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示例
图书管理系统实例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指导老师:李振恩班级:能动141姓名:何照云学号:201421062182014年12月19日图书管理系统实例一、系统简介1、本图书管理系统,包含了对图书、作者、读者等基本信息的管理,也包含了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等的查询,和管理。
本系统具有如下功能:能够修改、输入、查询、与图书有关的信息,如图书信息、读者信息、作者信息、图书借阅信息等:能打印图书信息,图书借阅信息等2 ,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树状图。
二,具体操作步骤。
1,数据库设计(1)创建三个自由表,各自由表的字段值如下。
(2)创建一个数据库,并把三个表添加到数据库中,建立索引和关联。
2.界面设计(1)系统启动表单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表单,命名为登录界面。
添加一个标签控件,两个命令按钮按照自己的喜好分别设置他们的属性。
在确定按钮的Click事件下写入如下代码:sele user1locate for allt(thisform.Text1.value)==allt(用户名)if found()if allt(thisform.Text2.value)==allt(密码)messagebox("登陆成功!",0+64,"恭喜")do 主界面.mprthisform.releaseelsemessagebox("密码错误!请检查后重新输入!",0+64,"错误")thisform.Text2.value=""thisform.Text2.setfocusendifelsemessagebox("该用户不存在,请检查您的用户名!",0+64,"错误")endif双击退出按钮,并在它的Click事件写下如下代码:quit (2)创建主表单创建一个表单保存为“主表单”并且设置它的ShowWindows属性为“2——作为顶层表单”如图设置它的其他控件属性。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文档

相关图
(到图书馆续借)
表3.3、图书管理员增加图书信息
用例名称
增加图书信息
用例描述
由于图书馆新购买了一批书,需要将图书的相应信息添加到图书信息库中,则由图书管理员将新书的信息录入计算机中,进行保存。
参与者
图书管理员
前置条件
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
后置条件
图书信息中增加一条记录
参与者
图书管理员
前置条件
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
后置条件
图书信息库中相应书籍的记录删除
基本事件流
1、图书管理员进入系统主界面。
2、点击进入图书管理功能模块中的删除图书信息界面。
3、录入要删除的图书条形码或书名。
4、删除图书的相应信息。
5、保存操作,系统更新图书信息库中相应的信息。
备选事件流
1、在删除之前,需要先查找该图书信息,若不存在,员
前置条件
图书馆正常开放,并且以图书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
后置条件
(1)读者持有图书证,即可进入图书馆进行图书查看;
(2)如果读者借书,进行借阅证扫描,若成功,进行图书的借阅操作;否则,不能借阅图书。
基本事件流
1.读者携带图书借阅证进入图书馆;
2.读者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图书信息;
3.读者向图书管理员提出借阅图书的请求;
表2、读者查询图书信息
用例名称
查询图书信息
用例描述
由读者进行操作,查询图书馆中有没有需要的图书,如果有,显示该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当前借阅状态以及库存等信息。
参与者
读者
前置条件
以合法的读者身份登录到系统
后置条件
无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描述

A1:读者无效
4. 管理员输入待借阅的图书条码号,检查图书有效性
A2:图书无效
5.系统登记一条新的借书信息
6.系统检查读者预定信息
A3:有预定
7.用例结束
其他事件流:
A1:读者无效
(1).系统显示读者无效的提示信息
(2).返回主事件流第3步
A2:
特殊需求:使用条码扫描仪和图书条码,预约一本书时间不超过30秒
(1). 系统显示图书无效提示信息
(2). 返回主事件流第4步
A3:有预定
(1). 系统提示预定信息,并取消预定
(2). 返回主事件流第7步
后置条件:系统成功写入一条借书信息,读者当前的借书数量加1
扩展点:
特殊需求:支持使用IC卡阅读器,输入读者证号,使用条码扫描仪和图书条码,借一本书时间不超过30秒
4.剔除新书信息
5.系统登记剔除一条旧书信息
6.用例结束
其他事件流:
A1:旧书条码无效
(1).提示新书条码无效
(2).返回主事件流第3步
后置条件:系统成功写入一条剔除旧书信息,当前的图书数量减1
特殊需求:支持使用条码扫描仪输入图书条码,剔除一本书时间不超过30秒
用例名称:统计月借阅情况
描述:馆长使用图书查询用例完成统计月借阅情况的活动
用例名称:剔除旧书
描述:图书管理员使用办理预定业务用例完成图书管理员剔除旧书活动
标识符:uc7
优先级:B(中)
角色:图书管理员
前置条件:图书馆员已成功登录系统并具有剔除旧书的权限
主事件流:
1.管理员选择“剔除旧书”选项,用例开始
2.打开剔除旧书窗体
图书管理系统典型用例图

用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称
操作员信息更改
主要业务参与者
系统管理员
其他参与者
其他有兴趣的关联人员
图书采购者---对该书的受欢迎程度了解,以便对这方面书的采购
描述
该用例描述用于密码修改,操作员需知道原密码即可自行修改,忘记密码可由管理者直接修改。
前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
触发器
当操作员信息更改时
典型事件过程
参与者动作
第一步:系统管理员得到要更改的操作员的信息
触发器
当借阅者要借书、续借时
典型事件过程
参与者动作
第一步:借阅者提供要借阅的书籍或续借书籍
系统响应
第二步:系统验证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提供后了之后做出响应
第三步:系统提取出要求的书籍的资料
替代事件过程
替代第2步:借阅者没有提供处理订单所需的所有信息,提示重新提交
替代第3步:系统中没有该书籍,无法出现关于此书籍的资料
前置条件
图书馆会员
触发器
当借阅者要借书、续借时
典型事件过程
参与者动作
第一步:借阅者提供本人信息
系统响应
第二步:系统验证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提供后了之后做出响应
第三步:系统验证借阅者信息,判断身份是否符合。
第四步:系统提取借阅者的相关信息
替代事件过程
替代第2步:借阅者没有提供处理订单所需的所有信息,提示重新提交
前置条件
图书馆会员
触发器
当借阅者要预定时
典型事件过程
参与者动作
第一步:借阅者提供预定书籍信息
系统响应
第二步:系统验证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提供后了之后做出响应
第三步:系统验证借阅者所想预定书是否超过上限
图书管理系统示例

图书管理系统1、需求分析1.1系统任务概述这里我们将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象定位在中小型图书馆。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注册用户提供图书借阅,主要涉及对图书的管理,借阅者管理,以及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
其中对图书的管理主要是指:对馆藏图书的增删改查;对借阅者信息的增删改查,还有挂失;对借阅者借阅信息的管理。
除此之外,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使用该系统,要实行用户密码登陆。
1.2功能需求图书管理系统完整功能需求如下:1)借阅者管理每个通过审查的人可以办理一张借阅卡,拥有用户名、密码,成为注册用户。
此卡包含所有个人信息,以后所有图书借阅活动凭此卡进行,直至该卡被注销或删除。
因此,对借阅者的管理包括相关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检索。
2)图书信息管理●新书入库:每本新到图书需将详细信息添加入库,方可对外借阅。
●图书检索:馆藏图书丰富,须提供图书快速查询检索功能。
●图书信息修改:图书基本信息入库时已基本确定,但是一些辅助信息,如存放位置,是否接触等会有变化,须提供修改功能。
●图书信息删除:对于太过破旧被淘汰或者丢失的书籍,要从系统信息中删除。
3)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之一。
图书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图书的借出和归还。
主要涉及被借阅的图书和借阅者,即图书基本信息,借阅者部分信息,借出归还日期等。
具体来说,对于借书,首先获得借阅者的信息,看其是否有权利借书,其次检查相关书籍,看其是否被可以被外借;对于还书,同样也需要借阅者信息和图书信息才能还书,同时还要计算本次借阅是否超期,超期要计算出罚款金额,借阅者交了足额罚款才能还书成功。
此外,对于历史借还记录要提供查询功能;同时由于存储空间限制,不能永久保存历史记录,还需提供删除记录功能。
4)用户登录该系统用户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和普通注册用户(即持有借阅卡的借阅者)两种。
系统管理员拥有所有功能权限,普通注册用户只能管理个人信息和检索需要图书。
系统要对不同的用户给予不用权限,每个合法用户凭登录名和密码登陆此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时序图

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系统目标设计系统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内部图书借阅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能够对图书进行注册登记,也就是将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的编号、书名、作者、价格等)预先存入数据库中,供以后检索。
能够对借阅人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记录借阅人的姓名、编号、班级、年龄、性别、地址、电话等信息。
提供方便的查询方法。
如:以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确切的时间、时间段、某一时间之前、某一时间之后)等信息进行图书检索,并能反映出图书的借阅情况;以借阅人编号对借阅人信息进行检索;以出版社名称查询出版社联系方式信息。
提供对书籍进行的预先预订的功能。
提供旧书销毁功能,对于淘汰、损坏、丢失的书目可及时对数据库进行修改。
能够对使用该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按照不同的工作职能提供不同的功能授权。
提供较为完善的差错控制与友好的用户界面,尽量避免误操作。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 读者管理: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借书期限、备注等。
(2) 书籍管理: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键词、备注。
(3) 借阅管理:包括借书,还书,预订书籍,续借,查询书籍,过期处理和书籍丢失后的处理。
(4)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和自动借还书机的管理基于UML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建模设计满足以上需求的系统主要包含有一下几个子系统(1)基本业务功能子系统:该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借书还书和预订等功能。
(2)基本数据录入功能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含有书籍信息和读者信息录入功能。
(3)信息查询子系统:包含了多功能的查询书籍信息和读者信息。
(4)数据库管理功能子系统:主要包含了借阅信息管理功能,书籍信息管理功能和预订信息管理功能。
(5)帮助功能子系统。
二、系统动态建模1、用例图、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员和读者之间对本系统所具有的用例。
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

图书管理系统UML建模与设计模式实验报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一、实验目的在熟悉用例概念与应用的基础上,掌握用例模型的建立,包括:1.掌握用例图的建立。
2.掌握用例描述文档的编写。
3.掌握建模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根据以下需求设计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模型,包括:用例图和主要用例的描述文档。
基本功能要求:图书管理:新书登记,图书查询,图书注销;借阅管理:借书,还书,查询今日到期读者;读者管理:增加读者、删除读者、查询读者、读者类别管理(可以设置不同类的读者,并使不同类读者对应不同类的图书流通参数,如可借册数,可借天数,可续借次数,可续借天数等);报表管理:包括图书借阅统计报表,被注销图书统计报表等;报表可以有多种格式可供选择;可以把报表输出到文件中,可以预览报表、打印报表等。
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员使用,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增加用户,删除用户,密码修改等),数据管理(提供数据修改、备份、恢复等多种数据维护工具),系统运行日志,系统设置等功能。
三、实验思想(1)分析系统需求;(2)确定系统参与者:读者、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系统;(3)确定系统用例;四、实验结果借阅人用例图:图书系统管理员用例图:图书管理员用例图:1.用例名称:登录用例描述: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判断用户的身份,赋予相应的权限。
前置条件:无后置条件:根据用户所有的权限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基本操作流程:1输入用户名2输入密码2校验密码是否正确。
3根据用户身份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可选流程:如果密码不正确,提示重新输入密码;如果用户名不正确,提示没有此用户。
2.用例名称:查询图书用例描述:由读者进行操作,查询图书馆中有没有需要图书,如果有,显示该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日期、当前借阅状态等信息。
前置条件:以顾客身份登录后置条件:无基本流程:1 以读者身份登录。
2输入图书的名称或作者名称。
3显示相关图书的信息。
可选流程:如果没有该图书,返回提示信息:“没有找到图书”。
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时序图

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时序图第一篇:图书馆管理系统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时序图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系统目标设计系统开发的总目标是实现内部图书借阅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能够对图书进行注册登记,也就是将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的编号、书名、作者、价格等)预先存入数据库中,供以后检索。
能够对借阅人进行注册登记,包括记录借阅人的姓名、编号、班级、年龄、性别、地址、电话等信息。
提供方便的查询方法。
如:以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确切的时间、时间段、某一时间之前、某一时间之后)等信息进行图书检索,并能反映出图书的借阅情况;以借阅人编号对借阅人信息进行检索;以出版社名称查询出版社联系方式信息。
提供对书籍进行的预先预订的功能。
提供旧书销毁功能,对于淘汰、损坏、丢失的书目可及时对数据库进行修改。
能够对使用该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按照不同的工作职能提供不同的功能授权。
提供较为完善的差错控制与友好的用户界面,尽量避免误操作。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读者管理: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借书期限、备注等。
(2)书籍管理: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键词、备注。
(3)借阅管理:包括借书,还书,预订书籍,续借,查询书籍,过期处理和书籍丢失后的处理。
(4)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和自动借还书机的管理基于UML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建模设计满足以上需求的系统主要包含有一下几个子系统(1)基本业务功能子系统:该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借书还书和预订等功能。
(2)基本数据录入功能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含有书籍信息和读者信息录入功能。
(3)信息查询子系统:包含了多功能的查询书籍信息和读者信息。
(4)数据库管理功能子系统:主要包含了借阅信息管理功能,书籍信息管理功能和预订信息管理功能。
(5)帮助功能子系统。
二、系统动态建模1、用例图、2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员和读者之间对本系统所具有的用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管理系统1、需求分析1.1系统任务概述这里我们将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象定位在中小型图书馆。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为注册用户提供图书借阅,主要涉及对图书的管理,借阅者管理,以及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
其中对图书的管理主要是指:对馆藏图书的增删改查;对借阅者信息的增删改查,还有挂失;对借阅者借阅信息的管理。
除此之外,只有合法用户才能使用该系统,要实行用户密码登陆。
1.2功能需求图书管理系统完整功能需求如下:1)借阅者管理每个通过审查的人可以办理一张借阅卡,拥有用户名、密码,成为注册用户。
此卡包含所有个人信息,以后所有图书借阅活动凭此卡进行,直至该卡被注销或删除。
因此,对借阅者的管理包括相关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检索。
2)图书信息管理●新书入库:每本新到图书需将详细信息添加入库,方可对外借阅。
●图书检索:馆藏图书丰富,须提供图书快速查询检索功能。
●图书信息修改:图书基本信息入库时已基本确定,但是一些辅助信息,如存放位置,是否接触等会有变化,须提供修改功能。
●图书信息删除:对于太过破旧被淘汰或者丢失的书籍,要从系统信息中删除。
3)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核心功能之一。
图书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图书的借出和归还。
主要涉及被借阅的图书和借阅者,即图书基本信息,借阅者部分信息,借出归还日期等。
具体来说,对于借书,首先获得借阅者的信息,看其是否有权利借书,其次检查相关书籍,看其是否被可以被外借;对于还书,同样也需要借阅者信息和图书信息才能还书,同时还要计算本次借阅是否超期,超期要计算出罚款金额,借阅者交了足额罚款才能还书成功。
此外,对于历史借还记录要提供查询功能;同时由于存储空间限制,不能永久保存历史记录,还需提供删除记录功能。
4)用户登录该系统用户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和普通注册用户(即持有借阅卡的借阅者)两种。
系统管理员拥有所有功能权限,普通注册用户只能管理个人信息和检索需要图书。
系统要对不同的用户给予不用权限,每个合法用户凭登录名和密码登陆此系统。
5)系统基本信息管理●对借阅者类别的设置:对于借阅者设置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借阅者设置不同的借阅图书数量上限。
●对图书类别的设置:不同类别图书的借阅期限不同,超期后的罚款金额也不同。
●对系统用户的管理:本系统暂定两类用户,系统管理员和普通注册用户,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1.3数据流图借还书的过程要和时间挂钩,所以还要有一个数据源点为“系统时钟”,因此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图1-1。
图1-1 基本数据流图通过对需求的深入分析,对“图书管理系统”加工进一步细化,得到功能级数据流图1-2。
图1-2 功能级数据流图通过对图1-2的分析,发现上述的三个加工在工作过程中要涉及一些数据存储。
因此得到改进后的功能级数据流图,如图1-3所示。
图1-3 改进后的功能级数据流图再仔细分析图1-3的每个加工是否还能细化,或者还有没有可以补充的加工。
我们发现系统中还需要一个加工来专门负责“基本信息的维护”,这样得到进一步的数据流图,如图1-4所示。
那么,对于图1-4是否还需要细化呢?比如“借阅者管理”还要先“添加”再“查询”等,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不需要在需求分析里作过多关注。
图1-4 最终数据流图1.4数据字典对于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额通过数据字典加以描述,以保证数据定义的严格性,针对上述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借阅者管理=[添加借阅者|修改借阅者|删除借阅者|检索借阅者]图书管理=[添加图书|修改图书|删除图书|检索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添加借阅信息|修改借阅信息|删除借阅信息|检索借阅信息]管理个人信息=[检索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基本信息维护请求=[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维护|对图书类别信息的维护|对登陆用户的维护]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维护=[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添加|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修改|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删除|对借阅者类别信息的检索]对图书类别信息的维护=[对图书类别信息的添加|对图书类别信息的修改|对图书类别信息的删除|对图书类别信息的检索]对登录用户的维护=[对用户信息的添加|对用户信息的修改|对用户的删除|对用户信息的检索]时间=年+月+日借阅卡信息=借阅卡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借阅者类别+办证日期+已借书数目+是否挂失注册用户=借阅卡信息注册用户=借阅者借阅卡号=8{数字}8性别=[男|女]身份证号=18{数字}18联系电话=(区号)+7{数字}7区号=4{数字}4借阅者类别=[一级读者|二级读者|三级读者]描述:在本系统中一级读者可借10本,二级读者可借5本,三级读者可借3本办证日期=年+月+日已借书数目=[0|1|2|3|4|5|6|7|8|9|10]是否挂失=[挂失|没挂失]挂失=1没挂失=0图书信息=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单价+图书类别+存放位置+入库日期+是否借出图书=图书信息图书号=7{数字}7+同一本书副本编号同一本书副本编号=[0|1|2|3|4|5|6|7|8|9]出版日期=年+月+日图书类别=[一类图书|二类图书|三类图书|四类图书|五类图书|六类图书]入库日期=年+月+日是否借出=[借出|未借出]借出=1未借出=0借阅信息=借阅卡号+姓名+图书号+书名+借出日期+实际归还日期+罚款金额借出日期=年+月+日实际归还日期=年+月+日系统基本信息=[借阅者类别信息|图书类别信息|系统用户]借阅者类别信息=借阅者类别+能借书的数量借阅者类别=[一级读者|二级读者|三级读者]能借书的数量=[1|2|3|4|5|6|7|8|9|10]单位:本图书类别信息=图书类别+可借天数+图书超期每天罚款金额图书类别=[一类图书|二类图书|三类图书|四类图书|五类图书|六类图书]可借天数=[10|20|30|40|50|60|70]单位:天图书超期每天罚款金额=[0.1|0.2]单位:元系统用户=用户名+密码+是否管理员用户名=1{字母|数字}16密码=1{字母|数字}8是否管理员=[是管理员|不是管理员]是管理员=1不是管理员=01.5 ER图根据上一小节的数据字典,得到系统E-R图,如图1-5。
图1-5 图书管理系统的E-R图对应图书管理系统有六张表,分别是:表1-1“借阅者表”,表1-2“图书表”,表1-3“借阅表”,表1-4“借阅者类别表”,表1-5“图书类别表”,表1-6“系统用户表”。
表1-1借阅者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是否关键字是否可以为空借阅卡号decimal 是否姓名Varchar(20) 否否性别Boolean 否否身份证号Varchar(30) 否否单位Varchar(30) 否是家庭住址Varchar(30) 否是联系电话Varchar(30) 否是借阅者类别Varchar(30) 否否办证日期datetime 否否已借书数目int 否是是否挂失boolean 否是表1-2图书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是否关键字是否可以为空图书号decimal 是否书名Varchar(20) 否否作者Varchar(20) 否否出版社Varchar(20) 否否出版日期datetime 否否单价money 否否图书类别否否存放位置Varchar(30) 否是入库日期datetime 否是是否借出boolean 否否表1-3借阅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是否关键字是否可以为空借阅卡号decimal 是否图书号decimal 是否姓名Varchar(20) 否是书名Varchar(20) 否是借出日期datetime 否否实际归还日期datetime 否否罚款金额money 否是表1-4借阅者类别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是否关键字是否可以为空借阅者类型Varchar(30) 是否图书类别Varchar(30) 是否可借天数int 否否图书超期每天罚款金额money 否是用户名Varchar(20) 是否密码Varchar(20) 是否是否是管理员boolean 否是1.6性能要求总体来说,系统在性能上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只要进行图书查询时没有明显的延时就行了,希望查询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其他一些要求如下:●系统最小寿命:在无重大改动的情况下,正常运行5年以上。
●设备要求:计算机稳定性良好,整套系统经济实惠。
●在使用上:要求系统易理解,易学习,易操作。
●在安全性上:要求系统安全可靠,容错,易恢复。
●在数据集中上:要求用统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在可维护性上:要求系统可修改,可测试,可扩充,可移植。
2、系统设计2.1总体设计通过对需求分析阶段文档做更深入的分析,我们进一步复查和细化数据流图,得到改进后的数据流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细化的系统数据流图可以看出图2-1的数据流图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务中心,因此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变换流,通过使用一个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得到系统的软件结构图,如图2-2所示。
图2-2图书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图该图是未经精化的软件结构图,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分析,结合软件设计的高内聚和低耦合标准,得到精化后的软件结构图,如图2-3所示。
图2-3精化后的系统结构图2.2详细设计根据前面总体设计的软件结构图,下面我们依次具体设计每个模块实现的方法和相关的交互界面。
2.2.1用户登陆模块由于本系统有系统管理员和注册用户,不同的用户登陆后拥有不同的权限,所以在系统开始时,需要有登陆模块来实现此功能。
该模块可以给任何人使用。
模块的输入:用户名、密码。
模块的处理: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到后台数据库相应的记录中查找,如果没有则给出相应的提示不予进入,如果有则根据其不同身份进入不同处理界面。
模块的输出:对于非法用户给出相应提示,对于合法用户,进入相应处理界面。
用户登陆模块的PAD图如图2-4所示。
图图2-4登陆模块的PAD图该模块的交互界面设计,如图2-5所示。
图2-5用户登陆模块的交互界面3、系统编码4、软件测试4.1概述4.1.1图书管理系统概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入库图书的管理、图书借阅卡的管理、图书借还的管理以及系统使用者的管理。
4.1.2系统的测试计划(1)需求分析阶段列出的系统的每个功能都要求是“可测试”的。
(2)设计阶段每个具体功能的实现都要考虑到其测试用例的设计。
(3)编码实现阶段对每个模块做单元测试,然后做集成测试。
(4)最后和用户一起做验收测试。
4.1.3测试人员安排系统的需求工程师扮演测试负责人的角色,负责对测试的总体把握;每个模块的编码者负责自己模块的单元测试;另外一名专门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负责系统的集成测试并配合测试负责人的工作。
4.2测试方法和步骤4.2.1系统的测试方法本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集中在对数据库的处理以及对用户交互界面的设计,系统内部并没有设计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因此测试方法采用侧重测试功能的黑盒测试为主,对个别重要模块可以额辅以白盒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