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51机械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机械原理》郑文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或任一本具有考试大纲要求内容的机械类《机械原理》教材。
二、考试大纲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平面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分析);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3.用速度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用解析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4.移动副、螺旋副、转动副中的摩擦和自锁;机械的效率与自锁的关系。
5.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6.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绘制;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及刀具加工的轨迹;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关系、滚子半径与凸轮的关系、平底从动件的平底长度的确定)。
7.齿轮机构的优缺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共轭齿廓;渐开线的形成、特性及渐开线齿廓的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尺寸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过程、正确啮合条件、中心距、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廓的切齿方法和原理;渐开线齿廓发生根切的原由及不发生根切的方法;变位齿轮的加工原理、尺寸参数;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和圆锥齿轮机构齿廓的形成、参数和尺寸计算、当量齿轮;蜗杆机构齿廓的形成、参数和尺寸计算。
8.轮系的分类和应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选配条件。
9.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间歇运动机构、万向节连轴节机构、螺旋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速度波动的原因及危害;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机器的运动方程及其求解方法;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中飞轮的设计原理。
11.机械平衡的目的及类型;刚性转子的平衡原理、不平衡量的测定及平衡精度;简单介绍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平面机构的静平衡。
820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

820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是研究机械结构与机械运动规律的学科。
考研大纲中的机械原理主要包括力学基础、刚体力学、弹性力学、液体力学等内容。
以下是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的详细介绍。
一、力学基础1.力学体系和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基本概念的引入,力学基本体系的分类和基本要求。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基本应用。
3.力学量及其计算:力、质量、重力和压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刚体力学1.刚体的平衡:平衡的条件,刚体的受力分析。
2.质心和重心:质心和重心的概念及其计算。
3.刚体的运动学:刚体的运动学描述,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计算。
4.刚体的动力学:动力学基本定理,刚体的动力学运动方程。
三、弹性力学1.弹性体的概念和分类:弹性体的基本概念,弹性体的分类和特点。
2.弹性体的应力与应变: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及其计算。
3.弹性体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参数的计算。
4.应力—应变关系与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式,弹性变形的计算。
四、液体力学1.理想流体的概念和性质:理想流体的基本概念,理想流体的性质及其计算。
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定理,流体静压的计算。
3.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流体动力学的应用。
以上是机械原理最新版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在考试中,不仅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此外,考生还需要多做相关习题和实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学习,同时多利用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如视频教程和模拟考试等,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3机械原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
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
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
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
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
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在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
1.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
- 牛顿定律
- 动力学和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动力学方程和静力学平衡条件
2. 力的分解和合成
- 力的合力和分力
- 力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力的正交分解
3. 简化模型
- 离散质点系
- 刚体
- 平面力系
4. 动力学和静力学分析
- 直线运动和平面运动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惯性力和约束反力
5. 杠杆原理
- 杠杆的平衡条件和运动条件
-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功率传递
6. 摩擦力分析
- 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 静摩擦和动摩擦的特性
7. 齿轮传动
-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齿轮传动的速比和转矩传递
8. 曲柄机构
- 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 曲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9. 运动学分析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学图示法和几何法
10. 动力学分析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弹簧与阻尼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原理考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
济南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52机械原理

852机械原理一、参考书目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著,2014年1月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题型与分值试卷结构为:客观题(50%),计算分析题(50%),满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一)绪论1)、明确机构、机器、机械的定义;2)、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二)机构的机构分析1)掌握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及运动链等概念;2)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其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3)熟练掌握自由度计算中的特殊情况(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等);(三)机构的运动分析1)正确理解瞬心的概念,并能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2)熟练运用瞬心法对简单机构进行速度分析;3)熟练掌握用矢量图解法对简单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四)平面机构连杆机构1)熟练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有关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2)掌握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极位夹角、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的概念;3)熟练掌握刚化反转法原理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五)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2)掌握推杆常见的基本运动规律的性质、及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3)熟练掌握盘形凸轮机构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尺寸及其相互关系;4)熟练掌握偏置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原理、方法;5)凸轮设计的注意事项。
(六)齿轮机构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2)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熟悉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3)熟练掌握直齿轮、斜齿轮、蜗轮蜗杆等的传动特点及几何尺寸计算及作图分析;掌握重合度的概念及意义;对变位齿轮有明确的概念;4)掌握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特点及当量齿轮概念。
(七)齿轮系及其设计1)熟悉轮系的分类;能计算各种类型轮系的传动比;了解轮系的应用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2)熟练掌握复合轮系的分解与传动比计算;(八)其它常用机构了解万向联轴器、螺旋机构、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等的特点及应用。
西南交大机械原理考研大纲

西南交大机械原理考研大纲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大纲一共包括12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会涉及到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理论和方法。
以下是对大纲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第一章: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机械系统、质点与刚体、坐标系、运动描述等)。
第二章:质点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平面问题、空间问题等)。
第三章:刚体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平面问题、空间问题等)。
第四章:刚体运动学(平移与旋转运动、刚体的相对运动等)。
第五章:杆与轴的运动(杆件运动、轴系的选取与使用等)。
第六章:转动惯量和转动平衡(刚体的质心与转动惯量、转动平衡方程等)。
第七章:自由度与约束(自由度的概念、刚体的约束条件等)。
第八章:虚功原理(虚位移、虚功原理的推导与应用等)。
第九章:动力学原理(牛顿定律、刚体动力学、动力学分析等)。
第十章:动量与动能(刚体的线性动量、角动量、动能等)。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简谐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等)。
第十二章:机械波动(梯度波动、机械波动方程、波的传播等)。
这些章节涵盖了机械原理的基本内容,旨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包括一些实例分析、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大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工程力学的理论体系,为将来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大纲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机械原理的框架,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论与实践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吉林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吉林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吉林大学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十个重点大纲,如下:一、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分析2、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分析(1)同一构件两点间的速度、加速度分析(2)重合点间的速度、加速度分析(需判断是否存在科氏加速度)二、机构的结构分析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数目)2、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局部自由度、复合较链、虚约束)3、高副低代(常与自由度计算、运动分析结合出题)4、拆分杆组(常与自由度计算结合出题)】三、机构的力分析1、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作图法)2、质量代换法应满足的条件(1)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2)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3)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四、机构的的效率和自锁1、串联、并联、混联机组的效率公式2、运动副自锁条件:(1)移动副:驱动力在摩擦角之内发生自锁(2)回转副:外载荷作用在摩擦圆之内发生自锁3、机械的自锁条件:五、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渐开线特点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的计算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5、一对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渐开线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6、计算重合度、画实际啮合线段7、如何避免齿轮根切、最小根切数、齿轮的切削加工法按原理分有哪两种8、斜齿轮的当量齿数、法面参数(标准值)、端面参数9、斜齿轮优点10、锥齿轮参数的标准值(大端)、当量齿数六、齿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的受力分析(机械设计的知识点)2、传动比机算(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一般常考复合轮系)3、轮系的作用七、机械的平衡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2、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3、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区别(静平衡:惯性力平衡,动平衡:惯性力与惯性力矩平衡)八、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1、等效动力学模型的求解2、稳定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1)平均角速度与不均匀系数(2)飞轮的设计(最大盈亏功、飞轮多装于高速轴、飞轮的调速原理)九、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平面机构的基本型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2、满足杆长条件下,不同构件为机架时形成什么机构3、极位、极位夹角、摆角、传动角、压力角、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要熟练作图)4、行程速比系数的确定(速度、时间、极位夹角)、急回运动及其作用、死点位置5、连杆机构的设计(作图法)(1)依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2)按连杆预定的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十、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分类2、推杆运动规律对应的冲击类型(刚性冲击、柔性冲击)3、判断凸轮机构中推杆的偏置方向是否合理(逆转右偏、顺转左偏)4、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会作图画出凸轮机构的基圆、行程、位移、接触点压力角、。
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研究生考试大纲一、复习参考书1、机械设计基础(上). 王华坤、范元勋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82、机械原理. 郑文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6、7版二、复习要点第一章 绪论1.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机械、机器、机构2.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3.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 平面机械结构分析1.研究机构结构分析的目的2.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重点: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重点: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征;有存在曲柄条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4.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法设计重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工作特征,压力角、传动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与计算第五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运动特征3.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图解法4.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滚子半径选择重点:凸轮轮廓的图解法设计,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第六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圆的渐开线及其性质4.渐开线齿廓的啮合及其特点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6.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齿轮的安装7.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8.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9.渐开线齿廓的切削加工原理10.渐开线齿廓的根切,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条件,齿轮的变位11.变位齿轮传动,无侧隙啮合方程12.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13.蜗杆蜗轮传动14.锥齿轮机构重点: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及传动计算,尺寸计算,重合度计算,变位齿轮原理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1.轮系及其分类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与应用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与应用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与应用重点: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第八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研究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2.构件惯性力的确定3.运动副中的摩擦及运动副反力的确定4.机构的力分析5.速度多边形杠杆法重点:运动副反力的确定,机构的力分析,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第九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1.平衡的目的与分类2.刚性回转件的平衡,静平衡,动平衡重点:动平衡计算第十章 机器的机械效率1.机械的运动和功能的关系2.机械的机械效率和自锁3.斜面传动的效率4.螺旋传动的效率重点:机械效率的分析计算第十一章 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研究机器运转及其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2.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3.机器运动方程式4.已知力作用下机器的真实运动(力是位置函数时)5.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6.机器运转的平均速度与不均匀系数7.飞轮设计重点:机器等效力、力矩计算,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轮系的类型和功用;
2.周转轮系及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六、间歇运动机构及其它常用机构
1.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机构的运动特点、应用;
2.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
七、机械系统动力学
1.机器的运转过程;
2.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3.机器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飞轮的应用。
八、机械的平衡
基本理论方面重点考 查的内容:
一、机构的组成与结构
1.机构的组成,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4.机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二、连杆机构
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平面连杆机构中存在整转副、曲柄的条件及其分析判断;
1.机械平衡的分类;
2.刚性转子的静、动平衡方法
3.平面构件惯性力的平衡方法;
4.平面机构的平衡方法。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是:
1.基本概念要清晰
如机构的高副、低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压力角、传动角。齿轮的模
数、正确啮合条件等。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要透彻、全面。
2.对理论知识要会综合运用
复习时要注意每种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其演化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如平面连杆机构中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机械原理
(一)考试内容
试题以西孙恒编著《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为蓝本,内容
涵盖该教材中如下所述的一至八部分,间歇机构等方面的内容都可能涉及到。以基本概念、
3.注意答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的全面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答计算题时所用公式要写完整,符号要有说明,推导详细。答分析论述题时注意前后 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述问题全面。
(三)、考试基本题型
基本题型可能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等。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中直齿圆柱齿轮、斜 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轮蜗杆。每种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机械的等效动
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建议同学们将教材多看几遍,融会贯通、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理
论和方法。经验表明,只有对教材的全面理解,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仅靠记忆是不够的。
3.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功能、工作特性。
三、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分类、特点、功能;
2.典型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应用;
3.凸轮机构基本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四、齿轮机构
1.齿轮啮合基本定律;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变位齿轮;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加工、根切;
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标准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