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学36212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增强应用土地以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土地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土地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独立阐明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来研究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规律。

培养学生从土地现象和实际生活中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包括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其内容是后续的土地以及房地产相关专业课程的良好基础。

四、主要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相应的习题和课堂讨论。

五、考核方式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笔试闭卷)占60%、平时成绩占40%。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七、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1 土地的基本概念§1-2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3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4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要求:1.掌握:土地和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双重属性、功能和基本特性以及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4学时)§2-1 人本管理原理§2-2 系统管理原理§2-3 动态管理原理§2-4 管理效益原理要求:1.理解:土地管理四大原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1学时)§3-1 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3-2 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3-3 土地管理职能运作要求:1.了解:土地管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四章地籍管理(6学时)§4-1 地籍管理概述§4-2 土地调查§4-3 土地分等定级§4-4 土地登记§4-5 土地统计§4-6 地籍档案管理要求:1.掌握:地籍和地籍管理的概念、分类、土地调查的内容、地籍调查的单元和内容;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和方法体系、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方法和体系、城镇土地定级程序、定级因素选择及权重的确定、土地定级单元的划分、土地定级因素分值的计算和土地级别初步划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验》 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验课”是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课程开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掌握、应用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相关知识,通过给定试验素材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指定背景地块的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撰写指定背景的拟开发地块的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分别进行实际模拟练习。

在实验过程中,相关土地的基础资料由实验指导书给定,其他实际的资料由学生通过调研获得,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当地的市场行情及相关背景材料。

通过本门课程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练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能力。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The course will combin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grasp, application in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basic theory and basic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related knowledge, through the given test materials and condition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students finish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for specified background plo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or write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easibility study of plots with specified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related land basic data given by experimental guide books, and other practical information get by students through research.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must master the local market and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material.The course can enhance the students analysis, judge, solve problems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decision-making ability.《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1.1.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程序1.2.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调查及资料收集1.3. 土地整理项目技术方案评价1.4. 土地整理项目经济评价1.5.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教学难点:技术经济评价教学重点:收集与可行性研究有关的资料和确定可行性研究各关键参数。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Land management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土地内涵和特性,土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过程,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能综合运用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中有关土地的一些政策和实务性问题,在增强其业务素质,扩展其知识面。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了解不同模式土地管理组织结构的利弊及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概况。

(二)理解理解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管理的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土地管理等基本原理。

(三)掌握掌握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等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1学时知识点:土地的涵义、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土地的功能、土地的基本特性第二节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学时知识点: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学时知识点:土地管理的涵义、土地管理学的产生第四节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学时知识点: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土地管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土地管理的立场上理解土地的概念、功能与基本特性,理解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理解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重点:土地的含义、特性、功能,土地管理的涵义与内容难点:人口、土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思考题:根据现今世界土地、人口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06中文名称:土地资源管理适用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6一、课程简介:《土地资源管理学》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是研究和分析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科学,它既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主要解决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矛盾。

二、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该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管理、用地管理、措施管理。

基础管理主要认识土地资源的属性,摸清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用地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对土地利用实行宏观控制和微观计划管理。

措施管理是管理实现的手段,包括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生态的手段和措施。

2、实验技能方面: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习、土地潜力分析实习、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实习、土地复垦实习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实习,让学生增加动手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实践实验法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熟悉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土地资源管理学模板教案

土地资源管理学模板教案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管理学授课班级:大三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

3. 熟悉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以及土地开发经营等实践知识。

4. 培养学生运用土地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土地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2. 阐述土地资源管理的学科体系和应用方向。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1. 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3. 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资源学等。

三、土地资源管理的实践知识1. 土地调查的方法和技术。

2. 土地评估的原则和程序。

3.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4. 地籍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5. 土地开发经营的模式和策略。

四、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案例,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提出改进建议。

五、讨论与交流1. 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讲解1. 讲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知识。

2. 结合案例,分析土地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三、讨论与交流1. 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实际案例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

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室内试验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

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教材: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推荐使用教参: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期刊:1.《中国土地科学》2.《资源科学》3. 《自然资源学报》4. 《 Land Use Policy》。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学36212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学36212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6212制定单位: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制定人(执笔人):江民锦审核人:周早弘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2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1《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0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36212课程代码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名称资源经济学、管理课程性先修课专业选修232周学时总学时江民旅游与城市管理学任课教开课院201江民编写时周早江民大纲主审课程负责《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王万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使用教《土地资源管理学,刘卫东,彭俊主编,复旦大学出版, 2005.8 .教学参考资《土地资源管理学,张正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5《土地资源管理学,张占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课程教学目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课程教学要详见三、教学目本课程的重详见三、教学重点难和难闭卷考课程考2二、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实验(上机668462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讲绪论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

【重点难点】土地的概念、管理的要素和原理【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第二节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第四节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讲地籍管理第二章地籍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掌握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重点难点】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授课要点】第一节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二节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第三节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第四节国外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LandResource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总学时:48(实验学时:0授课学时:48上机学时: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土地资源学是为公共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土地相关概念及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类型划分,理解掌握并能实际运用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和步骤;熟悉土地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了解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整理,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

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绪论(3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和土地资源概念、特性以及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土地特性及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

2.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自然构成的几大要素:气候、地学、水文、植被、土壤。

重点与难点:理解各自然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3.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分析(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及土地产权制度,掌握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理解土地价值和价格内涵。

4.土地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类型及其划分、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土地类型的演替,根据实际情况能够识别土地类型。

重点与难点:掌握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地带性分布规律。

5.土地资源调查(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土地资源条件调查和现状调查的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现代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利用,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际调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6212
制定单位: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江民锦
审核人:周早弘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2月16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1
《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10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36212
课程代码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名称资源经济学、管理课程性先修课专业选修
232
周学时总学时江民旅游与城市管理学任课教开课院
201江民编写时周早江民大纲主审课程负责《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王万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使用教《土地资源管理学,刘卫东,彭俊主编,复旦大学出版, 2005.8 .
教学参考资《土地资源管理学,张正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5
《土地资源管理学,张占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课程教学目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课程教学要详见三、教学目
本课程的重详见三、教学重点难和难闭卷考课程考
2
二、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实验(上机668462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讲绪论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

【重点难点】土地的概念、管理的要素和原理
【授课要点】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第二节管理的概念、要素和原理;第三节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第四节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讲地籍管理
第二章地籍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地籍与地籍管理,掌握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重点难点】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
【授课要点】第一节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二节地籍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手段;第三节我国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第四节国外地籍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土地调查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调查基本情况,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重点难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调查概述;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第四章土地评价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掌握土地评价的含义和分类等
【重点难点】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评价的含义和分类;第二节土地评价的原则和程序;第三节土 3
地适宜性评价;第四节市地质量评价;第五节农地质量评价;第六节农用地产能核算
第五章土地登记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登记的内容和程序等,掌握土地登记基本概念等
【重点难点】土地登记基本概念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登记概述;第二节土地登记的内容和程序;第三节土地权利设定登记;第四节其他土地登记;第五节土地确权与界线调整
第六章土地统计
【教学目的】了解除第二节外其他内容,掌握土地统计基本情况。

【重点难点】土地统计基本情况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统计概述;第二节土地统计调查;第三节土地统计报表;第四节初始土地统计;第五节年度土地统计;第六节年内地类变化平衡表的编制;第七节土地统计分析;第八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第九节土地资源资产核算。

第三讲地权管理
第七章地权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制形式,掌握土地权利的产生和形成,掌握土地权利的类型。

【重点难点】土地权利的产生和形成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权利的产生和形成;第二节土地权利的类型;第三节各国(地区)土地所有制形式;第四节各国(地区)土地权利的设置
第八章土地法治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法治管理概述,掌握我国土地立法的任务和原则
【重点难点】我国土地立法的任务和原则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法治管理概述;;第二节我国土地立法的任务和原则;第三节土地法律保护;第四节土地与建筑物的权利关系
第九章土地所有权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重点难点】土地所有权的确定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和特性;第二节土地所有权的确定;第三节土地征收管理;第四节农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第五节共有所有权管理
第十章土地使用权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掌握
【重点难点】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使用权概述;第二节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和设置;第三节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第四节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第五节土地使用权出租与抵押管理
第十一章土地他项权利管理
4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他项权利概述,掌握农地发展权管理
【重点难点】农地发展权管理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他项权利概述;第二节农地发展权管理;第三节基地使用权管理;第四节邻地利用权管理
第四讲地价管理
第十二章地价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地价概述,掌握地价理论
【重点难点】地价理论
【授课要点】第一节地价概述;第二节地价理论;第三节地价的内涵和种类
第十三章地价评估实务
【教学目的】了解地价评估方法,掌握我国地价评估方法
【重点难点】我国地价评估方法
【授课要点】第一节地价评估方法;第二节我国地价评估现状;第三节基准地价评估;第四节标定地价评估;第五节土地立体地价;第六节城市间地价的比较与更新;第七节地价指数体系和编制
第十四章土地经济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土地利用经济分析等
【重点难点】土地利用经济分析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经济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第二节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第三节
土地利用经济分析;第四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第五节土地资源部门间分配和再分配第五讲地用管理
第十五章土地生态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生态管理概述,掌握土地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土地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生态管理概述;第二节土地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用地调控;第四节土地生态承载力管理;第五节生态用地数量管理;第六节土地生态系统管理
第十六章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可持续土地利用概述,掌握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和特性
【重点难点】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和特性
【授课要点】第一节可持续土地利用概述;第二节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和特性;第三节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5
第十七章土地集约利用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集约利用概述,掌握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重点难点】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集约利用概述;第二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第三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程序;第四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第十八章土地利用预测
【教学目的】了解预测的概念和程序、时间序列预测法、元回归预测法
【重点难点】预测的概念和程序
【授课要点】第一节预测的概念和程序;第二节时间序列预测法;第三节二元回归预测法
第十九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概述,掌握土地发展权配置管理
【重点难点】土地发展权配置管理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概述;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准则;第三节土地发展权配置管理;第四节土地用途管制;第五节土地利用结构管理;第六节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第二十章土地利用动态管理
【教学目的】了解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掌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重点难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
【授课要点】第一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第二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第三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第四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成果;第五节监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附录
Ⅰ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类型
Ⅱ土地面积量算方法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