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评估收费标准(2007)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规模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评估市场秩序,维护行业良好形象,制定了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一、地质灾害评估收费项目及标准。

1. 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调查是地质灾害评估的前提工作,包括地质灾害概况调查、灾害点调查、灾害体调查等内容。

收费标准根据调查范围、难易程度、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灾害点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规模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其收费标准主要根据评估范围、评估对象、评估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评估对象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制定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制定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措施,其收费标准主要根据对策制定范围、对策对象、对策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对策制定对象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二、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确保评估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平衡。

2. 合理定价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合理定价原则,根据评估项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避免低价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

3. 透明公开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透明公开原则,评估机构应当将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收费标准的公开透明和合理合法。

4. 灵活变通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灵活变通原则,根据客户需求和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收费标准,确保评估服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地灾评估收费标准

地灾评估收费标准

地灾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后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规模、影响范围等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地质灾害评估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需要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收费,以维持评估工作的正常运转。

根据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收费标准应当合理、公正、透明。

一般情况下,地质灾害评估的收费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范围,地质灾害评估的收费标准应当根据评估范围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进行调整。

评估范围越大、评估工作越复杂,收费标准相应地应当提高。

2. 评估对象,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对象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的评估对象,收费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3. 评估方法,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

不同的评估方法可能需要不同的专业技术支持,因此收费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4. 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完成后需要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质量和深度也会影响收费标准的确定。

在制定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也应当注重公开透明,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和不当利益输送的情况。

总的来说,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确定应当根据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也应当注重公开透明,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和不当利益输送的情况。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管理,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地灾评估规范(全文)

地灾评估规范(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DZ×××-200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Code for risk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disaster(征求意见稿)2007-××-××发布200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本标准为新编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管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用地和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 2000)3 术语、定义和符号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 术语和定义3.1.1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3.1.2 致灾地质作用geological function probably resulting in disaster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作用。

3.1.3 致灾地质体 geological body probably resulting in disaster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地质体。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收费标准的说明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计费标准1、地灾评估级别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共分为:一级评估、二级评估、三级评估(项目评估级别根据可研项目规模定)。

2、地灾评估依据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4年11月公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勘察工作费用+评估报告编制费用+报告评审费用。

结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和《安徽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经费预算标准(2008)》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收费依据如下:A、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标准(元/km 2)评估级别复杂中等简单备注一级评估线性工程9808206551.地区类别调整系数为:青藏高原2.0;山区1.4;丘陵1.2;平原1.0。

2.工程类别调整系数为:线性工程1.0;矿山水电工程2.0,工民建3.0。

3.线性工程不足50km 按50km 计算;矿山水电不足10km 2按10km 2计算;工民建不足1km 2按1km 2计算。

矿山水电253021101690工民建665055604450二级评估线性工程755630/矿山水电19501620/工民建51204280/三级评估线性工程/410400矿山水电/1060845工民建/27852225B 、勘察工作费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即:勘察工作费用=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调整系数。

公路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序号项目公路等级计费单位收费基价(万元)I II III IV V1初测高速正线/公里 2.70 4.32 6.158.3510.60一级 2.20 3.60 5.05 6.509.40二级三级 1.10 1.75 2.40 3.55 5.002定测高速 3.00 4.65 6.759.4011.80一级 2.50 3.85 5.557.1510.00二级三级 1.40 2.05 3.00 4.20 5.90公路工程勘察收费附加调整系数表序号项目附加调整系数备注1一次勘察0.8按初、定测收费基价之和计算收费2施工图阶段的补充定测0.6按定测收费基价计算收费3正线长度在30公里以下的独立项目 1.5按相应路段主线长度计算收费4桥梁、隧道2~35立体交叉一般互通式2枢纽型互通式3~4C 、评估报告编制费用=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设计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估和预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设计方案,以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是指对地质灾害设计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标准,其制定对于规范地质灾害设计行业、保障设计质量、维护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收费项目及标准。

1.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按照调查范围、难易程度和调查深度等因素进行计费。

一般情况下,按照每平方公里的调查面积进行收费,费用标准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

2. 地质灾害评估费用。

地质灾害评估费用根据评估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评估深度进行计费,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评估费用主要包括人力、材料、设备和专业技术费用。

3.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费用。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费用主要包括设计人员的工作时间、设计材料和设计成果费用。

根据设计的复杂程度和设计规模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区特点进行调整。

4. 地质灾害监测费用。

地质灾害监测费用根据监测点的数量和监测频次进行计费,同时考虑到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费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5. 地质灾害工程施工监理费用。

地质灾害工程施工监理费用主要包括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监理材料和监理成果费用。

根据监理的复杂程度和监理规模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区特点进行调整。

二、收费依据。

1.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依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 收费依据应当明确规定地质灾害设计服务的内容、范围、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3. 收费依据应当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地进行计费,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和变相收费的现象,维护设计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三、收费原则。

1. 合理定价原则。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应当根据设计服务的实际工作量、难易程度和设计成果的质量确定收费标准,确保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经济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的频发和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标准。

1. 评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潜在危害范围等内容。

2. 收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标准主要根据评估范围的大小、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评估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评估范围越大、评估工作越复杂,收费标准也会相应增加。

3. 收费方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方式一般分为固定收费和按工作量收费两种方式。

固定收费是指按照评估范围和工作难度确定一个固定的收费标准,而按工作量收费则是根据实际评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来确定收费金额。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公平公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合理适当,收费标准应当合理适当,既要考虑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又要兼顾委托方的支付能力,以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透明公开,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透明公开,委托方应当清楚了解评估工作所需的费用和收费标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意义。

1. 规范评估工作,制定收费标准可以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保障评估质量,合理的收费标准可以保障评估工作的质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3. 维护委托方权益,收费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维护委托方的权益,避免因收费问题而导致的纠纷和矛盾,保障委托方的合法权益。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实施。

1. 收费标准的宣传,制定收费标准后,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委托方和评估机构都清楚了解收费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和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过程,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的基础。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制定了一套收费标准,以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基本收费项目。

1.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根据调查地质灾害的难易程度和规模大小确定费用,一般以面积和工作量为计费依据。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费用,根据评估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和危害性确定费用,一般以评估范围和难易程度为计费依据。

3.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费用,根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确定费用,一般以方案内容和规模大小为计费依据。

二、收费标准制定原则。

1. 合理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合理,既要保障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要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不能设置过高的收费标准。

2. 公平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公平,不能因为地区、单位或个人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要根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来确定收费标准。

3. 透明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透明,客户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应清楚地了解到各项收费标准和计费依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三、收费标准的调整。

1. 收费标准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量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不能长期固定不变。

2. 收费标准的调整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公示,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调整。

3. 收费标准的调整应当充分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和市场竞争情况,不能盲目提高收费标准。

四、收费标准的执行。

1. 执行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私自调整或违规收费。

2. 客户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应当主动了解收费标准,并要求出具合法有效的收费凭证。

3. 对于违规收费或者不合理收费的行为,客户有权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五、结语。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合理、公平、透明的收费标准,才能有效地推动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开展,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费单位:元/人·天勘察人员级别高级中级初级技术员勘察工作费600450350250备注:①勘察工作费包括勘察方案设计、现场勘察、资料整理等工作内容。

②勘察工作费按勘察人员实际工作天数计算。

3.评估报告编制费单位:元/㎡评估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503020备注:①评估报告编制费包括评估报告撰写、图表制作、文字编辑等工作内容。

②评估报告编制费按评估面积计算。

4.报告评审费单位:元/㎡评估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报告评审收费标准302010备注:①报告评审费包括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修改、确认等工作内容。

②报告评审费按评估面积计算。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标准和计算公式,主要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稿)》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其中,费用构成包括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勘察工作费、评估报告编制费和报告评审费。

具体计算公式为: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调整系数,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对于国家贫困地区可取小于1.0的系数;当调整系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将调整系数相乘。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的收费标准按照线性工程、矿山水电、评估、工民建、复杂等级进行划分,单位为元/㎞²。

勘察工作费的单位为元/人·天,根据勘察人员级别进行划分。

评估报告编制费和报告评审费的单位为元/㎡,根据评估等级进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收费标准面积为调查面积,工程类别包括线性工程、矿山水电和工民建类。

具体收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详见上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就其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和规划实施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治理措施等活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第三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是指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和规范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以及编制评估报告和组织报告评审等收取的费用。

第四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和自愿有偿的原则。

委托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自主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五条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办法,
并负责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城镇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第六条评估机构提供服务,应当符合相应规程规范的规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公平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第七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以下简称“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浮动幅度为上下20%,具体收费标准由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第八条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由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和地区调整系数综合确定。

其中,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工程类别和评估级别等确定。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包括开展资料搜集、现场调查、图件绘制、技术分析,以及评估报告的编制和评审、税金等全部费用。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1±20%);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基准价=地质灾害评估基本收费×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
工程规模调整系数、工程类别调整系数按照本办法附件确定;地区调整系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在规定范围内确定。

第九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质量标准及评估级别、项目重要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分标准,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的相关
规定或者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执行。

第十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由委托人与评估机构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在委托合同中以专门条款确定费用及支付方式。

第十一条评估机构应按照合同约定,向委托人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评估成果;评估成果达不到合同约定和国家质量标准的,应负责完善,委托方不另行支付费用。

第十二条委托人应依据合同约定,为评估机构提供履约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和资料。

因委托人原因造成评估延期或业务量增加的,评估机构可与委托方协商加收费用。

因评估机构原因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据合同约定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评估机构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实施收费行为,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价格法》及其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收费办法自2006年×月×日起执行。

附件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收费表
附件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的工程规模和工程类别调整系数表
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收费
注释:
1. 基本费用包括进行地质灾害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图件绘制、技术分析,以及评估报告的编制和评审、备案、税金等全部费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确需进行勘察工作,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中通用勘察收费规定另行计取勘察实物工作费用。

2.沿海、沿江地区港口、码头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的基本收费参照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收费,收费基价计算公式相同。

3.机场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参照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收费,收费基价计算公式相同,由委托方和评估单位协商定价。

4.城镇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收费为10-15万元,县级市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收费为15-20万元,市及以上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收费为20-25万元。

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较为复杂的取高值,较为简单的取低值。

附件2: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规模和工程类别调整系

注:1.火电工程按照厂房、引水管线、水库及堆灰场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上四类工程的收费办法计取,但总费用不应超过25万元。

2.地区调整系数范围为0.8-1.5,地区调整系数的具体数值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
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确定。

3.工程规模调整系数是指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规模而非总体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