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

附件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

(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 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2. 重点新闻网站。

3.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1)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其次,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对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国家基础设施运行的依赖程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等。

同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需要考虑其信息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信息安全来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具备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紧急响应机制,确保其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

对于稳定性来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容错性和可恢复性,以应对意外故障或攻击造成的系统瘫痪。

此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还需要考虑与国家战略相适应。

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机构,掌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与企业、学术界、科技界等形成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保护。

最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需要长期、动态的监测和评估。

在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后,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其运行状态和潜在风险,并制定出相应的预警和应急预案,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并迅速应对突发事件。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CII)是指在经济、国防、能源、交通、水利、环境保护、电力、通信、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系统和技术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和认定标准,中国制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办法(试行)》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政策文件,并制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

该指南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方法,以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首先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和范围,包括了电信运营商、电力系统、金融机构、水务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国防军事系统、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设施。

指南指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以及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程度。

指南还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首先,相关部门和组织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认定工作的计划和时间表,并确保认定工作的透明性和科学性。

其次,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和调查研究,通过现场核查、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候选设施进行评估和筛选。

最后,对认定结果进行公示和复核,确保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指南还强调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结果的重要性和应用。

认定结果可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建设和改造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指导。

同时,认定结果还可以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基础,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依据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应对措施,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体而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工作指南为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附件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

(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 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2. 重点新闻网站。

3.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1)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与此同时,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关键信息的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的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关键信息的安全。

一、审查关键信息的范围和类型在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之前,首先需要对关键信息的范围和类型进行审查。

关键信息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数据和系统,如客户信息、金融数据、运输网络等。

通过审查关键信息的范围和类型,可以更好地了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和风险。

二、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风险确定了关键信息的范围和类型后,接下来需要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风险。

风险评估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的重要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潜在的威胁和漏洞,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在评估风险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风险:包括员工不当使用、疏忽和错误等导致的风险。

2. 外部风险:包括黑客攻击、病毒和恶意软件等外部威胁导致的风险。

3. 自然灾害风险:包括火灾、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风险。

通过评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风险,可以为后续的安全措施提供指导。

三、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计划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一环。

保护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建立适当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关键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关键信息。

2. 加密技术:使用加密技术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保护,确保即使被盗取,也无法被解密读取。

3. 安全备份:定期进行关键信息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4. 灾难恢复:建立灾难恢复计划,以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保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持续运行。

5.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对关键信息保护的重视和理解。

通过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计划,可以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关键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附件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

(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 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2. 重点新闻网站。

3.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1)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

附件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2.重点新闻网站。

3.日均访问量超过100 万人次的网站。

4.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1)影响超过100 万人工作、生活;(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3)造成超过100 万人个人信息泄露;(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附件1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试行)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

(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 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2. 重点新闻网站。

3.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1)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确定指南
(试行)
一、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面向公众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或支撑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且这些系统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会影响重要行业正常运行,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国防、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站类,如党政机关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类,如即时通信、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地图、音视频等网络服务平台;生产业务类,如办公和业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电视转播系统等。

二、如何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确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确定关键业务,二是确定支撑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三是根据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程度,以及信息系统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一)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关键业务。

可参考下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梳理关键业务。

(二)确定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

根据关键业务,逐一梳理出支撑关键业务运行或与关键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形成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

如电力行业火电企业的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市政供水相关的水厂生产控制系统、供水管网监控系统等。

(三)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对候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清单中的信息系统或工业控制系统,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参照以下标准认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网站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 县级(含)以上党政机关网站。

2. 重点新闻网站。

3. 日均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的网站。

4.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1)影响超过100万人工作、生活;
(2)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
(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
(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
(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
(6)严重损害政府形象、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5. 其他应该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B.平台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 注册用户数超过1000万,或活跃用户(每日至少登陆一次)数超过100万。

2. 日均成交订单额或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

3. 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1)造成10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2)直接影响超过1000万人工作、生活;
(3)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
(4)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
(5)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
(6)严重损害社会和经济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4.其他应该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C.生产业务类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1. 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系统,或与医疗、安防、消防、应急指挥、生产调度、交通指挥等相
关的城市管理系统。

2. 规模超过15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

3.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影响之一的:
(1)影响单个地市级行政区30%以上人口的工作、生活;
(2)影响10万人用水、用电、用气、用油、取暖或交通出行等;
(3)导致5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
(4)直接造成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
(5)造成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泄露;
(6)造成大量机构、企业敏感信息泄露;
(7)造成大量地理、人口、资源等国家基础数据泄露;
(8)严重损害社会和经济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

4.其他应该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