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海洋平台大风浪拖航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风险浅析

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风险浅析

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风险浅析摘要:本文对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平台结构失效/倾覆风险、井喷风险、火灾爆炸风险和拖航、就位风险。

对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设计阶段,提出主要建议。

关键词: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风险防范一、引言目前,胜利浅海油田有三种形式的修井作业设备:采修一体化平台上的固定式修井机、修采一号半固定式修井平台和移动式作业平台。

自升式作业平台的市场工作量主要包括油井维护、水井检修以及油井措施(含转注)工作量。

截至2011年底,埕岛油田、新北油田适合自升式作业平台作业的油水井共374口井,其中油井286口井、水井88口井。

根据预测,到2015年胜利浅海油田产油量将达到310×104t,2012年~2020年自升式作业平台年均工作量将达到148井次。

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作业量将大幅提升,有必要针对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在设计阶段提出控制措施,以保证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的安全生产。

二、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自升式浅海作业平台的生产特点,影响作业平台结构安全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平台结构失效/倾覆风险、井喷、油气泄漏、火灾/爆炸风险、运输风险、拖航/就位风险、自然因素/极端气候风险等7大类。

1平台结构失效/倾覆风险平台结构失效/倾覆的风险是指平台结构发生局部或整体的损坏甚至是倒塌/倾覆。

若桩腿入泥较深,有可能造成拔桩困难,甚至拔不出来,如强行拔桩可能损坏升降系统的马达或憋爆升降系统的管线等,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平台失稳,甚至有可能发生平台倾覆。

严格地讲,平台结构失效或平台倾覆风险通常是由其它危害所引发的。

火灾、爆炸、坠落物、船只碰撞、强烈地震、极端气候、地层塌陷等都可能会导致结构损坏失效,严重时引起平台报废。

结构损坏因素通常为:1)局部结构失效平台由于局部应力过大可导致结构损坏事故,关键的局部结构损坏可能引起平台整体失稳。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结论总结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发现 以下问题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可能引 发操作失误。
设备维护不当可能导致故 障发生。
环境因素如风浪过大可能 对试验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提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处于 良好状态。
在试验前对环境因 素进行充分评估, 避免在不利环境下 进行试验。
为确保海洋平台升 降试验的安全进行 ,我们提出以下建 议
可操作性
确保应急预案内容具体、明确,能够在实际操作 中得到有效执行。
系统性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全面、系统的应急预案 ,包括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等方面。
应急演练组织和实施
01
02
03
04
演练策划
明确演练目的、内容、范围和 时间等,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

演练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准备 演练所需的器材和物资。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 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总结
经过对海洋平台升降试验的风险分析,我们得出 以下结论
试验过程中存在多种潜在风险,如设备故障、操 作失误、环境因素等。
针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降低 事故发生的概率。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 业培训,提高其技 能水平和操作规范 意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 理制度,确保试验 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得到有效执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考核标准
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 保其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 和安全知识。
持证上岗
只有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的操作人员才能持证上岗 。
环境因素监测和预警
01
环境监测
对海洋平台升降试验的环境因素 进行监测,包括风速、浪高、海 流等。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要: 该文介绍了 海洋自 升式平台 在升降 试验 中 存在的风险, 并对其原目 进行 了 分析, 在风 险分析 的基础上 阐 述了 相应的防范措施 。
风险 措施
关键词 : 海洋平台
中图分类号 : U 6 7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1 6 7 4 — 0 9 8 X( 2 0 1 3 ) 0 1 ( c ) 一 0 1 2 7 — 0 1
必须 返 回船坞 进 行 修 复 。 自升 式 平 台 依 靠 升 降 装 置 使平 台主 体沿 桩 拖 航 要 求 , 腿爬 升或下 降, 并 可 支 撑 干其 有 效 工作 行
程 内任 一点 。
物等 , 必 要 时 派 潜 水 员现 场 勘 查 。 对 桩 靴
钻孔深 度 目前 在 北 方 的 船 厂 中 , 有 的 是 依 山 开 坐 落 的 区 域 进 行 钻 孔 取 芯 试 验 , 确 保 不 山而 建 , 舾 装 码 头 底 部 往 往 会 有尖 锐 的 硬 不低 于 平 台 设 计 的 最 大 入 泥 深 度 ,
当平台升离水面 高度较 大 , 特 别 是 平 试 验 按 照试 验 大 纲 制 定 的程 序运 行 。
巨大 重 量 造 成 桩 靴 底 部 单 位 面 积 上 的压 力
台 升 降 试 验 过 程 中, 因地 层 原 因 桩 靴 底 部
滞, 轻 者 对 桩 腿 造 成 刮擦 损 伤 , 重者 平 台主

非常大 , 有 的超 过 4 0 吨/ 平方 米 。 如 果 在 平 体卡滞于桩 腿某 一位置无法进行升 降。
为 保 证 升 降 试 验 的 顺 利 完 成 ,必须 对
下沉 的一端迅 速接 近水面, 船体会在 水中

拖航安全评估

拖航安全评估

拖航安全评估
拖航安全评估是对拖航作业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拖航是指使用一艘船(拖船)牵引或推动另一艘船或船只的行为。

这种操作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因此进行安全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拖航安全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拖航作业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并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拖航设备的状态评估:评估拖船的技术状况、船舶和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拖航路线和水域评估:评估拖航过程中的路线选择、水深、潮流等因素,确保选择的路线和水域在安全范围内,并减少与其他船只或障碍物的碰撞风险。

3. 拖航人员的能力评估:评估拖航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培训情况,确保其具备进行拖航操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4. 应急准备评估:评估拖航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处理准备,包括拖船的救援能力、应急通信系统等。

5. 目标船舶的状况评估:评估被拖船舶的状态,包括其结构完整性、船舶载荷、油舱安全等,以确保被拖船的安全。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改进措施,提高拖
航作业的安全性。

此外,定期进行拖航安全评估也有助于识别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拖航风险分析及应急处置

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拖航风险分析及应急处置
3.完善拖航作业JSA
3.1船舶:
船长应完善船舶拖航作业JSA任务单,制定预防措施,包括对动力系统、电力系统、控制系统、拖带系统,出现事故应急处理,系柱、滚筒、鲨鱼钳、甲板的连接操作,接挂拖,离场、平台上线、就位,进出港航渡、入场及应急状态。做成完整的JSA单,把控制落实到人,并在工作中有效执行,船长组织进行JSA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掌握作业程序及操作方法。
1.回顾拖航存在主要问题
1.1钻井平台沉没
1.1.1渤海2号1979年遇到大风沉没,主要原因预报6-7级,实际阵风9-10级,通风筒被海浪打掉4个,船舱进水,船舶稳性达不到要求造成平台沉没。
一再提醒我们好的气象时间窗口是满足钻井平台安全作业的重要条件。
1.2碰撞平台
2012年1月某拖轮在渤海拖带钻井平台去渤海中部,平台压载,在大风浪中解拖过程中造成船舶碰撞平台,几个原因的叠加造成碰撞平台,1、钻井平台的过桥缆只有9米长,按照拖航规定应在10至30米,船舶回旋余地小,2、因为大风船舶临时解拖,当时潮流较大,风流不合,涌浪较大推挤到平台尾部,3、安全评估,船长没有做好有效的安全评估。找好接近平台最佳的船首向,试靠能不能安全,缺乏对环境载荷已经超过船舶控制力的有效判断。
2.3作业环境
a)风浪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海底底质/海底障碍物/海底管线:参加作业人员熟悉周围海底底质,确认给船舶提供有效的海管图;
d)作业周围船舶/海上设施密度;
e)信息指令传达的有效性;
f)能见度的影响/雾航:起拖和就位期间能见度大于1海里;
g)航警发布是否会对拖航计划有影响;
h)良好的气象、潮汐的时间窗口的选择(满足拖航需求):现在自生式钻井平台拖航对于气象要求遵守《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海况要求包括:

自升式平台的湿拖航安全性

自升式平台的湿拖航安全性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12.1094afety & Security安 全 观 察自升式平台的湿拖航安全性新要求的背景截止目前,在全球已发生的所有海洋工程装置事故中,自升式平台所占比例最高。

在这些事故中,因平台在湿拖过程中遭遇强风暴导致结构受损、舱室进水致使稳性不足最终倾覆沉没的例子占据了较大比例,例如:1976年的Ocean Express、1977年的Ocean Master II、1979年的渤海2号、1983年的Key Biscayne、1988年的Rowan Gorilla I、1989年的Interocean II、1990年的West Gamma、1998年的Mr. Bice 以及2011年的Kolskaya 等。

通过对这些事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自升式平台湿拖过程中遭遇强风暴的倾覆事故几乎有着相同的发展模CCS海工技术中心 李 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其出版的《2009年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MODU Code”)中新增了对自升式平台破损残余稳性的要求(3.4.1),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

就在新版MODU Code 生效前十几天,俄罗斯在役的最大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Kolskaya 于2011年12月18日中午在从西勘察加半岛前往库页岛Zyryanskaya 海湾湿拖过程中遭遇风暴,最终由于风浪打破舷窗导致平台中部舱室进水沉没。

此次自升式平台的倾覆沉没事故再次引起世界范围对自升式平台破损稳性不足所导致的拖航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以IMO 新增要求为中心,介绍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式,从拖缆断裂丧失航向控制能力,到主甲板水密完整性丧志、舱室进水最终倾覆。

自升式平台倾覆事故发生的频率之高,尤其是1988年至1990年连续三年共损失了三座平台的惨痛教训,促成了平台拖航安全技术工作组(JSIT)于1991年成立。

该工作组由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UK HSE)、挪威海事局(NMD)、船级社、油公司、钻井承包商、平台业主、设计公司和船厂等组成。

基于工作安全分析和风险矩阵法的自升式平台拖航作业风险评估

基于工作安全分析和风险矩阵法的自升式平台拖航作业风险评估
第 9卷 第 l O期 2 0 1 3年 l O月
中 国 安 全 生 产 科 学 技 术
J o u r n a l o f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a n. 1 O Oc t .201 3
要: 工作安全分析法 ( J S A) 将所选择作业按顺序划分若干个步骤 , 对作业步骤逐步进 行风险识
别和分析 , 在 工程 中得到广泛应 用。由于 J S A法是 一种定 性风 险分析 方法 , 仅能从定 性角 度分析 作业过程 中存在 的潜在 风险 , 无法量化其 可能性和严 重度 。将风 险矩阵评估 方 法( R i s k Ma t i r x ) 引 入J S A分析过程 , 结合 自升式海洋平 台拖航 作业及行 业评 价指标 特点 , 利用 风险矩 阵计算 风险 因
R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n t o w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o f j a c k ・ u p p l a t f o r m b a s e d o n j o b s a f e t y a n a l y s i s a n d r i s k ma t r i x me t h o d
a c t e is r t i c s ,t he is r k ma t ix r wa s u s e d t o c lc a u l a t e t h e is r k l e v e l o f r i s k f a c t o r s,a n d t h e n t he c o n t r o l a n d i mp r o v e me n t
W ANG Ga n g,XU Ch a n g — ha n g,CHEN Guo — mi n g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

海洋平台升降试验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作者:周卫呜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3期摘要:该文介绍了海洋自升式平台在升降试验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海洋平台风险措施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在全球油气资源中所占份额的逐步增长,海洋平台作为进行海洋油气勘探必不可少的装置,已经越来越受到油气开发商的重视,而自升式海洋平台以其稳定性好,适应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RIGZONE的统计,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已达385条之多。

自升式平台依靠升降装置使平台主体沿桩腿爬升或下降,并可支撑于其有效工作行程内任一点。

钻井平台的升降装置有液压和电动两种,传动方式也主要有销孔和齿轮齿条传动两种。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海洋平台,在平台建造完成、更换桩腿或升降机构后,为验证桩腿建造尺寸公差的控制精度及平台的升降能力,一般都需要采取升降试验来进行验证。

升降试验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建造船厂多不具备模拟作业现场的实际环境,升降试验具备一定的风险。

为保证升降试验的顺利完成,必须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落实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升降试验的顺利进行。

1 升降试验潜在风险自升式海洋平台在升降试验过程中,当平台爬升至最高点时,其设计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是无容置疑的。

根据CCS入级规范的要求,自升式平台在站立状态时,由平台重量产生的反倾覆力矩与设计环境载荷产生的倾覆力矩之比对于独立桩腿为1.1,沉垫型桩腿为1.3,因此在正常的环境状态下进行升降试验,理论上不存在倾覆的危险,但从目前平台在升降试验中发生事故的频繁程度来看,最主要的潜在风险是桩靴损坏、平台倾斜、升降卡滞等问题。

1.1 桩靴损坏桩靴在桩腿的最底部,是一个直径大于桩腿的箱体,其目的是增大下部着地面积,为平台提供支撑力。

平台主体及桩腿的巨大重量造成桩靴底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非常大,有的超过40吨/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升式海洋平台大风浪拖航风险评价交通运输工程刘宝龙李耿摘要:为了避免自升式海洋钻井拖航作业过程中受恶劣天气的严重影响而导致的倾覆、沉没等毁灭性海难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基础,结合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作业及行业评价指标特点,建立风浪要素与风险等级的模糊关系矩阵,得出不同风浪条件下的风险程度,并及时做出预警,为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作业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自升式平台;模糊综合评价法;大风浪拖航;风险评价;产品构想引言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已成为海洋石油作业的主要装备。

由于拖航作业非常频繁且风险性高,因此拖航过程中的事故防控非常具有挑战性。

因此,对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制定消减、控制措施,是保证拖航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以“勘探二号”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为实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然后根据自升式海洋平台的作业特点,建立当时风浪要素与风险等级的模糊关系矩阵,开展了拖航作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就拖航作业安全保障提出相应建议。

1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简介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又称为桩脚式海洋钻井平台,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钻井平台。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可分为三大部分;船体,桩靴和升降机构。

需要打井时,将桩腿插入或坐入海底,船体还可顺着桩腿上爬,离开海面,工作时可不受海水运动的影响。

打完井后,船体可顺着桩腿爬下来,浮在海面上,再将桩脚拔出海底,并上升一定高度,即可拖航到新的井位上。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作业水深范围从12/14 英尺直至550 英尺。

大多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在250至300 英尺范围内。

自升式钻井平台有两种型式,独立桩腿式和沉垫式。

平台稳定站立后,大多数悬臂梁可以将钻台外伸到固定平台,在风大浪急的海面不能进行拖航。

2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作业2.1拖航作业步骤划分根据自升式海洋平台相关操作规程和拖航经验,自升式平台的拖航作业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 在进行拖航作业前要对影响船舶的风、浪、流等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拖航路线和作业态势; 同时,人员分工站位明确,拖航作业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设施准备到位。

拖轮和被拖平台拖航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后才可进行下一步作业,确保拖航作业顺利进行。

拖轮就位: 主辅拖轮按预设的靠泊路线控制好船速进入作业区域,在计划的作业态势验证船位保持能力,并修正态势使船舶在最小环境力的影响下保持船位,经验证后,逐渐接近作业位置。

在平台拖航之前,主辅拖轮到预定海区抛锚待命,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沟通工作。

平台与拖轮连接: 主辅拖轮移至平台附近,连接缆绳,实现拖船与平台的连接,拖缆拖力应指向并切入航线起点。

连接完成后,拖轮抛锚待拖。

拖轮加力拖离平台: 自升式平台经过降船、冲拔桩、升桩过程后进入适拖状态,平台漂浮,主拖轮加力将平台拖离井组。

调整航向角: 在辅拖轮的协助下,平台及拖轮实现航向角调整,确保正确的拖航方向。

驶入航线: 在进入航线后确认无误,开始渐提升拖船速度,加速拖航。

拖航: 按照预先计划和航迹图航行,将自升式平台拖航至目的井位。

2.2拖航作业特点分析及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识别拖航作业是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最常用的迁航方式。

进行拖航作业时,平台从一个作业地点迁航到另一作业地点,拖航时桩腿全部升起,平台处于漂浮状态,整个平台受风面积大,重心升高,摇摆惯性矩大,对平台的稳性和桩腿的强度影响较大,同时拖航时对整个自升式平台的稳性和自然环境条件要求也很高,因此拖航作业过程中平台的安全性能受到很大挑战。

拖航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天气突变遇强风浪;拖航所用缆绳被拉断失效;拖航时与其它船只发生碰撞或遭遇高速船只路过,其拖带的大浪造成难以预料的危害等。

3大风浪天气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事故案例1979年11月25日凌晨3时30分,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号”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在渤海湾迁移拖航作业途中平台倾覆沉没,事故致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700多万元。

拖航期间风力8—9级,阵风10级,浪高6-7m,通风筒被打断,使海水得以大量涌进泵舱,致使平台失去平衡,造成翻没。

2011年12月18日凌晨2点,俄罗斯远东地区“科拉号”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由一条拖轮从勘察加半岛附近海域拖往萨哈林岛,并有一破冰船作为辅助拖轮,途中平台一侧舷窗遭海浪和冰块冲击后破损,导致船舱开始进水,20分钟内平台全部沉没。

事故致17人死亡,36人失踪。

拖航期间风力7-8级,阵风9级,浪高5-6m,温度零下17°C。

4 模糊综合评价法4.1模糊综合评价简介模糊综合评价是借助模糊数学的一些概念,对实际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些评价的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4.2风险度等级的确定为了对船舶前往任务海区航线的安全性进行事先的评价,可采用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可能的航线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对船舶的调查,可将其安全性划分为3个等级,见表4.2。

表4.2 风险度等级及其含义风险度等级I II III名称有较小风险有较大风险风险极大含义船舶可在此状态下拖航,但应注意在必要时,须严格遵守大风浪拖航的有关规定对船舶安全存在较大威胁,船舶应尽可能避免较长时间在此状态下拖航对船舶安全存在严重威胁,船舶应完全避免在此状态下拖航4.3风浪情况对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拖航安全影响的调查使用专家经验评定的方法,可得到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在不同大风浪状态下、达到不同安全等级的概率。

在本文中,大风等级分为≤7级、8级、9级、和10级、>10级,共5种状态;大浪等级分为<2m、2-3m 、3-4m、4-5m和≥5m,共5种状态。

这样,在不同等级的大风或大浪的作用下,分别可出现5种不同风浪的拖航状态。

由此,可分别得到平台拖航时的安全等级与风和浪这两个影响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关系。

各级风险的隶属度见表4.3。

表4.3隶属度0.0 0.1-0.4 0.5 0.6-0.9 1.0 含义不可能← 减小临界增大→必定4.4建立风浪要素与风险等级的模糊关系矩阵模糊关系矩阵如下I II III当≤7级风或<2m浪高时,最大隶属度为1.0,隶属于一级风险,风险较小,在此海况下可以拖航;当8级风或2-3m浪高时,最大隶属度为0.8,隶属于一级风险,风险较小,在此海况下可以选择拖航,但要严格遵守大风浪航行的有关规定;当9级风或3-4m浪高时,最大隶属度为0.7,隶属于二级风险,风险较大,在此海况下应视平台自身大风浪自存工况来选择是否拖航,如需拖航,应避免时间过长;当10级风或4-5m浪高时,最大隶属度为0.8,隶属于三级风险,风险极大,应避免在此状态下拖航;当>10级风或≥6m浪高时,最大隶属度为1.0,隶属于三级风险,风险极大,对船舶安全存在严重威胁,在此海况下不可拖航。

5“勘探二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拖航作业实例中石化集团公司“勘探二号”自升式钻井平台计划于2005年10月18日自渤海“埕北油田”调遣到南海北部湾执行海洋勘探任务。

拖航期间由“东方勇士2”主拖,“东方勇士3”护航。

18日08:00平台起拖,此时风力5-6级,风险较小,可以拖航。

19日收到气象预报,21日强冷空气将会影响渤海、黄海,NE风,最大风力可达910级,浪高56m,此条件下继续拖航风险较大。

平台到达预定位置后需插桩、压载、排水升台,整个过程要花1520小时才能完成整个作业,于是21日02:00平台到达预定位置并完成整个插桩等作业,平台升台到气隙8m后(该状态平台可抗15级风),“东方勇士2”拖轮解拖吗,并在平台附近待命。

22日04:00风力逐渐减小,12:00,N风5-6级,浪高1.5m左右,且预报未来5天吴冷空气影响,这时,平台开始降台、冲桩、拔桩,“东方勇士2”拖轮接妥后,在“东方勇士3”护航下,又开始进入正常拖航状态。

6自升式海洋平台大风浪拖航风险评价预警产品6.1产品的构想首先,将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作为传感器接入产品,提供航行海图。

其次,需要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的支持,包括不同海区范围的风速等级和浪高,钻井平台接受气象预报的装置可以做为一种传感器,自动将24h或48h的气象要素实时地输入给产品,根据气象要素(风速、浪高)、风险等级的确定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自动分析计算出海区各处风和浪的风险等级,两者中取最大者,一级风险用黄色表示,二级风险用橙色表示,三级风险则用红色表示。

这样,海区会被分块成红、橙、黄三种颜色。

此外,产品有在可航渡区域内自动识别危险航线并设计出一条最短安全航线的作用,根据海上气象要素的动态变化,实时调整和优化航线。

最后,产品可供人工选择是否接受二级风险的功能,一级风险默认为安全,可以拖航,三级风险默认为绝对不可以拖航,产品在自动设计航线时会避开三级风险红色区。

6.2产品的运行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本身无自航能力,在一个井位工作完毕移位时需要拖轮进行拖航,这就需要在节约经济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安全的最短航线。

因为产品有ECDIS和接受气象服务装置(如NEVTEX等)做为传感器,所以在海图显示界面上,本船位置是已知的,并会显示在海图上,只需人工设置目的点,也就是要移位处,产品会默认不接受二级风险,自动设计出避开二级、三级风险区域的最短航线,如果人工设置可以接受二级风险,产品则会自动设计出只避开三级风险的最短航线。

如果拖航途中,接收的气象要素有变动,产品会自动调整和优化航线,为平台提供拖航向导和安全保障。

以上只是对产品的一种构想,具体产品软件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7 结论与展望自升式海洋平台拖航作业过程涉及到操纵性、耐波性以及水动力理论等多个学科, 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其极易受设备、航道以及天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业过程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海洋工程界的重视。

针对海洋拖航作业过程涉及到的天气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研制开发为驾驶员提供拖航安全保障的软件产品等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海上天气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出的风险隶属度具有一定误差,因此, 应加强对风险因素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再之, 对于风险评估中风险标准的建立, 我国业内还没有统一的规定, 而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关行业的风险标准, 希望我国有关行业部门和组织能引起重视, 尽快制定相关的风险标准, 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尺度。

最后,希望与本文构想相关的软件产品有一天可以开发研制出来,为海洋平台的拖航作业及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参考文献:[ 1 ] 余建星等.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过驳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J ] . 海洋技术,2003 (4) : 40 - 43.[ 2 ] 郭仲伟. 风险分析与决策[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3 ] 刘大刚, 徐东华, 吴兆麟. 大风浪中航行船舶的危险度估算模型[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5, 5(3):83—86.[ 4 ] 汪张棠, 赵建亭. 我国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发展与前景[ J ].中国海洋平台, 2008, 23( 4) : 8-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