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部件工作原理20181225

合集下载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

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机械零件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工作原理直接决定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械设备的运作过程。

1.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将动力传递给机械设备的其他部分。

齿轮传动采用齿轮的不同直径和齿数,实现了速度的变换和扭矩的放大或减小。

工作时,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了动力的传递。

2. 滚动轴承的工作原理滚动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用于支撑和定位轴的旋转运动。

它由内、外圈与滚动体(如钢球或滚子)组成。

工作时,滚动体在内、外圈之间滚动,减小了摩擦系数,并带来相对平滑的运动。

滚动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载荷,具有高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组成。

工作时,液压泵将液体压力转换为机械能,通过控制阀调节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压力,驱动液压缸进行工作。

液压系统具有传输力矩大、工作平稳、运动可调性强的特点。

4. 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锁紧装置用于固定或调节机械零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常见的锁紧装置有螺栓、螺母、销轴等。

工作时,通过旋紧或松开螺栓或螺母来实现零件的固定或移动。

锁紧装置能够提供一定的预紧力,防止零件松动或失效。

5.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工作时,传感器通过感知物理量的变化,通过电路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给机械设备的其他部分进行处理和控制。

通过对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设备的运作过程。

不同的机械零件在机械设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共同点是通过特定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机械设备的功能和效果。

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对于设计、维修和改进机械设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原理机械

工作原理机械

工作原理机械
机械的工作原理是指机械设备如何进行工作的原理。

机械设备通常由各种机械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相互配合,通过力和动力的作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力的作用:机械设备的工作通常需要受到力的作用。

力可以
是外部施加在机械设备上的,也可以是机械设备内部产生的。

力的作用可以使机械零件运动或转动,从而实现工作功能。

2.传动机构:机械设备的工作通常需要通过传动机构来传递力
和动力。

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方式。

传动机构能够将动力从一个机械零件传递到另一个机械零件,使整个系统协调工作。

3.能量转换:机械设备的工作通常需要能量的转换。

能量可以
是机械能、电能、热能等形式。

机械设备通过能量转换,将原始能量转化为所需的能量形式,从而实现工作。

4.控制系统:机械设备通常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工作过程。

控制系统可以是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或者计算机控制等方式。

控制系统通过对机械设备的控制,使机械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机械设备能够实现特定的工作
功能。

工作原理是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工作的基础,对于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机制和进行机械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机构是由若干零部件组成的,通过相互连接和运动实现特定功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机械机构的组成:机械机构一般由零部件、连杆、齿轮、轴等组成。

这些零部件通过连接方式(比如销、键、螺纹连接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机械系统。

2. 动力传递:机械机构中的动力通常通过电机、发动机等动力源提供。

动力源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装置(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传递给机械机构的工作部件,驱动其运动。

3. 机构运动:机械机构中的部件通常以轴线为中心旋转或直线移动。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连接,可以实现不同形式的运动,如旋转、滑动、摆动等。

机构运动的形式和方式决定了机械机构的功能及其应用。

4. 功能实现:机械机构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实现了特定的功能。

例如,减速箱是通过齿轮传动实现输入功率的降低和转速的增加;连杆机构是通过连杆的运动实现输出部件的直线或曲线运动等。

5. 控制与调节:机械机构的工作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和调节。

例如,传感器可以感知机构的运动状态,反馈给控制装置,从而对机构进行控制和监控。

总的来说,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将动力传递到机械系统中的工作部件,实现特定的功能和运动,从而完成所需的工作任务。

20张GIF动图还原机械工作过程原理

20张GIF动图还原机械工作过程原理
以下20张动图展示了我们常见的20种机械的工作原理看完之后觉得涨姿势了好多
20张GIF动图还原机械工作过程原理
以下20张动图展示了我们常见的20种机械的工作原理,看完之后觉得涨姿势了好多。
来感受一下:
油田抽油机原理
发动机原理
自行车减震系统原理
油雾器工作原理
梯形控制臂后悬挂工作原理
手枪开火的原理
轴承摩擦原理
螺旋桨发动机原理
搅拌机工作原理
激光镭雕原理
密码打火机原理
五缸发动机
开锁演示
冲压和机械手传送冲游标卡尺使用方法Fra bibliotek捡石机
掘进机
可下楼的滑板
曲别针量产过程

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
机械结构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机构,通过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运动实现特定功能。

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动原理:机械结构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执行部件,使其产生运动。

常见的传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

通过合理选择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力矩和运动方向的传递。

2. 支撑原理:机械结构需要有合适的支撑方式,以保证各部件的稳定性和正常工作。

支撑方式通常包括轴承支撑、滑动支撑和固定支撑等。

通过合理选择支撑方式和材料,可以减小运动阻力、提高结构刚度,并且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3. 控制原理:对于需要可控运动的机械结构,控制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电气、气动或液压等控制系统,对机械结构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

控制原理的核心是对信号的检测、传输和转换,以及对执行部件施加适当的力或电信号,实现预定的运动路径和速度。

4. 力学原理:机械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也是工作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学原理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在静力学方面,通过力的分析和平衡,计算各部件所受的力和力矩。

在动力学方面,研究机械结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动态特性,以及所受的惯性力、惯性矩和惯性冲击等。

总之,机械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支撑、控制和力学等原理相互作用,实现机械运动和功能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机械结构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其工作原理和机械运动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原理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原理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原理机械零件加工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制造和组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零件加工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控加工、传统加工以及加工中的机械设计原理。

一、数控加工的工作原理数控加工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方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计算机软件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首先,首先,工程师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

然后,工程师将建模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转化为可执行的机床控制程序。

最后,通过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输入控制程序,机床将根据程序的指令来实现自动化的加工操作。

在加工过程中,数控机床可以实现多种操作方式,如铣削、钻削、车削等。

相比传统加工方式,数控加工具有高效、精确度高的优势。

二、传统加工的工作原理传统加工是指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的加工工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艺。

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控制各种加工工具,如刀具、锉刀、冲压模具等,来进行零件的加工。

在传统加工中,操作人员需要凭借自己的技术来控制加工的速度、力度和方向等参数。

传统加工虽然不如数控加工那样高效、精确,但在加工复杂零件或小批量生产时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加工中的机械设计原理机械零件加工中的机械设计原理涉及到零件的结构设计、选材和工艺选择等方面。

首先,在设计零件结构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加工要求等。

其次,在选材时,需要根据零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材料。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如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最后,在工艺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在确定加工方法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来选择数控加工或传统加工。

机械设计原理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机械零件加工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和传统加工两种方式。

数控加工依赖于计算机控制和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操作,而传统加工则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艺。

80张图看懂各种机械工作原理

80张图看懂各种机械工作原理

80张图看懂各种机械工作原理
80张图看懂各种机械工作原理
----科技前沿----
各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斯林特发动机
V式内燃机
直列式内燃机
水平对置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
双函道涡轮发动机
席克门蒸汽机
直线轴承
滚动轴承
太阳能加热
凸轮连杆机构
凸轮升降机构
真空泵
机械的联轴器
常用的连杆结构
间歇步进原理
滑块联轴器
缠绕机构
齿轮变速箱
鄂式破碎机
雷蒙磨碎机
机械原理
齿轮传递动力
灌装机
水泵
涡轮变速箱
发动机
简单的几条线把工作原理全表达了出来。

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总结

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总结

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总结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实现其功能的核心。

本文将总结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工作原理类型。

一、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的基本原则1. 能量转换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能量的转换。

能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等形式,通过各种机构和传动装置的协同作用,将能量转换为所需的输出。

2. 力的平衡原理: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平衡各种力的作用,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力的平衡原理包括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机构,使得各个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3. 运动学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学问题,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通过对物体运动学特性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机械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参数。

4. 动力学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物体的动力学问题,包括力、质量、惯性等概念。

通过对物体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机械设备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

二、常见的机械设备工作原理类型1. 传动原理: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传动原理是通过传递力和运动的方式实现机械设备的工作。

不同的传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要求。

2. 控制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需要进行控制,以实现所需的功能和效果。

控制原理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遥控控制等方式,通过控制装置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工作。

3. 传感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需要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以实现对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感知和判断。

传感原理包括接触式传感和非接触式传感,通过传感器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为机械设备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参数和条件。

4. 能量转换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需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能量转换原理涉及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

常见的能量转换原理包括电动原理、液压原理、气动原理等,通过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实现机械设备的工作。

5. 结构原理: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结构的设计和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工作原理是:泵工作时,油 液从油罐经过滤器和泵的进油口进入齿 轮泵内,从齿轮泵的出油口出来后分为 两路:一路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 离,让不含气体的油液经出油阀主阀向 外供油,而油气混合物经φ 4孔进入常压 腔。在常压腔中,气体上浮经排气管排 入大气中,油液则留在常压腔内。当常 压腔内油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浮子 浮起,浮子阀打开,油液经浮子阀回到 泵的进油口。另一路则直接经溢流阀回 到泵的出油口。
21
GP-50型齿轮泵内部结构详解
齿轮泵主要由泵 体、泵盖、泵芯、浮 子阀、溢流阀、油气 分离器、过滤器(进 油阀)和精过滤滤网 等组成。泵体为压铸 件,内装泵芯、溢流 阀、油气分离器、浮 子阀和精过滤滤网等 件。
22
GP-50型齿轮泵内部结构详解
齿轮泵主要由泵 体、泵盖、泵芯、浮 子阀、溢流阀、油气 分离器、过滤器(进 油阀)和精过滤滤网 等组成。泵体为压铸 件,内装泵芯、溢流 阀、油气分离器、浮 子阀和精过滤滤网等 件。
组合泵的结构
将叶片泵和油气 分离器合并为一个部 件,即为组合泵。从 工作原理上来讲,组 合泵可分为叶片泵和
油气分离两大部分。
调节溢流阀的调节螺钉,会改变弹簧弹力,从而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输出流量 。顺时针旋动螺柱,压缩弹簧,使打开溢流阀所需的压力升高,油液大部分通过出 油阀,加油机输出流量增大;逆时针旋动螺柱,弹簧放松,使打开溢流阀所需的压
18
可以提问
1,说出问题发生在南 方,还是北方……
2,自己是怎么处理 的……
3,泵的问题相对比较 多,我们公司多是外购 件,不建议自己维修。
19
齿轮泵
第二部分
GP-50型齿轮泵内部结构详解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拆卸齿轮泵所需的工具
GP-50型齿轮泵内部结构详解
1 精过滤组件2.吸屑器
内 部 资 料
主讲:殷振启
组合泵
齿轮泵 流量计 电磁阀
自封油枪
变频泵
目录
组合泵
第一部分
组合泵的结构 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拆卸组合泵所需的工具
3
组合泵的结构
将叶片泵和油气分离器合并为一个部件,即 为组合泵。从工作原理上来讲,组合泵可分为叶
组合泵技术参数 进油口真空度:≥54KPa 调定压力:( 0.14 ~ 0.20 ) MPa 流 量:≥40L/min 耐 压: 0.5 MPa
组合泵所选用的轴套为SF-1无油润滑轴承,耐磨性比铜套大为提高, 如因压装不当造成叶片泵轴处泄漏,会引起振动和噪音增大,并会引起 轴与端盖的偏磨等,此时需更换轴承。 噪 音 慢 慢 变 大 了 ?
12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此处泄漏多为骨架油封失效所致,应更换油封,三盈组合泵所选用的 骨架油封为进口件双唇骨架油封。在装拆泵盖过程中,应修去轴颈键槽 的飞棱和毛刺,不得划伤骨架油封,也不得装反。 外 伸 泵 轴 根 部 漏 油 ?
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将叶片泵和油气 分离器合并为一个部 件,即为组合泵。从 工作原理上来讲,组 合泵可分为叶片泵和
油气分离原理
油气分离两大部分。
当叶片泵输出的高压油从泵的出油口进入油气分离管时,在油气分离管进油口导流片的作用 下,沿油气分离管内管壁呈螺旋状前进,最后从油气分离管的出油口流到出油阀,混杂在油液 中的气体比油液的密度小,所以集中在管腔的中部,最后从油气分离管的ф4常通孔与部分油液 一同排至常压腔。油气混合物进入常压腔后,气体上浮,经排气管排入大气。而油液积存在常 压腔内,当油液积聚到一定量时,浮子浮起,带动连杆打开回油阀门,油液经回油阀流至低压
26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故障 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回油腔进气: 1、浮子阀座脏,请清理阀座脏物; 2、浮子阀芯在开位置,请清理阀芯; 3、阀座或阀芯有损伤,请维修或更换阀座或阀芯。 溢流阀卡死在开位置: 1、阀芯与阀座卡住,请清理脏物; 2、调节螺栓完全松开,请拧紧调节螺栓。 泵所带负载阻力大: 1、泵出口过滤器堵塞,请更换过滤器; 2、出口平衡阀卡死,请清洗平衡阀; 3、电磁阀卡死,请维修电磁阀; 4、流量计卡死,请维修流量计; 5、油枪堵塞,请清洗油枪滤网。
3.分离器端盖密封垫4.分离器端盖 5.泵体组件6.皮带轮组件7.螺母 8.弹簧垫圈9.垫圈10.螺钉组 11.半圆键12.油封13.浮子组件 14.泵盖密封垫15.螺钉组16.泵盖 17.内齿轮组件18.过滤器连接垫 19.外齿轮组件20过滤器体 21泵芯矩形圈22偏心体组件 23粗滤O型圈24滤网组件25粗滤顶 盖26盖形螺母27调节螺杆组 28调节螺杆O形圈29组合螺栓 30精过滤端盖31溢流阀芯组 32精滤密封垫
泵不出油
28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故障 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进口阻力太大: 1、管道太长,管径太小,请维修或更换管道; 2、多台泵共用一个进油管道,请改为单泵单管道 ; 3、过滤器滤网堵塞,请清洗滤网; 4、底阀滤网堵塞,请清洗滤网。 出口阻力大: 1、泵出口过滤器堵塞,请更换过滤器; 2、油枪滤网堵塞,请清洗滤网。 进口真空压力大于0.054MPa: 1、过滤器堵塞,请更换过滤器; 2、过滤器平衡阀卡死在关位置,请清洗平衡阀; 3、底阀卡死在关位置,请清洗底阀; 4、底阀滤网堵,请清洗滤网。
排 气 孔 吐 油 ?
15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不出油
是 过滤网脏

泵 不 出 油 怎 办 ?
是 清洗过滤网 排气管吸气

是 检查浮子阀 溢流阀卡死

是 检查溢流阀 高压阀卡死

检查溢流阀 是 石墨片磨损 否
检查溢流阀
更换组合泵
16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排气管吐油 是 高架罐 否
排 气 管 吐 油 怎 么 办 ?
力降低,较多的油液通过溢流阀回流至叶片泵,加油机输出流量减少。
6
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将叶片泵和油气 分离器合并为一个部 件,即为组合泵。从 工作原理上来讲,组 合泵可分为叶片泵和
叶片泵原理
油气分离两大部分。
输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溢流阀的压力调节状态与负载阻力。从叶片泵出来的压力 油进入油气分离管进行油气分离,从油气分离管出来的不含气体的油液一部分经溢 流阀回至低压腔,另一部分打开出油阀进入流量计。当打开油枪时,负载阻力较小 ,压力油克服出油阀的弹簧力由出油阀进入流量计,溢流阀处于关闭或小的开启状
片泵和油气分离两大部分。
出油口压力:≤ 0.3MPa
工作寿命: 1000 万 L 噪 音:≤68dB( A )
油气分离能力:保证在吸入空气与油液的百
分比为下值时,加油机的计量精度仍满足要 求,粘度〉 1mPa.S ,加气 10% ,粘度 ≤1mPa.S,加气 20% 。
4
组合泵的结构
将叶片泵和油气 分离器合并为一个部 件,即为组合泵。从 工作原理上来讲,组 合泵可分为叶片泵和
泵不出油
27
齿轮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常见故障 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过滤器进气: 1、过滤器顶盖上螺栓松,请拧紧顶盖螺栓; 2、顶盖密封垫损坏,请更换密封垫; 3、过滤器与泵体间或与进油管道间密封垫损坏,请更换 密垫。 进油管进气: 1、连接法兰的螺栓松,请拧紧螺栓; 2、密封垫损坏,请更换密封垫; 3、管道进气,请维修管道。 进口真空压力大于0.054MPa: 1、过滤器堵塞,请更换过滤器; 2、过滤器平衡阀卡死在关位置,请清洗平衡阀; 3、底阀卡死在关位置,请清洗底阀; 4、底阀滤网堵,请清洗滤网。
13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正常工作要靠正确的维护来保证,平时要经常清洗过滤网罩,特别是 新加油机更应经常清洗。过滤网应定期拆洗维护期,不能超过一个月。 组 合 泵 出 油 慢 ?
14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1,如果滤网后盖处及进油口波纹管法兰连接处泄漏时,大量的气体 被带入泵内,超过10%进油量,随着泵的运转,油液和空气一块进入油气 分离器的低压腔,因超过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能力,致使油气不能充分 分离,加油时,视油器将会出现混浊和有气泡产生,严重时会导致加油 机计量不准或不出油。因此当出现视油器中油液有气体时,应先检查滤 网后盖处及进油口波纹管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漏气现象。 2,浮子进油或卡死,无法落入原座孔中,致使气体经回油阀孔进入 叶片泵从而造成气体不能完全分离,也会导致加油机计量不准或不出油。
23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工作原理是:泵工作时,油液从油罐经过滤器和泵的进油口进 入齿轮泵内,从齿轮泵的出油口出来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油气分离器进 行油气分离,让不含气体的油液经出油阀主阀向外供油,而油气混合物经 φ 4孔进入常压腔。在常压腔中,气体上浮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油液则 留在常压腔内。当常压腔内油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浮子浮起,浮子阀 打开,油液经浮子阀回到泵的进油口。另一路则直接经溢流阀回到泵的出 油口。
25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油气分离器端盖起导流和提高流速的作用 ,油从泵出口流向分离器,其截面积越来越小,流速越来越高,在油气 分离器端盖导流圆弧作用下,油液沿分离器内壁呈螺旋形向前流动,由 于气体密度小,离心力小,油、气分离,气体逐渐积聚到中心,油气混 合物通过排气管组件排到回油腔中。当回油腔中油液积聚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在浮力作用下,浮子上浮,带动阀芯向上移动,浮子阀打开,油 液流回泵进口。
负 压 达 不 到 要 求 ?
10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因异物进入溢流阀,或因重新装入时,导杆的前后 座孔不同心,造成溢流阀卡住关闭不严,出油量减少 或不出油。此时,应拆下溢流阀,清除毛刺和杂物, 重新装入,使阀杆能灵活运动。 流 量 小 , 出 油 慢 , 溢 流 阀 不 起 作
11
组合泵的故障判断和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