形容好呢?海市蜃楼?不,那太虚空了。
海灵格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
很想与同观者探讨一下,可是连陈教授也说:没法说!只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海灵格的书中那些充满灵性的语言:孩子的成绩不好,你(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
紧挨着父亲站立的男人会吸引女人;但是如果他是紧挨着母亲站立,女人会为他感到难过。
(关于分手时的愤怒)“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地愤怒。
”愤怒有时被用来作为一种防卫,以对抗必须承认的罪恶。
对于那满怀爱意的付出,我们有责任要同样满怀爱意地接受。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他们(伴侣)之间的爱重要得多,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
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泰然镇定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如果人们在原生家庭中曾经被伤害过,那么他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个伤害和疑惑带进新的关系里。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飘向终点,为接踵而至的一切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