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8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解析版本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解析版本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解析版本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

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学#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2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2

附加题自选练2(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

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

然_宋_人_亦_不_可_免_于_有_情_也_故_凡_其_欢_愉_愁_怨_之_致_动_于_中_而_不_能_抑_者_类_发_于_诗_余_故_其_所_造_独_工_非_后_世_可_及。

盖以沉至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诵而得沉永之趣,则用意难也。

惟宋人专力事之,篇什既多,触景皆会。

天机所启,若出自然。

禾中王子介人,示予所著词,不下千余首,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未有多于兹者也。

(节选自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解析:给文言文断句可借助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词语,如“也”一般是用在句末的语气词;“故”一般位于句首;“非”表否定判断。

答案: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每处1分)2.文段“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中的“周、秦”分别是指词人和。

(2分)答案:周邦彦秦观(每空1分)3.请概括陈子龙认为宋人诗不如词的原因。

(3分)答:参考答案:①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作诗言理而不言情。

②宋人的欢愉愁怨之情涌动于内心不可抑制,是借助词抒发出来的。

③宋人致力于写词。

(每点1分)参考译文:宋人不懂诗却勉强作诗。

宋人作诗,只讲道理却不抒写情感,所以整个宋代没有诗。

然而宋人内心也不可避免有情感,所以宋人的欢愉愁怨之情,涌动在内心不可抑制,大都借助词抒发出来,所以宋人所作的词十分精巧,不是后人可以赶得上的。

十分深沉的思想表达出来一定浅显明白,使读它的人猛然看到时就像在耳朵眼睛的表面一样(浅显),长时间诵读就能体会到深沉隽永的意趣,但想要运用它的意旨却很难。

只有宋人专门致力于作词,篇目已经很多,看到景物都会作词。

天赋的灵机开启,就像出于自然。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6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6 Word版含解析

附加题自选练6(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元人非不读书,而所制之曲,绝无一毫书本气,以其有书而不用,非当用而无书也,后人之曲则满纸皆书矣。

元_人_非_不_深_心_而_所_填_之_词_皆_觉_过_于_浅_近_以_其_深_而_出_之_以_浅_非_借_浅_以_文_其_不_深_也,后人之词则心口皆深矣。

(节选自《闲情偶寄》)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首先要从整体上理解语段大意,然后要注意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如“元人非不深心”句子结构完整,后面的“而”是连词,用在下一句的开头,因此应该在“而”前停顿。

“非借浅以文其不深也”中的“非”表示否定,“借浅以文其不深”都是否定的内容,因此“非”前停顿。

答案:元人非不深心/而所填之词/皆觉过于浅近/以其深而出之以浅/非借浅以文其不深也(每处1分)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代的(人名)。

(2分)答案:清李渔(每空1分)3.根据材料,概括元人之曲和后人之曲的异同。

(4分)答:参考答案:异:元人之曲用词浅显易懂,后人之曲则用词典雅精深。

(2分)同:两者思想内容上都较为深刻。

(2分)参考译文:元代人并非不读书,然而他们所作的曲子,绝对没有一点书卷气,这是因为他们有可用的书本知识而不愿去用,绝非应当用时却没有这方面的书本知识,后人的曲子却是满篇的书面之语。

元代人作曲并非没有深刻的立意,然而他们所填的词,人们都觉得过于浅显易懂,这是因为他们立意深但是表述浅显,并不是借助浅显的文字来掩饰立意的不深刻,后人的曲子则是立意和表述都非常精深。

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阿Q正传》中,小D为了革命,用砖砸开了静修庵,砸了静修庵里“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并顺手拿走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

B.《边城》中老船夫说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老傩送。

2018年江苏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

2018年江苏高三-高考模拟二语文

2018年高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语文 2018年高三江苏省二模试卷语文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________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________;尽管文化市场上艺术品________,但泡沫也不少,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A. 浅尝辄止所剩无几琳琅满目B. 走马观花寥寥无几琳琅满目C. 走马观花所剩无几鳞次栉比D. 浅尝辄止寥寥无几鳞次栉比2.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 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3. 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屈原的一组是(3分)( )①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③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侥幸心理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健全,靠侥幸取胜或避害的可能将越来越小,社会终将是老实人的天下。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4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4 Word版含解析

附加题自选练4(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书法之坏,自颜真卿始。

自颜而下,终晚唐无晋韵矣。

至五代李后主,始知病之,谓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足,如田舍郎翁耳。

李之论一出,至宋米元章评之曰:颜书笔头如蒸饼,大丑恶可厌。

又_曰_颜_行_书_可_观_真_便_入_俗_品_米_之_言_虽_近_风_不_为_无_理_然_能_言_而_行_不_逮。

至赵子昂出,一洗颜、柳之病,直以晋人为师,右军之后,一人而已。

(节选自《墨池琐录》) 1.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解析:解答主观断句题主要靠对文意的理解,可利用判断主谓宾来断句,也可利用一些停顿标志来断句,比如“曰”后面要停顿,还可利用关联词来断句,比如“虽……然……”,“然”前应断开。

答案:又曰/颜行书可观/真便入俗品/米之言虽近风/不为无理/然能言而行不逮(每处1分) 2.《墨池琐录》的作者与《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的作者为同一人,请写出其朝代和姓名。

(2分)答:答案:明代杨慎(每空1分)3.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颜真卿书法之“病”。

(3分)答:参考答案:缺乏晋人气韵;(1分)遵循楷书笔法却没有楷书的长处显得丑陋。

(2分) 参考译文:书法的破坏,从颜真卿开始。

从颜真卿往后,一直到晚唐都没有晋人气韵了。

到五代李后主,才知道颜真卿的书法有问题,说颜真卿的书法有楷书笔法却没有楷书的长处,正像叉着手并着脚的人,就像种庄稼的老汉一样。

李煜的言论出来后,到宋代米芾评论颜真卿的书法说:颜真卿的字笔头像馒头,十分丑恶让人讨厌。

又说颜真卿的行书可以一看,楷书就进入俗品,米芾的话虽然近于讽刺,也不是没有道理,然而他能说却做不到。

到赵子昂出现,他一下子去掉颜、柳的毛病,直接把晋人当老师,右军(王羲之)以后,就他一人罢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王熙凤极富心机,最善玩弄权术,她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最后落了个“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下场。

2018江苏省高考附加题

2018江苏省高考附加题

(2018江苏省高考附加题)书《沥海秋诗集》后龚自珍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

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

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

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现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

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求其言亦在是。

要不肯捋撸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

[注]⑥抒擀:摘取,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2分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

(4分)江苏模拟试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子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

”仆读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宇所以养其器识而不堕于文人悬牌在室以拒来请人所共见足下尚不知邪 ?抑将谓随俗为之,而无伤于器识邪?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概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犹未敢许也。

选自顾炎武《亭林遗书》21.用“/”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

(限6处)22.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与、并称为清初“三大儒”。

23.作者为什么不同意称韩愈为“近代之泰山北斗”?二、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徐渭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

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迄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

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

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

谁谓古今人不相及哉!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10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10 Word版含解析

附加题自选练10(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材料断句的能力。

“可以群”“可以怨”是并列句式,“可以怨”前后应断开;“穷贱易安”“幽居靡闷”也是并列关系,故“易安”“靡闷”后均应断开。

答案: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每处1分)2.文中“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指、两个典故。

(2分)答案:屈原放逐昭君出塞(每空1分)3.概括“凡斯种种,感荡心灵”的两种因素。

(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材料要点,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即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

由材料可知,因素之一是春夏秋冬四季美景;“至于楚臣去境……再盼倾国”是因素之二,即抒写个人的经历。

参考答案:景物气候,(2分)个人经历。

(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歌里。

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朋友时用诗来表达哀怨。

至于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离开忘记返回;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相貌)倾国倾城。

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恨不平。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9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三维二轮专题复习:附加题自选练9 Word版含解析

附加题自选练9(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乾隆癸卯科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获售者鲜登第,时称“逸民榜”。

丙子科题“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取文皆动宕发皇,登第者独多,时称“响榜”。

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审法宜密,而笔不可枯。

必_也_以_沉_实_之_思_运_高_华_之_气_风_骨_近_于_古_而_声_调_合_于_今_斯_为_举_业_利_器。

(节选自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解析:考生可利用虚词和固定句式来断句,如“也”作为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

还可利用句式结构来断句,如“沉实之思”与“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与“声调合于今”句式一致。

答案:必也/以沉实之思/运高华之气/风骨近于古/而声调合于今/斯为举业利器(每处1分) 2.文中“癸卯”属于纪年法,在“乡试”中考中的人,称作。

(2分) 答案:干支举人(每空1分)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影响考生“登第”的因素。

(3分)答:解析:由材料中的“所取文皆动宕发皇”“大抵场屋文字,察理宜精,而才不可敛”“以沉实之思……而声调合于今”等可知,影响登第的主观因素是考生的才华和所作文章的风格。

另外,由癸卯年和丙子年浙江考生登第情况的不同,还可分析出影响登第的客观因素是试题的质量。

参考答案:①试题的质量;②考生的才华;③文章的风格。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乾隆帝癸卯年科试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考中乡试的人很少有考中进士的,当时被称为“逸民榜”。

丙子年科试题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被选中的文章都气势动宕恣肆、主旨显豁,考中进士的人特别多,当时被称为“响榜”。

大概科场文字,体察道理应该精要,而才华不能收敛;详究方法应该严密,而文笔不能枯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题自选练8
(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
吏部尚书卢文纪与故相崔协有隙。

是时,协子颀方举进士,文纪谓延曰:“吾_尝_誉_子_于_朝_贡_举_选_士_当_求_实_效_无_以_虚_名_取_人_昔_有_越_人_善_泅_生_子_方_晬_其_母_浮_之_水_上。

人怪而问之,则曰:‘其父善泅,子必能之。

’若是可乎?”延退而笑曰:“卢公之言,为崔协也,恨其父遂及其子邪!”明年,选颀甲科,人皆称其公。

累迁刑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

(节选自《新五代史》)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答案:吾尝誉子于朝/贡举选士/当求实效/无以虚名取人/昔有越人善泅/生子方晬/其母浮之水上(每处1分)
2.《新五代史》是由(朝代)(人名)编纂的。

(2分)
答案:北宋欧阳修(每空1分)
3.卢文纪讲越人善于游泳的故事的意图是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表面上是在提醒王延,贡举挑选士人不能为虚名所惑,应当注重一个人的实际才能,(1分)实质上是因与崔协有矛盾而让王延不要录取崔协的儿子崔颀。

(1分) 参考译文:
吏部尚书卢文纪与前宰相崔协有矛盾。

这时,崔协的儿子崔颀正参加进士考试,卢文纪对王延说:“我曾经在朝廷称誉你,贡举挑选士人,应当讲求实效,不要凭虚名录取士人。

过去有个越人善于游泳,他的儿子生下刚满一百天,孩子的母亲就把孩子浮在水上。

旁人看到感觉奇怪,就问她,她说:‘他的父亲善于游泳,儿子也一定能游泳。

’像这样行吗?”王延退下后笑着说:“卢公的话,是因崔协而说的啊,痛恨别人的父亲于是就牵连到儿子啊!”第二年,选崔颀中甲科,人们都称颂王延办事公正。

王延多次升迁担任刑部尚书,后来以太子少保的身份辞官归家。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患病,自知时日不多,欲用禳星之法延长寿命,但还差一天就成功的时候,主灯被魏延失足扑灭。

B.《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在得知查理为了得到新贵头衔而娶了奥勃里翁小姐后万念俱灰,但仍寄给查理8 000法郎的支票帮他还清债务。

C.《茶馆》中的康顺子因天灾人祸被没有活路的父亲卖给了刘麻子,给太监做了老婆,在太监死后生活无依,来到王利发的茶馆打工。

D.《明天》反映了旧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却因其是寡妇而难以得到他人的关心,只有蓝皮阿五和王九妈给予了真诚的帮助。

E.《哈姆雷特》中,在奥菲莉娅的葬礼上,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的哥哥雷欧提斯都疯狂地跳进奥菲莉娅的坟坑,希望和她埋葬在一起。

解析:选BD B项,8 000法郎是查理寄给欧也妮的;D项,蓝皮阿五是觊觎单四嫂子才接近她的,王九妈虽然同情她,但也不是真诚帮她。

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所谓“争闲气”是因何而起?结果如何?(6分)
答:
(2)《边城》中,老船夫在和翠翠谈了两次关于婚事的问题后,依然得不到结果,他有点忧愁。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老船夫忧愁的内容。

(4分)
答:
参考答案:(1)探春理家,赵姨娘的兄弟去世,探春按照旧例赏银二十两;(2分)赵姨娘嫌少到探春处吵闹,认为她对亲舅舅太刻薄;(2分)结果探春严厉斥责赵姨娘,一并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习的公费。

(2分)
(2)①翠翠爱二老而不爱大老,而大老又来提过亲了,老船夫担心翠翠的婚事会让两兄弟之间产生纠葛;②老船夫担心翠翠会走她母亲悲剧性的老路。

(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

论及秦亡,始皇的求仙活动始终是个隔不过的话题。

受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世间确有鬼神的观念乃是时人的基本常识及立论的根据,时人对鬼神之笃信就如我们今天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一样坚定不移。

始皇的求仙闹剧,在今天看来就是在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但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精尖科研项目,纵观历史,更称得上是投资最大的科研项目。

这个项目一旦成功,不仅始皇将直接受益,亦将为世人带来永生的福音。

纵使国家不资助,但只要知道了去仙山的路径,富者即可做艘大船破浪而行,贫者亦可划个小舢板什么的去碰碰运气,所以说这又是一个惠及万民的意义重大的项目,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国家的任何重
大科研课题,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可以想象,这个项目实行之初,不知会让多少人热血沸腾!
可惜的是世间本无鬼神,亦无不死之药,结果多年折腾下来,除了劳民伤财外,竟是一无所获,怨声载道也就不可避免了。

又由于传统史书叙事往往以帝王将相为中心,于是始皇的行为被史家大书特书,普通人的举动则往往一笔带过,结果当历史沉寂下来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就只剩下始皇一个人在那里傻乎乎地折腾了。

于是不免叹息,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伟人,怎么会干这种愚不可及的事呢?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选自李峰《夭折的帝国》,有删改) 6.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实施求仙这一项目?请概括作答。

(4分)
答:
参考答案:①受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当时的人笃信鬼神;②求仙项目一旦成功,不仅秦始皇将直接受益,也将为世人带来永生的福音。

(每点2分)
7.秦始皇的求仙活动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参考答案: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②招来了百姓的怨恨;③为秦政权的灭亡埋下隐患。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8.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作者认为应如何看待秦始皇的求仙活动。

(6分)
答:
参考答案:①秦始皇的求仙活动,在当时是个投资大的高精尖科研项目,是无可非议的;②求仙活动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行为,只责怪秦始皇一个人是不公道的。

(每点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