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合集下载

解放军纪律条令

解放军纪律条令

解放军纪律条令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维护军队纪律和规范军人行为而颁布的重要法规。

它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条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人员条令》等,旨在规范军队人员的行为,保持军队的形象和纪律,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首先,解放军纪律条令要求军人严格遵守军纪军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保持军人的威严和纪律性。

军人在执行任务和训练时必须服从指挥,绝不得擅自离队或违抗命令,否则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处分。

此外,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遵守军纪军规,不得违反纪律,影响军队形象。

其次,解放军纪律条令要求军人廉洁自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军纪军规,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军人要维护军队的形象和荣誉,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观念,做到廉洁自律,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军队的形象和纪律。

再次,解放军纪律条令要求军人团结互助,密切配合,形成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和战斗力量。

军人在执行任务和训练时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形成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最后,解放军纪律条令还规定了军人的行为规范,包括军人的服装仪容、军事礼仪、军人的职责和义务等,要求军人要维护军队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军人的素质和修养,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解放军纪律条令是军队的重要法规,对军队人员的行为和纪律起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军人要严格遵守军纪军规,服从命令,廉洁自律,团结互助,做到严于律己,维护军队的形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放军纪律条令的贯彻执行,有助于维护军队的形象和纪律,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事业的发展。

条令条例教育ppt课件

条令条例教育ppt课件

第六章、军人着装
穿作训大衣时,应当扣好钮扣;使用风帽时, 可以取下绒领;不使用风帽时,取下风帽。
着作训服参加执勤、操课、检(校)阅或者携 带武器、战斗装具时,应当扎编织外腰带,扣 紧袖口钮扣,统一穿作训鞋或者作训靴(裤口 扣紧、塞入靴内),其他时机也可以统一穿制 式皮鞋。
第一百零三条 各类专用防护服,应当按照服 装功能和任务需要配套穿着。
(五)军服内着毛衣、绒衣、绒背心、棉衣时,下摆不得外露;着衬 衣(内衣)时,下摆扎于裤内;
第七章、 军容风纪
(六)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军级以上机关, 院校、医院、科研和文艺、体育单位的军官、文职干 部下班后通常着便服;女军人怀孕期间和给养员外出 采购时,可以着便服;
(七)不得将军服外衣与便服外衣混穿; (八)不得将摘下标志服饰的军服作便服穿着; (九)不得着印有不文明图案、文字的便服; (十)不得着仿制的军服。
(一)参加重大庆典活动,可以在军服胸前适当位置佩带勋章、奖 章、荣誉章、纪念章;
(二)参加重要会议、重大演习和其他重要活动,可以按照要求佩 带专用识别标志;
(三)执行作战、重大演习、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着作训服时,可 以按照规定佩带专用臂章(尺寸、式样应当与单位臂章一致);
(四)从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和部队士兵中招收的军队院校学员着 常服时,可以佩带院(校)徽;其他人员着军服时不得佩带院(校) 徽;
第七章、 军容风纪
(二)除授衔仪式、授枪仪式等重要活动和卫兵执勤外,着军服进入 室内通常脱帽;因其他特殊情况不适宜脱帽时,由在场最高首长临时 规定;
(三)着军服时应当穿军鞋;在实验室、重要洞库等特殊场所,可以 统一穿具有防尘、防静电等功能的工作用鞋;不得赤脚穿鞋;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内务条令》对军人礼节、着装、仪容、称呼、 举止以及日常制度中的一些具体要求,都有明确的 规定。这两个方面的规范,既是军人的行为规范, 也是衡量一个军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每名立志 献身国防事业的军人,按照这些准则严格地约束自 己的行为,才能逐步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3)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正规化 建设是我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建设现 代化革命军队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正规化,没有 高度的集中和统一,也就没有现代化。正规化体现 在军队建设的诸多方面,而队列则是部队正规化最 为直接的一种外在表现。可以说,一支部队队列的 养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正规化水平的高低。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一、《纪律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 》的作用
中央军委指挥,是我军纪律的核心内容,是 《纪律条令》中规定的一条基本纪律。加强我军的 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军现代化条件,特别是信息化 条件下的作战能力,要求我军必须具有更加严格的 组织纪律,以确保现代化装备的科学管理,确保训 练任务的完成,确保各军兵种、各部队之间作战时 密切协同。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它规定的礼节、着装、军容风纪和对外交往, 是军人形象和礼仪的标准;它规定的日常生活制度、 勤务和管理规则,是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 生活秩序的规则。管理者必须依据《内务条令》的 规定实施管理;被管理者必须依据《内务条令》的 规定进行工作、学习、执勤和生活,自觉接受管理。
第二节
纪律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军发〔2010〕23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已经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

主席胡锦涛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第二条适用范围第三条作用与意义第四条首长、机关的责任第五条队列纪律第二章队列指挥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第三章队列队形第九条基本队形第十条列队的间距第十一条班的队形第十二条排的队形第十三条连的队形第十四条营的队形第十五条团的队形第十六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形第四章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第十七条立正第十八条跨立第十九条稍息第二十条停止间转法第二十一条行进第二十二条立定第二十三条步法变换第二十四条行进间转法第二十五条坐下、蹲下、起立第二十六条脱帽、戴帽第二十七条宣誓第二十八条整理着装第二十九条冲锋枪手、81式自动步枪手、95式自动步枪手的操枪第三十条班用机枪手、狙击步枪手的操枪第三十一条40火箭筒手的操筒第五章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第三十二条集合、离散第三十三条整齐、报数第三十四条出列、入列第三十五条行进、停止第三十六条队形变换第三十七条方向变换第三十八条摩托化步兵班的置(架)枪、取枪第三十九条摩托化步兵排、连的置(架)枪、取枪第四十条机枪(炮兵)班、排、连的操枪(炮)第四十一条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第四十二条其他分队、部队的队列动作第六章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艇和飞机第四十三条乘坐汽车第四十四条车辆行进中的调整第四十五条乘坐火车第四十六条乘坐舰(船)艇第四十七条乘坐飞机第七章敬礼第四十八条敬礼的种类第四十九条敬礼、礼毕第五十条单个军人敬礼第五十一条分队、部队敬礼第八章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第五十二条国旗的掌持第五十三条国旗的升降第五十四条军旗的掌持第五十五条军旗的授予第五十六条迎军旗第五十七条送军旗第五十八条其他部队和院校迎送军旗第九章阅兵第五十九条阅兵权限第六十条阅兵形式第六十一条阅兵程序第六十二条师以上部队阅兵第六十三条其他部队和院校阅兵第六十四条海上阅兵和码头阅兵第六十五条空中阅兵第十章晋升(授予)军衔、授枪和纪念仪式第六十六条晋升(授予)军衔仪式第六十七条授枪仪式第六十八条纪念仪式第十一章附则第六十九条武警部队适用第七十条队列动作调整授权第七十一条生效时间附录附录一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附录二队列指挥位置示例附录三标兵旗的规格附录四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保持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制定本条令。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最后一列(站在最后面的士兵)的纵长叫队形纵深。 伍——二列横队中前后重叠的两个士兵叫一伍。 纵队——个人或成队前后重叠组成的队形叫纵队。在纵队中,队形的
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横队——个人或成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在横队中,队形的
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与队形纵深相等。 方队——横宽和纵深大体相等的队形叫方队。 基准士兵——指挥员指定作为全体士兵行动目标的士兵,即为基准士
第一节 共同条令概述
一、颁布共同条令的意义 二、共同条令的主要内容 三、贯彻共同条令应注意的问题
一、颁布共同条令的意义
我军的共同条令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 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武器装备、作战和训练任务 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我军现行的共同条令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简称《内务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简称《纪律条令》)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简称《队列条令》), 又称“三大条令”,是中央军委于2010年5月4日通过发 布,同年6月开始实施的。共同条令主要规定了军人的 基本职责、权利、相互关系、生活制度、活动方式、队 列行动、执勤方法、奖惩和纪律等,是全体军人必须遵 守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目录
第一节 共同条令概述
1
第二节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2
第三节 分队的队列动作
3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 (2)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 (3)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的精
神,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
教学内容 (1) 《内务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2)《纪律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3)《队列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4) 队列动作训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促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实施院校教育的基本依据。

本条例所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教育(以下简称院校教育),是指为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由军队院校实施的教学、科学研究等活动。

第三条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为军队建设服务。

第四条军队院校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基本途径。

全军应当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五条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军队建设和"打得赢"、"不变质"的需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军、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六条院校教育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院校各项建设的首位,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七条院校教育必须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科学研究、院校教育与部队建设相结合,遵循院校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治教,从严治校,实行开放办学,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

第八条(略)第九条军队院校的设立、变更、撤销和组织编制管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编制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职责第十条至第十三条(略)第十四条总部、军兵种、军区在领导管理直属院校教育工作方面履行下列职责:(一)领导直属院校贯彻执行院校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有关规章;(二)制定直属院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直属院校训练任务规划建议,组织落实训练任务规划;(三)领导直属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四)负责直属院校的学籍管理和学历工作,组织招生和毕业分配工作;(五)领导直属院校的学位工作;(六)领导直属院校教员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七)领导直属院校教学保障工作;(八)领导直属院校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工作;(九)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第六章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第六章

1.概念和作用
《内务条令》是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军人职责、军队内部关系、日常制度、管理和勤务规 则的条令,是军队行政管理和军事生活的基本准则。
它为军队建设正规的生活、工作、训练和战备秩序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军正规化建设 的一项重要法规,在我军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贯彻《内务条令》,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 规化建设。
《内务条令》简介
— 6—
1.2 《内务条例》的基本内容
(三)军人的职责
一是士兵职责 二是军官职责 三是首长职责 四是主管人员职责
(四)军队内部关系
军人相互关系 官兵关系 机关相互关系 部队(分队)相互关系
(五)军人的行为举止 和日常管理制度
关于日常生活秩序方面的 制度 关于日常管理和安全方 面的制度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 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 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 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 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内务条令》简介 《纪律条令》简介 《队列条令》简介
队列动作训练
—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内务条令》简介
1 • 《内务条例》的概念和作用 • 《内务条例》的基本内容
— 3—
1.1 《内务条例》的概念和作用
关于战备秩序方面的制度
关于零散人员的管理制度
《内务条令》简介
— 7—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大学生军事教程黄占辉第六章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大学生军事教程黄占辉第六章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第六章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知识导航:条令条例是全军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依据。

学习和贯彻共同条令,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加速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旨在介绍《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

学习目标:1.了解解放军条令条例,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2.培养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

第一节内务条令一、《内务条令》的主要内容《内务条令》是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基本职责、军队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制度的军事法规,是军队实行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

该条令共21章,326条,10条附录,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则总则主要阐述了制定本条令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了军队的性质及其内务建设的思想、基本任务、目标、标准、原则、要求以及各级首长和机关在军队内务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则是条令的总纲,其内容对本条令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二)军人的职责及内部关系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士兵职责、军官职责、首长职责、各级主管的职责以及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明确任务的分配,增强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保证军人政治上平等,确保军队的内部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军人的日常规范1.行政会议这里讲的会议是以连队为基本单位,在服役期间所要参加的会议,主要有班务会、排务会、连务会和军人大会。

各种会议的时间、任务和内容是不同的。

2.军容风纪军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着装,保持军容严整。

本部分主要针对军人的着装、仪容和举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3.作息和请销假制度军队通常保持8小时操课和8小时睡眠,并详细规定起床、早操、洗漱、开饭、业余活动、点名和就寝时间。

4.礼节要求尊干爱兵是我军一贯的原则,条令在礼节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

士兵要尊重干部,服从领导和管理;干部要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对士兵不仅要严格管理,还要关心士兵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5.对外交往和安全工作军人在对外交往中必须遵纪守法,坚决维护国家和军队的利益,不得与地方人员进行不正当、不必要的交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解放军条令条例 教育与训练
——— 第三节 队列条例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队列训练 及目的
队列纪律
队列动作 训练
《队列条令》是军队 总则,队列指挥,队列队形,单个军人 最高领导机关颁布的, 的队列动作,班、排、连、营、团的队 列动作,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 规定部队和单个军人 艇和飞机,敬礼,国旗的掌持、升降和 队列动作的军事法规, 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阅兵,晋升 (授予)军衔、授枪和纪念仪式。附则, 是军队队列行动的准 共十一章七十一条。附录包括:队列口 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 则,队列训练和队列 奏,队列指挥位置示例,标兵旗的规格 生活的依据。 和符号。
主要内容: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队列训练,是按照《队列条令》的规
队列训练 及目的
定,对单个军人和部队进行的训练,是战
斗动作的基础,是培养战斗力的一种必要
队列纪律
形式。其目的是保持正确的军人姿态和严 整的军容,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
队列动作 训练
守纪律的习惯,培养迅速、准确、协调一
2. 注目礼 3. 单个军人 敬礼 4. 分队、部 队敬礼
队列动作 训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停止间敬礼 行进 间敬 礼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四)军旗的掌持与迎送 1. 军旗的掌 持
队列训练 及目的
2. 迎军旗
3. 送军旗
①掌旗姿势
队列纪律
②扛旗、端旗互换
队列动作 训练
• 扛旗换端旗 • 端旗换扛旗
队列动作 训练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队列训练 及目的
队列动作,是单个军人和部队 所规定的队列训练、队列生活
队列纪律
和日常生活的制式动作,也是 战斗动作的基础。
队列动作 训练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一)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队列训练 及目的
1. 立正、跨 立、稍息
致行动的作风,为训练作战打下良好的基
础。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队列训练 及目的
(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 严肃认真;
队列纪律
(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 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 报告并经允许。
2. 整齐、报数
队列纪律
• 整齐 • 报数
3. 行进、停止
• 行进 • 停止
队列动作 训练
4. 队型变换
• 横队变纵队 • 纵队变横队
5. 方向变换
小组人员
• 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 纵队方向变换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三)敬礼
队列训练 及目的
1. 敬礼
注目 礼 举手礼
队列纪律
队列训练 及目的
队列纪律
2.阅兵式
队列动作 训练
3.分列式 4.阅兵首长讲话 5.送军旗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制作:
队列训练 及目的
河北农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队列纪律
高永磊
队列动作 训练
刘 帅
王海军
小组人员
③方向变换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五)阅兵
标兵就位 调整部队为分列 (一)阅兵权限 阅兵首长接受阅兵指挥报告; 开始行进 (二)阅兵形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阅兵首长向军旗敬礼; 接受首长检阅 阅兵首长检阅部队; 阅兵首长讲话 (三)阅兵程序,分为: 阅兵首长上阅兵台 送军旗 1.迎军旗
队列纪律
5. 整理着装
正步 立 跑步 正 向后转 坐下
2. 停止间转 法
队列动作 训练
跨 齐步 稍 向左(右)转 起立 蹲下 立 息
踏步 立定
4. 坐下、蹲 下、起立 3. 行进与停 止
小组人员
第三节
《队列条 令》及其 内容
队列条令
(二)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
1. 集合
队列训练 及目的
• 班集合 • 排集合 • 连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