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人教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

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酿( ) 胳膊.( ) 抖擞.( ) 应和.( ) 支撑.( ) 摇曳.( ) 宛.转(转( ) 抚.摸(摸( ) 嘹.亮(亮()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 ( )张开了眼。
)张开了眼。
(2)鸟儿将窠chácháo o ( )安在fán huā nèn yè( )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 (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ǜn ( )的光,hōng tuō(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4)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lì( )的。
他们的草屋,xī xī shū shū( )的,在雨里jìjìng mòng mò( )着。
)着。
3.填空。
.填空。
(1)《春》的作者)《春》的作者 ,原名,原名 ,号,号 ,后改名自清,字,后改名自清,字。
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 。
1927年写的《年写的《》、《 》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 、 、 、 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面前。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语文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内容

语文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内容一、字词积累。
1. 字音字形。
- 重点生字:例如“嗡(wēng)”“朗润(rùn)”“酝酿(yùn niàng)”等。
要注意多音字,像“和”字,在“和平(hé)”“应和(hè)”“和泥(huó)”等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区别。
- 易错字形:“镶(xiāng)嵌”的“镶”字,右半边结构较复杂;“瘫痪(tān huàn)”的“瘫”字笔画较多,容易写错。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如“呼朋引伴”形容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要能够辨析近义词,例如“寂静”和“安静”,“寂静”更强调没有声音,环境的清幽,而“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和喧哗。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名称的词,如“秋天”“济南”“风筝”等。
-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的词,像“跑”“想”“爱”等。
-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等,例如“美丽”“高大”“清澈”等。
2. 句子成分。
- 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如“我喜欢读书”中的“我”。
- 谓语:用来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在“我喜欢读书”里,“喜欢”就是谓语。
- 宾语: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读书”就是“喜欢”这个动作的宾语。
- 定语:用来修饰名词,如“(美丽的)花朵”,“美丽的”就是定语。
- 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例如“他[在教室里]看书”,“在教室里”就是状语。
- 补语:对动词或形容词进行补充说明,如“他跑得<很快>”,“很快”就是补语。
三、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1. 古诗词原文。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要准确背诵,注意诗句中的易错字,如“竦峙”的写法。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集训: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含答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考点集训一、知识点归类。
给加点的字注音。
痴想()凝成()诱惑()屡次() 耸立() 喧腾()一瞬() 目眩() 晕倒(yūn)迂回() 嘲笑() 啜泣()迸溅() 沉淀() 琼浆()纳罕() 嶙峋() 枯槐(huái)伫立() 酒酿() 伶仃()熄灭( 缀连() 船舶()盘虬() 倔强() 相吻()弧线() 珍珠链() 洗濯()黎明() 掷地() 蜕化()抖擞() 发髻() 镶上()水藻() 弥漫() 绫纱()化石吟() 崩塌() 憔悴()榆杨() 诅咒() 峰峦()冰雹() 诀别() 荡漾()吐蕾() 丫杈() 恍然()焕然() 羚羊() 怦)犄角() 玷污() 脊梁骨()碌碌() 绽开()2.给多音字注音。
瞬间() 论语() 颤抖()称职() 忍俊不禁() 倔强()济南() 草长莺飞() 着落()分外() 三年五载() 躯壳(qiào)裹藏() 寒颤() 朝霞()应和() 嫌恶() 挑逗()西藏() 黄晕() 扒窃()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憔粹(悴) 暄染(渲) 漂缈(缥)御娉(聘) 朦) 绣惑(诱)渲腾(喧) 训戒(诫) 住足(驻)姿肆(恣) 敲粹(碎) 扶摸(抚)登清(澄) 伫蓄(贮) 趋纹(皱)点掇(缀) 匆茏(葱) 圆孤(弧)笑抦(柄) 瑟宿(缩) 脸夹(颊)沫抹) 挨奏(揍) 宽怒(恕)伤巴(疤) 梳朗(疏) 女锅(娲)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擎天憾地(撼)瘦骨嶙询(峋)头晕目弦(眩)一丝不够(苟) 忍峻不禁(俊) 仙露琼桨(浆)峰围蝶阵(蜂) 绐然自得(怡) 凡弦急管(繁)玲珑踢透(剔) 心旷神移(怡) 阴晴园缺(圆)心通如割(痛) 险象叠生(迭) 获益非浅(匪)悴然长逝(猝) 问心无鬼(愧) 花枝召展(招)精神抖数(擞) 海怙石烂(枯) 斗传星移(转仓茫(苍) 晃然大悟(恍) 苦心孤旨(诣)水波鳞鳞(粼粼) 该人听闻(骇) 随声付和(附)仰首挺立(昂) 踉踉伧伧(跄跄) 开堂破肚(膛)悉率作响() 暗然黯) 遥遥再望(在)闲情逸志(致) 苋芊细草(芊) 轻飞慢舞(曼)多姿多采(彩) 春花秋实(华) 井井有味(津津)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
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
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1至3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目xuàn()bènɡ()溅宽shù()啜( )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②、《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①、通过爸爸的鼓励,使我最终走下了悬崖。
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4 、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2分)示例:妈妈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水泥击不碎你坚强的心5、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
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6、综合实践活动。
(10分)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1)【活动一: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4分)时间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春》一文中的是()A. 酣睡B. 燕舞C. 花香D. 雪花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总体感受是()A. 温暖舒适B. 寒冷刺骨C. 干燥无趣D. 湿润多雨3. 下列诗句中,出自《天上的街市》的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C.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D.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4. 《古诗四首》中,下列哪首诗是写景的()A. 《观沧海》B. 《龟虽寿》C. 《饮酒》D. 《赠汪伦》5. 《世说新语》二则中,下列人物属于“方正”的是()A. 陈元方B. 杨修C. 司马昭D. 王导6.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主要表现在()A. 对母亲关爱的回忆B. 对母亲严厉的批评C. 对母亲忙碌的身影D. 对母亲病痛的担忧7. 下列词语中,与《诫子书》中的内容无关的是()A. 养生B. 情感C. 学习D. 修身8. 《狼》一文中,下列哪个情节表现了屠户的勇敢和智慧()A. 屠户与狼对视B. 屠户躲进柴草堆C. 屠户用骨头引诱狼D. 屠户挥刀斩狼9. 《荷叶·母亲》一文中,下列哪个词语用来形容母亲的笑容()A. 温柔B. 甜蜜C. 慈祥D. 妩媚10.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看到的幻象是()A. 美味的食物B. 温暖的火炉C. 亲爱的奶奶D. 美丽的圣诞树二、判断题:1. 《春》一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没有风。
()3. 《天上的街市》一文中,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天上的美景。
()4. 《古诗四首》中的《观沧海》是一首写景诗。
()5.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故事都发生在东晋时期。
()6.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点滴来表达怀念之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原卷版)

课外古诗词诵读【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下列诗句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诗人情怀差别最大的一项是()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B.河流大野犹言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秋词》赏析有误..的一项()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诗人开篇两句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
B.“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对后人的影响不大。
C.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D.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它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悲秋是古诗常见主题,但本诗一反常态,不写悲秋,而写爱秋。
B.诗的前两句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
C.诗的后两句通过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秋景,引出思乡之情。
D.结合写作背景,全诗隐含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勇的豪壮情怀。
4.对下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基础知识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春》基础知识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g)清脆.(cuì)眨.眼(zhǎ)喉.咙(hòu)B.黄晕.(yùn)宛.转(wán)散.步(sǎn)嘹.亮(liáo)C.嫩.叶(nèn)应和.(hè)安巢.(cháo)水涨.(zhǎng)D.迷藏.(cáng)卖弄.(nòng)朗润.(yùn)窠.巢(kē)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润()笼罩()涨水()应和()赶趟()嫩叶()嘹亮()黄晕()混合()窠巢()喉咙()酝酿()披suō()戴 lì() chēng 伞()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烘托风筝欣欣然沁人心脾B.健壮胳膊协奏曲谈笑风声C.簿烟蝴蝶捉迷藏心旷神怡D.筋骨渲泄软绵绵蓬勃生机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睡醒烘托斜织披衰戴笠B.静默薄烟脚步抖擞精神C.蓑笠舒活风筝稀稀疏疏D.撑伞傍晚赶趟花枝招展5.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在举行樱花展的公园里,一群姑娘们打扮得___,在绚烂的樱花树下拍照。
(2)鸟儿宛转的歌声与山间的轻风流水__着,形成一曲美妙的乐章。
(3)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先_____一下,好充分发表意见。
附和应和附和应和A.花枝招展附和酿造B.花枝招展应和酝酿C.如花似锦附和酝酿D.如花似锦应和酿造6.选词填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______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____着你。
(3)春天像___________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A.长触摸健康B.长抚摸健壮C.钻触摸健康D.钻抚摸健壮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