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位移与速度基础练习题(周平生)
(完整)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路程、位移、速度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练习2路程和位移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路程是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4.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作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质点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速度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5.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6.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8.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9.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0.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C .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 .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1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s-t )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s .B .当 t = t 2 s 时,两物体相遇C .当t = t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 3 s 时,两物体相距s 1 m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
高中物理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 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 时的速度为( )A .8m/sB .12m/sC .10m/sD .14m/s答案:C解析:由v 2-v 20=2ax 和v 0=8m/s 、a =1m/s 2,x =18m 可求出:v =10m/s ,故C 正确。
2.2015年6月30日,厦门到武夷山高铁正式开通,3个小时可从厦门直达武夷山。
假设列车在某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5m/s 增加到10m/s 时位移为x 。
则当速度由10m/s 增加到15m/s 时,它的位移是( )A.52xB.53x C .2x D .3x答案:B解析:由公式v 2t -v 22a =x 得x ′x =152-102102-52=53,所以B 选项正确。
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LB.2LC.L2 D.3L 4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v 2=2aL ① (v2)2=2ax ②解得x =L4,A 选项正确。
4.(哈尔滨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为一个运动物体的v -t 图象,已知两段图线和t 轴所围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对于匀加速和匀减速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A .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1a 2=s 2s 1B .两段平均速度的比v 1v 2=s 1s 2C .两段平均速度的比v 1v 2=11D .两段时间的比t 1t 2=s 1s 2答案:ACD解析:加速阶段v 2-0=2a 1s 1 减速阶段0-v 2=2a 2s 2 故a 1a 2=s 2s 1,A 正确; 两个阶段的平均速度v 1=v 2=v2,B 错C 对;因为s 1=v 1t 1,s 2=v 2t 2,所以t 1t 2=s 1s 2,D 正确。
高中物理 1.2 位置 位移练习高一物理试题1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1.2位置位移同步练习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温度 B .质量 C .路程 D .位移答案及解析:由矢量的概念知位移是矢量, D 对;由标量的概念知,温度、质量、路程是标量,ABC 错。
故答案为D 。
2.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后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前5s 位移是50m ,前10s 位移是100m ,前20s 位移是200m ,则这列火车的运动情况( ) A .一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一不是变速直线运动答案及解析:根据v=s/t 可知,该火车在前5s 、10s 、20s 的位移都是10m/s ,这表面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故答案为C 。
3.如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t s -图象的是( )答案及解析:s-t 图中,斜率代表速度,ABC 均为直线,斜率不变,故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故答案为ABC 。
4.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早s 1t B .当2t t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2t t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3t t =时,两物体相距0s答案及解析:由图像可知,乙在s 1t 时才开始运动,甲在0时刻就开始运动,故A 正确;在2t t =时刻,甲乙两者位置相同,两物体相遇,故B 对,C 错;3t t =时,乙在0s 处,甲在原,两物体相距0s ;故答案为ABC 。
5.下图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B .在0~10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 .在10~25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25s 时相遇答案及解析:由图像可知,由图象可知,乙在10s 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m 。
高中物理 专题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 、B 、C 三点,已知AB=BC 。
AB 段的平均速度是2m/s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B 点的瞬时速度是( )A 、2。
8m/sB 、2。
6m/sC 、2。
4m/sD 、2.2m/s【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不涉及时间,所以选择位移速度公式,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m/s,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A 、2982/,15/,144a m s v m s x m ===B 、2982/,16/,36a m s v m s x m ===C 、2982/,17/,72a m s v m s x m ===D 、2980.8/,17/,144a m s v m s x m ===【答案】C【解析】选每隔一秒为一个时间段,因为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根据逐差法可得263x aT ∆==,解得22/a m s =,根据公式0v v at =+可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8217/v m s =+⨯=,根据公式2012x v t at =+可得872x m =,故C 正确【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 时,速度增加了10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 、4.1m/sB 、8.2m/sC 、10m/sD 、20m/s【答案】A【解析】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 时,速度增加了10m/s,即第一100m 的末速度为10m/s ,初速度为零,根据公式222v v ax -=可得22201000.5/22100v v a m s x -===⨯,第2个100m 过程中初速度为10m/s ,末速度为v ,则有202v ax v =+,解得102/v m s =,所以速度增加量为10210 4.1/v m s ∆=-=,故A 正确;【名师点睛】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然后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求出汽车的速度,最后求出速度的变化量4.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360m ,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 .0。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试题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试题1.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答案】D【解析】因为做匀减速运动所以速度随时间减小。
可是因为无往返所以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即位移随时间增大D对。
2.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1∶2∶3B.1∶23∶33,1∶22∶32C.1∶2∶3,1∶1∶1D.1∶3∶5,1∶2∶3【答案】B【解析】在1s时位移,在2s时位移,在3s时位移,故这三段位移大小比为,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故平均速度之比为1:2:3,选B.3.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答案】B【解析】[-=aT2,a= m/s2=1 m/s2vB== m/s=4 m/sv B =vA+aTvA=vB-aT=(4-1×2) m/s=2 m/s,vC=vB+aT=(4+1×2) m/s=6 m/s]4.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在第1 s、2 s、3 s、4 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2 m、3 m、4 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B.在第3 s、4 s内的平均速度是3.5 m/sC.第3 s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 m/s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AB【解析】人在4s内的总位移为x=10m,所以平均速度为,A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时间位移速度练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1.2时间和位移速度练习题★★知识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速度速率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分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决定因素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方向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无方向联系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定义式单位m/s m/s2 m/s决定因素v的大小由v0、a、t决定a不是由v、△v、△t决定的,而是由F和m决定。
由v与v0决定,而且,也由a与△t决定方向与位移x或△x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v方向一致由或决定方向大小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x-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v—t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2) 位移—时间关系式:(3) 位移—速度关系式: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高一物理讲义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与速度关系的公式,并能够进行计算。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一些扩展公式,灵活运用各种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过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 = v0 + at;2.位移公式:s = v0t + 1/2at^2;3.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位移间的关系式:v^2 =v0^2 + 2as;4.位移、时间、初速度、末速度间的关系式:s = 1/2(v0 + vt)t。
问题1:如何解决单一过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如:以36 km/h 速度行驶的汽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以0.2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0 s 到达坡底,求坡路的长度和汽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
练1:一辆车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车站 25 m 时开始制动,使车匀减速前进,到车站时恰好停下。
求:1)车匀减速行驶时的加速度的大小;2)车从制动到停下来经历的时间。
问题2:如何处理多过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例如: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4 s 后速度达到 20 m/s,然后匀速运动了 10 s,接着经 4 s 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是多大?2)质点在 16 s 末的速度为多大?3)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多大?练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 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 2 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 25 m。
求:1)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2)减速运动时质点的加速度是多大?3)质点匀速运动的时间多长?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 v、末速度 v_t、经历的时间为 t,则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 (v0 + v_t)/2;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为:v_t/2 = (v0 + at/2);二者的关系是:v_t = v0 + at。
高中物理第二章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练习新人教必修

第二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位移与速度的关系★★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0.4 m,问:(1)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为多大?(2)汽车在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求:(1)物体在2 s内的位移;(2)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3)物体在第二个2 s内的位移.★3.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1)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2)航空母舰的跑道至少应该多长?★4.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3 m/s2,求它向前滑行12.5 m后的瞬时速度.★★5.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1)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2)前4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3)前4 s内物体的路程.★6.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 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 s,行进了50 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7.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1)汽车刹车后20 s内滑行的距离.(2)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 m所经历的时间.(3)在汽车停止前3 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8.正以30 m/s的速率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 min,接一个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大小为0.6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小站且恰在小站停下,停车1 min后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求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长时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同步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4分×12=48分)
1. 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 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2.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最大()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
3. 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2 s末和第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B.平均速度小的物体,其瞬时速度一定小
C.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说明这段时间内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D.甲、乙、丙都做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平均速度最大,则在相同时间内,乙的位移最大
5.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车内一个乘客以自己为参考系向外观察,他看到的现象哪
个肯定错了()
A.车同向行使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B.公路两旁的树是静止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的前面不动
D.路旁的房屋向后运动
6. 如图所示,甲、乙、丙3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第6题图
西 东 A
B C r R 第10题图
7.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项目中,以12.91 s 的骄人成绩力压群雄,一举夺得了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平了沉寂多年的世界纪录.假定他在起跑后10 m 处的速度是8.0 m/s ,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 9.6 m/s ,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 )
A.8.0m/s
B.9.6 m/s
C.8.8 m/s
D.8.5 m/s
8.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9. 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 .物体在第2s 内的速度为6m/s
B .物体在第3s 末的速度为7m/s
C .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为5m/s
D .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速度为5m/s
10. 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半圆弧由A 点经B 点到达C 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
程分别是( )
A. 2π(R + r ) 向东 , π(R + r )
B. 2 (R + r ) 向东,2πR
C. 2π(R + r ) 向东,2π(R + r )
D. 2 (R + r ) 向东,π(R + r ) 11.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图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 、x 1、x 2、…x n -1、x n 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
第1 s 末、第2 s 末、……、第(n -1) s 末、第n s 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x 1为第2 s 末的位置,方向由O 指向x 1
B .Ox n -1为(n -1) s 内的位移,方向由O 指向x n -1
C .x 2x n 为前2n s 内的位移,方向由x 2指向x n
D .x n -1x n 为第n s 内的位移,方向由x n -1指向x n
12. 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5+
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2 m/s,39 m/s B .8 m/s,38 m/s C .12 m/s,19.5 m/s D .8 m/s,13 m/s
第11题图
选择题答题卡
二、计算题(共5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1题12分)
13. 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沿直线行驶6km到达A地,然后掉头沿原路返回3km到达B
地,坐标系原点定在车站,向东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试做出正确的坐标系并确定A、B两地的坐标。
14.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
体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15. 运动员在进行折返跑测试时,在运动场的一条直线跑道上,每隔5m放置一个空瓶.运动
员从最中间某一瓶子处出发,跑向最近的空瓶将其扳倒后返回,再扳倒出发点处的第一个瓶子,之后再折返扳倒前面的最近处的瓶子.依次下去,当他扳倒第6个空瓶时,他跑过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出发以后的这段时间,他一共经过几次出发点?
16.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前几秒内位移最大,前几秒内路程最大?
(2) 第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多大?
(3) 从第1秒末到第4秒末这段时间内,求质点的平均速度.
17. 相距12 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率是5 km/h,乙的速率是
3 km/h,有一小狗以6 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从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
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高一物理同步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 A
4. AD
5.B
6. ABC
7.D 8.ACD 9.AD 10. D 11. BD 12.B
二、计算题
13. x A=6km,x B =3km
14. (1)12m/s
【解析】设每段位移为x,则v=
2x
t1+t2
=
2x
x
v1+
x
v2
=
2v1v2
v1+v2
=
2×10×15
10+15
m/s=12 m/s.
15. 路程80m,位移大小20m,经过出发点4次
提示:画出过程图。
16.(1)4s内, 5s内
(2)平均速度为-9m/s, 大小是9m/s
(3)平均速度为-4m/s,负号表示沿x轴负方向17. 路程9km, 位移大小7.5km,方向由甲地指向乙地
【解析】设甲、乙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相遇的时间为t,则t=
x
v甲+v乙
=
12
8h=1.5
h.小狗在这段时间内跑过的路程x路=v狗t=9 km;由狗和甲同时同地出发,末位置相同,可知小狗的位移与甲的位移相同,故x狗=x甲=v甲t=7.5 km,方向由甲地指向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