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对等及交换式以太网组建实验报告
以太网交换配置实验报告

以太网交配置实验报告屠建国通信103学号20100142392012-11-14任务要求:1、掌握以太网交换原理;2、掌握Vlan配置方法;3、掌握三层交换原理;4、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实验一用trunck口实现Vlan跨交换机扩展要求: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在SW0上进行正确的配置,要求实现PC0和PC1之间不能通信,PC2和PC3之间不能通信,PC0和PC2之间可以通信,PC1和PC3之间可以通信。
IP设置:实验步骤:一、建立好数据连接。
如上图二、设置好各IP,具体如下:PC0:192.168.1.1 255.255.255.0PC1:192.168.1.2 255.255.255.0PC3:192.168.1.3 255.255.255.0PC4:192.168.1.4 255.255.255.0三、配置交换s1代码如下: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 和Vlan 20Switch>enSwitch#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vlan 202、指定两个端口fa0/1 和fa0/2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03、设置交换机S1与S2连接端口类型,端口fa0/3允许fa0/1和fa0/2通过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r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owed vlan 10,205、查看配置情况,是否成功。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对等网组网)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班级:1205121 学号:04 姓名:唐翠霞任课教师:刘枝盛实验教师:刘枝盛一、实验名称:对等网组网二、实验目的:1.理解对等网组网方式和方法;2.掌握二层以太网组网的动手能力。
三、实训环境1.至少两台PC2.共用集线器(HUB)一台(或交换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训内容利用PC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进行对等网的组网五、(一)原理:对等网是非结构化地访问网络资源。
对等网中的每一个工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没有专用服务器。
对等网构架简单,而且价格低,维护方便,可扩充性也好。
主要针对一些小型企业。
假设某公司有计算机多台,分布在多个办公室内,有一台计算机连接了打印机,现在,欲建立一个局域网,用来共享数据和打印机。
一般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用对等网组网方式。
组建对等网的配置如下:1、硬件配置(1)单个计算机配置(2)网络适配器(3)网线(4)集线器2、软件配置由于是对等网,并不需要强大的网络操作系统,每台计算机上只要安装支持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即可。
(二)步骤按以下拓朴连接硬件1.检查网卡是否正常工作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从【设备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设备目录树中【网卡】对应的节点“+”号,将其展开,找到已安装的网卡,如右下图所示。
如果刚才安装的网卡出现在【网卡】的目录下且有一绿色的网卡图标,表明网卡驱动程序已成功安装,可以继续进行后面的网卡配置。
如果网卡图标上有一带黄色圆圈的“!”符号则说明系统找到了网卡,但网卡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网卡前面有一红色“×”符号则说明系统无法识别出网卡。
2.对2台PC机的TCP/IP属性进行设置PC1机的本地连接TCP/IP属性设置为:IP地址:192.168.0.09子网掩码:255.255.255.0PC2机的本地连接TCP/IP属性设置为:IP地址:192.168.0.109子网掩码:255.255.255.0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实验报告-计算机

实验报告—实验一:对等网组建:实验目的:(1)掌握对等网组网技术,学会组建对等网;(2)掌握对等网环境下数据共享方法;拓扑图:实验环境:三台交换机,四台PC机,三台交换机用交叉线连接,用直通线连接交换机和客户机;实验步骤:一:配置每台PC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1:192.168.2.11 255.255.255.02:192.168.2.12 255.255.255.03:192.168.2.1:3 255.255.255.04:192.168.2.14 255.255.255.0二:测试各PC间的连通性:在PC1上“ping”:Ping 192.168.2.12Ping 192.168.2.13Ping 192.168.2.14三:查看结果。
四:为本次实验做总结。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T elnet:实验地点:专业机房:(1)掌握对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及Telnet的登录设置;(2)熟练掌握远程登录交换机的配置,及学会配置。
拓扑图:实验环境:一台交换机、一台pc机、一根控制线。
一根直通线;分别连接它们。
实验步骤:1:配置pc机的ip地址及子网掩码:192.168.1.2255.255.255.02:配置交换机:en (进入交换机特权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enable password 123 (配置交换机登录密码)enable secret 1234 (配置交换机特权模式密码)line vty 0 4loginpassword 12345 (配置交换机远程登录密码)end (结束)实验结果:测试“Telnet”远程登录:实验总结实验三:单交换机vlan通信:实验目的:(1)掌握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与添加,实现vlan间的通信;(2)学会自己熟练配置交换机vlan的划分与添加,实现单交换机间的vlan通信。
拓扑图:实验环境:一台交换机,四台pc机,四根直通线;将pc机和交换机相连。
对等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查阅对等网的类型、功能及组建方式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对等网的功能及类型
2.掌握组建对等网的方法
三、基本内容:“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络中,计算机的数量通常不会超过20台,所以对等网络相对比较简单。
在对等网络中,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的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节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任一台计算机均可同时兼作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可只作其中之一。
同时,对等网除了共享文件之外,还可以共享打印机,对等网上的打印机可被网络上的任一节点使用
主要包括:
1、两台机的对等网
2、三台机的对等网
3、多于3台机的对等网。
主要步骤如下:
(一)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二)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三)根据传输介质的类型、网络的运行速度、网络的覆盖范围
等选择网络连接设备。
(四)硬件连接。
(五)网络软件的安装。
(六)设置资源共享。
四、所遇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初次接触计算机网络,在对等网组建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包括名词术语等没有学到,耗时很多,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解决。
2、实践能力待加强,所以根据资料亲自动手实践。
五、收获及建议:
本次试验主要了解了两台机对等网组建的知识,开始从本质上了解计算机网络,学习到对等网的理论知识以及两台计算机的组建流程,实际上就是硬件设备的连接,网卡配置,以及共享配置。
了解到网线的制作过程,认识到网卡配置中协议和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加强了动手能力,很有收获,从而更加重视实验课,并且今后要提高学习的效率才能更好获取知识。
对等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项目:对等网的组建实验地点: 博西409机房指导教师: 马占飞日期: 2013-9-17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1级外包姓名:袁如璧学号:1114490017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2)掌握组建对等网的技术、方法与功能:网卡、网络协议安装配置、连通性测试等(3)掌握对等网测试方法(4)掌握在对等网中设置共享的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Packet.Tracer5.3网络模拟软件三、实验内容及原理实验内容:对等网的组建实验原理:对等网络设有专门的服务器,计算机之间都是同级的。
所有的计算机都是平等的。
每一台计算机都作为它自己的服务器。
各个用户自己决定在网络上共享各自计算机上的哪些数据和不共享哪些数据。
又称“工作组模式”。
在对等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管理本身的用户和资源,经过正确的权限设置,每台计算机可以通过连接的网络使用被允许访问的网络资源。
由于各个计算机只是简单地连接在网络上,不存在核心服务器,因此对等网络不存在大量的网络管理工作。
四、实验步骤(或过程)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空白界面中进行操作:在空白处拖入一个集线器,三个终端设备(计算机),并用直通线将其连接起来(如图1-1所示)。
图1-1双击PC-PT PC0出现如图1-2所示窗口:图1-2点击桌面,对三台终端设备进行如下设置(如图1-3、图1-4、图1-5所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Pc0 192.168.1.1 255.255.255.0Pc1 192.168.1.2 255.255.255.0Pc2 192.168.1.3 255.255.255.0图1-3图1-4图1-52)以某一台计算机终端为标准(如PC2)进行测试,测试其是否与其他两台构成对等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样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3年*月*日实验二组建WINDOWS环境下的对等网并共享资源一、实验目的1、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配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来检测网络的配置情况。
3、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了解一些安全访问选项的设置和取消操作。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实验要求有若干台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网卡。
D-link DES-1024R+交换机两台,直通线、交叉线若干。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掌握TCP/IP的基本配置过程(2)了解交换机的工作特性(3)注意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参数以及结果显示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
(4)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1、网卡的作用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的。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网卡的重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等。
2、交换机的作用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因此它是独享信道的通信设备。
3、对等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资源的共享。
文件夹共享名称可与本地文件夹名称相同,也可以不同。
Windows XP提供3种访问权限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组建对等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卡、线缆、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
(2)熟悉Windows2000/XP下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熟悉对等网络的特点。
二实验任务
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完成对等网络的组建。
三实验器材
计算机、网卡、电缆、交换机、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四实验准备
1. 区分三种电缆的不同连接方法及用途
(1)直通线一般用于工作站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或配线架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完全相同。
(2)交叉线一般用于集线器(或交换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一端是TIA/EIA 568A,另一端是TIA/EIA 568B (图1.2)。
工程中多选择T568B标准。
图1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应用
(3)反转线一般用于与Console端口的连接。
用于RJ-45与RS-232之间的转换,其两端线序完全相反。
图2TIA/EIA 568A及TIA/EIA 568B标准
2.熟悉实验工具及使用方法
网线制作与测试的主要工具是线钳与测线器(图1.3-1.6)。
图1.3线钳测线器图1.4线钳
图1.5测线器(正面)图1.6测线器(侧面)
3.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作用、检查设备的性能参数
检查网卡、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型号、参数及性能(图1.7-1.9)。
图1.7AMP以太网交换机
图1.8锐捷三层交换机3550与二层交换机1908
图1.9 锐捷路由器2601
五. 实验步骤
1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1) 每组做1根直通线,一根交叉线。
(2) 将每根线用测线仪进行测试。
网线制作好之后,首先进行连通性测试。
如果是一项实际工程,还需要按照国际标准TIA/EIA TSB-67对布线系统的端接线图、长度、衰减和近端串扰进行测试。
连通性测试可以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本实验采用网络布线中常用的测线器(cable tester)。
测试线缆时,将一根线缆的两端分别插入主副测试仪的插座中,然后打开电源。
对于直通线,正确时,两端的8个信号灯会按相同的顺序跳亮;对于交叉线,在主测试仪端,信号灯按1-2-3-4-5-6-7-8的顺序亮灯时,在副测试仪中信号灯会按1-3-2-4-5-6-7-8的顺序亮灯。
否则,表明有错。
若有信号灯不亮,则说明此路线不通。
2 安装网卡及网卡驱动程序
3 连接计算机
(1)RJ-45头分别插入计算机后面的RJ-45插座内。
(2)将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用双绞线(直通线)连接起来。
4 安装网络协议和设置IP地址
启动计算机,安装网络协议。
一般情况下,网络协议在安装操作系统时,系统会默认安装,如果没有安装,参照如下操作步骤进行安装。
(1)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选择其中的“本地连接”图标。
单击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出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2)单击“常规”→“安装”→“协议”,再单击“添加”按钮。
在随后的协议列表中选择TCP/IP协议后,单击“添加”按钮。
(3)设置IP地址。
在“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选择“TCP/IP协议”后单击“属性”按钮,在随后的TCP/IP协议属性对话框中输入计算机的IP地址,在小型局域网中,一般采用专有的C类IP地址,如:192.168.0.10,掩码可以采用默认掩码:255.255.255.0。
(4)按同样的操作步骤对另一台计算机进行设置,不过IP地址必须是同一网段上的地址,且与第一台计算机不同。
例如,192.168.0.10~192.168.0.17,掩码仍然是:255.255.255.0。
5.计算机间通信
此时的计算机网络已经完成,计算机之间可以访问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