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练习题
公共关系学各章节练习题(1)

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英文全称是()。
A、Public RelationsB、Public RelationC、Publication RelationsD、Publication Relation2、公共关系又可以称为()。
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人群关系D、社区关系3、公共关系用以协调组织与公众的主要手段是()。
A、私下谈话B、传播沟通C、人际交往D、舆论宣传4、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
A、发展人脉B、赚取财富C、招揽生意D、塑造形象5、社会组织要以()的满足为中心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A、组织利益B、政府利益C、公众利益D、个人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社会组织B、社会公众C、自然环境D、货币资金E、传播沟通2、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公共关系原理B、公共关系实务C、公共关系技术D、公共关系个案E、以上答案不对3、与公共关系学存在一定联系的学科有()。
A、行为学B、管理学C、广告学D、营销学E、传播学三、判断题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德国,英文缩写为PR。
()2、公共关系可以直接称为人际关系。
()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4、公共关系的客体是人民群众。
()5、公共关系的媒介是请客送礼。
()6、公共关系学与传播学既相互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7、公共关系的实质内涵是传播沟通。
()8、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在理论上涉及不同的学科范畴。
()四、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学:五、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的三个构成要素。
2、公共关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简述公共关系学与管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4、试分析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的联系和区别。
5、学习公共关系学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六、论述题1、夫妻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公共关系”?为什么?2、有人认为“公关=攻官”,你也这样认为吗?请说明理由。
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C二、多项选择题1、ABE2、ABC3、ABCDE三、判断题1、×2、×3、√4、×5、×6、√7、√8、√四、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帮助组织树立良好形象,谋求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与社会公众的谅解和支持,从而形成一种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的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要素是()。
A、组织、公众、形象B、形象、公众、传播C、组织、公众、舆论D、组织、公众、传播A |B |C |√D |2、公共关系五步工作法是在“四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增加了()。
A、调查B、评估C、论证D、策划A |B |√C |D |二、判断题公共关系的公众特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和,即那些与公共关系主体有直接或潜在关系,相互影响、有互动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对|错|一、单项选择题1、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产生于()。
A、世界公共关系前史阶段B、中国公共关系前史阶段C、近代公共系的萌芽阶段D、现代公共关系阶段A |B |C |√D |2、艾维·李所代表的是()。
A、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B、单向传播式的公共关系C、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D、双向对称性的公共关系A |√B |C |D |二、判断题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祥地,还是公共关系走向世界的策源地。
对|√错|一、多项选择题1、公关部在组织内充当的角色为()。
A、情报信息部B、整体形象策划部C、决策参谋部D、“宣传部”E、“外交部”√ A |√ B |√ C |√ D |√ E |2、公共关系意识包括()。
A、真诚互惠的意识B、塑造形象的意识C、全员公共关系意识D、立足长远的意识E、传播沟通的意识√ A |√ B |√ C |√ D |√ E |一、单项选择题1、那些零散的、直观看来毫无价值的信息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考察它们的联系,从而发现其中的价值的方法属于()。
A、专题调查B、随机捕捉C、合作调查D、开掘信息A |B |C |√D |2、将生活中“道听途说”,报上、书上的一些零散、无序的信息采来,从中筛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
A、专题调查B、随机捕捉C、合作调查D、开掘信息A |√B |C |D |一、判断题1、按照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两种。
公共关系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 、 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是()。
A 公关理论B 、公关实务C 、公众D 、公关史2、 在使用 “公共关系 ”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 在,即( )。
A 公共关系状态B 、公共关系活动C 、公共关系观念D 、公共关系传播3 、公共关系专门运用各种传媒沟通媒介来处理(A、下级和上级之间的关系B、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体之间的关系独立的学科5、 下面哪一个不是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A 公众关系B、传播活动C、信息搜集D、管理职能 6 、 下面哪一个不是公共关系的特征()A 灵活的独创性 B、准确的定位性 C、高度的综合性 D、突岀的实践性 7、 公共关系的发源地是()。
A 英国B 、法国C 、日本D 、美国8、 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岀( )。
A 公共关系咨询B 、投公众所好C 、“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D 、说真话9、 哪一年国际公关协会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标志着公关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 存在( )。
A、 1935 B 、 1947 C 、 1955 D 、 198510、我国高校中首先设立公共关系专业的是( )。
A 复旦大学B 、深圳大学C 、中山大学D 、清华大学11、提岀 “投公众所好 ”主张的是( )。
A 卡特利普 B 、伯内斯 C 、艾维•李 D 、巴拉姆12、“公关咨询 ”的概念谁首先提岀来的( )。
A 卡特利普B 、森特C 、艾维•李D 、伯内斯13、开创国有企业设立公关部先例的是( )。
A、广州中国大酒店B、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C 长城牌风雨衣公司D、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4、“揭丑运动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舞台,把焦点对准( )。
A、政府 B 、企业 C 、报刊 D 、公共关系公司 15、 公共关系产生的首要条件是( )。
A 民主政治的发展 B、市场经济的繁荣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D 开放创新的文化16、 在(),公共关系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爱德华•伯内斯。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人性文化的发展,公共关系成长的土壤。
②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原因。
③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④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公共关系产生的技术条件。
2.公共关系公司工作的原则①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②为客户保密。
③一切为客户着想。
3.企业文化的内容①深层的观念形态文化。
②中层的行为形态文化。
③表层的现象形态。
4.公共关系社团的特征①组织结构的松散性。
②人员构成的广泛性。
③内容的社会服务性。
④工作目标的非营利性。
⑤经费来源的多渠道性。
5.公共关系传播的规律①双向沟通律②情感唤醒律③客观超脱律④因人因时适宜律6.最常用的文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7.组织情况调查包括①组织的基本情况。
②组织实力情况。
③员工的基本情况。
8.问卷调查法的类型①开放型问卷。
②封闭型问卷。
9.一个好的公共关系活动主题一般要考虑到①公共关系目标。
②信息特征。
③公众心理。
10.公共谈判的基本原则①平等互利原则②开诚布公。
③真诚合作。
二、填空题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2.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为,他主要的公共关系思想与宣传思想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
3.公共关系著作《有效公共关系》的作者特利普和森特,论述了“双向对称”。
4.公共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可以把公众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三、名词解释1.公众关系:是社会组织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现代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建立互利合作的共同关系为重点,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管理科学和经营艺术。
2.谈判:是当事人就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相互磋,商洽来消除分歧,寻找共识,达到协议的过程。
3.多余信息:指的是信息中的某些部分,虽然不是传播的内容本身,但根据符号使用规则看来是必要的,而它又不是由发送者自有选择的。
4.政府公从关系:指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既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的,维护和发展各种内外关系,以体现政府根本职能的一种管理思想和实践活动。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A Public RelationsB Public RelationC Publication RelationsD Publication Relation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 社会组织B 公众C 传播D 政府3、组织形象的基础是()A 产品形象B 人员形象C 管理形象D 文化形象4、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特征()A 情感性B 广泛性C 长期性D 单向性5、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A 塑造组织形象B 协调公众关系C 传播信息D 提高知名度6、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内容是()A 组织形象B 产品信息C 服务信息D 新闻报道7、公共关系调查的首要步骤是()A 制定调查方案B 确定调查任务C 收集调查资料D 处理调查结果8、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A 创新性B 可行性C 效益性D 随意性9、公共关系评估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 评估准备B 评估实施C 评估分析D 评估总结10、以下哪项不是危机公关的原则()A 及时性B 诚实性C 灵活性D 隐瞒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社会组织B 传播C 公众D 政府E 环境2、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A 产品形象B 服务形象C 人员形象D 文化形象E 环境形象3、公共关系传播的媒介包括()A 人际传播B 组织传播C 大众传播D 网络传播E 群体传播4、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包括()A 文献调查法B 观察法C 访问法D 问卷调查法E 实验法5、危机公关的策略包括()A 危机预防B 危机处理C 危机恢复D 危机控制E 危机评估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内涵。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以塑造自身形象,优化生存环境,促进事业发展的一种管理活动。
其内涵包括: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旨在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来影响公众;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反映了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公共关系学课后练习题

公共关系学课后练习题一、单选题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2. 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公众关系)。
3. 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传播沟通)。
4.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5.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
6.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
7. 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原则宣言》)。
8. 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李)9.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
10.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1955年)。
11. 组织形象的基础是(产品形象)。
12. 企业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厂名和商标是处于(初创时期)。
13. 民主参与是用来协调(内部公共关系)的。
14.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提高素质功能)。
15. 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从事实出发)。
16. 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管理部门)。
17. 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广告宣传部门)。
18. 与公共关系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长处之一是(职业水准较高)。
19. 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20. (公共关系顾问)是公共关系的专职高级工作者,为专业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工作。
21. 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的(较为稳定、安全)状态。
22. 建设型公共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初创时期)。
23.分析组织的自我期待形象与实际社会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差距图)24. 交际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是(灵活而富有人性,效果直达情感层次)25. 自我与他人、个人对个人的传播活动属于(人际传播)。
26. 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厌倦和反感情绪,公关人员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9c59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5.png)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C 12、C 13、A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1、ACE 2、AD 3、ACDE 4、BE 5、AB 6、A.B 7、AB8、CDE 9、ABCDE 10、ACDE 11、ABCDE 12、ABCDE 13、ACE 14、BD 15、AC三、名词解释题1、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P3〕2、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
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根底,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P10〕3、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这种相处和交往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的公众环境状态中比拟直观的方面。
公共关系“好〞还是“不好〞,从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就可以直接判断。
〔P16〕4、形象〔P18〕5、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它主要从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21〕6、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
这种舆论反映和评价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公众环境状态中无形的方面。
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根本态度和行为。
〔P17〕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观念、协调观念? P122、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P13-143、为什么说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15-16五、论述题1、从关系、职能、学科的角度论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要点:公关本质属性;分别阐述关系、职能、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学总练习题

《公共关系学》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 B )。
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2、1923年,( A )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版,此为公关理论的奠基之作。
提供信息A、爱德华。
伯内斯B、艾维.李C、多尔曼.伊顿D、巴纳姆3、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双向对称”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A、爱德华.伯内斯B、艾维。
李C、斯科特.卡特李普D、巴纳姆4、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是( C )。
A、北京大学B、复旦大学C、中山大学 D深圳大学5、( B )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A、1997B、1998C、1999D、20006、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指的是( A )。
A、时尚B、价值观C、舆论D、性格7、一个社会组织被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指的是( A )。
A、认知度 B、美誉度C、和谐度D、知名度8、态度层次的传播对象是( C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9、行为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C )。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D、为公众10、( C )年,美国公共关系效果测量联合会在马里兰大学成立。
A、1995B、1996C、1997D、199811、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A。
公共关系意识 B。
公共关系观念C。
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12、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著名文件是( B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的形成》 D。
《公共关系学》13、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A。
销售部门 B.广告宣传部门C。
接待部门 D.办公室14、建设型公关主要适用于组织发展的( D )A。
严重失调时期 B。
顺利发展时期 C.稳定时期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 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2.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 。
3.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旗手是美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
4.开创公共关系这一崭新行业的先驱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是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环境。
6. 按公众的态度和意向,可将公众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边缘公众三类。
7. 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 、维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矫正型公关。
8.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随时性、________________ 、反馈性、情感性、主观性。
9. 抽样的方式有 ________________ 和配额抽样两类。
10. 民意测验的调查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 、通讯调查、电话调查和__________________ 。
11. 政府办事公开,包括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开办事人员.12.公共关系的英语缩写是_________________ 。
13.被成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的公共关系职业开创者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__________ 年在__ _____ 成立。
15.开创公共关系这一崭新行业的先驱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是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17. 按公众的态度和意向,可将公众区分为______________ 和边缘公众三类。
18. 从工作性质上看,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具有_______________ 性和__________ 性。
19.大众传播是___________ 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送给__________ 大众。
20. 根据企业的总产值或总销售量抽取一定的百分比作为公关预算的方法叫做。
21. CI 不是对对个别产品的“包装” ,而是对企业“ _________________ ” 。
22. 为他人作介绍时需要注意一个基本原则,即应该受到特别尊重的一方有2 3 •公共关系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
2 4•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于 ___________ 年在北京成立。
2 5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___________ 年在________ 成立。
2 6 .人际传播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 7•组织中的正式沟通主要体现组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
2 8 .按公众的态度和意向,可将公众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边缘公众三类。
29 .从工作性质上看,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性和__________ 性。
30 •大众传播是___________ 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信息传送给__________ 大众。
3 1.知名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 的压力就越大。
32. CI 不是对对个别产品的“包装” ,而是对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 ” 。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常,公关部经理被授权代表,适于出面各种级别(层次)的接待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 •大众传播B •组织形象C.社会交往D .传播沟通2.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A•《公共关系学》B •《舆论》C.《有效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3.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
A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C.日本本田公司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4.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A•文化条件B•历史条件C.政治条件D.经济条件5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
A.加强宣传B.扩大组织C.研究国情D .积极应用6. 在部门隶属型公共关系机构中较好的一种形式是(A .归属于销售部门B .归属于广告宣传部门C.归属于接待部门D .归属于办公室7. 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是()。
A. 内部公众B. 顾客公众C.媒介公众D.政府公众8. 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
A .人员形象的内涵B .人员形象的外显C.文化形象的内涵D.文体形象的外显9. 情调、风格、含义是()。
A .文化形象的内涵B .文化形象的外显C.标识形象的内涵D .标识形象的外显10. 当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A .建设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矫正型公关11. 适用于规模不大的人口总体的抽样方法是()。
A. 间隔随机抽样B. 分层随机抽样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
)。
应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
A .问卷法B. 抽样C.资料分析D •实施调查13.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A.民意测验B.抽样调查C.公众代表座谈会D .资料分析14 •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A .直接传播B .两级传播C.三级传播D .多级传播15. 政府减少因办事程序错误而造成低效率现象和扯皮现象而采取的办法是()。
A. 办事公开B. 领导决定C.班子协商D .新闻发布16. 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 .大众传播B .组织形象C.社会交往D .传播沟通17. 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A. 《公共关系学》B . 《舆论》C.《有效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18. 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
A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C.日本本田公司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19. 会见的坐席安排,一般客人应坐在主人的()。
A .左边B .对面C.右边D.随便哪边都行20. 交际型公关的效果较为突出的是()。
A.提高知名度B.扩大组织C.感情的联络D .提高美誉度21. 传播的基本要素是()。
A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B .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反馈C.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 D . A与B22.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人情味最浓、情感沟通效果最好的是()。
A. 人际传播B. 大众传播C.公众传播D.组织传播A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B.内部公众、外部公众C.首要公众、次要公众D•顺意公众、外部公众24. 公共关系主要被用于()。
A .政治组织B.经济组织C.各类社会组织D .社会团体25. 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区别于其他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是()。
A .以宣传产品为目标 B.以灌输政治信仰为目标C.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D.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目标26. 问题管理又称为()。
A. 论题处理B. 危机管理C.集中管理D .难题管理27. 公关部门设在行政办公室是一种()。
A .部门隶属型B.独立形C.部门并列形D .高层领导直属形28. 媒介公众作为“把关人”具有()。
A.确定议题的功能B .授予地位的功能C.公众代表的功能 D . A和B29.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A .直接传播B .两级传播C.三级传播D .多级传播30.倒金字塔新闻稿中,最重要的是()。
A. 导语部分B. 新闻事实部分C.新闻背景资料D .新闻主体部分31. 发生土法性危机事件后,应该()。
A .保持沉没,回避新闻界B .立即安置公众,但不必做任何解释C.进行辟谣,以正视听D.由专人向公众发布信息,集中处理与事件有关的新闻采访32. 接待重要来防者应由组织()出面。
A. 主要负责人B .公关部负责人C.所以高层管理者D. A与E33. 交际型公关的效果比较突出的是()。
A .感情的联络B .提高知名度C.美誉度的改善 D .既可以提高知名度,又可以改善美誉度34. 会见的坐席安排,一般客人应坐在主人的()。
A .左边B .对面C.右边D.随便哪边都行35.在各种传播方式中,信息反馈最困难的是( )。
A.人际传播B.小团体传播C.大众传播D .提高美誉度36. 传播的基本要素是( )。
A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B .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传播反馈C.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 D . A与B37. BBS(布告板系统)是指()。
A.通过个人电脑联网形成的沟通系统B.通过可视电话联网形成的沟通系统C.图文传真系统形成的沟通系统D•通过手机联网形成的沟通系统38. 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可将公众分为( )。
A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B.内部公众、外部公众C.首要公众、次要公众D•顺意公众、外部公众39. 公共关系主要被用于( )。
A .政治组织B.经济组织C.各类社会组织D .社会团体40. 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区别于其他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是( )。
A .以宣传产品为目标B. 以灌输政治信仰为目标C.以塑造组织形象为目标D.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目标41. 问题管理又称为( )。
A. 论题处理B. 危机管理C.集中管理D .难题管理42. 内部公众是( )。
A .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B. 一种“准自家人”C .一种传播性最强的公众D .A与B43. 人群关系这一概念属于( )。
A.社会学范畴B .行政管理学范畴C.政治学范畴D .管理学、行为学范畴44. 实际形象即( )。
A .组织自己所期望的社会形象B .社会公众和舆论对组织的客观评价C.自我设计的形象 D .最理想的形象45. 倒金字塔新闻稿中,最重要的是( )。
A. 导语部分B. 新闻事实部分C.新闻背景资料 D •新闻主体部分三、名词结解释1.公共关系;2.“便士报运动” ;3.告知公众;4.自我形象5.特别节目;6.知名度;7.全员公关管理;8.名流公众9. CI(CIS);10.美誉度;11. 新闻代理;12. 行动公众四、简答题1. 什么是公共关系活动?2. 组织内设公关部门的特点有哪些?3. 公众分析的意义是什么?4. 什么是形象差距分析?5. 什么是非正式沟通?6. 什么是深度调查?7. “接丑运动”如何促进公共关系职业化的进程的?8. 简述组织内设公关部门的三种基本模式。
9. 简要说明公共关系的参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