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科目三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9上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2019上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网友版】一、考题回顾【多版本】1.菱形的判断2.三视图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4.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矢)5.一次函数6.有理数的乘方运7、次函数8、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9、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0、三角形内角和,1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12、正多边形13、弧的周长或者扇形面积14、用列举法求概率15、中位数的应用二、考题解析【例如:初中数学《中位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课件展示问题2中某公司员工月收入数据资料表格。

提问:如何得到数据的平均水平?预设:平均数。

追问:是否还有其他量可以刻画相关数据特征?引出本节课课题——中位数的应用。

(二)讲解新知1.中位数的概念沿用导入环节的情境,根据表格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计算员工收入的平均数。

预设:平均数是6276。

提问:计算的平均数能否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什么?学生思考,和同桌交流,汇报。

预设1: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因为人员收入差距较大。

预设2: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仅有3人收入在平均数上,另外22人在平均数下。

追问:那用什么数据来表示更好呢?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给出中位数的概念并板书,让学生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得到找中位数的方法,尝试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追问:中位数能否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什么?预设:中位数能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的收入水平。

因为将数据按顺序排列取中间的数字,也是平均水平的体现。

教师追问:本题中,平均数与中位数哪个能更好得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什么时候用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量?小组讨论:以数学小组为单位,4分钟时间。

讨论结束后请小组派代表分享,全班交流结果。

预设1:本题中,对比平均数,中位数能更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预设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据时,用中位数更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9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数学真题
(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在利用导数定义证明的过程中用到的极限是()
A. lim x0
sin x
x
1
B.
lim
x
1
1 x
x
e C. lim x
x
x
1 D. lim qx x
X=
0
0
,Y=
0
1
,满足
XY=O,且 X≠O,则 Y≠O,故 C 错误;选项 D,若 M 是可逆矩阵时,MX=MY 的两边同时左乘 M-1 可得,X=Y,故 D 错误。
3.D【解析】由于被积函数 ex ex 是奇函数,奇函数在区间[-1,1]上的定积分为 0, 2
故选 D。
4.A【解析】因为旋转轴是
0 n n1 1 x ,当 n ,n 0 时,则有
lim
n
f
x
f
0
lim n
f
n x n 0 ,则
f
x
f
0
0,
∴ f x 0 ,即 f(x)=0。
四、论述题 15.【参考答案】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 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 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画图、 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数据、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身 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教师在学 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从 事数学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首先要提前预习,明确听课的目的;其次在课堂教 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有助 于学生认真听课习惯的养成;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复习的习惯; 6.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1)学生解方程时并没有按照分式方程的标准解法,而是直接 移项再去化简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解分式方程是中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出现这种问题可能在于运算基础不够扎实,想要直接约去分 式的分子与分母,一定要保证约去的式子不能为 0。

数三2019年真题答案解析

数三2019年真题答案解析

数三2019年真题答案解析1、设在sql server 中有如下定义触发器的语句:create trigger tri on t1 for insert as……以下关于该语句的观点,恰当的就是( )。

a.该语句声明的是一个后触发型触发器,每当在t1表上执行完插入操作之后,执行tri触发器b.该语句声明的就是一个后引爆型触发器,每当继续执行回去tri触发器后,再继续执行填入语句c.该语句声明的是一个前触发型触发器,每当在t1表上执行插入操作之前,先执行tri触发器d.该语句声明的就是一个前引爆型触发器,每当继续执行tri触发器前,先继续执行填入语句参考答案:a参照解析:采用for或者after选项定义的触发器为后引爆的触发器,即为只有在引起触发器继续执行的语句中的操作方式都已顺利继续执行,并且所有的约束检查也顺利顺利完成后,才继续执行触发器。

采用instead of选项定义的触发器为前触发器。

在这种模式的触发器中,选定继续执行触发器而不是继续执行引起触发器继续执行的sql语句,从而替代引起的操作方式。

故答案为a项。

2、下列列出的建模方法中,不属于需求分析建模方法的是( )。

a.idef1xb.dfdc.idefod.uml参照解析:idef1x侧重于分析、抽象化和归纳应用领域中的数据市场需求,被称作数据建模方法。

故答案为a项。

3、下列关于数据库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减少数据库内存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库服务器io操作方式b.性能优化过程有可能需要对应用系统相关程序进行修改c.性能优化操作方式由dba顺利完成,应用领域开发人员无须参予d.为了提高系统写性能,可以考虑将raid5改为raid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调整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熟悉系统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

数据库性能优化是对数据库管理员的严峻考验,有时候对应用程序的修改需要应用开发人员配合才能完成。

完整版)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

完整版)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

完整版)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2019下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本次考试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采取纸笔化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4B。

1.5C。

√2D。

2/3参考答案:C2.若a+b=3,ab=2,则a²+b²的值为A。

1B。

5C。

7D。

9参考答案:D3.若x>0,y<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x+y>0B。

xy<0C。

x-y>0D。

x/y>0参考答案:C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AB边上,点F 在BC边上,且AE=BF=1,则△DEF的面积为A。

1/2B。

1C。

3/2D。

2参考答案:C5.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10,则a,b,c的最小值为A。

1,1,8B。

1,2,7C。

1,3,6D。

2,3,5参考答案:B6.已知函数f(x)=3x+2,g(x)=2x-1,则f(g(x))的解析式为A。

6x-1B。

6x+1C。

5x-1D。

5x+1参考答案:B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分别平移2个单位和3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A。

全等B。

平移C。

相似D。

对称参考答案:D8.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概述不正确的是A。

组织者B。

引导者C。

合作者D。

指挥者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若将椭圆x²/9+y²/4=1的x坐标伸长3倍,y坐标缩短2倍,得到的新图形的方程是什么?参考答案:(x/3)²+y²/2=1参考解析: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a表示x轴方向的半轴长,b表示y轴方向的半轴长。

将x坐标伸长3倍,y坐标缩短2倍,相当于a变为原来的3倍,b变为原来的1/2倍,所以新图形的方程为(x/3)²+y²/2=1.2.若三角形ABC中,∠B=90°,AC=6,BC=8,则AB的长度为多少?参考答案:10参考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B²=AC²-BC²=36-64=-28,因为AB为正数,所以取其绝对值,AB=10.3.11、一个袋子里有8个黑球,8个白球,随机不放回地连续取球五次。

完整版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

完整版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初中数学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2小时,采取纸笔化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B 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D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C 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单个位和2个单3平移形依次沿两个坐在平面直角坐7.标系中,将一个多边标轴方向分别() 形的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图形与原来的图位后,得到的 A.全等平移 B. C.相似称对D.参考答案:D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理念,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概述不正确的是()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指挥者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参考答案:形的标准方程,其中图的化下得到的新方程是例,在方程中的以第一(2)问椭圆为该变圆化。

变生了发大小、形状、几何中心的位置都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个1个白球,随机不放回地一个袋子里有8个黑球,8连续取球五次。

每次取出、11 球,求最多取到3个白球的概率。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述研究中学几何问题12. 简]答案要点[思想。

思想、变换问题的方法主要数形结合、化归研究中学几何帮助学生够结合能比较抽象的学科,包括的空间和数量的关系,数形中学几何数学是-门合的思想具有结数形习。

在中学几何学习中,将两者相互转化,使抽象的知识更便于理解学形用代数的形式表示,并利用代图够将几何师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重要的作用,教,建立只限于平面的代数方程,或是根据代数方。

例如,根据几何性问题质数方式解决几何系在一起,利用形与代数公式密切的联关系。

数形结合将几何图程,确定点、线、面三者之间问题,是几何教学中的核心思想方法。

语言将几何问题简化,使学生更容易解决代数思想,基一教师常运用这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思想,在中学几何教学中,解决后,再返回到几何将问题问题,利用代数知识本的运用方法就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便学生熟悉的平面曲线,化间几何图形转为中。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试题【含解析】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试题【附解析】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试题(2)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试题(3)来源:网络时间:2019-11-0510:42:29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初中数学》答案解析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及解析12.参考答案:(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应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组)、不等式(组)),然后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来解决问题。

(2)数形结合思想:所谓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时把数和形结合考虑,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性质,或把图形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是指对问题既进行几何直观的呈现,又进行代数抽象的揭示,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而不是简单地代数问题用几何方法或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两方面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数形结合。

如: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3)转换化归的思想方法:由数学结论呈现的公理化结构,使得数学上任何一个正确的结论都可以按照需要和可能而成为推断其他结论的依据,于是,任何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只需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即可获得原有问题的解决,这就是转换化归的思想方法。

它是一种极具数学特征的思想方法。

简言之,就是指在求解数学问题时,如果对当前的问题感到生疏困惑,可以把它进行变换转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为熟,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这种思想是科学研究与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它是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重要思想。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分类讨论、消元、降次等策略或方法,都明显体现了转换化归的思想方法。

13.参考答案: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

2019年5月18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地区面试精选真题(三)(含答案解析)

2019年5月18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地区面试精选真题(三)(含答案解析)

2019年5月18日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地区面试精选真题(三)(总分:120.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面试题(总题数:3,分数:40.00)1.1.题目:科学计数法2.内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全国总人口约为1 370 000 000人地球半径约为6 400 000m(分数:2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观察人口数、地球半径数和光的速度,提问:大家观察一下这些数字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去简便的进行表示?引出标题《科学记数法》。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可以用乘方去表示较大的数:10=101,100=102,1000=103,10000=104,100000=105,1000000=106;提问1: 10n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由师生共同得出导入中的答案:1.37x109,6.4 x 106,3x108;提问2: 10的幕指数由谁来确定?你能试看总结这个方法吗?教师给出定义: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x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提问3:对于科学记数法的a, n中,如果一个数是6位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多少?如果一个数是9位整数呢?n位整数呢? 学生活动:对于科学记数法的a, n中,如果一个数是6位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5;如果一个数是9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8; n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10的指数是n-1。

(三)课堂练习例: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数字。

(1)赤道长约为40000000m;(2)地球表面积约为510000000km2。

2019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科目三 真题解析

2019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科目三 真题解析

2019教师资格证数学科目三(2)在数学课程中,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是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①数学文化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有着它的神秘美。

比如数学中还存在一些猜想,如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的书面证明问题等都未得到彻底解决,在引导学生试图解决这些猜想的过程中,既可以向学生传播数学文化,又可以让学生漫步在变化发展着的数学文化形态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②数学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新一轮数学改革的理念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数学文化中的数学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故事都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③数学文化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充分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探寻数学知识的源泉,重建被割裂的数学知识与现实背景的联系,让学生能够主动探寻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背景和本质。

④数学文化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特点。

对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以及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的学习,可以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加系统。

学生能够在数学文化的培养中深入了解数学的特点: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它具有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和一定的预见性。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

费马引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