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按形状分为盘形、圆柱形、平板型等;按从动件类型分为尖底、滚子、平底等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匀速运动,产生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分段匀变速运动,产生柔性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余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正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照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按照给定的急回特性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05 凸轮机构及其设 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机械、操纵控制、传动装置等
凸轮机构的分类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 动、力和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构、传动、控制等 方面。
研究内容
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
从简单机械到复杂机械系统,从经验设计到基于科学计算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 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 原理的学科。
具有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 传动角等特性,这些特性对机构的运 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能的学科。

它研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方式。

机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力的分析:力是机械运动的基础,机械原理研究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机械系统的影响。

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平衡条件和运动方式。

二、力的传递和转换:机械装置通过传递和转换力来实现能量的转移。

机械原理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以及力的转换方式,如杠杆原理、滑块机构和凸轮机构等。

三、运动的分析: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学特性。

通过分析运动学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

四、平衡和稳定性: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条件。

通过分析系统的受力平衡条件,可以确定系统的平衡位置和平衡状态。

五、摩擦和磨损: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中的摩擦和磨损问题。

摩擦会使机械系统的能量损失,而磨损则会导致机械零件的损坏。

通过研究摩擦力和磨损机制,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和零
件磨损,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总之,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提供了研究和设计机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应用机械原理,可以解决机械系统的力学问题,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简单的机械原理

简单的机械原理

简单的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是指机械运动和力学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在机械系统中,有许多常见的原理,这些原理包括:
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通过杠杆的变换,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或作用大小。

例如,当一根杠杆左侧施加一个小力时,右侧可以产生较大的力。

2.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通过轮轴的转动运动,可以将力传递到其他地方。

例如,车辆的轮子通过轮轴的转动将引擎的动力传递到地面,使车辆前进。

3. 齿轮原理:齿轮原理是指通过齿轮的啮合,可以改变转速和转矩。

通过齿轮传动可以实现不同的速度比和扭矩转换。

4.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通过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减小物体上的重力。

斜面可以降低需要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

5. 曲柄连杆机构原理:曲柄连杆机构原理是指通过曲柄和连杆的配合,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

这在内燃机中广泛应用,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输出动力。

6. 水平平衡原理:水平平衡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系统中,当系统的重心位于支持点的正上方时,系统保持稳定。

这在吊车等工程机械中是非常重要的原理。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它们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机械的工作原理

一些机械的工作原理

一些机械的工作原理
1. 摩擦力原理:根据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机械可以转动或运动。

例如,摩擦力可以使螺丝刀可以旋转并拧紧螺丝。

2. 杠杆原理:基于一个支点和应用力点的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增加或减少力量的大小。

例如,撬棍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轻松地提起重物。

3. 电动机原理:电动机利用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力和运动。

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强度,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4. 齿轮原理:齿轮是通过一系列相互咬合的齿轮齿,将力和运动传递给其他部件的机械原理。

不同大小的齿轮可以改变输出力或速度的大小。

5. 液压原理:基于流体在封闭管道中传输压力的原理,液压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压力来产生力和运动。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如汽车制动系统和起重机械等。

6. 空气压缩机原理:空气压缩机利用活塞运动将空气压缩到较高压力,然后通过释放压力来产生能量和执行工作。

空气压缩机广泛应用于气动工具和压缩空气系统等领域。

7. 磁力原理:根据磁场的吸引或排斥力,可以产生力和运动。

例如,电磁铁利
用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来吸引和释放磁性物体。

8.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是通过将可燃物质和氧气混合后点燃产生爆炸来驱动活塞运动的。

活塞的运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动力。

这些只是机械原理的一些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原理用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和工艺中。

机械原理考研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考研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考研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物体的受力分析:包括受力分析的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件的受力分析等内容。

2.物体的运动学分析: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内容。

3.物体的动力学分析: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等内容。

4.物体的能量分析: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内容。

5.物体的工作与能量传递:包括力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内容。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的外部作用与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2.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包括加速度、位移、速度、功等。

3.力的平衡:受力物体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4.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5.动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包括动量定理、冲量等。

6.能量:能量是描述物体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7.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装置能量转换效率的物理量。

8.静力学:静力学是描述物体静止状态和受力平衡的物理学分支。

9.动力学:动力学是描述物体动态运动的物理学分支。

10.机械波动力学:机械波动力学是描述机械波传播和力学振动的物理学分支。

以上就是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也是考研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之一。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机械原理在机械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装配和运动机构的设计等。

2.机械加工:机械原理用于机械加工中,包括机床的选择、切削力的计算等。

3.机械传动:机械原理用于机械传动中,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4.液压传动:机械原理用于液压传动中,包括液压元件设计、液压系统分析等。

5.自动控制:机械原理用于自动控制中,包括机械控制系统、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设计等。

6.机械振动:机械原理用于机械振动中,包括机械系统振动分析、振动控制等。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1.杠杆原理:用手杆抵住物体,用力举起物体的力量增加
实例:在开启门把手时,使用杠杆原理使门开启更容易。

2.轮轴原理:将一个物体放在一个滚轮上,可以更容易地将物体移动
实例:使用手推车将重物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3.倾斜平面原理:将一个物体沿着倾斜的表面移动,需要比沿着直立的表面更少的力量
实例:使用斜坡将一个物体推到更高的位置。

4.齿轮原理:两个齿轮之间的齿轮可以更有效地传递能量
实例:在自行车上使用齿轮使骑行更容易。

5.滑轮原理:将一个物体穿过一个滑轮,可以更容易地将物体举起来
实例:使用滑轮将重物推到更高的位置。

6.弹簧原理:将一个物体压缩到弹簧中,可以在释放弹簧时将物体弹起来
实例:使用弹簧将玩具弹起来。

7.气压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压,可以更容易地将物体推出容器
实例:使用气压将液体从容器中喷出。

8.摩擦原理:物体在表面上的摩擦力使得物体停止或减速
实例:使用刹车将汽车减速或停止。

9.吸盘原理:使用吸盘可以将物体吸附在表面上
实例:使用吸盘将玻璃板固定在平面表面上。

10.悬挂原理:在两个支点之间悬挂一个物体,可以更容易地将物体旋转或移动
实例:使用吊车将重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机械原理课程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内容

机械原理课程内容一、引言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的基础。

本文将从机械原理的定义、分类、基本概念、力学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机械原理的定义和分类1. 机械原理的定义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科学,它是现代工程技术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

通过对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研究,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机械原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机械原理可以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大类。

静力学主要研究在静止状态下物体所受外力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而动力学则主要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所受外力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

三、基本概念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指牛顿在1687年提出来的三个公式,分别为: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被外力迫使改变状态。

动量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它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相等而反向的力。

2. 力矩力矩是指一个力在垂直于该力所在平面上的距离与该力大小之积,也就是说,它是描述旋转效应的一种物理量。

通常表示为M=F×d,其中F为力的大小,d为力臂长度。

3. 质心质心是指一个物体所有质点组成的系统中,所有质点质量乘以其位置之和再除以总质量所得到的位置。

通俗地说就是这个系统中所有点所组成图形重心的位置。

4. 前馈和反馈前馈和反馈是机械原理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前馈指将输出信号提供给输入端,在输入信号到达后立即进行修改;而反馈则是将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系统中,以便进行比较和修改。

四、力学原理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系统内,机械能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里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其中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十大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及实例
1.杠杆原理:使用杠杆原理可以轻松移动重物,例如使用撬棍打开门、使用铁锤砸击钉子。

2.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可以让我们轻松移动重物,例如使用手推车、自行车和汽车等。

3. 重力原理:重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和控制物体的重量,例如使用秤和吊钩等。

4.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移动重物,例如使用滑板、滑雪板和滑轮等。

5. 水平平衡原理:水平平衡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例如使用平衡木、高跷和滑板等。

6. 压力原理:压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和测量压力,例如使用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等。

7. 浮力原理:浮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浮在水面上,例如使用救生衣和浮动器材等。

8. 摩擦原理:摩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和减少摩擦力,例如使用润滑油和摩擦垫等。

9. 弹性原理:弹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和测量弹力,例如使用弹簧和橡皮筋等。

10. 管道原理:管道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传输流体和气体,例如使用水管、气管和油管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如何分类的?(1)构件:机械中每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2)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连接。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上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

(3)分类方法:1、根据约束的数目分类为Ⅰ级副、Ⅱ级副、Ⅲ级副、Ⅳ级副、Ⅴ级副。

2、根据两构件的接触形式:分为低副、高副。

3、根据两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副等。

4、也可分为:平面运动副和空间运动副。

2-2 机构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他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答:1、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运动简图:可以正确的表达出机构的组成构件和构件间的连接运动副,即机构的组成形式。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答:1、自由度与原动杆的数目相等。

2、当少时:机构的运动将不确定。

当多时:将导致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损坏。

3、少的我们称之为欠驱机构:它遵循最小阻力定律,所以人们制造了很多欠驱机构或装置,并增加机构的灵活性和自适性。

多的称之为冗驱机构:若各部分原动件的运动彼此协调,则各原动件将同心协力来驱动从动件,从而增大了传动的可靠性,减小尺寸和重量,并利用克服机构处于某可异位形时受到的障碍。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1、为使平面低副机构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平面机构,便于对含有高副的平面机构进行研究,要进行“高副低代”。

2、“高副低代”的条件:(1)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2)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

3-1 何谓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答:1、在用矢量方程法分析机构的运动时,首先根据合成原理列出机构的速度(加速度)矢量方程,然后按方程选定比例尺作图。

所做的图即称为: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2、在它们的多边形中,由极点P向外放射的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绝对速度(加速度),而连接两绝对速度(加速度)末端的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的相对速度(加速度)。

而相对加速度又可分为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3-2 何谓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利用这一原理进行构件上某点的速度(加速度)图解时,应具备哪些条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将同一构件各点间的相对速度(加速度)矢量构成的图形称为该构件图形的速度(加速度)影像。

2、条件是要知道构件上两点的速度或加速度。

才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来求出该构件上其他点的速度或加速度。

3、还应注意:这一原理只适用于构件,而不是整个机构。

3-10 何谓三心定理?何种情况下的瞬心需用三心定理来确定?答:1、三心定理:三个彼此做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求不是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两构件的瞬心,可以借助三心定理来求。

4-1 何谓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对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步骤?答:1、动态静力分析指的是将惯性力视为一般外力作用在相应构件上,再按照静力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步骤:1 计算各构件的惯性力。

2 确定机构动态静力学的起始构件,并进行杆组的拆分(有高副的要高副低代)。

3 从离起始件最远的杆组进行计算,最后再推算到起始构件。

4 对机构的一系列位置进行动态静力计算,求出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和平衡力的变化规律。

如要考虑摩擦力,需要在上诉的过程中加入摩擦力后反复的计算而得,此方法叫做逐步逼近法。

4-2 何谓质量代换法?进行质量代换的目的何在?动代换和静待换各应满足什么条件?各有何优缺点?静待换中两代换点与质心不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吗?答:1、质量代换法:将构件的质量,按一定的条件集中于构件上某几个点的假想集中质量来代替的方法。

2 、目的:质量代换法只需求各集中质量的的惯性力,而无需求惯性力偶矩,从而达到简化惯性力的目的。

3、动代换满足的条件:(1)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

(2)代换前后质心的位置不变。

(3)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

4、优点:代换后,构件的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都不会发生变化。

缺点:一个点确定后,另一个点的位置不能随便选择,给工程计算带来了不便。

静代换满足的条件:(1)代换前后质量不变。

(2)代换前后质心的位置不变。

优点:使用简单,常被工程上所用。

缺点:代换后,构件的惯性力偶会发生一定的误差。

4、静代换时,两代换点与构件的质心必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俩代换点的质心在两代换的连线上,如果两代换点不与质心在一条直线上,则无法满足代换前后的质心位置不变这一条件。

4-3 何谓平衡力与平衡力矩?平衡力是否总为驱动力?答:1、平衡力与平衡力矩:与作用在构件上所有已知外力和惯性力相平衡的,作用在构件上上的未知外力或力矩。

2、平衡力不总是驱动力,驱动力是驱使机械运动的力。

平衡力与已知外力相平衡,可以驱使外力运动,成为驱动力,也可以阻碍机械运动成为阻抗力。

4-4 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是什么?基本杆件组都是静定条件吗?答:1、条件:3n=2pl+ph。

其中n为构件数目,pl为低副数,ph为高副数。

2、基本杆件组都符合3n-2pl-ph=0,所以基本杆组都是静定杆组。

4-5 采用摩擦系数f和当量摩擦角Ψv的意义何在?当量摩擦系数fv与实际摩擦系数f不同,是应为两物体接触面稽核形状改变,从而引起的摩擦系数改变的结果吗,对吗?答:1、目的是用于简化计算,统一计算公式。

2、不对,不同。

是因为两物体接触表面几何形状的改变,引起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f 与构件的材料有关,而与形状无关。

Fv是为了计算简单,把运动副元素几何形状对运动副摩擦力的影响计入后的摩擦系数,不是真正的f。

4-6 在转动副中,无论什么情况,总反力否始终与摩擦圆相切的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只有轴颈与轴承有相对滑动时,轴承对轴颈的总反力才始终切与摩擦圆。

无滑动就无摩擦力,就没有总反力。

5-1 眼镜用小螺钉与其他尺寸的螺钉相比,为什么更易发生自动松脱现象?答:由于小螺钉的螺纹升角通常大于大螺钉的螺纹升角,故用小螺钉来紧固眼镜通常不具备自锁性或自锁性很差,因此,更易发生自动松脱现象。

5-2 当作用在转动副中轴颈的外力为一单力,并分别作用在摩擦圆之内,之外,或相切时,轴颈将做什么运动?当作用在转动副中轴的外力为外力偶时,会发生自锁吗?答:1、当在作用在摩擦圆之外时,驱动力矩大于摩擦力矩,轴颈将做加速转动。

当切于摩擦圆时,驱动力矩等于摩擦力矩,轴颈处于自锁临界状态,轴颈将做等速转动(原先就有转动运动),或静止不动。

当割于摩擦圆时,驱动力矩小于摩擦力矩,轴颈发生自锁。

2、会,当M外< Mf时发生自锁5-3 自锁机械根本不能运动对吗?试举1-3利用自锁的例子。

答:错误,机械本身是可以运动的,只有满足相应的自锁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自锁。

螺旋千斤顶斜面压榨机偏心类器具。

6-1 什么是静平衡?什么是动平衡?各自至少需要几个平衡表面?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各是什么?答:1、对于轴向尺寸很小的盘类转子(b/D<0.2),其所有质量都看以看做在垂直于轴线的同一平面内,其不平衡的原因是其质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回转时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对于这种不平衡只要将其质心移至回转轴线上,就可达到平衡状态。

这种移动质心的平衡方法可在转子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称静平衡。

静平衡需要一个面。

条件:转子所增加的或减少的平衡的质量与偏心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其质径积的矢量和为零。

ΣF=ΣFi+Fb=0 Σmiri+mbrb=02、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转子(b/D>0.2)其质量就不能认为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啦,回转时各偏心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是一空间力系,将形成惯性力偶,由于这种力偶只有在转子转动时才会表现出来,故需要在转子转动时达到平衡,所以称之为动平衡。

动平衡至少需要两个平衡面。

条件:各偏心质量与平衡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矢量和为零,且其惯性力矩矢量和也为零。

FI=0 MI=0.6-26-3 既然动平衡的构件一定是静平衡的,为什么一些制造精度不高的构件在做动平衡前要先答:由于这些构件制造精度不高,如果静不平衡,在做动平衡的时候很产生很大的离心力,严重是甚至会破坏机器。

6-4为什么做往复运动的构件和作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不能在构件的本身平衡,而必须在基座上平衡?基座上平衡的实质是什么?答:1、因为对于机构中作往复运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其各自运动的构件所产生的惯心是难以琢磨的,所以不能再构件的本身设法平衡,当机构运动时,其各动构件所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合成一个通过机构质心的的总惯力和一个总惯性力偶,这两部分力,全部由机座承受。

2、机构在机座上平衡的实质就是消除机构在机座上引起的动压力,设法平衡这个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偶距,使作用于机构质心的总惯性力FI和总惯性力偶距Mi分别为零。

7.1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矩各自的等效条件是什么?等效转动惯量的等效条件为:具有等效转动惯量Je()的等效构件动能等于原机械系统的动能等效力矩的等效条件为:作用于等效构件上的等力矩Me()的瞬时功率等于作用在原机械系统上的所有外力在同一瞬时的功率和7.2在什么情况下机械才会做周期性速度波动?速度波动有何危害?如何调节?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和阻抗力通常是变化的,在某一瞬时,其所作的驱动功和阻抗功一般是不相等,即出现盈功或亏功,从而使机械的速度增加或减少,产生速度波动。

若等效力矩Med,Mer的变化是周期性,在Med,Mer和等效转动惯量J变化的公共周期内,驱动功等于阻抗功,机械动能增量为零,则等效构件的角速度在公共周期的始末是相等的,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将呈现周期性。

速度波动会导致在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动压力,并引起机械的振动,从而降低机械的寿命、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在等效力矩一定的情况下,加大等效构件的转动惯量,将会使等效构件的角加速度减小,即可以使机构的运转趋于均匀。

因此,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可以通过安装具有很大转动惯量的回转构件——飞轮来调节。

对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其调节就是设法使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恢复平衡关系,对于选用电动机作为原动件的机械,其本身有自调性,即本身就可以使驱动力矩和阻力矩协调一致,能自动地重新建立能量平衡关系,而对于蒸汽机、内燃机等原动件的机械,其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方法是安装调速器来实现7.3飞轮为什么可以调速?能否利用飞轮来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为什么?飞轮之所以能调速,是利用了他的储能作用,这是由于飞轮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因而要是其转速发生变化就要较大的能量当机械出现盈功,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上升,即可将多余能量吸收存储起来,而当机械出现亏功时,机械运转速度减慢,飞轮又可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以弥补能量的不足,而其角速度只作小幅度下降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往往靠安装调速器来调节,而不能利用飞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