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简介

合集下载

专题四 其他灾害简介

专题四 其他灾害简介
3.危害
海水倒灌污染河水,地下水,导致水资源紧张,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农业减产。
4.预防
应对咸潮灾害首先要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其次,可以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再其次,需要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由于目前珠江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沉,引发咸潮上溯。
三、赤潮
1.概念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2.成因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当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导致近海、港湾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
4.危害
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另外,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冻雨厚度一般可达10~20毫米,最厚的有30~40毫米。冻雨发生时,风力往往较大,所以冻雨对交通运输,特别对通讯和输电线路影响更大。
5.预防
对于公路上的积冰,及时撒盐溶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司机朋友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应及时安装轮胎防滑链。
4.预防
做好海冰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要做好防冰、破冰、除冰工作,确保港口生产安全和重点物资运输。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渔船、渔港、海洋工程、扬水站、防潮大坝等的巡查;组织指导养殖户加强海上养殖生产的防海冰工作,撤离养殖渔船;建立渔船停靠港数据档案,全面了解渔船回港防冰情况,对已回港渔船做好通讯设备检查和加固工作,对抗冰能力弱的小型木质渔船要全部吊装上岸,对因冰冻不能回港的渔船,安排就近回港停泊,并保持联系。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来源:中国减灾时间:2014-03-07[ 大中小] 浏览次数:1082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

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

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害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海燕”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失踪人数1800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人,受灾害影响总人数1410万人,超过36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二、印度洪涝灾害2013年6月12日—27日,印度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数百个村庄受灾。

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维贾伊。

巴胡古纳表示,印度军方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滞留在丛林和偏远的上游地区,共造成约5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美元。

三、印度热浪灾害2013年4月—5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左右,其中,伯朗吉尔等3个地区的最高温度达43摄氏度,桑巴尔布尔地区的温度接近45摄氏度。

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四、中国四川盆地及西北华北地区洪涝灾害2013年7月上中旬,中国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黄淮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普遍有l00毫米—250毫米,是7月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

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造成319人死亡失踪,159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7.6亿元。

五、巴基斯坦洪水灾害巴基斯坦官方称,2013年8月上旬,强烈的季风降雨诱发了从巴基斯坦北部到南部城市卡拉奇的骤发洪水。

截至2013年8月21日,洪水导致234人死亡,共汁1497725人受灾,经济损失19亿美元。

世界十大森林火灾数据分析报告

世界十大森林火灾数据分析报告

世界十大森林火灾数据分析报告简介:森林火灾是一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造成巨大影响,还可能危及人类安全。

本文将对近年来全球发生的十起森林火灾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美国加州山火(2018年)加州山火是近年来最臭名昭著的森林火灾之一。

2018年,加州遭受了多起规模庞大、持续时间长达数周的严重山火。

据统计,该次山火造成85人死亡,28000余栋房屋被毁,导致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其中引发山火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高温天气以及人类活动。

二、巴西亚马逊雨林大火(2019年)2019年,巴西亚马逊雨林遭遇了空前规模的大火。

有报道称,在八月份燃烧期间超过七个足球场大小的树木被焚毁。

尽管雨林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然火源的一部分,但大火却加剧了这一生态系统的破坏。

该次森林火灾与非法采伐、无计划农业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有关。

三、澳大利亚黑夜森林大火(2019年–2020年)2019年至2020年,澳大利亚东部遭受了破坏性的黑夜森林大火。

据统计,该次山火造成34人死亡,数百万只动物死亡,并毁灭了数千栋房屋。

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和高温天气,而干旱又使得起火更加容易蔓延。

四、俄罗斯西伯利亚大火(2019年)2019年夏季,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森林大火。

这场规模庞大且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的山火导致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

干旱及不当使用农田防控技术被认为是此次灾难的主要原因。

五、加拿大阿尔伯塔油砂地区火灾(2016年)2016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森林火灾。

该次火灾持续了几个月,在超过5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肆虐。

尽管这个地区常年都有森林火灾,但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此次火灾的影响尤为显著。

六、南非高原山脉大火(2017年–2018年)2017年至2018年间,南非高原山脉遭受了多起大规模火灾。

干旱和风力助长了这些山火的蔓延,使得其在广阔区域内造成严重破坏。

防灾减灾简介

防灾减灾简介

防灾减灾简介防灾减灾这事儿,咱们得聊聊。

你知道吗,生活中总有些不速之客,比如台风、地震、洪水这些自然灾害,它们时不时就爱来串门,搞得咱们措手不及。

但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防,怎么减,让这些自然灾害不再那么可怕。

首先说说台风吧。

这家伙一到,风大雨急,跟发了疯似的。

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门窗得关紧了,最好再用点胶带加固一下,免得被风给吹飞了。

家里那些易碎的东西,也得赶紧收起来,不然一不留神就碎了一地,心疼得要命。

还有啊,别忘了准备点应急物资,比如手电筒、干粮、饮用水,万一停电了,咱们也能应对自如。

再来说说地震。

地震这家伙可调皮了,说来就来,一点征兆都没有。

所以啊,咱们得学点自救知识,比如地震来了,咱们得找个坚固的地方躲起来,像桌子底下、墙角这些地儿都不错。

还有啊,千万别乱跑,免得被掉下来的东西砸到。

平时呢,也得在家里备点急救药品和工具,万一受伤了,也能及时处理。

洪水这家伙也挺吓人的。

一到雨季,河水就涨得跟猛兽似的,随时准备冲出来。

咱们得提前了解天气预报,看看最近有没有暴雨预警,有的话,就得提前做好准备,比如把家里的电器、家具都垫高点,免得被水泡了。

还有啊,别忘了准备点救生器材,像救生圈、救生衣这些,万一得逃生,也能派上用场。

防灾减灾这事儿啊,其实也不难,关键得靠咱们平时积累知识和经验。

比如多关注天气预报,了解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多学学自救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逃生技能;还有啊,家里得备点应急物资,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应对自如。

对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就是得保持冷静。

遇到自然灾害了,千万别慌,一慌就容易出错。

咱们得冷静下来,想想怎么应对,怎么保护自己。

就像玩游戏一样,遇到难题了,得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总之啊,防灾减灾这事儿,咱们得时刻放在心上。

生活中充满了未知和变数,但咱们只要做好准备,就能从容应对。

就像那句话说的,“未雨绸缪,方能安度风雨”。

咱们得学聪明点,提前做好防范,让自然灾害不再那么可怕。

洪水引起的海岸侵蚀灾害

洪水引起的海岸侵蚀灾害

洪水引起的海岸侵蚀灾害简介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通常与大规模的降水和水流增加相关。

洪水不仅会对内陆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还会对海岸线和沿海地区带来灾害性影响。

本文将讨论洪水引起的海岸侵蚀灾害,从洪水对海岸地区的影响、侵蚀的机制、灾害的后果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洪水对海岸地区的影响洪水对海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流的冲击洪水引发的强大水流对海岸地区造成冲击,侵蚀沿岸土壤和岩石,并且可能冲毁海岸防护设施。

H2 - 强大的水流当洪水水流急速流动时,其冲击力非常强大。

水流以高速冲刷沿岸土壤和岩石,将其带走,从而导致海岸侵蚀。

2. 海平面上升洪水引发的降雨量大,会导致内地水域涌入海洋,从而使海平面上升。

这种上升的海平面对海岸地区的侵蚀产生重要影响。

H2 - 海平面上升导致的侵蚀海水的上升会使得潮汐线靠近岸边,并导致潮滩和沙丘的退缩。

这样的海平面上升会加速海岸侵蚀的速度,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建筑物造成威胁。

侵蚀的机制洪水引起的海岸侵蚀主要有以下几个机制:1. 沉积物搬运洪水通过强大的水流,搬运大量的沉积物,将其冲刷到海岸地区。

这些沉积物可以是泥沙、泥石流、腐殖质等。

H2 - 沉积物对海岸地区的影响沉积物的堆积会使得海岸线向外延伸,增加岸线的宽度。

同时,沉积物也会填塞河口和湾区,从而改变海岸地区的地形和生态环境,引发新的侵蚀问题。

2. 泥石流和土壤侵蚀洪水中的泥石流和强大的水流会冲刷土壤,使其流入海洋。

这种土壤侵蚀会进一步加剧海岸地区的侵蚀问题。

H2 - 泥石流和土壤侵蚀对海岸地区的影响泥石流和土壤的流失会使得海岸地区的土壤贫瘠,导致植被无法生长,进而减少了对海岸侵蚀的保护作用。

同时,泥石流的流动也会破坏沿岸的建筑物和设施。

3. 海浪冲击洪水引起的海浪也是导致海岸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强大的海浪击打海岸线,加速了海岸地区的侵蚀速度。

H2 - 海浪对海岸地区的影响海浪的撞击可以冲刷沿岸土壤和岩石,进而削弱或破坏海岸防护设施。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分级分类最新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最新的根据自然灾害事件进行分级分类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政府、组织和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的不同等级。

分级分类标准根据最新标准,自然灾害事件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一级灾害事件一级灾害事件通常指的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严重威胁的灾难。

这些灾害事件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死亡、财产损失和社会混乱。

一级灾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地震:震级较高、破坏力强的地震;- 台风:强烈的热带风暴;- 暴洪:导致大规模洪水灾害的极端降雨;- 火山爆发:火山喷发产生的巨大破坏力;- 核事故:核电站事故等引发的放射性泄漏。

二级灾害事件二级灾害事件指的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灾难。

这些灾害事件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死亡、财产损失和社会紊乱。

二级灾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龙卷风:强风和暴雨的旋转气旋;- 热浪:极端高温和酷暑天气引发的健康风险;- 干旱:长期缺水导致的环境和经济问题;- 暴雨洪水:严重的降雨引发的涝灾害;- 沙尘暴:高速风吹起的沙尘导致能见度极低。

三级灾害事件三级灾害事件指的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灾难。

这些灾害事件可能导致一些死亡、财产损失和社会问题。

三级灾害事件包括但不限于:- 雪灾:大范围降雪引发的交通障碍和能源供应问题;- 暴风雪:风力强劲的同时伴随大雪;- 寒潮:极端低温天气引发的人身健康和环境问题;- 冰雹:大规模的冰雹降落导致的财产损失;- 山火:大面积山林火灾造成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

结论根据最新的自然灾害事件分级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等级的灾害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程度。

这将有助于政府、组织和个人制定相应的防灾和应急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城市防灾学ppt课件

城市防灾学ppt课件

崩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55度、高度大于30m、坡面凹 凸不平的陡峻斜坡上。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下,指在自然和人为因 素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土层固结压缩,在一定的地 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工程地质现象。
泥石流
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为泥石 流
以黏性土为主,喊少量砂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 状的为泥流
the 1990 Luzon earthquake in the Philippines
Roces et al. 1992
the 1988 Armenian earthquake
Armenian et al. 1997
the 1976 earthquake in Guatemala
Glass et al. 1977
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为水石流
城市海洋灾害
风暴潮 海啸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鼠疫 霍乱 肝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出血性肠炎 疯牛病 禽流感 SARS AIDS …
城市防灾规划
城市防灾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城市灾害,对城市居民 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 各种预防措施。
灾害学概论
什么是灾害? 你所知道的灾害有哪些? 造成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地球系统的自身演变规律
渐变 灾变 渐变
灾害的定义
凡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均可以 称之为灾害。
灾害的分类
自然灾害 灾害产生于自然界,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或几种具有破坏性的自
然力(这种自然力往往是人类不易抗拒或不可抗拒的),通过非正常 的方式释放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人为灾害
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 处地震的大小 面波震级:根据面波计算出来的震级,以符号MS表示,是通用的震级。 中国规定以它为标准,国外报道的地震震级一般也为面波震级 体波震级:根据体波计算的震级

自然灾害事故处置与善后

自然灾害事故处置与善后

自然灾害事故处置与善后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置和善后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

这些事件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置和善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灾害事故处置措施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初期,需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事故处置措施:1. 快速评估:在事故发生后,需要迅速评估灾情,包括灾害的规模、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处置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

2. 救援行动:将重点放在人员的安全和救援行动上,尽快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提供急救和基本生活支持。

3. 疏散和撤离:对于被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人员,尤其是居住在危险区域的居民,应及时进行疏散和撤离工作,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4. 通信与协调:建立有效的通信系统,确保救援部门、政府机构和群众之间的信息畅通,以便及时协调救援行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处置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其他措施补充。

自然灾害事故善后措施自然灾害事故善后工作是指在灾害发生之后,恢复和重建受灾地区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事故善后措施:1. 评估损失:对受灾地区的损失进行评估,包括人员伤亡状况、建筑物破坏和财产损失等。

这将为后续的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2. 临时救助和救济:在灾后需要向受灾群众提供临时救助和救济,包括食品、水、医疗和住房等基本生活所需。

3. 健康和环境保护:在灾后需要加强疫情防控和环境治理工作,确保被灾地区的健康和环境安全。

4. 重建规划和建设: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重建规划并实施,包括修复和重建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善后措施,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措施应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和受灾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总结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置和善后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救援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技术 革命时期)
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问题日益严峻
(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自 推动人类社会与 然环境对人类也具有 地理环境相互协 反作用力。 调和可持续发展。 (2)人类与环境应建立 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
活动探究: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问题日益严峻
(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自 推动人类社会与 然环境对人类也具有 地理环境相互协 反作用力。 调和可持续发展。 (2)人类与环境应建立 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森林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列举我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围湖造田,过度开垦土地等 古代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具有局限性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打“骆的”
返回
人 类 与 协 环 调 境 发 展

物质 能量
影 响

废弃物
人类 社会
开 发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是我国古代道家思想“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 我为一”。强调天(自然)与人紧密相联,不 可分割。
返回
核心思想
(1)地理环境决定人类 社会的发展。 (2)人类只能被动地适 应环境。 盲目追求 征服自然
局限性 或影响
夸大了地理环境 对人类的影响, 忽视了人类对环 境的改造作用。 忽略自然环境对 人类社会的制约 和影响,人地关 系对立。
地理环境 决定论
人类中心 论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人地伙伴 论
后工业化 时期
拉采尔(公元1844—1904)
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地理学奠基人。地理环境决定论形成与传 播的重要人物。 在其著作《人类地理学》中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研究 人类社会的发展,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
活动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地理环境从多方面以
“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了解不同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及
前两种理论的局限性或影响,试着绘制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人地关 系图。
项目
理论
人类文 明时期
采猎文明 时代
(人类社 会早期)
产生背景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的能力很低,对 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 大。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
(1)地理环境决定人类 社会的发展。 (2)人类只能被动地适 应环境。
盲目追求 征服自然
局限性 或影响
夸大了地理环境 对人类的影响, 忽视了人类对环 境的改造作用。 忽略自然环境对 人类社会的制约 和影响,人地关 系对立。
地理环 境决定 论 人类中 心论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人地伙 伴论
后工业化 时期
(新技术 革命时期)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伙伴论
后工业化时期
与自然协调
项目 理论
人类文 明时期
采猎文明 时代
(人类社 会早期)
产生背景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的能力很低,对 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 大。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 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
核心思想
人类中心论思想的影响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
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恶化与生态破坏现象,
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
臭 氧 层 破 坏
大气污染
和酸雨
海洋污染
水污染
哪个是俺的娃?
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源 短 缺
森林资源减少
矿产资源的枯竭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把水稻种到湖中央
洞庭湖湖面积日益萎缩
长江洪水灾害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最多的地区。 据记载,从汉代到清末,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 10年一次,近代有加剧的趋势。
1954年大洪水淹没良田300多万公顷,京广铁路100天不能
正常通车。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百年一遇),干流连续出 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住 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00亿元。
返回
人 类 主 宰 环 境

物质 能量
开 发

废弃物
人类 社会
开 发
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一些反映人类中心论思想的言行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把粮食种到山顶上,把水稻种到湖中央” ……
把粮食种到山顶上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环 境 主 宰 人 类

物质 能量
影 响

废弃物
人类 社会
影 响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 一个民族的特征与社会性质。如在《政治学》一书 中写到,希腊半岛处于炎热与寒冷的气候之间,致 使希腊民族既具有热忱,也有理智,精神健旺,因 而政治文明高度发展,天生能够统治其他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