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卫生统计学 第二章 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 答案 - 副本
实用卫生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实用卫生统计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用于推断两数值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直线相关B、X2检验C、秩和检验D、直线回归正确答案:A2、132名教师血清胆固醇(mmol/L)值的资料类型属于A、计数资料B、等级资料C、计量资料D、分类资料正确答案:C3、构成比的特点是A、构成比总和必等于100%B、构成比总和必大于100%C、构成比总和不确定D、构成比总和必小于100%正确答案:A4、两个小样本均数,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u1=u2B、u1≠u2C、x1=X2D、x1≠X2正确答案:A5、均数的标准误越大,表示样本的A、可靠程度越大B、抽样误差越大C、可比性越差D、系统误差越大正确答案:B6、推断统计包含的两个内容是A、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B、统计图表和假设检验C、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D、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D7、关于假设检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要求总体方差齐性B、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作t检验C、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可作F检验D、无论样本量大小均可作Z检验正确答案:D8、t检验的结果为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两样本均数有非常显著的差别C、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两样本均数无显著差别正确答案:A9、直线相关系数假设检验得P>α,可认为A、两变量无曲线关系B、两变量有关C、两变量无关D、两变量无直线关系正确答案:D10、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μ与σ,正态曲线愈趋高耸,数据愈集中,则A、σ愈小B、μ愈大C、σ愈大D、μ愈小正确答案:A1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三种变异分解正确的是A、SS总-SS组间=SS组内B、SS总+SS组内=SS组间C、SS总=SS组内D、SS组内=SS组间正确答案:A12、参数是指A、样本的总和B、随机变量C、样本的统计指标D、总体指标正确答案:D13、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全校中抽取学号尾数是3和8的学生。
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B B D B D第二章一、选择题:B C B D第三章一、选择题:C B A C C A C D A C第四章一、选择题:C D B第五章一、选择题:C B E D C D D D B A第六章一、选择题:A C C B C C A C E A第七章一、选择题:A B C D D B D A A B二、计算题:1、用公式7-1计算t值(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2、(1)此题为配对设计(2)应选用配对设计t检验(3)使用公式7-2计算t值3、经检验服药组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对照组服从正态分布,故应按P115例题方法做两组数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4、做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公式7-4、7-5.5、做两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P76 例7-7.6、因水生株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故应做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的秩和检验P115-116.第八章一、选择题:D A D D A二、计算题:1、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5计算F值。
2、对三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单纯性肥胖组W检验:P=0.0114<0.10,不满足正太分布,故按P118,例10-5方法做多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求H值。
3、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10计算F值,任意两组比较用q 检验(公式8-11)。
4、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按公式8-10计算F值,任两组比较用LSD-t 检验(公式8-12)。
第九章一、选择题:C A C C D C B B D A二、计算题:1、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应四个表中理论值T b =4.4286<5, T d=4.5714<5,故需要校正,使用公式9-5或9-6得:χ2=0.5954,P=0.44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先画出四格表,(1)使用公式9-7计算χ2=3、P=0.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四个表资料相关性分析:公式9-2或9-4,得χ2=5,P=0.0253,P<0.05,拒绝H0,接受H1,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有关。
实用卫生统计学形考任务2答案

题目1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动态数列中的定基比指标是?选择一项:A. 绝对数B. 频率C. 相对比D. 构成比反馈正确答案是:相对比题目2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关于率,描述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B. 分母无论大小都可以计算率C. 率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D. 以m/n表示率,可得出m与n的倍数关系反馈正确答案是: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题目3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指标中,哪项指标是率?选择一项:A. 每千人口护士数=本地区护士人口总数/调查地区人口数×1000‰B. 残疾百分比=某种(类)残疾数/所有残疾数×100%C. 某病发病率=该年(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例数/同年(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KD. 平均人口数=(初期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反馈正确答案是:某病发病率=该年(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例数/同年(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K题目4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指标中,哪项指标是构成比?选择一项:A. 残疾百分比=某种(类)残疾数/所有残疾数×100%B. 平均人口数=(初期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C. 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D. 某病发病率=该年(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例数/同年(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K反馈正确答案是:残疾百分比=某种(类)残疾数/所有残疾数×100%题目5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关于构成比指标,描述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以m/n表示构成比,可得出m与n的倍数关系或m是n的几分之几B. 事物由A-n部分构成,其中B的构成比的数值最大,因此B最容易发生C. 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D. 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反馈正确答案是: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大小题目6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根据某地7岁~12岁小学生的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对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宜绘制哪种图形?()选择一项:A. 直条图B. 散点图C. 直方图D. 线图反馈正确答案是:直方图题目7正确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标记题目题干统计表中某处无数字,对应表中应填写“……”选择一项:对错反馈统计表中某处无数字,对应表中应填写“—”正确的答案是“错”。
卫生统计学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标准差反映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标准误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根据其计算公式可知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在应用中,标准差用于参考值范围的估计,而标准误用于可信区间的估计。
做答人数:1
做对人数:0
题号: 12 本题分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计量资料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倍标准差的面积为97.5%
C. 对数正态分布是原资料的对数值服从正态分布
D. 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定要定为95%或99%
E.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μ的范围是-∞到+1.645
求正常人某个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在理论上要求
A. 正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B. 正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 偏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
D. 偏态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E. 对称分布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有两种方法:正态分布法(均数标准差法)和百分位数法。正态分布法适用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百分位数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资料,但满足正态分布的资料多采用正态分布法。
答案解析:任意正态分布经过标准化变换:u=(x-μ)/σ,可转换为μ=0,σ=1的标准正态分布。由于其位置参数和形态参数均为常数,因此它的曲线是唯一的。
做答人数:1
做对人数:1
所占比例: 100%
题号: 11 本题分数: 2
对于偏峰分布资料且测量值过高才有临床意义,95%单侧正常值范围可定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与答案2

《卫生统计学》一、名词解释1.计量资料2.计数资料3.等级资料4.总体5.样本6.抽样误差7.频数表8.算术均数9.中位数10.极差11.方差12.标准差13.变异系数14.正态分布15.标准正态分布16.统计推断17.抽样误差18.标准误19.可信区间20.参数估计21.假设检验中P的含义22.I型和II型错误23.检验效能24.检验水准25.方差分析26.随机区组设计27.相对数28.标准化法29.二项分布30.Yates校正31.非参数统计32.直线回归33.直线相关34.相关系数35.回归系数36.人口总数37.老年人口系数38.围产儿死亡率39.新生儿死亡率40.婴儿死亡率41.孕产妇死亡率42.死因顺位43.人口金字塔44.灵敏度45.特异度46.误诊率47.漏诊率48.阳性似然比49.阴性似然比50.Youden指数51.ROC曲线52.统计图二、单项选择题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卫生统计学第二章

六、资料的贮存
1、纸带机或卡片paper tape, card 2、磁带magnetic tape 3、软盘floppy disk 4、硬盘hard disk 5、光盘CD Rom 6、USB移动存贮设备(flash memory)
• Database 的优点:
– 便于资料的再利用 – 便于汇总交流 – 便于查询 – 便于补充、修改和连接
– x为组中值class mid-value (midpoint)=本组下限 与相邻较大组段的下限相加除以2 – k 为组数 – f 为各组的频数,又称权数weight – ∑f 各组频数之总和 – ∑fx 为各组组中值与频数乘积之和 • 计算实例见P3
表
11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的计算
身高组段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136 合计 频数 f 1 3 9 9 15 18 21 14 10 4 3 2 1 110 组中值 X 111 113 115 117 119 121 123 125 127 129 131 133 135 fx 111 339 1035 1053 1785 2178 2583 1750 1270 516 393 266 135 13314
• 注意事项:
– 1、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和患病率 – 2、不同医院的病人差别大,相互比较要谨慎 – 3、某医院就诊(住院)病人中各种病人的比例, 不一定代表居民中各种病人所占的比例 – 4、同一医院同一科室不同时期病的病情也会不 同 – 5、资料记载的详细程度和标准一致性问题
• 四、实验数据experimental data(指在动植物 实验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试验数据trial data(指在人体进行试验所得到的数据) • 五、现场调查field survey资料
卫生统计学 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偏态分布型
负偏态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
32
3、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集中趋势:血清铁含量向中央部分集中,即中
等含量者居多,集中在18 这个组段,这种现
象为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从中央部分到两侧的频数分布逐渐
减少,而且血清铁含量的值参差不齐,最低的 接近6 最高的接近30,这种现象称为离散趋势
组段下限(L):每个组段的起点 组段上限(U):每个组段的终点
①两端的组段应分别包含最小值或最大值; ②尽量取较整齐的数值作为组段的端点,便于对 数据进行表述; ③最后一个组段应同时写出上限和下限来
17
L X U
4、列表整理、统计各组段的频数、频率
组段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30 一 上 正一 正上 正正丅 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丅 正正正上 正正丅 正上 止 一
28
25 人 数 20 15 10 5 0 14 17 20 23 26 29 32 35 38 41 44 47
血清转氨酶(mmol/L)
115名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转氨酶的频数分布
29
负偏态(峰)分布
101名正常人的血清肌红蛋白( g/mL )含量分布
肌红蛋白含量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50 人 数 2 3 7 9 10 22 23 14 9 2
划记
频数
1 3 6 8 12 20 27 18 12 8 4 1
合计
120
18
数据
7.42 20.38 18.36 14.27 14.89 24.52 17.14 14.77 21.75 12.65 8.65 8.40 23.04 17.40 18.37 19.26 13.77 14.37 19.47 18.48 23.02 17.32 24.22 22.55 19.50 26.13 12.50 24.75 15.51 19.83 21.61 29.64 24.13 17.55 17.08 16.99 20.40 12.73 10.86 23.12 21.31 19.69 21.53 16.10 18.12 18.89 20.30 17.25 27.81 19.22 21.46 21.69 11.09 17.98 26.02 18.46 19.38 19.09 21.65 19.22 9.97 23.90 18.89 20.13 11.34 20.87 23.11 16.79 16.32 16.72 22.73 17.45 18.26 21.00 13.81 17.51 12.67 17.19 20.75 27.90 14.94 19.08 23.29 14.56 10.25 13.12 23.02 19.32 22.11 11.74 20.18 20.52 17.67 19.89 15.94 11.75 24.36 19.59 13.17 24.66 21.62 24.14 15.38 19.82 15.83 17.40 25.61 19.12 17.55 14.18 23.07 23.77 18.61 17.48 18.54 21.36 19.53 15.31 19.26 16.52
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卫生统计学第三版习题答案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数据的学科,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学习卫生统计学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方式。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卫生统计学第三版》的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卫生统计学概述1. 什么是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数据的学科,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整理卫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为卫生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卫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包括疾病监测、卫生政策评估、卫生资源分配、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等。
第二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1. 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来源包括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卫生调查和监测等。
2. 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疾病报告、卫生人力资源等。
3. 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病案数据、门诊数据、住院数据等。
第三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质量1. 什么是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等方面的特征。
2. 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比性等。
3. 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数据质量可以通过规范数据收集和录入流程、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
第四章: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描述1. 什么是数据描述?数据描述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2. 数据描述的方法有哪些?数据描述的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百分比、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3. 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方法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分布情况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18
在正态曲线下,横轴上在(μ-1.96σ,μ+1.96σ)范围内的面积占全部面积的()。
选择一项:
a. 99%
b. 95%
c. 68.27%正确
d. 97.5%
选择一项:
a.变异系数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正确
b.变异系数就是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
c.两组资料均数相差悬殊时,应用变异系数描述其变异程度
d.比较同一人群的身高、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度时宜采用变异系数
题目13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选择一项:
a.标准差
b.四分位数间正确
c.极差
选择一项:
a. 5%的6岁男童的身高≥95cm
b. 2.5%的6岁男童的身高≥125cm
c. 5%的6岁男童的身高≤105cm
d. 2.5%的6岁男童的身高≥134.6cm正确
题目4
反映抗体滴度资料水平适宜采用的指标是()。
选择一项: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正确
c.标准差
d.中位数
题目5
有5人的血清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则平均滴度是()。
c.标准差无单位
d.标准差可以是负数
题目10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
选择一项:
a.正态分布资料正确
b.负偏态资料
c.正偏态资料
d.抗体滴度资料
题目11
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适宜的指标()。
选择一项:
a.四分位数间距
b.变异系数正确
c.标准差
d.极差
题目12
关于变异系数,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选择一项:
a.原始数据的算术均数
b.原始数据的几何均数正确
c.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d.原始数据的中位数
题目8
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宜采用()。
选择一项: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正确
d.算术均数
题目9
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选择一项:
a.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正确
b.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
d.变异系数
题目14
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选择一项:
a.四分位数间距正确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极差
题目15
关于频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频数表中组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正确
b.频数表中组数不宜过多
c.频数表中组数越少越好
d.频数表中组数越多越好
题目1
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2,9,7,111
b. 7
c. 10.5正确
d. 9
题目2
偏态分布数值资料对数变换后,分布仍呈偏态。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
选择一项:
a.中位数正确
b.几何均数
c.标准差
d.算术均数
题目3
某市6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15.0cm,标准差为10.0cm。以下哪一项正确?()
题目16
关于正态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均数和中位数一致
b.正态分布由参数均数μ和方差σ2所决定
c.正态分布不是连续性分布正确
d.任何正态分布均可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题目17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是( )。
选择一项:
a.μ=0,σ=0
b.μ=1,σ=1
c.μ=0,σ=1正确
选择一项:
a. 1:320
b. 1:40
c. 1:80正确
d. 1:160
题目6
某组资料共5例,∑X2= 190,∑x= 30,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选择一项:
a. 6,1.29
b. 6,1.58正确
c. 6.33,2.5
d. 38,6.78
题目7
正常常成年男子的血铅含量系偏态分布资料,对数变换后的呈正态布。欲描述血铅的平均水平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