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十二)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A、近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B、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C、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D、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E、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署意见2、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指A、健康诊查B、胎儿发育诊察C、胎儿先天性缺陷诊断D、对孕妇进行遗传病诊察E、对孕妇进行传染病诊察3、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A、审查B、审核C、认可E、确认4、下列属于《母婴保健法》规定可以申请医学技术鉴定的是A、对孕妇、产妇保健服务有异议的B、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有异议的C、对婚前卫生咨询有异议的D、对孕产期保健服务有异议的E、对医学指导意见有异议二、A21、公卫医师何某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许可证后的1年里,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虽经卫生行政部门制止,仍不改正,并又实施终止妊娠手术,依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
可以给予何种行政处罚A、处以罚款B、没收违法所得C、没收非法财物D、吊销执业许可证E、行政拘留2、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胡某,违反《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出具有关虚假的医学证明文件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胡某的处理是A、通报批评C、取消执业资格D、罚款E、降职降薪3、李某怀孕期间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此时医生如果发现一些情况存在,就会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这些情况中不包括A、李某有致畸物质接触史B、胎儿有严重缺陷C、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D、李某患严重高血压,继续妊娠会危及其生命E、李某患严重糖尿病,继续妊娠会严重危害其健康4、某女怀孕后,非常想知道胎儿的性别,逐请好友某妇产科医师为其做胎儿性别签定。
该医师碍于情面实施胎儿性别鉴定。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型题1、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的机构是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C、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E、省级人民政府2、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由哪个部门授予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B、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D、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E、执业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3、医疗机构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用印鉴卡,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A、有专职的药品管理人员B、有获得特殊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C、有专门的药品储存设施D、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E、有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和管理制度4、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A、给予警告B、口头批评C、暂停其执业活动D、吊销其执业证书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未依照规定销毁麻醉药品逾期不改正的,应A、吊销其印鉴卡B、开除C、限期改正,给予警告D、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E、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6、《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先应该取得A、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供货商B、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相关原材料C、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权D、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生产权E、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二、A2型题1、医师李某,经考核合格,取得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A、他可以使用普通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B、他可以为所有病人开具麻醉药品处方C、如果他身患重病,他可以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处方D、他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E、他应当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三、B1型题1、A.警告、暂停执业活动B.吊销印鉴卡C.吊销执业证书D.处1万元以上罚款E.降级,撤职,开除<1> 、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未依照规定购买、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可处以A B C D E<2> 、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A B C D E一、A1型题1、【正确答案】C。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二)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二)一、A11、医疗保健机构严禁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胎儿A、大小鉴定B、性别鉴定C、成熟度鉴定D、有无缺陷鉴定E、有无遗传性疾病鉴定2、《母婴保健法》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A、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B、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E、苯丙酮尿症3、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A、产前诊断B、母婴保健C、孕妇保健D、胎儿保健E、产妇保健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中规定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内容的为A、母婴保健指导B、孕妇、产妇保健C、孕妇职业卫生保健D、胎儿保健E、新生儿保健5、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产前诊断出现下列哪种情形时,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A、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B、胎儿患有遗传性疾病C、胎儿有一般性缺陷D、孕妇患传染病E、以上都不是6、根据《母婴保健法》出现哪种情况时,可申请医学技术鉴定A、对医学指导意见有异议的B、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有异议的C、对婚前卫生咨询有异议的D、对孕产期保健服务有异议的E、对孕妇、产妇保健服务有异议的7、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下述不属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是A、胎儿保健B、孕妇、产妇保健C、母婴保健指导D、胎儿性别鉴定E、新生儿保健8、关于婚前检查,下述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的教育且进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B、对严重遗传疾病、指定传染病等的检查C、对有关生育保健问题提供医学意见D、对有关婚配问题提供医学意见E、以上均是9、在我国《母婴保健法》中,属于婚前检查的是A、龋齿B、高血压C、指定传染病D、生殖系统疾病E、肿瘤10、我国《母婴保健法》规定,对于依法接受终止妊娠,应当给予下列哪种服务A、有偿服务B、免费服务C、酌情收费服务D、酌情免费服务E、酌情减半收费服务11、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A、近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B、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C、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D、亲属同意,并签署意见E、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署意见12、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十)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十)一、A11、医疗机构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
有权接受其报告的单位是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B、药品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E、药品生产主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主管部门2、以下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中,正确是A、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发生的B、药物不良反应就是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C、药物的不良反应专指药物本身的“三致”作用D、大剂量服用催眠药而致中毒也是药物不良反应E、将氯化钾快速静脉注射而致死亡是药物不良反应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A、医学技术人员担任B、药学技术人员担任C、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D、护理技术人员担任E、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的过程A、发现B、报告C、评价D、控制E、监督5、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A、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B、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C、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D、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E、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A、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B、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C、逐级定期报告制度D、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E、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二、A21、甲为药品生产企业,发现自己企业的某药品可能产生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甲企业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该部门为A、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C、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020年医师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医师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1、执业医师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分数:1A、行政复议2、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分数:1A、三个月至六个月3、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的考试,是考核申请人分数:1C、是否具有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
标准防护原则是指: 分数:1A、医务人员将所有病人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5、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所列不属于处方点评制度目的的是:分数:1D、了解本医疗机构处方药销售大数据态势考生答案:6、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分数:1A、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分数:1B、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8、所列资料中不属于病例资料的是分数:1C、预防性体检9、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或者使用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将面临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警告处罚和责令限期改正。
同时,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
分数:1B、三万元以下10、执业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面临的处罚是:分数:1B、吊销执业证书11、执业医师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分数:1A、行政复议12、《医师执业证书》应当由[ ]妥善保存管,不得出借、不得出租,不得抵押、转让,涂改和毁损。
卫生法规模拟试题库与答案

卫生法规模拟试题库与答案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的( )A、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向所在地检察机关报告C、向当地医师学会报告D、向所在地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E、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答案:E2、制定精神卫生法的目的有规范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精神卫生事业以及( )。
A、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B、规范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C、保障精神卫生医务人员权益D、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E、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答案:A3、患者有损害,不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法定情形的是(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B、隐匿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C、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D、伪造、篡改、销毁病历资料E、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答案:E4、( )安乐死是指对于现代医术无法挽救、临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而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生命的一种死亡方式。
A、《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B、《布莱克法律词典》C、《牛津法律大辞典》D、《黄帝内经》E、《理想国》答案:A5、以下机构中的医师不适用执业医师法的是( )A、药品生产经营机构B、医疗机构C、预防机构D、保健机构E、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答案:A6、下列不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征的是( )A、政府组织、引导、支持B、农民自愿参加C、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D、以医疗救助为主E、实质是一种农民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答案:D7、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责令限期整顿B、给予纪律处分C、吊销执业证书D、责令改正E、警告答案:D8、在( )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标志我国“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
A、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B、中共十五大二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二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E、中共十二大三中全会答案:A9、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 )。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二)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十二)一、A11、关于严重肺淤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肺泡腔内有水肿液B、可见心力衰竭细胞C、可发生漏出性出血D、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E、肺泡腔内见有白细胞和纤维蛋白2、下列心脏病很少引起肺淤血的是A、高血压性心脏病B、肺源性心脏病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D、梅毒性心脏病E、冠心病3、肺脏严重淤血时不出现的改变是A、炎细胞浸润B、透明膜形成C、肺泡出血D、肺泡水肿E、肺泡内含铁血黄素细胞4、淤血器官的形态特征是A、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降低B、色暗红,体积缩小,切面干燥,功能增强,温度降低C、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减退,温度降低D、色鲜红,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减退,温度降低E、色鲜红,体积缩小,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降低5、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A、肾、肠B、脾、肺C、肺、肠D、心、肠E、肾、心6、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血栓形成B、血栓栓塞C、血管严重受压D、动脉痉挛E、动脉壁肿瘤7、下列有关梗死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双重血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发生无影响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发生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发生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8、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A、心、脑、肠B、肾、肠、脑C、心、脾、肾D、脾、心、肺E、肾、心、肺9、脂肪栓塞病人死亡原因常见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急性右心衰竭B、急性左心衰竭C、肾功能衰竭D、脑出血E、心肌梗死10、关于栓塞的叙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进入血液的癌细胞均可形成转移灶B、脂肪栓塞均由创伤引起C、羊水栓塞不引起死亡D、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栓子多来自下肢深静脉E、减压病是氧气栓塞11、脑动脉栓塞的栓子最可能来自A、左心房附壁血栓B、右心房附壁血栓C、右心室附壁血栓D、下肢股静脉血栓E、肠系膜静脉血栓12、活体内异常物体沿血流运行阻塞相应血管的过程称为A、梗塞B、栓塞C、梗死D、栓子E、血栓形成13、羊水栓塞时,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B、微血管内透明血栓C、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和胎粪小体等D、肺水肿和出血E、肺透明膜形成14、下列哪种情况不易发生气体栓塞A、颈部外伤和手术B、胸部外伤和手术C、锁骨下静脉外伤D、胎盘早期剥离E、大隐静脉插管输液15、肺动脉栓塞引起猝死的原因不包括哪一项A、肺动脉痉挛B、支气管动脉痉挛C、支气管痉挛D、肺出血性梗死E、心冠状动脉痉挛16、肺动脉及其分枝栓塞的栓子来源于A、二尖瓣的疣状血栓B、主动脉瓣的赘生物C、体静脉和右心房的血栓D、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E、左心室附壁血栓17、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的血栓栓子最常引起哪个器官的栓塞A、肝B、脑C、心D、肺E、肾18、下列哪种栓塞是由于减压病引起的A、血栓栓塞B、脂肪栓塞C、羊水栓塞D、气体栓塞E、异物栓塞19、DIC发生常伴有下列哪种栓塞A、羊水栓塞B、脂肪栓塞C、空气栓塞D、血栓栓塞E、化脓菌栓塞20、纤维素性血栓主要发生在A、下肢深静脉B、左心耳C、微循环D、心室壁瘤内E、门静脉21、下列各项中,属于白色血栓的是A、延续血栓的体部B、阻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血栓C、阻塞肺动脉主干的血栓栓子D、疣状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疣状赘生物E、基底动脉的血栓22、血栓头部一般属于A、白色血栓B、红色血栓C、透明血栓D、混合血栓E、延续性血栓23、手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A、门静脉B、颈静脉C、肾动脉D、冠状动脉E、下肢静脉24、白色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是:A、纤维素B、中性粒细胞C、血小板D、单核细胞E、红细胞25、混合血栓通常见于:A、静脉血栓尾部B、心瓣膜闭锁缘C、毛细血管内D、静脉血栓体部E、静脉血栓头部26、有关血栓形成,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下肢血栓多于上肢血栓B、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C、静脉内多为混合血栓D、心脏内多为红色血栓E、毛细血管内多为纤维素血栓27、微血栓主要成分是A、血小板B、白蛋白C、纤维素D、红细胞E、白细胞28、下列有关血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下肢血栓多于上肢B、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C、动脉瘤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D、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E、静脉内血栓尾部多为红色血栓29、关于血栓形成的条件描述错误的是A、血管内皮损伤B、新生血小板增多C、组织因子释放D、纤维蛋白溶酶增加E、涡流形成30、关于血栓的转归描述不正确的是A、化生B、钙化C、机化D、溶解E、形成栓子31、炎性充血主要是指A、动脉扩张,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B、静脉回流障碍,组织含血量增多C、炎区微循环内血量增多D、炎区小血管破裂E、炎区组织间隙中血量增多32、慢性淤血引起的后果,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漏出性出血B、血栓形成C、含铁血黄素沉积D、间质细胞增生E、实质细胞增生33、槟榔肝镜下的显著病变是A、肝小叶中央结构破坏B、中央静脉及血窦扩张充血和肝细胞萎缩及脂肪变性C、肝细胞脂肪变性D、肝细胞萎缩E、小叶中央静脉扩张充血34、有关肝淤血时,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中央静脉扩张B、肝细胞萎缩C、肝细胞脂肪变性D、肝血窦扩张E、小叶间静脉扩张、肝血窦狭窄35、淤血不会引起A、水肿B、血栓形成C、变性、坏死D、纤维组织增生E、实质细胞增生36、引起肺褐色硬化的最常见疾病是A、二尖瓣狭窄B、肺动脉瓣狭窄C、三尖瓣狭窄D、主动脉瓣闭锁不全E、肺动脉栓塞37、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A、冠心病B、肺心病C、右心衰竭D、慢性肺淤血E、肺褐色硬化38、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A、水肿液B、纤维蛋白C、炎细胞D、红细胞E、心力衰竭细胞二、A21、有一老人被打后,入院检查中出现口唇发绀,四肢凉,血压下降而死亡,尸检发现,冠状动脉Ⅳ级狭窄心肌变软其死亡原因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项:A、心肌梗死B、脑出血C、动脉瘤破裂D、肺动脉栓塞E、心力衰竭2、有一年青妇女,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而亡。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二)一、A11、下列哪项不是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A、发生死亡的B、有重度残疾的C、有中度残疾的D、同时二人人身损害后果的E、同时三人人身损害后果的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可以封存和复印病历,下列资料中哪项属于可以封存但不能复印的病历资料A、会诊记录B、门诊病历C、手术及麻醉记录单D、病理报告单E、化验报告单3、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失D、意外事件E、紧急避险4、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的A、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B、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向所在地检察机关报告D、向当地医师学会报告E、向所在地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5、疑似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
封存的现场实物应由A、患者保管B、医疗机构保管C、患者和医疗机构共同委托的第三人保管D、患者和医疗机构任何一方均可以保管E、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保管6、因为抢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几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5小时E、6小时7、《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这些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不包括A、因医疗过失导致患者死亡的B、可能为二级医疗事故的C、可能为三级医疗事故的D、可能为一级医疗事故的E、因医疗过失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8、《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A、一级医疗事故B、二级医疗事故C、三级医疗事故D、四级医疗事故E、严重医疗差错9、医学会在收到医疗事故双方当事人的材料后,经书面陈述及答辩之后,出具鉴定书的期限应为A、7天内B、10天内C、15天内D、30天内E、45天内10、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应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卷十二)
一、A1
1、医疗机构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报告。
有权接受其报告的单位是
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药品检验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E、药品生产主管部门和药品经营主管部门
2、以下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描述中,正确是
A、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用法下发生的
B、药物不良反应就是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
C、药物的不良反应专指药物本身的“三致”作用
D、大剂量服用催眠药而致中毒也是药物不良反应
E、将氯化钾快速静脉注射而致死亡是药物不良反应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
A、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的过程
A、发现
B、报告
C、评价
D、控制
E、监督
5、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B、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E、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6、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A、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
B、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
C、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D、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
E、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
二、A2
1、甲为药品生产企业,发现自己企业的某药品可能产生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甲企业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该部门为
A、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C、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
E、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一、A1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
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并应当在五日内组织鉴定,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