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外伤,主要由于意外事故、运动伤害、暴力冲击等原因引起。
骨折后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正确的护理,以保证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包括骨折的症状、诊断、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颌骨骨折的症状颌骨骨折的症状可能会因骨折的位置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普通来说,常见的症状包括:1. 颌部疼痛:骨折后会浮现明显的疼痛感,特别是在咀嚼或者张口时。
2. 颌部肿胀:骨折部位周围可能会浮现明显的肿胀和淤血。
3. 异常咬合:受伤后,牙齿的咬合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咀嚼难点。
4. 颌部活动受限:骨折后,颌部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限,张口难点。
5. 牙齿松动或者脱落:颌骨骨折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者脱落。
二、颌骨骨折的诊断如果怀疑颌骨骨折,建议即将就医进行诊断。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 临床检查:医生会子细观察患者的面部外形、牙齿咬合关系等,以判断是否存在颌骨骨折。
2. X射线检查:X射线可以匡助医生确定骨折的位置、程度以及骨折线的形态。
3. CT扫描:对于复杂的颌骨骨折,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CT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三、颌骨骨折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较轻的颌骨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这包括歇息、冷敷、口腔卫生等。
2. 外科手术:对于复杂或者严重的颌骨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来复位和固定骨折部位。
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外固定术等。
3. 牙齿修复:颌骨骨折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者脱落,需要进行牙齿修复,包括种植牙、固定修复等。
四、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是骨折后恢复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1. 饮食注意:在骨折初期,建议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软食,避免过硬、过热的食物刺激伤口。
2.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漱口,避免感染。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害、工作事故等意外情况。
骨折后的康复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进行针对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骨折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1. 骨折的原因颌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如交通事故中的碰撞、跌倒、打斗等。
其他原因可能包括运动伤害、工作事故以及口腔手术等。
2. 骨折的症状颌骨骨折的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嘴巴无法正常关闭或开启;- 颌骨部位的肿胀和疼痛;- 牙齿不正常对齐或咬合困难;- 口腔出血或溢血;- 面部肿胀和淤血等。
3. 骨折的诊断颌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临床症状和病史的询问;- 牙科检查,包括口腔内部的观察和牙齿的对齐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等。
4. 骨折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而定。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较轻的骨折,可以通过固定牙齿或使用外部固定器进行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骨折或需要重新定位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来修复骨折部位。
5. 骨折的康复颌骨骨折的康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在康复期间,应避免咀嚼硬质食物,尽量选择易咀嚼的软食。
-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的清洁,定期刷牙和使用口腔漱口水,以防止感染。
-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颌骨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咀嚼功能和咬合力。
6. 骨折的预防预防颌骨骨折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
- 运动安全: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 安全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应注意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和安全帽等。
总结: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对于骨折的康复和预防,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骨折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口腔和颌面部,减少骨折的发生。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外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口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颌骨骨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一、颌骨骨折的定义和病因1.1 颌骨骨折的定义:颌骨骨折是指上颌骨、下颌骨或颧骨等口腔颌面部骨骼发生断裂或破碎的损伤。
1.2 颌骨骨折的病因:常见的颌骨骨折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运动伤害、暴力冲突和意外跌倒等。
二、颌骨骨折的症状和诊断2.1 症状:颌骨骨折的典型症状包括面部肿胀、疼痛、咬合困难、牙齿松动或脱落等。
2.2 诊断:医生通常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来确诊颌骨骨折。
三、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3.1 保守治疗:对于颌骨骨折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固定牙齿、口腔卫生护理等。
3.2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的颌骨骨折或骨折不稳定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骨折复位、内固定等。
3.3 康复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口腔功能锻炼、饮食调整和口腔卫生管理等。
四、颌骨骨折的预防措施4.1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佩戴安全带和头盔,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2 预防运动伤害:参加运动时,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避免发生运动伤害。
4.3 安全环境: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避免意外跌倒和暴力冲突。
五、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5.1 饮食调整: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选择易咀嚼和消化的软食,避免过硬和粘腻的食物。
5.2 口腔卫生管理: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牙间刷,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和口臭。
5.3 定期复诊:康复期结束后,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口腔检查和X光检查,以确保康复效果和预防并发症。
结论:通过对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颌骨骨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颌骨骨折的发生率。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康复期间,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护理,以促进康复和恢复口腔功能。
颌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颌骨骨折病因
1、先天性病因:由于基因异常导致。
2、外伤病因:受到外伤、肌肉拉伤等外界因素,造成颌骨骨折病变。
二、保护颌骨骨折
1、预防外伤:避免参加高风险运动,如极限运动、拳击等;充分利用
防护用品完成任务;学习急救知识,及时处理外伤;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避免摔倒、跌倒事件的发生。
2、注重保健:充足的睡眠,起居有规律,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补
充营养,特别是多吃富含钙、维生素等养分的食品;避免饮酒,减少
烟碱物质的摄入;预防感染,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平衡饮食
1、摄入丰富的营养:多吃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例如豆类、牛奶、
果蔬等;多吃谷物、坚果、菌藻;把握蛋白质、脂肪、碳水的摄入平衡。
2、控制热量:保持体重正常,防止肥胖;选择低脂肪、低糖饮食方案,减少热量摄入。
四、正确治疗
1、选择合适的治疗医生:找正规医院专业骨科医生,及时就诊治疗;积极参与治疗,根据医嘱把药物服用完整。
2、加强康复:贯彻执行治疗方案,坚持康复训练,及时进行理疗、按摩等治疗,逐步增强活动力,缓解症状,恢复活动能力;需要在有锻炼视觉指导的情况下,重复锻炼正确的运动方式。
五、积极心态
1、提高认知:通过学习,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正确认识治疗的方法;
2、情绪平衡:正确的心态有助于康复,要放松心情,及时放松,平衡事业与家庭,尽量避免情绪波动;
3、控制焦虑程度:焦虑会影响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因此要提高抵抗力,不可过分担心会发生什么;
4、及时帮助:注意早期发现症状,及时获得帮助,不要考虑太多,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发生在颌骨(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的骨折。
颌骨骨折可能会导致口腔功能障碍、面部畸形和咀嚼困难等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以促进其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颌骨骨折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颌骨骨折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运动伤害、暴力冲突和跌倒等。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和吸烟等。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这些病因和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因骨折部位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牙齿不对齐、咀嚼困难、面部畸形和口腔出血等。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这些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就医并接受正确的治疗。
3. 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颌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口腔检查、X光、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固定和牵引来促进骨折愈合,而手术治疗则需要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以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4. 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颌骨骨折的康复护理包括饮食调整、口腔卫生、口腔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等。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咀嚼坚硬食物和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口腔清洁,进行口腔功能锻炼以恢复正常功能,同时寻求心理支持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5. 颌骨骨折的并发症预防颌骨骨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牙齿损伤、神经损伤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
患者应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嘱咐,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并接受必要的治疗。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颌骨骨折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注意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和暴力冲突等高风险活动。
此外,饮食均衡、戒烟限酒、健康锻炼和定期口腔检查等也是预防颌骨骨折的重要措施。
颌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疾病概述:多因意外伤害引起,起病急,加上疼痛、出血等因素的影响,病人表现紧张不安,骨折时由于附着在骨折块上的咀嚼肌牵引力方向不同,使骨折块发生移位,导致咬合错乱。
治疗与护理:1、掌握治疗时机,及早进行治疗。
2、合并软组织损伤者清创后先缝合口内创口,再行骨折固定,最后缝合外部创口。
3、正确处理骨折线上的牙。
4、骨折段的正确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下颌骨骨折一般应固定4周左右。
5、促进骨折愈合的局部与全身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骨折早期可用内服、外敷中草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淤,促进血肿消散,促进骨折愈合。
6、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7、指导病人正确活动,做好功能训练。
8、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指导1、焦虑、恐惧、烦躁心理:护士主动接近病人,并随时注意礼貌,尊重病人,全神贯注耐心倾听,从而得以了解病人的心态及内心活动,再运用准确、清晰、规范性的语言,耐心细致而客观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的知识,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启发鼓励病人,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让其轻松愉快地度过疾病恢复期,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自卑、抑郁心理:护士应用热情、诚恳的语言,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通过已愈病人手术前后照片对比,打消病人的心理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共同配合给予心理支持,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指导原则是满足病人的需求量,保证营养供给,适当安排饮食结构比例。
1、饮食计划:根据病人进食障碍的具体情况,选择制定合理的食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保证营养素平衡,并根据进食情况饮食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质饮食,在术前及颌骨固定期间主要给予流质和无渣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果汁、菜汤、鱼汤、肉汤等,根据病人的平时饭量决定饮食次数及饮食量,一般每日6-10次,每次液体量200-300ml。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一、进食情况1、术后禁食6小时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温凉流质饮食4~6周,颌间牵引固定解除后进食半流质2~4周。
2、进食方式:(1)根据饮食性质采用粗细、大小合适的普通吸管置于磨牙后间隙吸入食物(2)病情允许下可用小汤匙盛流质饮食一口一口地从磨牙后缝隙喂入(3)带有橡皮管的小壶通过后牙间隙喂养(4)不能由口进食者,可经鼻饲管进食。
3、提供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保持病室干净整洁,重视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食欲。
4、进食速度应缓慢,最好在实施各项治疗前进餐,两餐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一次量不宜太多,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二、口腔清洁可用冲洗法(软毛牙刷轻刷上、下齿外侧面,再用20毫升注射器接软管将生理盐水从磨牙后面间隙注入口腔反复冲洗)在晨间、睡前、进餐后进行口腔护理,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及痰液,餐后常规漱口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三、特殊提示1、术后注意休息,每天测体温三次正常后改为一天一次2、卧室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勿让带有刺激性的气味窜入病房中以免引起咳嗽3、注意检查牙弓夹板、接扎丝、橡皮圈牵引是否松动、脱落、移位,是否压迫牙龈或刺伤唇、颊黏膜,橡皮圈牵引方向和力量是否合适,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四、出院指导1、避免患处受到挤压,睡觉时向健侧卧或仰卧2、防止骨折固定发生移位、松脱、保持正常咬合关系a.限制张大口,减少说笑b.避免进食坚硬食物c.指导患者或家属密切观察固定装置情况3、保持口腔清洁,坚持餐后漱口习惯(盐水或药物漱口水),手术复位时尽量减少同期拔牙4、定期到医院复查骨折愈合、咬合关系恢复及固定情况(颌间固定时每周复诊一次,固定解除后每月一次,有异常及时复诊)5、固定装置解除后,应由小到大逐渐练习张口,以达到三横指为正常并进行适当的咀嚼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影响伤口。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颌骨骨折是指面部颌骨的骨折,通常由于外力的作用引起。
这种伤害可能导致疼痛、肿胀、咀嚼困难等问题,并可能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貌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颌骨骨折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
1. 颌骨骨折的症状和原因:- 症状:颌骨骨折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疼痛、肿胀、牙齿不对齐、咀嚼困难、出血等症状。
- 原因:颌骨骨折通常由于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暴力冲突等外力作用引起。
2. 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颌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口腔检查、X光、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 治疗: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可能包括保守治疗(如固定和休息)或手术治疗(如骨复位和固定)。
3. 康复和护理:- 饮食: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咀嚼困难的食物,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软食和流质食物。
-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但在治疗初期可能需要避免刷牙或使用漱口水,以免干扰骨折愈合过程。
- 康复锻炼:康复期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口腔康复锻炼,以恢复颌骨功能和肌肉力量。
4. 颌骨骨折的预防:- 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头盔,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安全运动:在进行运动或参加体育活动时,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避免碰撞和暴力冲突。
- 安全环境: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跌倒和意外伤害的风险。
5.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颌骨骨折可能对患者的外貌和口腔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非常重要。
- 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用的帮助。
6. 定期复诊和遵循医嘱:- 定期复诊:颌骨骨折治疗后,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以确保骨折愈合正常,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
- 遵循医嘱: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包括药物使用、康复锻炼和饮食建议。
总结: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面部骨折,对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外貌造成严重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颌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
疾病概述:
多因意外伤害引起,起病急,加上疼痛、出血等因素的影响,病人表现紧张不安,骨折时由于附着在骨折块上的咀嚼肌牵引力方向不同,使骨折块发生移位,导致咬合错乱。
治疗与护理:
1、掌握治疗时机,及早进行治疗。
2、合并软组织损伤者清创后先缝合口内创口,再行骨折
固定,最后缝合外部创口。
3、正确处理骨折线上的牙。
4、骨折段的正确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下颌骨骨折一般应
固定4周左右。
5、促进骨折愈合的局部与全身治疗,全身应用抗生素以
防感染。
骨折早期可用内服、外敷中草药以消肿、止痛、活血、化淤,促进血肿消散,促进骨折愈合。
6、根据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7、指导病人正确活动,做好功能训练。
8、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指导
1、焦虑、恐惧、烦躁心理:护士主动接近病人,并随时
注意礼貌,尊重病人,全神贯注耐心倾听,从而得以
了解病人的心态及内心活动,再运用准确、清晰、规
范性的语言,耐心细致而客观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
病的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的知识,解除病人的心理负
担,启发鼓励病人,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让其轻松
愉快地度过疾病恢复期,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自卑、抑郁心理:护士应用热情、诚恳的语言,加强
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通
过已愈病人手术前后照片对比,打消病人的心理顾虑,
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共同配合给予心理支持,调动
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
生理反应,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指导
原则是满足病人的需求量,保证营养供给,适当安排饮食结构比例。
1、饮食计划:根据病人进食障碍的具体情况,选择制定
合理的食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保证营养素平衡,并根据进食情况饮食由流质、半流质
逐渐过渡到软质饮食,在术前及颌骨固定期间主要给予
流质和无渣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果汁、菜汤、鱼
汤、肉汤等,根据病人的平时饭量决定饮食次数及饮食
量,一般每日6-10次,每次液体量200-300ml。
解除
颌骨固定后,应进行适当的咀嚼活动,给予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面条、蒸蛋、菜沫等。
每天6餐左右,主食
每天约350克。
恢复期给予软质饮食,如软、烂易消化
吸收的食物,每日4餐。
2、进食方法:
⑴颌骨固定不能张口的病人应通过磨牙后间隙置入吸
管直达口腔后部,用大注射器将食物缓慢注入。
⑵颊、腭部严重损伤的病人,应将流质食物装入输液
瓶中并挂于输液架上,让食物慢慢流入口中。
⑶也可以选用小匙喂或吸管吸入等,能进食者鼓励病
人自行进流质饮食。
⑷合并颅脑损伤、神志不清的病人可用鼻饲饮食,不
能满足机体营养需要的可采用静脉营养。
休息活动指导
1、病人受伤早期及手术前后,由于张口受限、伤口疼
痛等原因,进食量减少导致体力下降,故早期指导病
人卧床休息,头部适当抬高,病情稳定后取半坐位,
以减轻头部伤处组织肿胀。
恢复期根据病情应当活动。
2、指导病人做好口腔功能训练,术后第1-2周以固定
为主,做好口腔护理及基础护理;术后第3周起可逐
渐去除牵引橡皮圈,指导病人做咬合练习,以锻炼咀
嚼功能。
术后第4周可完全去除牵引橡皮圈,缓慢进
行张口练习,张口角度由小逐渐增大,并逐渐练习进
食较稠流质食物;术后5-6周可拆除固定的牙弓夹板,
张口练习逐渐至正常张口角度,可进食软质、粥等食
物,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加强晚期功能训练的指导。
⑴、保护骨创面,防止再受到创伤。
⑵、半年内勿咬食硬食物,以减轻骨折面的负担,尽
可能恢复原有功能。
⑶、注意做好牙周护理,每天按摩牙龈,先轻后重,
按摩到位,一般每天按摩3-4次,每次10-15分钟。
⑷、每天轻叩牙龈,用力适当,以促进牙周膜及牙槽
骨的恢复。
用药指导
1、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⑴、抗生素类:主要有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前两者的毒副作用是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严重者可
引起过敏性休克。
大环内酯类用于支原体感染,主要副
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⑵、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B族,水乐维他等,
主要作用是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促进创口愈合。
⑶、静脉营养液:氨基酸、脂肪乳等。
2、用药注意事项
⑴、用药前仔细询问病人用药史及过敏史,正确配制皮
试液,做好皮肤过敏试验。
并做好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准
备。
⑵、抗生素类药物应做到现用现配,以保证用药效果。
⑶、应用静脉营养药物应注意选择大血管穿刺,并注意
保护血管,防止液体外渗。
⑷、用药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做到合理用药。
出院指导
1、心理健康指导。
教会病人自我调节的方法,指导其如何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同时指导家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营养的重要性,详细指导如何配制稠厚的流质食物,并注意要含有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如矿物质、维生素等,并且制定饮食结构的调整时间。
3、康复训练:出院1-2周指导病人以休息为主,拆除颌间结扎后,饮食逐渐恢复正常,再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同时配合口腔功能训练,详细说明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教会病人训练方法。
半年左右可参加适当的劳动。
4、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保持口腔卫生。
护理人员在其出院前详细说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教会操作过程及细节,从而使病人出院后保持好口腔卫生,防止感染,促进骨创愈合。
5、复查。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复诊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