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合集下载

交往距离社交礼仪常识

交往距离社交礼仪常识

交往距离社交礼仪常识
交往距离社交礼仪常识
【导语】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

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

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接下来就跟随一起,了解交往距离礼仪常识的有关内容吧!
界域语,是指交谈者之间以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的`体态语言,也叫交往的空间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有一定规范的。

心理学家把人际交往的空间划分成四个区域。

亲密区域。

0~45厘米以内,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

有着极其严格的对象及场合的限定。

亲密区域只适于亲人、恋人、夫妻之间的交谈。

不适合在社交场合、公众场合与一般的同性或异性之间出现。

个人区域。

45厘米~1米之间,通常适于熟悉的朋友、同事在公开的社交场合的交谈距离。

社交区域。

1~3 米左右,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

可在多种场合使用,如接待宾客,上下级谈话,与人初次交往时等。

公共区域。

3 米以外,是人们在较大的公共场合所保持的距离,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进、讲演、集会等场合。

在交谈中,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交谈才会轻松自如。

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涉外礼仪----基本原则题目:1、涉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维护形象,入乡随俗,不必过谦,关心有度,女士优先。

2、怎样维护自身形象?形象涉及的要素一是,外在的形象。

比如说,仪表,表情,举止,动作;二是,内在的形象,指的是受的教育,道德素质,文化修养。

有生活知识的人,不仅自己生活得有滋有味,而且在社交应酬中,他比较容易跟交往对象找到共同话题。

国人在国际交流中,维护形象最重要的,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干净整洁。

第二个问题,就是要遵守秩序。

第三点是要充满自信。

在弱国,小国,穷国人民面前,不能嚣张放肆,平等相待,在大国,强国,富国面前,也不能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3、热情有度,培训课程讲到有哪三个度?1、关心有度,不要对他个人隐私、个人行为加以过多的关注。

你即便就是给他提一些建议的时候,最好用那种设问句,就是商量的口气,不要用祈使句。

2、“帮助有度”,有一些帮助的做法,在外国人眼里,可能就是管了闲事了。

譬如人家的行李你可不可以拿,需不需要你帮助拿,你得先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我能帮你忙吗?你然后才可以。

3、“距离有度”,请你注意如果跟外国友人不是兄弟、姐妹、夫妻的话,尽量避免身体接触。

国际交流,我们大体上讲四种情况。

第一种“私人距离”又叫亲密距离,就是半米以至小于半米,甚至无穷接近,那是夫妻、恋人、家人或者我们对老弱病残孕照顾的时候,帮助他,搀搀他,扶扶他,但是你注意,你跟一个正常关系的外国友人千万不要到这种距离,到这个距离犯了大忌。

第二个“交际距离”,就是半米到一米半距离。

这个在国内交往中应该是一种常规的距离,所以我们又把他叫常规距离,就是平常说的一步。

跟人家保持一步左右距离。

第三种“礼仪距离”又叫做表示尊重的距离,就是一米半到三米之间,这样的话表示尊重。

第四种“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

这个公共距离多远呢?三米之外。

这一般是在公众场合,和不认识的人应该保持的距离。

4、女士优先在西方的含义?在西方社会被理解为“男人的一种基本教养”。

基本社交礼仪

基本社交礼仪

第四种:前伸后屈式身体的重心垂直向下,双膝并拢左脚前伸右脚后屈或右脚前伸左脚后屈,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左腿上,更换脚位时手可不必更换,挺胸直腰面带微笑
第五种:架腿式先将左脚向左踏出45度,然后将右腿抬起放在左腿上,大腿和膝盖紧密重叠,重叠后的双腿没有任何空隙,犹如一条直线,双手虎口相交轻握放在右腿上
礼仪的作用
内强个人素质外塑个人形象现代社会竞争的附加值增进与他人的交往
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够得到最大收益的一种特质就是礼节。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
行为循环的四个阶段
无意识无能力
有意识无能力
有意识有能力
无意识有能力
你正处在哪个阶段?
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模块:社交惯例第二模块:社交装束第三模块:社交语言第四模块:社交举止第五模块:社交礼节
走姿要求
1、双目平视,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2、肩平不摇,双臂自然前后摆动,前摆向里折35度,后摆向后约15度。
3、挺胸,收腹,立腰,起步时身体微向前倾,身体的重量落于前脚掌,不要落于后脚跟。
4、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步频为每分钟100-120个单步。
不受欢迎的走姿
1、只摆动小臂。
第五模块:社交礼节
一、致意的礼节 二、介绍的礼节 三、交换名片的礼节 四、握手的礼节
第一种: 双腿并拢或平行不超过肩宽,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手的中指贴于裤缝。 这种站姿适合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第二种: 双脚平行不超过肩宽,以20厘米为宜,左手在腹前握住右手手腕或右手握住左手手腕。 这种站姿适合在工作中与客户或同事交流时使用。第三种: 双脚平行不超过肩宽,以20厘米为宜,双手在背后腰际相握,左手握住右手手腕或右手握住左手手腕。 这种站姿适合在迎宾时使用。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以下是对四种人际距离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 ~ 0.5m是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夫妇、父母、孩子和爱人之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

近距离在0到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的距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表达各种亲密的感觉,如爱抚、舒适和保护。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触摸对方的皮肤,直接感受对方的体温和呼吸。

恋人们非常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宽慰。

远距离亲密距离约为15~50厘米。

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肩并肩、手牵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窃窃私语。

在公共场合,只有爱人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空间。

在公众面前,除了客观拥挤的场合,异性永远不应该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由于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一个人也应该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另一个,更不用说保持眼睛盯着另一个了。

2.社交距离0.5 ~ 1.5m是社会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伸直手,可能会互相接触。

由于这段距离更开放,亲密的朋友和熟人可以随意进入这个地区。

3.礼仪距离1.5~3米是礼仪距离,人们可以在这个距离打招呼,比如‘刘主任,好久不见’。

这是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务活动和国家活动。

采用这种距离主要反映了沟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一些领导和企业主的办公室里,他们桌子的宽度超过两米。

设计这种宽度的目的之一是在领导者与下属交谈时显示距离和尊严。

4.公共距离3米远是公共距离,双方只需点头。

如果他们大声喊叫,那是不礼貌的。

握手礼仪握手是所有交流场合中最常用和最广泛使用的问候礼仪。

它表达问候、亲密、友谊、问候、告别、祝贺、感谢、同情和许多其他含义。

通过握手,人们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意图,也可以推断自己的性格和感受。

有时候握手比言语更情绪化。

(a)握手的场合欢迎客人时;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当他们久别重逢;在社交场合突然遇见熟人时;参观和离开时;送别客人时;当别人向自己祝贺并送礼物时;取悦他人;当别人自助时,等等。

如何注意社交礼仪的距离

如何注意社交礼仪的距离

如何注意交际礼仪中的距离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学号:021140627姓名:傅悦茗什么是交际礼仪中的距离?顾名思义,正如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

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

而交际礼仪中的距离包括哪两种?它包括表面的空间距离和本质的心理距离。

关于社交中的空间距离,霍尔博士研究表明,这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1) 亲密接触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 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 私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 45-120)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 礼貌距离 (social distance 120-360)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 一般距离 (public distance 360-750)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

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

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

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

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

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

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

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

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这里有一篇关于“现代社交礼仪的距离意识”的文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由于人们交流的性质不同,个体空间的有限范围也不同。

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人空间的范围就越小。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流的不同程度,个人空间可以分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

在0 ~ 15厘米之间,它们可以相互接触皮肤并有密切的接触。

这是爱抚、亲吻、拥抱和保护的必要距离。

爱情经常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

如果你使用不自然的方法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这可以被视为对他人的侵犯。

在15 ~ 45厘米,这是身体不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接触的距离,如手挽着手,手牵着手,跪着说话等。

主要用于兄弟姐妹、密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控制的势力范围。

影响圈在人的眼前最大,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对自己面前的影响圈保持强烈的意识,其次是对自己的两面和背后的关心。

根据这一原则,飞机、长途汽车和剧院都坐在前排,尽可能避开对面的座位,这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平均的力圈。

第二是个人距离这个距离不是直接的物理接触。

它长45-75厘米,适合熟悉它的人握手和交谈。

或者激怒其他人也在这个距离。

在75到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之间的距离,可以触摸对方的手指,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影响范围。

第三,社会距离这种距离已经超越了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

120 ~ 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几乎所有复杂的事情都是在这个距离内进行的。

例如,机关领导干部把任务分配给秘书或下属;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者更深入的个人谈话大多使用这个距离。

在210到360厘米之间,表现出更正式的关系。

它是会议、谈判或商务中使用的距离。

主任接待外宾或内部客人。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由于他的地位需要和他的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四,公共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直接对话也很困难。

在360 ~ 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影响意识圈的最大距离。

礼貌送客过程及交谈礼仪

礼貌送客过程及交谈礼仪

礼貌送客过程及交谈礼仪一:礼貌送客过程如客人提出告辞时,秘书人员要等客人起身后再站起来相送,切忌没等客人起身,自己先于客人起立相送,这是很不礼貌的。

若客人提出告辞,秘书人员仍端坐办公桌前,嘴里说再见,而手中却还忙着自己的事,甚至连眼神也没有转到客人身上,更是不礼貌的行为。

“出迎三步,身送七步”是迎送宾客最基本的礼仪。

因此,每次见面结束,都要以将再次见面的心情来恭送对方回去。

通常当客人起身告辞时,秘书人员应马上站起来,主动为客人取下衣帽,帮他穿上,与客人握手告别,同时选择最合适的言词送别,如希望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尤其对初次来访的客人更应热情、周到、细致。

当客人带有较多或较重的物品,送客时应帮客人代提重物。

与客人在门口、电梯口或汽车旁告别时,要与客人握手,目送客人上车或离开,要以恭敬真诚的态度,笑容可掬地送客,不要急于返回,应鞠躬挥手致意,待客人移出视线后,才可结束告别仪式。

二:交谈礼仪交谈态势语、称呼、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称呼中三忌、电话礼仪谈话内容、常用的礼貌用语、用词用语要文雅、言词的沟通技巧(讲话推销等)、交谈中的艺术。

1、交谈态势语(1)姿态–站、坐姿优雅,手势语清晰(2)表情–目光专注、注意聆听、产生共鸣(3)距离–美国爱德华提出四种人际交往距离(私人空间)- 1.亲密距离 <50cm父母、夫妻、情侣- 2.个人距离 50~120cm 熟人- 3.社交距离 120~360cm 联系不多的商务、公务- 4.公众距离 360cm以上演讲、难于沟通者2、正式场合a.姓+职称/职务等-徐教授、郭厂长,爱德华公爵。

b.姓名- 彭华、吴兰、大卫麦肯锡。

c.泛尊称-同志、先生、女士、小姐。

d.职业称+泛尊称-司机同志、秘书小姐、议员先生。

3、称呼中三忌一忌:无称呼语,如说:”那个穿红大衣的过来!”,”那个背包的别走!”;二忌:用”嗨!”、”喂!”等字称呼人,如:”嗨!靠边点!”、”喂!帮我个忙。

《礼仪》——(一)目光、距离、位置礼仪 和 (二)仪容礼仪

《礼仪》——(一)目光、距离、位置礼仪 和 (二)仪容礼仪

用于与客户交谈或向领导汇报工作。
3、竞争位置 适用与双方的正式交谈,谈判;忌用商讨、讨论或
性质的会议上使用。
4、公共位置 双方无沟通的愿望,彼此独立、不受干扰的位置,
多数体现在公共场合。
Your site here
LOGO
图示:
Your site here
LOGO
案例
松下与理发师 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松下之助从前不修 边幅,企业也不注重形象,因此企业发展 缓慢。一天,理发时,理发师不客气地批 评他不注重仪表,说:“你是公司的代表 ,却这样不注重衣冠,别人会怎么想,连 人都这样邋遢,他的公司会好吗?”从此松 下幸之助一改过去的习惯,开始注意自己 在公众面前的仪表仪态,生意也随之兴旺 起来,现在,松下电器的种类产品享誉天 下,与松下幸之助长期率先垂范,要求员 工懂礼貌、讲礼节是分不开的。
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Your site here
LOGO
三、适宜的空间——位置礼仪
(一)含义 位置礼仪:指双方间的位置所产生的情感意义 (二)位置区域 1、友好位置 2、社交位置
3、竞争位置
4、公共位置
Your site here
LOGO
1、友好位置
适用于两个人之间的谈心,体现一种亲密与信
任,大多数体现在夫妻间及亲属好友间使用。 2、社交位置
Your site here
LOGO
1、头发 --- 就是要整洁,规范,长度适中, 款式适合自己。
男生要求: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后发 不及领。
女生要求:原则是不过肩
Your site here
LOGO
(1)选择合适的发型技巧
从发型要与脸型相配方式:
瓜子脸——是最漂亮的,可选任何发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
这里有四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亲密距离
0-0.5m是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夫妇、父母、孩子和爱人之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

近距离在0-15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的距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表达各种亲密的感觉,如爱抚、舒适和保护。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触摸对方的皮肤,直接感受对方的体温和呼吸。

恋人们非常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宽慰。

远距离亲密距离约为15-50厘米。

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肩并肩、手牵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窃窃私语。

在公共场合,只有爱人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空间。

在公众面前,除了客观拥挤的场合,异性永远不应该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由于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一个人也应该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另一个,更不用说保持眼睛盯着另一个了。

2.社交距离
0.5-1.5m是社交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伸直手,可能会互相接触。

由于这段距离更开放,亲密的朋友和熟人可以随意进入这个地区。

3.礼仪距离
1.5-3米是礼仪距离。

人们可以在这个距离打招呼,比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业活动和国家活动。

采用这种距离主要反映了沟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一些领导和企业主的办公室里,他们桌子的宽度超过两米。

设计这种宽度的目的之一是在领导者与下属交谈时显示距离和尊严。

4.公共距离
3米远是公共距离,双方只需点头。

如果他们大声喊叫,那是不礼貌的。

以上是介绍给每个人的四种常见社交礼仪距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