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种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归纳-201310
公文文种明细

定义
特点 1、权威性
分类(类型) 1、公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类别定义
写作要求
令
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 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2、指挥性 3、强制性
适用于国家公布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发布根 1、必须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发布命令。 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2、注意各类型命令写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命令的内容单一, 而发布的命令 一般一文一事,篇幅都比较短。 是领导机关为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集体 3、语言要准确、凝炼、庄重、有力。 而发布的命令。
2、知照性
公报
是指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 2、发布机关的 2、统计公报 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 权威性 3、外交公报 1、发布性通知 2、批转性通知 通知是一种使 是指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 用面极广、以 3、转发性通知 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 下行为主也可 让对方知道或执行的公文 平等的公文文 4、指示性通知 种。 5、任免性通知 6、事务性通知 1、周知性 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 、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 告知性文件。 1、表彰先进型
通知
通报
2、批评错误型 2、指导性 3、传达事项型
1、综合报告 1、重陈述 报告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 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其主要作用是:上下沟 通 2、专项报告
报告
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 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其主要作用是:上下沟 通 2、有主见
1、呈报性报告 2、呈转性报告
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 上级知道,如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 行文目的不仅仅是汇报,它还要求上级机关 在同意报告的情况下,将报告批转或转发给 有关单位执行。
公文写作文种分类表(共36种)

一般来说,省、市以上领导机关 使用较多,其他级别的机关若需 答复下级的请示事项,多用“复 函”,而且即使是高级领导机 关,若非重要或涉及面较大、影 响较大的事情,通常也不使用“ 批复”。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正文一 般包括缘由、意见和结语三方面的内容。
函
会议纪要 情况及议定事项的行政公文
求职信
(1)自荐性; 求职信是寻求职务的人向用 (2)真实性; 人单位书写的一种信函文书 (3)语言礼貌客 。 气。 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 表达愿望,向机关、团体提 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信函文 书。
求职信由称谓、正文、祝颂语、署名署时、附件等 部分组成。正文内容包括表态求职、自我推荐、希 望要求等三项。 按形式分,有文章式申请书和表 申请书由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署名署时等 格式申请书两种。按申请者分, 要素构成。申请书的正文主要包括申请事项、申请 申请书有个人申请和单位申请之 理由、申请态度三项。 分。
介绍信
介绍信是机关、团体介绍本 (1)格式书信 单位人员到另一单位或团体 化;(2)具有介 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信函文书 绍和证明作用 。 证明信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 书写的、用以证明有关人员 (1)格式的信函 身份、职务、经历及有关事 化;(2)作用的 凭证性。 项真实情况的一种信函文书 。 邀请信是邀请客人出席比较 隆重的庆典、较重要的会议 以及喜庆、宴会等活动时发 送的一种信函文书。 (1)庄重性; (2)明达性; (3)美观性。
申请书
(1)请求性; (2)单一性。
公文写作文种分类表
倡议书
倡议书是公开提倡某种做 法,倡导某项活动,鼓动别 人响应的一种信函文书。 (1)广泛性; (2)鼓动性。 从传播角度纷纷,倡议书有传单 倡议书由标题、称谓、正文、署名署时等内容构成 式倡议书、张贴式倡议书、广播 。正文是倡议书的主体,它主要包括倡议目的和倡 式倡议书和登载式倡议书。 议事项。 综述的写作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综合的基本技 巧,它包括内容概括法、归纳概括法、汇集概述法 、纵缩综合法、对比法、纵横法;二是综述的基本 关于简报报头的设计和参 照P237-241. 结构,综述由标题与正文组成,正文的基本写法有 一文一段式、一文多段式、序码排列式、小标题式 。 简报一般分为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主要的三 种报头设计是文件式、杂志式和报纸式;简报正文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文一报形式、编者按和转载文 结合式以及多文一报式:简报有设报尾和不设报尾 两种。简报的编辑要遵守三条原则:配合中心工作 原则、认真把好稿子质量关原则和版面设计讲究美 观庄重原则。 会议记录由标题、会议组织情况、会议进行情况、 尾部构成。标题有两种,一是会议名称加“记录 ”,二是会议内容加“记录”。会议组织情况包括 时间、地点、出席人、缺席人、列席人、主持人、 记录员、议题等八项内容;会议进行情况包括主持 人开场白、大会主题报告、讨论发言和决议等内容 、尾部略。 章程有严格统一的规范格式,它一般由标题、签署 、正文三部分组成,章程的签署是将批准机构和时 间置于标题之下,并加注小括号,正文写作要求包 括章条排列要有条理,条款的内容要完整和单一, 章程的语言要简洁、准确、庄重。 启示通常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正文有 一段式、分段式、标题式及条款式等写法;结尾一 般包括联系地址、电话、联系人姓名或者签署启事 者姓名、时间等。启事的写作要求是内容要简而 明,用语讲求礼貌。 海报一般由标题、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海报的 正文要用简洁的文字写清楚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参加办法等。
公文分类和使用说明

公文分类和使用说明公文分类和使用说明一、公文分类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为了管理工作、传达决策、处理业务和交流信息而形成的文件,是组织内部工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文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决策类公文:主要包括决定、决议、决策、命令等,用于组织领导层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授权,具有法律效力。
决策类公文需要明确指示行动和责任,并要求各部门、个人按照规定执行。
2. 通知类公文:主要包括通知、通告、通报等,用于向内部组织成员传达重要信息和工作通知,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促进组织的正常运转。
通知类公文通常需要注明发布时间、范围和要求,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遵守。
3. 报告类公文:主要包括报告、汇报、总结等,用于反映工作进展、情况说明或提出建议。
报告类公文需要准确客观地描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或建议,以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
4. 函件类公文:主要包括函、信件、邀请函等,用于单位间或个人与单位间的交流和对话。
函件类公文需要注意用语文明、尊重、礼貌,内容要清晰简洁,以便对方理解并及时回复。
5. 表格类公文:主要包括申请表、审批表、登记表等,用于收集和处理特定信息和流程。
表格类公文需要设计合理,信息项明确,易于填写和归档,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公文使用说明为了保证公文的规范化使用,以下是一些公文使用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 标题:公文的标题要准确简洁,能够准确概括文件内容,方便识别和检索。
2. 内容:公文的内容要准确、明确,用词简练、准确,表达清晰,以便读者迅速理解和正确执行。
3. 格式:公文的格式要规范统一,包括页边距、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以确保公文的整体美观,便于阅读和存档。
4. 公章:公文的盖章要规范,盖章位置和顺序要符合规定,以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 签名:公文的签名要明确署名单位和责任人,同时要求签字者有相应的授权和职权,以确保公文的有效性和责任追溯性。
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

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1.条例。
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法规文件的名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国家法律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或明确长期施行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
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地方性法规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或明确其所辖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用于:确定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有关重大事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调整或确定某些具体的关系或规则。
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条例可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对于党的领导机关而言,条例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称,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2.规定。
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党内规章和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名称。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作出规定,如确立活动规则,提出处理问题的准则与规程,明确有关单位或人员的权利、义务、责任,对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内容予以补充等。
3.命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4.指示。
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5.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6、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7.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8.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9.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实践中常用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褒扬先进模范事迹;总结并要求借鉴吸取具有较普遍借鉴意义的各种教训;批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错误思想、错误观念、错误做法、错误行为;告知性质重要、涉及面较宽的事物的动态、动向。
公文文种的15种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公文文种的15种的概念及适用范围公文是指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团体等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定并发出的、具有法律效力、规范性和实施性的书面文件。
下面是公文常见的15种文种及其概念及适用范围:1. 通知:用于通告、转达单一、简短的事项,适用于内部组织的通知、外部对借用、捐赠的通知等。
2. 通报:用于通告、转达具体情况或要求,适用于政府部门对重要事项的通报、要求上报的通报等。
3. 通告:用于公告、宣布社会公众具体事项,适用于政府部门对公众事宜的公告、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公开事项的公告等。
4. 命令:用于具有强制力的行政规定,适用于政府部门对下级单位的命令、对公众发布重要行政命令等。
5. 通知公告:用于对公众发布事关群众利益的公告,适用于政府部门对公众发布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告等。
6. 通告通知:用于内部单位之间沟通、通报、通知事项,适用于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通报、通知等。
7. 通报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通报、要求上报情况,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通报、要求上报等。
8. 命令通知:用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执行命令,适用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执行的命令、要求上级机关采取行动等。
9. 决定:用于内部机关决策、确定具体事项,适用于机关对内部事务的决定、企事业单位对内部事务的决定等。
10. 请示批复: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申请解决问题,适用于下级机关请示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请示上级单位等。
11. 通报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通报工作情况,适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进展、企事业单位向上级单位报告工作情况等。
12. 请示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并同时报告工作情况,适用于下级机关需要请示并报告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请示上级机关并同时报告工作情况等。
13. 调查报告:用于调查、研究问题并提出结论、建议,适用于调查研究报告、评估报告等。
14. 意见建议:用于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意见,适用于对政策、规章制度等提出意见建议、对文件、工作提出反馈意见等。
公文知识点

公文知识点公文是指政府、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使用的、以规范、明确和权威的方式表达的文件。
公文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对于行政管理和信息传递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公文的分类、特点和写作要点进行介绍。
一、公文的分类1.行文方式分类:(1)批示类:主要用于领导对下级工作的批示和指导,例如工作部署、任务书等。
(2)通知类:主要用于向单位内部或外部发布某一事项的通知,例如会议通知、离退休人员通知等。
(3)函件类:主要用于单位之间进行公文往来,例如交换文件、请示报告等。
2.内容形式分类:(1)规章制度类:主要用于制定和颁布组织的规章制度,例如工作制度、管理办法等。
(2)报告材料类:主要用于向上级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和重大事件,例如工作汇报、事故报告等。
(3)经济类:主要用于财务、统计、审计等经济管理的公文,例如报销申请、经费审批等。
(4)人事类:主要用于人事管理方面的公文,例如招聘公告、考核通报等。
二、公文的特点1.严谨性:公文是行政管理的一种规范和明确的表达方式,所以要求语言严谨、措辞准确。
2.权威性:公文通常由上级机关或领导发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要求内容真实可靠。
3.规范性:公文有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要求,所以要求结构严谨、格式规范。
4.正式性:公文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式文件,所以要求表达方式和态度要庄重。
三、公文的写作要点1.标题:标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内容,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2.主送单位:在公文中列出主要接收单位,确保该文件传达到正确的人员。
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要逻辑清晰、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4.落款:公文的落款是文件作者的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和签字日期等信息。
5.附件:根据需要,可适当添加附件,以提供相关信息的支持。
以上是关于公文的分类、特点和写作要点的介绍。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撰写公文,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公文类别_写作指导_

公文类别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一切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有现行功用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公文。
行政机关公文(以下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文件,它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
一、公文的种类与适用范围公文的种类主要有13个文种,包括: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公文格式公文是公务人员共同使用的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必须有统一的格式,供大家共同遵守。
公文格式是指公文的外观形式,由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组成。
(一)文面格式公文的文面格式是公文全部书面内容的结构,不同的机关、不同类别的公文,有不同的文面格式,如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文面格式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
目前,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一般包括版头、份号、密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名称、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等要素。
公文文种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归纳-201310

公布令标题+编号+正文(法规、机构、通过、实施时间)+签署、时间行政令标题+编号+正文(命令原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表彰批评类嘉奖令标题+编号+正文(先进事迹、嘉奖内容、号召)+签署、时间建议性公文议案P121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1993年11月-“议案”列入文种1.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2.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标题(提议案人、关于提请审议、会议内容、文种)+主送机关+正文(理由、内容)+签署、时间行政机关1.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2.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3.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人代会“议案”政协、职工代表大会“提案”指挥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个案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期望要求)+签署、时知照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事项)+签署、时间指导性公文决议P133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1996《条例》1.表达群体意志2.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决策部署型结果公布型标题(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指示P136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1.针对性2.原则性普遍性指示特殊性指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全部意见P140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1996《条例》直接指导型批转执行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现实根据、工作要求、实施原则/步骤/方法)+签署、时间党政机关适用上、下、平行文下行文告知性公文公告P146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下行文告知性公文通告P146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下行文告知性公文公报P152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标题+(通过日期/编号)+正文(事由/依据、公布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公报、公告的差异1.发布机关:党-公报,行政机关-公告2.内容:单独事件-公告,会议、谈判、统计-公报发布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布规章、请贯彻执行、执行要求)+签署、时间批转/转发型标题(批转/转发、原发文单位、原文件名)+主送机关+正文(批转/转发文件、请贯彻执行、执行要求/希望)+签署、时间指示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工作来由、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签署、时间任免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机构、任命/免去、职务)+签署、时间事务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事项、相关细节)+签署、时间表彰先进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先进事迹、奖彰决定、号召)+签署、时间批评错误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错误事迹、处分决定、号召)+签署、时间传达事项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事项、号召)+签署、时间贯彻执行类下行文指示性公文批复P182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1.针对性2.指导性表态性批复指示性批复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同意/不同意、原因、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政机关1.先回应后批复-注明来文标题或发文字号加引导词“收悉”等2.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3.要及时批复通知P156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贯彻执行类下行文指挥性公文命令(令)P114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1.权威性—不具更改性2.指挥性3.强制性行政机关1.内容单一2.标题——发文机关+文种3.编号——单独编号(首脑颁发,任期开始)、不单独编号乡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颁布命令的权限党政机关决议和决定的区别: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布令标题+编号+正文(法规、机构、通过、实施时间)+签署、时间行政令标题+编号+正文(命令原由、命令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表彰批评类嘉奖令标题+编号+正文(先进事迹、嘉奖内容、号召)+签署、时间建议性公文议案P121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1993年11月-“议案”列入文种1.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2.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标题(提议案人、关于提请审议、会议内容、文种)+主送机关+正文(理由、内容)+签署、时间行政机关1.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2.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3.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人代会“议案”政协、职工代表大会“提案”指挥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个案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期望要求)+签署、时知照型标题(决定机构/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决定会议)+主送机关+正文(决定事项)+签署、时间指导性公文决议P133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1996《条例》1.表达群体意志2.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决策部署型结果公布型标题(通过会议、会议时间、决定事由、文种)+(决定日期)+主送机关+正文(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指示P136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1.针对性2.原则性普遍性指示特殊性指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全部意见P140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1996《条例》直接指导型批转执行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现实根据、工作要求、实施原则/步骤/方法)+签署、时间党政机关适用上、下、平行文下行文告知性公文公告P146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下行文告知性公文通告P146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下行文告知性公文公报P152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标题+(通过日期/编号)+正文(事由/依据、公布事项、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的机关公报、公告的差异1.发布机关:党-公报,行政机关-公告2.内容:单独事件-公告,会议、谈判、统计-公报发布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布规章、请贯彻执行、执行要求)+签署、时间批转/转发型标题(批转/转发、原发文单位、原文件名)+主送机关+正文(批转/转发文件、请贯彻执行、执行要求/希望)+签署、时间指示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工作来由、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签署、时间任免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机构、任命/免去、职务)+签署、时间事务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事项、相关细节)+签署、时间表彰先进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先进事迹、奖彰决定、号召)+签署、时间批评错误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错误事迹、处分决定、号召)+签署、时间传达事项型标题+主送机关+正文(事项、号召)+签署、时间贯彻执行类下行文指示性公文批复P182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1.针对性2.指导性表态性批复指示性批复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同意/不同意、原因、执行要求)+签署、时间党政机关1.先回应后批复-注明来文标题或发文字号加引导词“收悉”等2.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3.要及时批复通知P156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贯彻执行类下行文指挥性公文命令(令)P114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1.权威性—不具更改性2.指挥性3.强制性行政机关1.内容单一2.标题——发文机关+文种3.编号——单独编号(首脑颁发,任期开始)、不单独编号乡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颁布命令的权限党政机关决议和决定的区别: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
决议多半针对全局性问题作出决策,决定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也有不少用以解决具体事项。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
决议以会议名称发布,决定也可以会议名称发布,但多半以机关名称发布。
1.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2.知照性公告、通告标题+(通过日期/编号)+正文(事由/依据、公布事项、执行要求)+结束语+签署、时间行政机关公告、通告的差异1.发布的公开性:公告—国内外,通告一定范围2.事项的重要性:公告—重大事项,通告次之3.操作的严肃性:公告—行政机构,法规须经省级人代会批准,通告-非代表法定机构的团体和个人,不能随意发布1981年行政,1996年党1.内容重要2.政策性强3.有约束力使用最频繁的公文文种党政机关适用于下、平行文表彰批评型下行文告知性公文通报P162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告知性文件贯彻执行类指导性公文决定P126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下/平行文1.周知性2.指导性党政机关请示事项类上行文报请性公文请示P176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1938列入1957与报告分1.超前性2.说明性3.单一性请求批准类请求帮助类请求批转类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理由、事项、结束语)+签署、时间党政机关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呈报性报告呈转性报告请示事项类全部交往性公文函P186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1.形式灵活、适应性强2.务实性强商洽函问复函请准函知照函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理由、事项、结束语)+签署、时间党政机关报告记录类纪实性公文会议纪要P192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1.纪要性2.约束性3.知照性决议性协议性研讨性标题(会议名称/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正文(概述、内容、结束语)+签署、时间党政机关法规性公文条例P196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法规性公文党机关制定行政机关制定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党的机关规章性公文规定P198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章条式条款式党内规定法规性规定一般性规定党的机关大类文种特点细类写作结构使用范围备注办法实施细则章程组织章程办事章程守则简洁易记计划类P211规划纲要计划安排目标的前瞻性操作的预想性规划类:5年以上计划类:年度及1年内安排类:短时间段标题(机关名称、适用时间、内容类别、文种)+正文(条款/表格)+签署、时间各级机关计划类文书的作用:1.下情上达2.上情下达3.统一自身步调一个完整的计划,应包括现状分析、目标和任务、主要措施、实施步骤、执行要求等。
回顾性经验性综合性总结专题性总结标题(单行/双行)+正文(慨括、成绩、展望)+签署、时间各级机关总结和计划是相对应的,总结是工作之后进行,用以检查计划完成情况,认识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目的是提高执行者的水平,以利今后工作针对性强纪实性强新闻性调查报告政府性调查报告个案性调查报告标题+正文(前言、主体、结尾/展望)+签署、时间各级机关调查报告的作用: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况,为制定、贯彻政策、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服务;标题(新闻式-单行/双行,公文式);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讲话稿标题+正文(前言、主体、结尾/展望)+签署、时间开幕词标题+正文(会议/组织情况、主体、号召/预祝/希望)+签署、时间闭幕词标题+正文(成效、总结/意见、号召/希望)+签署、时间欢迎/欢送/答谢标题+正文(欢迎、主体、总结/期望/祝愿)+签署、时间记录类P247内容的纪实性材料的直接简报类P256简、快、新报头+主体(编者按-正面/负面概述+号召(正/负通用)、标题、正文)+报尾一般在机关内部运转,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应用文书之一,独特的报头提案标题+案由+理由+办法+提案人+日期建议标题+称谓+正文(原由、建议、希望/要求)+签署、时间报告与请示的差异:凡下级向上级机关要求审核批示时,应当用请示行文;报告中不能写请示事项,但请示中可以反映情况,陈诉意见,说明理由;报告是陈述性文书,请示是请求性文书;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上下沟通综合性报告多属例行报告,定期汇报;专题报告需不定期汇报报告记录类上行文陈述性公文报告P17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总结P217机关团体在实施计划或完成任务之后,对已做工作进行概括及评估的文书1.重陈述2.有主见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概述、成绩、展望)+签署、时间党政机关规章类定义规章类P205对某一项行政工作具体规定或法律、条例、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补充规定章条式条款式各级机关规章类文书的共同特点:1.内容的规范性2.执行的强制性3.制定的程序性实施法律、法规的细小细则,目的是加强可操作性、保证顺一定的组织机构制定的确定组织原则或办事原则的规章类文书特定范围的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文准则机关团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对目标达到、任务完成前特定时段工作的设计和安排工作简报/会议简报-简讯、快讯、快报、动态、信息、工作通讯、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内部参考、摘报调查报告P224针对现实中发生的较重要的问题,做专门调查后,利用调查材料写成的书面报告讲话类P233领导在会议上的发言称为“讲话”,群众称为“发言”,演讲活动中的发言称为“演讲”写作要求:1.主题要鲜明、集中2.材料要真实、新颖3.布局要清晰、紧凑4.语言要明白、生动会议记录/电话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口头性直接性针对性情感性建议类P256各级政协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中使用建议性说理性委婉性组织、单位或个人对某项工作、某项活动或某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时使用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