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大纲
初中教资数学笔试范围

初中教资数学笔试范围
一、语文基础知识:
(1)词语辨析和造句。
(2)熟练掌握课本以及相关知识。
(3)小说剧话题、文学古今事实信息、文言文翻译、文章鉴赏。
(1)比例、比率、比值以及应用问题。
(2)分数、小数、百分数以及运算方法。
(3)整数、分数、小数基本关系及转换。
(4)几何与方向的认识。
(5)几何图形的构成、重点内容的推理。
(6)找出图形的内容,并计算图形的面积与周长。
(7)分段函数、幂函数及其应用。
(8)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简介。
三、习惯用语、会话、优美语句等。
四、历史常识:
(1)简单介绍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认识历史人物及其行为举止。
(3)了解中外历史文化,以及政治、宗教等现象。
(4)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发展历程。
(5)了解少数名族及其文化。
(6)了解中国历史上一些典型人物活动及其影响等。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数与代数
- 数的四则运算和运算性质
- 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和性质
- 实数的四则运算和根式的运算
- 代数式的简化和展开
- 一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2. 平面几何
-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直线、角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圆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相似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 空间几何
- 空间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空间图形的投影和截面
- 空间图形的计算
4. 数据与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分析和描述
- 频数分布和统计量
- 图表的分析和应用
5. 几何证明
-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
- 各种四边形的性质证明
- 圆的性质证明
- 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6. 解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
7. 几何运算
- 平面几何画图
- 空间几何画图
8. 几何革命
- 平移、旋转、对称的运算和性质
- 相似、合同、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以上仅为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范围的一般内容,具体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请以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标准为准。
黑龙江省教师资格《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黑龙江省教师资格《数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大纲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
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考试目标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专科数学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
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1 数的认识1.1.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1.2 负数的认识,正数、负数的加法、减法及乘法。
1.1.3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1.1.4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5 实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2 代数式与方程1.2.1 代数式的概念及代数式的加、减、乘、除。
1.2.2 对代数式进行加、减、乘、除时的化简与展开。
1.2.3 一次方程及一次方程的解法。
1.2.4 一元一次方程组。
1.2.5 整式的概念及整式的加、减、乘、除。
1.2.6 因式分解、公式及分式。
1.3 多项式与因式分解1.3.1 一元多项式及多项式的加、减、乘。
1.3.2 多项式的乘法公式与除法。
1.3.3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4 分式1.4.1 有理分式的概念及有理分式的加、减、乘、除。
1.4.2 分式方程。
1.4.3 分式的化简。
1.5 根式1.5.1 整式的加、减及乘。
1.5.2 一次根式、二次根式、幂的运算及化简。
1.5.3 根式的加、减及乘。
1.6 基本不等式1.6.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6.2 绝对值不等式。
二、几何2.1 四边形2.1.1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概念及性质。
2.1.2 三角形的分类。
2.1.3 四边形的分类。
2.1.4 四边形的性质。
2.1.5 四边形的特殊点与特殊线。
2.2 圆及圆的应用2.2.1 圆的概念。
2.2.2 圆的性质。
2.2.3 圆的周长和面积。
2.2.4 圆的切线及切线定理。
2.2.5 圆的问题求解。
2.3 三角形2.3.1 三角形的概念。
2.3.2 三角形的分类。
2.3.3 三角形的性质。
2.3.4 三角形的面积。
2.3.5 三角形的条件与判定。
2.4 相似三角形2.4.1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4.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4.3 相似三角形的等比例线段。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
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新3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新3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15个篇一初中阶段的十个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思想(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验证);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1) 获得适应生活要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2) 体会数学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 了解数学价值,增加兴趣,信心,爱好。
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二次根式:就是开根号目标:了解意义,掌握字母取值问题,掌握性质灵活运用通过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悟数学的对称性和规律美。
重点:根式意义;难点;字母取值范围勾股定理探索证明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归纳抽象,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探索分析归纳过程,提高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好奇心,热爱数学。
重点:应用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及性质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概念,掌握性质,能够判别体会操作转化的思想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思想。
与他人交流,积极动手的习惯四边形内角和:量角器;内部做三角形;按照边做三角形;按照定点做三角形。
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为主体;问题为贯穿;数形结合为工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课程理念内涵: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内容:符合数学特点,认知规律,社会实际。
层次性和多样性。
间接与直接。
过程:师生交往评价:多元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现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资源。
1) 信息技术开发资源,注重整合。
2) 教学方式的改善。
3) 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器,计算机。
4) 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有段。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实践结果,直观等推测某些结论。
初中数学教资考试大纲

初中数学教资考试大纲
一般情况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内容:
1. 数学教育学:包括数学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察考生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2. 中学数学教学知识:包括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考察考生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3. 数学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包括数的基本概念、数的四则运算、代数式的展开和因式分解等方面的知识。
考察考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4. 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频数分布、概率与统计推断等知识点。
考察考生对统计与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几何与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相似与全等等几何知识点。
考察考生对几何与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代数与函数: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代数知识点。
考察考生对代数与函数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7. 解题方法与策略:包括数学解题的常见方法与策略,如归纳法、逆向思维等。
考察考生对解题方法与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数学教育案例分析与评价:考察考生对数学教育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但是不同地区对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可能略有差异。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试讲》初中数学数与代数

《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试讲》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试讲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个有关数与代数的试讲教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简单描述等差数列的特征,并能通过给定的规律确定下一项的值。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并给出下一个数。
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规律转化为算式或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与归纳,能够找到数与代数中的规律。
学生能够将数与代数中的规律转化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得出问题的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对数与代数问题的兴趣与探索精神。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简单描述等差数列的特征,并能通过给定的规律确定下一项的值。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并给出下一个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规律转化为算式或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等差数列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排队人的个数、阶梯的台阶数、排练次数等等。
2.概念讲解与例题演练(15分钟)首先向学生解释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与数之间相等的数列。
接下来通过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特征,并让学生能够通过给定的规律确定下一项的值。
例题1:3,6,9,12,__,__,__,__,__,...通过观察并思考,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加3的规律来确定下一项的值。
学生回答:15,18,21,24例题2:2,4,8,16,__,__,__,__,__,...通过观察并思考,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乘2的规律来确定下一项的值。
学生回答:32,64,128,2563.规律与代数表达(15分钟)老师放上一道新的例题:例题3:2,4,8,16,__,__,__,__,__,...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数列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数学学科》(初级中学)
2011-10-19 14:46:28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网【字体:放大正常缩小】【打印页面】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
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有数学学科知识、数学课程知识、数学教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技能。
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1.数学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
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数学教学知识
教学技能26%
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27%
非选择题:约7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
这种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
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高认识
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
2.简答题
(1)为什么(-1)+(-1)=(-2)?
(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
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
3.解答题
4.论述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把函数安排在代数式与方程之后。
谈谈你对于这种安排的看法。
5.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教学片段,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教学设计题
请你创设一个引入“负数的概念”的问题情境,并完成本节课引入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