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浸环氧树脂增强缠绕管性能指标(精)

玻璃纤维浸环氧树脂增强缠绕管性能指标(精)

玻璃纤维浸环氧树脂增强缠绕管性能指标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一、前言 相比传统材料,复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特性,自二次大占以来发展很快。尽管产量小(据法国Vetrotex公司统计,2003年全球复合材料达700万吨),但复合材料的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水平的标志之一。美、日、西欧水平较高。北美、欧洲的 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3%与32%,以中国(含台湾省)、日本为主的亚洲占30%。中国大陆2003年玻班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的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逾90 万吨,已居世界第二位(美国2003年为169万吨,日本不足70万吨)。 复合材料主要由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两大部分组成: 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中不构成连续相赋于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如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中的碳纤维素就是增强材料。 基体:构成复合材料连续相的单一材料如玻璃钢(GRP )中的树脂(本文谈到的环氧树脂)就是基体。y 按基体材料不同,复合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树脂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如陶瓷基复合材料。 本文讨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1、为什么采用环氧树脂做基体? 固化收缩率代低,仅1%-3%,而不饱和聚酯树脂却高达7%-8% ; 粘结力强; 有B阶段,有利于生产工艺; 可低压固化,挥发份甚低; 固化后力学性能、耐化学性佳,电绝缘性能良好。 值得指出的是环氧树脂耐有机溶剂、耐碱性能较常用的酚醛与不饱和聚酯权势脂为佳,然耐酸性差;固化后一般较脆,韧性较差。 2、环氧玻璃钢性能(按ASTM) 以FW (纤维缠绕)法制造的玻纤增强环氧树脂的产品为例,将其与钢比较。 表1 GF/EPR与钢的性能比较 玻璃含量GF/EPR (玻纤含量80wt%) AISI1008 冷轧钢 相对密度 2.08 7.86 V 拉伸强度551.6Mpa 331.0MPa 拉伸模量27.58GPa 206.7GPa 伸长率1.6% 37.0% 弯曲强度689.5MPa 弯曲模量34.48GPa 压缩强度310.3MPa 331.0MPa 悬臂冲击强度2385J/m 燃烧性(UL-94)V-O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摘要:本文论述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玻璃纤维含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将复合材料与ABS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发现玻璃纤维增强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替代ABS应用于一些受力领域。关键词:玻璃纤维;聚丙烯;力学性能;ABS 1.引言 聚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十分优异的热塑性通用塑料,其具有易加工、密度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所以聚丙烯在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近些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塑料之一。然而聚丙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抗蠕变性差、熔点较低、尺寸稳定性不好、热变形温度低、低温脆性等,制约了其作为工程受力材料的应用。聚丙烯的一般性能如表1所示[1]。如果想提高聚丙烯的耐热性和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范围,就应对聚丙烯进行改性[2, 3]。 表1 聚丙烯的一般性能[1] Tab. 1 The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性能数据 拉伸强度/Mpa 29 断裂伸长率/% 200~700 弯曲强度/Mpa 50~58.8 压缩强度/Mpa 45 缺口冲击强度/(KJ/m2)5~10 洛氏硬度80~110 弹性模量/Mpa 980~9800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RPP)是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以长玻璃纤维为增强骨架的材料[4],其性能与ABS 接近,但价格低于ABS 塑料。目前,国内外已对GF 增强PP 做了大量研究[5, 6]。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稀己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电行业、飞机制造业等。 2.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新型高强度玻璃纤维制备及其增强环氧树脂性能.

2010 年第 17 期·航空制造技术 75 新型高强度玻璃纤维制备及其 增强环氧树脂性能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建勋祖群朱建勋 高强度玻璃纤维与普通无碱玻璃纤维相比具有拉伸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抗冲击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抗疲劳性好、耐高温等优良性能,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舰船、化工等领域。 目前, 主要高强度玻璃纤维有:美国的“S -2” 、日本的“T” 纤维、俄罗斯的“ВМЛ” 纤维、法国的“R” 纤维和中国的“H S” 系列纤维 [3-6]。表 1是不同牌号高强度玻璃纤维的性能比较, 同时与 E-glass 纤维作对比。 从表 1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性能较高的“H S-4” 玻璃纤维, 其力学性能和法国“R”玻璃纤维、俄罗斯 刘建勋 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研究中心, 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博士后、高级工程师, 江苏省颗粒学会理事。主持国防军品配套、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科技项目, 现在主要从事特种玻璃纤维成分与性能研究。发表 SCI、 EI 文章 10余篇。 Preparation of New High-Strength Glass Fiber and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Epoxy Resin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资助项目 (2007AA03Z549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K2009488 。 高强度玻璃纤维与普通无碱玻 璃纤维相比具有拉伸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抗冲击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好、抗疲劳性好、耐高温等优良性能,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舰船、化工等领域, 如导弹发动机壳体、宇航飞机内衬、枪托、发射炮筒、防弹装甲、高压容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 高强度玻璃纤维在各工业领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1-2]。 76 航空制造技术·2010 年第 17 期 及浸胶纱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 (2 玻璃纤维新生态强度的检测。 根据标准 A S T M D -2102, 取熔制好的玻璃约 60g, 放入单孔铂铑坩埚内, 在1440℃ ~1450℃下再熔融, 通过控制常规的玻璃纤维成型工艺参数 (液面高度、热点温度、拉丝机转速等 , 拉制成直径为7~8μm 的连续玻璃纤维, 采用强力测试机测试其新生态强度, 测试环境湿度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 玻璃纤维耐温性的检测。玻璃纤维的耐温性采用软化点来判定, 软化点温度越高, 耐温性越好, 反之则耐温性差。软化点的测试方法与其他玻璃纤维软化点测试方法相同, 采用吊丝法(按 A S T M C -338 测试, 匀速升温, 激光位移感应器记录玻璃伸长速率, 当伸长率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综合实验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院系: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于祺 学生姓名:王娜

目录 第1章概述 1.1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2 本次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第2章手糊法制备玻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2.1实验原料 2.1.1环氧树脂 2.1.2玻璃纤维 2.1.3咪唑固化剂 2.1.4活性稀释剂 2.2手糊成型简介 2.4实验部分 2.4.1实验仪器 2.4.2实验步骤 第3章力学性能测试 3.1剪切强度 3.2弯曲强度 3.3实验数据的分析 3.3.1 浸胶的用量及均匀度 3.3.2 固化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3.3.3 活性稀释剂的用量 第4章结论与展望 4.1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章概述 1.1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材的研究现状 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比较成熟、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EP/GF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大、耐腐蚀性好、电性能优异、原料来源广泛、工艺性好、加工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并具有材料可设计性及特殊的功能性如屏蔽电磁波、消音等特点,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无法代替的重要材料。且复合材料的研究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美,日,西欧的水平较高,北美,欧洲,日本的产量分别占33%,32%,30%。毋庸置疑,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的质量轻,高强度等优于金属的特性,会在某些领域更广泛的使用,目前复材的粘接性能与力学性能成为主要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的成型方法有手糊成型,缠绕成型,热压管成型,RTM成型,拉挤成型。 1.2 本次试验的目的及方法 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采用一种固化体系,用手糊成型方法制备E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再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弯曲,剪切。目的在于1,了解材料科学实验所涉及到的设备的基本使用。 2,掌握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配置及设计。 3,对手糊成型操作了解,及查找文献完成论文的能力。 就此要求我们第2组采用环氧树脂E-44,20cm×20cm的玻璃纤维布15张,用咪唑固化剂并加入稀释剂防止体系过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咪唑固化环氧树脂的最佳固化条件:60℃/2h+80℃/2h,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之后将制备的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其层间剪切强度为5.750Mpa,弯曲强度为127.64Mpa。

玻纤改性聚丙烯简述

玻纤增强聚丙烯 PP作为通用塑料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但是PP存在着强度、模量、硬度低,耐低温冲击强度差,成型收缩大,易老化等缺点。因此,对其进行改性,以使其能够适应产品的需求。每一种改性PP 在家用电器领域和车用领域都有着大量应用。 ABS是最先用在家用电器上的塑料材料之一,由于ABS树脂价恪昂贵,逐步开发出的PP 改性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性能好等优点;玻纤增强PP可以部分取代ABS、PBT树脂在家用电器产品和汽车领域上的应用。 玻纤增强改性PP 1.一般说来,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之间。如果要想提高PP的强度性能,必须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通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P产品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数倍的提高。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5MPa~90MPa,弯曲强度可以达到70MPa~120MPa,弯曲模量可以达到 3000MPa~4500MPa,这样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与ABS及增强ABS产品相媲美。 2. 玻纤增强PP更耐热。一般ABS和增强ABS的耐热温度在80℃~98℃之间,而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35℃~145℃。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冰箱、空调等制冷机器中的轴流风扇和贯流风扇,其成本要比ABS增强产品低很多。也可以用于制造高转速洗衣机的内桶、波轮、皮带轮以适应其对机械性能的高要求,用于电饭煲底座和提手、电子微波烤炉等对耐温要求较高的场所。 3.玻纤增强改性的PP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受热变形减小,收缩率减小。 4.玻纤增强改性的PP一般硬度得到提高,吸水性能下降。 改性PP在家电行业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中心,而且拥有一批极有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选择材料;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促使企业应用性价比更合理的材料。从未来家电技术发展情况看,家用电器的人性化将更加突出,产品品种更加齐全,传统家电将向小型化、大型化两极方向发展 玻纤增强PP在汽车用料中的应用也不断拓展,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对PP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性PP将有以下主要发展趋势: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一、前言 相比传统材料,复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特性,自二次大占以来发展很快。尽管产量小(据法国Vetrotex公司统计,2003年全球复合材料达700万吨),但复合材料的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水平的标志之一。美、日、西欧水平较高。北美、欧洲的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3%与32%,以中国(含台湾省)、日本为主的亚洲占30%。中国大陆2003年玻班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的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逾90万吨,已居世界第二位(美国2003年为169万吨,日本不足70万吨)。复合材料主要由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两大部分 组成: 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中不构成连续相赋于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如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中的碳纤维素就是增强材料。 基体:构成复合材料连续相的单一材料如玻璃钢(GRP)中的树脂(本文谈到的环氧树脂)就是基体。y

按基体材料不同,复合材料可分为三大类: 树脂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如陶瓷基复合材料。 本文讨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1、为什么采用环氧树脂做基体? 固化收缩率代低,仅1%-3%,而不饱和聚酯树脂却高达7%-8%; 粘结力强; 有B阶段,有利于生产工艺; 可低压固化,挥发份甚低; 固化后力学性能、耐化学性佳,电绝缘性能良好。值得指出的是环氧树脂耐有机溶剂、耐碱性能较常用的酚醛与不饱和聚酯权势脂为佳,然耐酸性差;固化后一般较脆,韧性较差。 2、环氧玻璃钢性能(按ASTM) 以FW(纤维缠绕)法制造的玻纤增强环氧树脂的产品为例,将其与钢比较。 表1 GF/EPR与钢的性能比较 玻璃含量GF/EPR(玻纤含量80wt%) AISI1008 冷轧钢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型工艺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成型工艺 第一章绪论 FRP(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或GRP(GlassReinforced Plastics)或GFRP(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习惯叫法,是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而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三十年代在美国出现后,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才发展起来。战后逐渐转到了民用工业方面,并获得了迅速发展。由于玻璃钢具有许多特殊优良的性能(如机械强度高、比重小、耐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好等等)。因此被普遍应用于火箭、导弹、航空、造船、汽车、化工、电器、铁路以及一般民用等工农业部门中。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研究和发展玻璃钢材料,迄今为止,人们不但研究试制成功各种各样有特殊性能的玻璃钢材料产品,而且研究成功各种各样的成型工艺。 第二章玻璃钢基础知识 1、玻璃钢的发展历史 1940年,美国一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不小心将加有催化剂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倾倒在玻璃布上,第二天发现固化后的这种复合材料强度很高,玻璃钢遂应运而生。 1942年第一艘玻璃钢渔船问世;玻璃钢管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二战其间,美国以手工接触成型与抽真空固化工艺,制造了收音机雷达罩与副油箱;利用胶接技术制作了玻璃钢夹芯结构的收音机机翼。 1946年发明了以纤维缠绕法生产压力容器的方法。 1949年预混料DMC(BMC)模压玻璃钢面试。 1950年真空袋与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手糊环氧玻璃钢直升收音机旋翼面市。 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成功将玻璃钢用于炮弹引信体等军品及化工器材的生产。 1961年德国率先开发片状模塑料(SMC)及其模压技术。 1963年玻璃钢波形瓦开始机械化生产,美、法、日先后有高生产率的边疆生产线投生。 1972年美国研究成功干法生产的热塑性片状模塑料。 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湿法生产的热塑性片大辩论模塑料。瑞士、奥地利离心法成型玻璃钢管得到发展;意大利工业化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生产线技术成熟,产品大量使用于石化、轻工、轮船等领域。 1956年,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后任建材工业部长的赖际发同志赴前苏联考察玻璃钢。俄文称玻璃钢为“玻璃塑料”(CTEKJIOIIJIACTHHK),当时中文里没有相应的词。想到材料内有玻璃,强度又高,就叫“玻璃钢”。这就是“玻璃钢”一词的由来。

汽车新材料:长玻纤增强PP(LFT-PP)

汽车新材料:长玻纤增强PP(LFT-PP) 由于金属不适合成型复杂的形状,限制了它在很多零件中的应用,这也阻碍了成本的下降。与此相反,采用长玻纤增强塑料注射成型则可以克服上述诸多弊病。因此掀起了“以塑代钢”的潮流:LFT-PP替代金属成为汽车新材料。 LFT-PP是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聚赛龙LFT-PP塑料是长玻璃纤维经过专门设计的模具浸润PP基体树脂,得到被树脂充分浸润的料条后切成一定长度的粒子。 LFT-PP,也就是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简称LGFPP),作为汽车模块载体材料,该材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制品的刚性、抗冲击强度、抗蠕变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而且可以做出复杂的汽车模块制品。 长玻纤生产工艺 长玻纤增强复合塑料和短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比较 2、高耐热

LFT-PP材料在120℃时的高温疲劳强度是普通玻纤增强PP的2倍,甚至比以耐热性著称的玻纤增强尼龙高10%,因而这种材料具有作为结构件所需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更好的抗翘曲性 LFT-PP材料的优势特点 1、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2、优异的耐疲劳性 3、较小的蠕变性能 4、各向异性小、低翘曲变形 5、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耐冲击特性

6、良好流动性、适应薄壁产品加工 LFT-PP材料的材料性能 1、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 2、优异的热氧老化性能 3、优异的耐低温性 4、良好的分散性和外观效果 5、良好的耐候性 LF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 长纤维增强PP可用一般的射出成型机成型没有问题,但是若采用混炼度高的螺杆和射嘴会导致玻纤容易断裂,造成无法充分发挥长纤维原有的性能。因此推荐使用注塑机的选择如下: 螺杆长径比为16:1-22:1 压缩比为2:1-2.5:1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直径较大的螺杆 采用深螺槽、低压缩比螺杆 采用开放式大直径射嘴 LFT-PP在汽车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成型工艺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成型工艺 发布时间:2011-01-13 ;浏览次数:127 返回列表 长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作为当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一个发展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塑料改性生产厂商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长玻纤增强pp材料,由于其很高的性价比优势,更被业界所广泛看好。目前这些厂商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该类型材料的生产研发和市场开拓的工作。 长玻纤增强pp产品定义 长玻纤增强pp产品是一种长玻纤增强pp的改性塑料材料。该材料一般为长度12毫米或25毫米,直径3毫米左右的柱状粒子。在这种粒子中,玻璃纤维有着和粒子同样的长度,玻璃纤维的含量可以从20%到70%不等,粒子颜色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配色。该粒子一般可以用于注射及模压工艺,可以生产结构件或半结构件,应用的领域包括汽车、建筑、家电、电动工具等等。 长玻纤增强pp性能优势 lft粒料在进入注射机料斗时,内部的纤维长度和粒子长度相等,为0.5-3公分左右。随着注射机螺杆的输送、注射口的流体冲击以及在材料模腔内的流动等工艺条件的介入,玻璃纤维最后在制品中的平均长度为4毫米左右。相对于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这种粒子在制品中的纤维长度在200μ左右),lftp材料在制品中保留了极长的玻纤长度,因此赋予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使得增强后通用pp材料的性能能够达到或接近增强工程塑料如pa或ppo的性能。 长玻纤增强pp性价比优势 由于lft材料类似于增强工程塑料的卓越性能以及pp基材相对于工程塑料基材极其低廉的价格成本,因此赋予了该材料极佳的性价比:相对于短纤增强pa材料而言,使用lft材料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40~50%左右;相对于短纤增强ppo材料而言,使用lft材料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100%

增强聚碳酸酯 TG-2620 0412

上海席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瑞祥路125号 客户热线:400‐ 602‐ 1223 传真:021 3325 0700 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44954176.html, TG-2620 长纤增强聚碳酸酯树脂 TG-2620 长纤增强聚碳酸酯树脂 一、产品说明: THEA TG-2620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树脂是严格按照上海市《聚碳酸酯树脂及其系列产品Q/GHPE 3-92标准》生产的长纤增强材料。我司依靠超过20年的聚碳酸酯生产经验,优选国内外多种最适合牌号的聚碳酸酯树脂,与无水长纤及稳定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混炼工艺,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性高的系列聚碳酸酯改性产品。为航天、军工、电子、医疗器械等行业指定产品,具有良好的信誉。 二、特性: ● 质量稳定性优异 ● 产品不变形 ● 产品不开裂 ● 电性能优异 ● 耐温性好 ● UL94-V0阻燃等级 ● 符合REACH、RoHs 三、用途: 本品为含玻纤20%的增强型聚碳酸酯。其机械强度高、适用于注射、挤出、压制成型。其优异的抗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机械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发挥功能性作用,以及代替沉重的金属零件。典型的用途为电子电力连接件、线槽、胶版、电容器壳体、代金属零件、体育休闲用品等。 四、包装与运输: 包装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编织袋内,一般包装为25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指定包装。 运输时要避免防潮、受污和曝晒在太阳光下,并要轻取轻放,以免包装破裂。 五、产品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检测结果 外观 浅黄色半透明颗粒 浅黄色半透明颗粒 玻璃纤维含量 % ≥ 18 20 共混后树脂分子量 ≥ 2.1×104 2.1×104 拉伸强度 MPA ≥ 100 113 缺口冲击强度 KJ/㎡ ≥ 10 12 热变形温度 ℃ ≥ 138 140 体积电阻率 ?. CM ≥ 5×1015 6×1015 介电常数 (106 HZ ) 3.2‐3.6 3.3 介电损耗角正切 (106 HZ )《 1.2×10‐2 1.1×10‐2 六、储存与保质期: 存储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要与易燃物品和腐蚀物品堆放在一起。 产品保质期为六年。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意义

玻纤增强聚丙烯的意义 关键词:玻纤增强PP,PP改性,PP加纤阻燃 对PP材料的改性一般有增强增韧、耐候改性、玻璃纤维增强改性、阻燃改性和超韧改性等途径。 PP作为通用塑料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但是PP存在着强度、模量、硬度低,耐低温冲击强度差,成型收缩大,易老化等缺点。因此,对其进行改性,以使其能够适应产品的需求。每一种改性PP 在家用电器领域和车用领域都有着大量应用。 ABS是最先用在家用电器上的塑料材料之一,由于ABS树脂价恪昂贵,逐步开发出的PP改性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性能好等优点;玻纤增强PP可以部分取代ABS、PBT树脂在家用电器产品和汽车领域上的应用。 玻纤增强改性PP 1.一般说来,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之间。如果要想提高PP的强度性能,必须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通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P产品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数倍的提高。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5MPa~90MPa,弯曲强度可以达到70MPa~120MPa,弯曲模量

可以达到3000MPa~4500MPa,这样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与ABS及增强ABS产品相媲美。 2. 玻纤增强PP更耐热。一般ABS和增强ABS的耐热温度在80℃~98℃之间,而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35℃~145℃。它可以被用来制作冰箱、空调等制冷机器中的轴流风扇和贯流风扇,其成本要比ABS增强产品低很多。也可以用于制造高转速洗衣机的内桶、波轮、皮带轮以适应其对机械性能的高要求,用于电饭煲底座和提手、电子微波烤炉等对耐温要求较高的场所。 3.玻纤增强改性的PP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受热变形减小,收缩率减小。 4.玻纤增强改性的PP一般硬度得到提高,吸水性能下降。 改性PP发展趋势及展望 改性PP在家电行业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用电器生产中心,而且拥有一批极有影响力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选择材料;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促使企业应用性价比更合理的材料。从未来家电技术发展情况看,家用电器的人性化将更加突出,产品品种更加齐全,传统家电将向小型化、大型化两极方向发展。玻纤增强PP在汽车用料中的应用也不断拓展,新产品的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应用介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PP+LGF 作为汽车模块载体材料,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的开发成功使之不只被应用在马自达汽车上。最近,新福特Fiesta车型前门模块也相继由Owens Coring汽车公司开发成功,该车门模块集成了多种功能元件,诸如门锁、车门玻璃升降器、扬声器、防盗装置等,采用的载体材料是DSM公司的牌号为StaMax P30YM240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开发该车门模块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对注射成型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该种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即使经受100℃的高温也不会产生明显的蠕变,且比短玻纤增强聚丙烯有着更好的抗蠕变性能。在高温和长时间低负荷条件下,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不会产生变形,可使其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这可从批量生产的新福特Fiesta车型前门模块的尺寸实测结果中得到证实。目前,随着汽车零部件模块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且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无疑将成为一种理想的模块载体材料,为此有人预言,LGFPP材料将成为GMT材料作为汽车模块应用的替代品。以聚丙烯树脂为基材的不同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无论是GMT、SR-PP还是LGFPP,它们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与金属材料相比,它们具有密度低、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易成型等特点;与热固性复合材料SMC和手糊玻璃钢相比,它们具有成型周期短、冲击韧性好、可再生利用等特点。尤其是可再生利用的特性使得这些材料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长纤PP的比重比尼龙PA轻20%,比铝合金轻62%。比重轻20%的优势在于是同样体积的长纤PP产品可以比尼龙轻20%,以同样重量的长纤PP原材料可以比尼龙多生产20%的产品。长纤PP替代尼龙加玻纤优势最为明显。 _ 独有的无取向的纤维网络结构使材料高低温度条件下及高低温高频交变的环境中的高力学性能保持性; _ 优异的抗冲击性能,高模量、高强度、低翘曲、与金属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_ 各向同性,低收缩率,低蠕变,高尺寸稳定性; _ 优异的耐磨和耐疲劳性; _ 优异的耐化学性; _ 优异的表面光洁度; _ 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高流动,易脱模,对螺杆伤害低。 汽车工业:前端框架、车身门板模块、仪表盘骨架、冷却风扇及框架、蓄电池托架、保险杠骨架、座椅骨架、发动机罩壳、脚踏板、挡泥板、备用轮胎架等几十多种。 家电行业:洗衣机滚筒、叶轮、洗衣机三角支架、空调导风扇等,用于全面取代短纤增强PA、ABS材料或金属材料。 机电行业:导流管扇叶和电机过滤器罩、风叶/同轴气缸离合器辅助件/高承载力、高扬程潜水电机、水泵/止推轴承、导轴承/机车导轨、真空泵、压缩机转子、线圈轴等。 通讯电子电器行业:通讯、电子行业高精度接插件/点火器零组件、继电器基座/微波炉变压器线圈架、框架/电气联结器、继电器、电磁阀封装件/扫描仪组件等。 石油化工:防腐耐磨部件、平台格栅、过滤机、反应器内件等。 其他:电动工具外壳、自行车骨架、滑雪板、地面机车脚踏板、民用安全鞋头、安全头盔、水泵外壳及叶轮等等。 长玻纤增强PP市场应用

聚碳酸酯(PC)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材料简介 聚碳酸酯 3.1 简介聚碳酸酯是一种无味、无臭、无毒、透明的无定形热塑型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简称PC。一般结构式可表示,由于R基团的不同,它可分为脂肪族类和芳香族类两种。但因制品性能、加工性能及经济因素等的制约,目前仅有双酚A型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投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应用。双酚A型聚碳酸酯是目前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聚碳酸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程塑料之一。双酚A型聚碳酸酯(Bisphenol A type Polycarbonate,简称PC)的结构式因其具有优良的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及透光性等,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部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随着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PC的需求空前高涨,世界消费能力已达l100kt/a,其中国内PC消费也已达60kt/a。目前PC的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中,GE塑料公司、Bayer公司和Dow化学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我国PC的研制开发工作始于1958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首先开发成功;发展至今,所有工艺路线均以光气为起始原料,生产规模较小。PC作为一类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流动性差,易于应力开裂、对缺口比较敏感以及耐磨性欠佳等。但随着PC的生产工艺和改性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逐步得到了改进,因此PC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以应用。3.2 聚碳酸酯的合成技术PC的早期工业化生产方法有酯交换法和溶液光气法两种,这两种工艺现在基本不再使用。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是接口光气法。由于光气毒性大,同时二氯甲烷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污染严重,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光气法工艺发展迅速,1993年第一套非光气法装置在日本投产。 3.2.1 接口光气法接口光气法工艺先由双酚A和5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送入光气化反应釜,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通入光气,使其在接口上与双酚A钠盐反应生成低分子聚碳酸酯,然后缩聚为高分子聚碳酸酯。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一般采用三乙胺作催化剂。缩聚反应后分离的物料、离心母液、二氯甲烷及盐酸等均需回收利用。该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 3.2.2 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工艺是将光气引入含双酚A和酸接受剂(加氢氧化钙、三乙胺及对叔丁基酚)的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然后将聚合物从溶液中分出。GE公司曾在其美国的第一套装置中使用此工艺。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与接口光气法相比缺乏竞争力。 3.2.3 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熔融酷交换法工艺是以苯酚为原料,经接口光气化反应制备碳酸二苯酯(DPC)碳酸二苯酯再在催化剂(如卤化锂、氢氧化锂、卤化铝锂及氢氧化硼等)、添加剂等存在下与双酸A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低聚物,进一步缩聚得到PC产品。酯交换法生产成本比接口光气法低,但该工艺存在的一些缺陷,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如产品光学性能差、分子量范围有限、催化剂存在污染等。目前Bayer公司仍在对该工艺继续进行研究,试图用电解法从副产物氯化钠中回收氯,并将氯循环用于制光气。 3.2.4 非光气熔融法工艺由于光气法毒性大、污染严重,近年来不用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已研究成功,并实现了工业化,这是聚碳酸酯工业生产的一大突破。与普通熔融酯交换法的不同之处是,非光气熔融法工艺不使用剧毒的光气生产碳酸二苯酯,而是用碳酸二甲酯(DMC)和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生产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再和双酸A缩聚得到聚碳酸酯。此工艺中的原料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方法一般采用意大利埃尼公司的专利,以甲醇、一氧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 摘要: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若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配合树脂赋予其形状以后可以成为优良之结构用材。本文将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为新的研究方向探索道路。 关键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现状研究方向 1、前言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疲劳性能、耐久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好等特点,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可以制造层合制品,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绝缘材料,广泛用于电力、电器、电子等领域,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而且耐疲劳、耐腐蚀。最早用于飞机、火箭等,近年来在民用方面发展也很迅猛,在舰船、建筑和体育器械等领域得到应用,并且用量不断增加。其中,环氧树脂是先进复合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树脂体系,它适用于多种成型工艺,可配制成不同配方,调节粘度范围大,以便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它的贮存寿命长,固化时不释放挥发物,同化收缩率低,固化后的制品具有极佳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耐热、耐湿性能和高的绝缘性,因此,环氧树脂“统治”着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市场 目前,复合材料输电杆塔已在欧美和日本得到应用,其中以美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最为成熟。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复合材料电杆进行过研究,鉴于当时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复合材料电杆未能得到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输电杆塔的缺陷逐步显露,电力行业开始重视复合材料杆塔的应用研究。 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建设格局,输电线路工程口益增多,对钢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破坏。并且,线路杆塔采用全钢制结构,存在质量大、施工运输和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取代钢材建造输电杆塔得到了输电行业的关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轻质、耐腐蚀、耐久性能和电绝缘性好、易维护、温度适应性强、性能可设计、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输电杆塔结构理想的材料。日益受到围内外电力行业的关注。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已在日本和欧美地区得到应用,其中美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较为成熟,已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标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已制定了输电杆塔中FRP产品的应用标准。 在输电杆塔中推广应用复合材料不仅能减少对矿产资源的破坏、保护环境,而且易于解决输电线路的风偏和污闪事故,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减小塔头尺寸,降低线路的维护成本。 2、低温性能研究 2、1单向复合材料板的制作 首先,取一定数量加热的环氧树脂,然后,加入增韧剂和稀释剂,在65℃

SMTC 5 310 041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20140116)

SMTC 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requirements 发 布Issue 上汽集团技术中心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SAIC MOTOR Technical Center

前言 为规范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上汽集团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当中英文产生疑义时,以中文为准。 本标准由材料分标委提出。 本标准由SMTC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标准化工作组负责标准化审核及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保证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家战、蒋中、胡仁其。 本标准于2014年1月16日首次批准发布,2014年1月17日实施。 Foreword This standard describes the requirements for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material requirements. This standard 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f in doubt, the Chinese version is the Master. This standard was proposed by material sub-committee. This standard was approved by the SMTC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ing Tea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approval and overall management of this standard. The draft department of this standard: Quality assurance department. The main drafters of this standard: Deng Jiazhan, Jiang Zhong, Hu Renqi. This standard was second approved and issued on Jan, 16. 2014 and it will be implemented on Jan, 17. 2014.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一、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及LFT塑料托盘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 1.项目简介 传统玻纤增强聚丙烯因其成本低廉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短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相比,由于生产工艺的改变,玻纤在粒子中的长度增加,即玻纤保持与粒子同样的长度,即使注塑成型后,纤维的最终长度也比短纤的高很多,在制品中的平均长度可达2毫米左右。相对于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这种粒子在制品中的纤维长度在200μ左右),LFT-PP材料在制品中保留了极长的玻纤长度,因此赋予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与热学性能,同时LFT-PP还具有比短纤增强PP更好的高温抗蠕变性能,这些优势使得LFT-PP的性能能够达到或接近增强工程塑料如PA或PPO的性能。具体优势为: (1)刚度与质量比高,变形小,这特别有利于LFT在汽车中的应用; (2)韧性高; (3)抗蠕变性能好,尺寸稳定; (4)耐疲劳性能优良; (5)设计自由度比GMT更高,因为LFT可用于注塑和其他成型方法,而GMT只能压塑; (6)模塑成型性能比SFT更好,纤维以更长的形态在成型物件中移动,纤维损伤少。 由于LFT材料类似于增强工程塑料的卓越性能以及PP基材相对于工程塑料基材极其低廉的价格成本,因此赋予了该材料极佳的性价比:相对于短纤增强PA材料而言,使用LFT-PP 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40-50%左右;相对于短纤增强PPO材料而言,使用LFT-PP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100%以上。

2.长玻纤增强PP市场应用及容量 2.1汽车工业:保险杠骨架、座椅骨架、发动机罩壳、车身门板模块、仪表盘骨架、脚踏板、挡泥板、备用轮胎架、冷却风扇及框架、蓄电池托架等,用于替代增强尼龙(PA)或金属材料。 2.2通讯电子电器行业:通讯、电子行业高精度接插件/点火器零组件、继电器基座/微波炉变压器线圈架、框架/电气联结器、继电器、电磁阀封装件/扫描仪组件等,洗衣机滚筒、洗衣机三角支架、空调风扇等,用于替代短纤增强PA、ABS材料或金属材料。 2.3其它:电动工具外壳,水泵外壳及叶轮,自行车骨架、滑雪板、地面机车脚踏板、民用安全鞋头、安全头盔用于替代短纤增强PA、PPO等。 2.4石油化工:防腐耐磨部件、平台格栅、过滤机、反应器内件等。 近几年来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为增强塑料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2001年,全球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用量为6.2万吨,到2010年已经增长到70万吨,年平均发展速度达到30%。中国目前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需求量大约在10万吨左右,其中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的国内需求量在8万吨左右,年发展速度在60%左右。目前,国内70%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来源于进口。 3.项目投资 项目拟建5条生产线。 单台产能500吨/年 总产能2500吨/年 单台设备投入40万元 5条生产线投入200万元 所需电力30*5=150kVA 所需厂房面积1500平方 车间人员配置5人 产值2*2500=5000万 年毛利0.5*2500=1250万

树脂性能对比以及玻璃纤维介绍

树脂性能介绍以及玻璃纤维简介 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是不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或它们和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组成的混合酸和多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酯化缩聚反应是在190~220℃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的酸值(或粘度)。在聚酯化缩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物理性质 1、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 2、耐热性。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热性好的树脂则可达120℃ 3、力学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耐化学腐蚀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 4、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开关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5、介电性能。不饱和聚酸树脂的介电性能良好。 化学性质 不饱和聚酯是具有多功能团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在其骨架主链上具有聚酯链键和不饱和双键,而在大分子链两端各带有羧基和羟基。 乙烯基树脂 乙烯基树脂又称为环氧丙烯酸树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树脂,其特点是聚合物中具有端基不饱和双键。 乙烯基树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①由于不饱和双键位于聚合物分子链的端部,双键非常活泼,固化时不受空间障碍的影响,可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下,通过相邻分子链间进行交联固化,也可和单体苯乙烯其聚固化;②树脂链中的R基团可以屏蔽酯键,提高酯键的耐化学性能和耐水解稳定性;③乙烯基树脂中,每单位相对分子质量中的酯键比普通不饱和聚酯中少35%~50%左右,这样就提高了该树脂在酸、碱溶液中的水解稳定性; ④树脂链上的仲羟基和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的浸润性和粘结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强 度;⑤环氧树脂主链,它可以赋和乙烯基树脂韧性,分子主链中的醚键可使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酸性。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 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 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和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 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环氧树脂的性能和特性 1、形式多样。各种树脂、固化剂、改性剂体系几乎可以适应各种使用对形式提出的要求,其范围可以从极低的粘度到高熔点固体。 2、固化方便。选用各种不同的固化剂,环氧树脂体系几乎可以在0~180℃温度范围内固化。 3、粘附力强。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固有的极性羟基和醚键的存在,使其对各种物质具有很高的粘附力。环氧树脂固化时的收缩性低,产生的内应力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粘附强度。 4、收缩性低。环氧树脂和所用的固化剂的反应是通过直接加成反应或树脂分子中环氧基的

环氧树脂玻璃纤维防水施工工法word版本

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环氧玻璃钢)防水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 主要完成人: 赵剑芳何云华易建辉凌红杨勇 1 前言 1.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物超深地下室工程防水(地下水位压力过大)及各种对防水有特殊要求【耐碱(酸)性、耐久性、抗腐蚀、与基层粘结强度高、工艺性能好等】的工程越来越多,传统的卷材、涂膜防水不能满足这些工程的特殊使用要求;随着环氧类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俗称环氧类玻璃钢)防水技术的日渐成熟,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地铁工程、工业厂房水池、海洋馆大洋水池等工程中大量使用了环氧类防水材料。 1.0.2 2007年6月华西集团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承建成都市虎豹海洋世界水族馆工程,针对该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结构异形、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及首次承接相应大洋展示池、珊瑚池环氧类玻璃纤维防水工程的不利因素,我单位成立技术小组针对环氧类玻璃纤维防水进行了技术攻关,与相关协作单位一起,成功的解决了相关环氧类防水施工中的诸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使环氧类玻璃纤维防水施工工艺更趋规范化、标准化,我单位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研究、探索,编制了本工法。 2 特点 2.0.1 该工法充分利用了电动磨光机(平板、角磨)、空压搅拌机、台秤等设备,并在精确的配制环氧树脂胶料(按配合比)和技术熟练操作人员的精心施工下,达到了施工快捷、质量保证、经济节约的目的。 2.0.2 该工艺流程合理且程序化、工效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容易控制、施工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 3 适用范围 3.0.1 本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超深地下室、地铁工程、工业厂房水池、海洋馆海水池等对防水有耐久性要求的防水工程;本工法也适用于对防水质量要求高的屋面、卫生间防水工程(Ⅰ~Ⅳ级)。 4 工艺原理 4.0.1 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所用原料有环氧树脂、增强用玻璃纤维、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填料。 4.0.2 环氧树脂底涂层具有高渗透性,它能通过混凝土或砂浆基层的微细裂缝和毛细管渗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