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分析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随着社交媒体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韩国综艺节目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引进韩国综艺节目,包括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欧美等地。
这些节目不仅具有娱乐性和吸引力,还能够传播韩国文化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现状。
引进类综艺节目指的是韩国综艺节目在海外播出,同时也被称为海外版韩国综艺节目。
这些综艺节目通常会进行本土化重制,以适应当地观众的文化、口味和审美观念。
在中国,引进类综艺节目被称为“综艺引进”,往往包括国外和国内的综艺节目。
近年来,韩国综艺节目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16年,中国网络综艺市场规模已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韩国节目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综艺节目有60%以上来自于韩国。
除了中国,韩国综艺节目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欢迎。
通过在线视频平台,全球观众可以随时观看和分享韩国综艺节目,比如英国的“Running Man”,法国的“梦想的空间”,以及南美洲的“无限挑战”。
在海外,经典的韩国综艺节目包括“Running Man”、“无限挑战”、“1 Night 2 Days”等,这些节目不仅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重制,也获得了很高的口碑和评价。
同时,韩国综艺节目也通过运营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提高了自身的全球知名度。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海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
首先,这些节目能够吸引全球观众,因为它们充满趣味和娱乐性,同时又能够让观众一窥韩国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韩国节目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因为韩国文化和娱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中的嘉宾明星也是这些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明星的知名度和粉丝群体可以帮助推动节目传播和推广。
第四,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可以灵活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语言,因为这些节目在制作时已经考虑到了观众的文化差异和口味偏好。
总结。
浅析引进海外综艺节目的利弊

浅析引进海外综艺节目的利弊自引进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多年以来,我国电视产业一直不断发展。
境外节目来势凶猛,其中不乏成效明显的节目,但文化差异却也导致这些引进来的形式备受争议。
与此同时,国内原创节目不断受到网络舆论抨击。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是否会促进国内电视产业进步的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
围绕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历程、现状以及利弊进行分析,并得出国内综艺应在引进的同时加以创新,积极开发原创节目的结论。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利弊目前,国内各类综艺节目获得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关注,各大卫视也逐渐将重心放在播出更受欢迎,获得经济效益更高的综艺节目上,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综艺节目的质量和原创性问题。
一个又一个综艺节目收视冠军的背后难以脱去“抄袭”的罪名,这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大量引进海外节目而缺乏自主创造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所致。
一、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历程与现状(一)历程国内引进海外节目模式历时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产业化改革逐渐开始,国内电视节目在未购买版权的情况下复制了许多国外节目模式。
虽然国内综艺娱乐节目早早开始了发展,但也难以抵抗海外节目兴起的浪潮,早期的成功范例包括首个被模仿的节目《生存者》,央视的《综艺大观》等。
随后,《超级女声》等从西方模仿来的选秀节目逐渐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随着版权问题的演变,我国开始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模仿,比如2010年斥巨资引进的《英国达人》,并改良成本国的《中国达人秀》,成为国内当时最具人气的节目。
自此,引进节目开启了新时代。
据统计,仅是2014年,中国各个电视台及视频网站播出的与海外版权合作的模式节目就高达六十多档。
随着电视业发展,海外节目模式更加多样化,我国也引进了更多节目形式,例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引起收视狂潮的新型真人秀节目,这些年来引进的节目类型遍布到各种领域。
但由于大量节目冲击,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节目制作者很难将节目与观众不同的价值观、生活观完美衔接,加上版权纠纷的严重,一时间让我国的综艺发展受到了阻碍。
海外引进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本土化策略研究

海外引进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本土化策略研究海外引进网络综艺《明星大侦探》本土化策略研究引进海外网络综艺节目已成为中国娱乐圈的一大潮流,而《明星大侦探》作为中国演艺界的一颗明星般的节目,自其在韩国引进后,迅速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
本文旨在研究《明星大侦探》在海外引进后的本土化策略,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提出对中国综艺节目制作的启示。
一、《明星大侦探》海外引进的背景及现状《明星大侦探》是由韩国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于2015年首次在韩国播出。
该节目以推理破案为主题,将明星、推理、密室、游戏等元素巧妙结合,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
随着《明星大侦探》在韩国的成功,中国也迅速引进了该节目,并进行了本土化改编。
二、《明星大侦探》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1. 针对中国观众的喜好进行调整在韩国,推理题材很受欢迎,而在中国,推理类电视剧、电影也有很高的市场需求。
为了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明星大侦探》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加入了更多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增加了悬疑、喜剧等元素,让节目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喜好。
2. 招募中国明星加入节目为了增加节目的本土感,制作方精心选取了中国明星参与其中。
这些明星既有演技出众的影视明星,也有擅长推理的文化名人。
他们的加入不仅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节目增添了更多的娱乐和推理元素。
3. 结合中国网络文化行业特点中国拥有庞大的网络文化行业,通过结合网络文化的元素,可以让节目更好地适应中国观众。
《明星大侦探》在中国引进后,通过在节目中增加互动环节,与观众进行互动,丰富了节目内容,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同时,在网络上推出相关的游戏、社交平台等产品,扩大了节目的影响范围,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明星大侦探》成功的原因1. 独特的节目创意《明星大侦探》将明星、推理、密室、游戏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综艺形式。
这种创新的节目构思,使观众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享受到推理和解谜的乐趣,满足了观众对于思维刺激的需求。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无论是观众收视率还是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都非常高。
这些节目有的在播出时期走红,有的甚至成为长青树,一直持续吸引观众的关注。
下面将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现状。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热度得益于其独特的娱乐形式和内容创新。
相比于传统综艺节目,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更加注重娱乐性和互动性,结合了真人秀、游戏、竞技等元素,使得节目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
例如《Running Man》、《我是歌手》等节目,通过设定各种游戏和竞技环节,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参与和关注。
这种独特的娱乐形式使得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热度也与明星的参与密切相关。
韩国明星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很大,他们的参与为综艺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和话题性。
而且,韩国明星在综艺节目中展现出的真实和可爱形象也深受观众喜爱。
许多观众为了追星而追剧,韩国明星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他们在综艺节目中的表演和互动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观众对于个人情感和友情关系的关注。
许多韩国综艺节目通过与嘉宾之间的互动和友谊展现出一种真实而温暖的情感,这与中国观众对于友情和亲情的向往十分契合。
例如《爸爸去哪儿》、《向往的生活》等节目,以明星家庭的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展现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喜爱。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还得益于中国媒体市场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观众更容易获取和传播这些节目。
许多综艺节目在播出后会在网上进行热议,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对节目的看法和观点。
这种互动和传播让节目的影响力得以扩大,也让观众更加投入和参与其中。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中国市场的热度得益于独特的娱乐形式和内容创新、明星的参与、对于个人情感和友情关系的关注以及中国媒体市场的发展。
国外综艺行业报告

国外综艺行业报告综艺节目是当今娱乐产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国外的综艺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综艺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份综艺行业报告。
首先,国外综艺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在那个时候,综艺节目主要以脱口秀、选秀和真人秀为主。
这些节目在当时的观众中非常受欢迎,成为了当时娱乐产业的一大亮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比如,一些综艺节目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加了互动性和参与感;一些节目引入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参与度。
其次,国外综艺行业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脱口秀、选秀和真人秀,一些国外综艺节目还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内容形式,比如音乐节目、舞蹈节目、美食节目、旅游节目等。
这些节目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观众的选择,还为一些特定的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
同时,一些国外综艺节目还开始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性,通过节目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认可。
再次,国外综艺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外综艺节目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一些国外综艺节目通过引进和输出的方式,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
比如,一些美国的综艺节目在欧洲和亚洲地区也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口碑;一些亚洲的综艺节目在美国和欧洲地区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这些都表明,国外综艺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最后,国外综艺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娱乐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外综艺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外综艺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比如,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为综艺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多可能;一些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将为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对海外综艺节目模式进入中国的思考

所 占的 比例 高达 9 0 %, 比如大家熟悉的浙
目模式 在运作 的风险性上就 比较低 , 而且 对于节 目成本制作来说 , 引进 比原创节 目
要 省 时 省 力 。 在 引 进 节 目购 买 海 外 节 目
江卫视 的 《 中国好声音 》、江苏卫视 的 《 非诚勿扰 》 以及 2 0 1 3年 比较火的跳水
探索有效 的报 纸发展道路 。 副刊 , 这一在 报刊发展史 上 曾发挥 过重要作用 的组成 部分也 面临着来 自各方的挑战 ,其中 , 副
刊 是 否 应 该 具 有 新 闻 性 就 在 学 界 引 起 过 广泛争议 。 究其根 本 , 是 因 为 在 当 今 经 济
言的, 不能因此 要求 每一 篇副 刊文章都要 有新 闻性。
前提下 , 尽可 能提高 时效性。 最 后 我 们 还
只有新 闻性 与文艺性 的和谐统一 才是报
纸 副 刊 的新 生 之 路 。 口 ( 作 者 单位 : 安徽 工人 日报 社 ) 责编 : 周 蕾
勃勃生机, 从而提升整张报纸的品位。
总之, 为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需 要 , 满 足
节 目制 作 时 , 其宣传片头 、 节 目海 报 、 现 场
国 的受 众 。
的男 嘉宾 在 爱转 角 区域迎 来
“ 二 次机
所 谓 中 国 电 视 节 目生 产 的本 土 化 “ 就 是 依 据 中 国 的特 殊 国 情 , 立 足 中 国 的
旦想法 太过 大胆 ,经 费超过预期设想 , 为
避免承担风险, 电视 台 会 将此 扼 杀 在摇 篮
南卫视 的 《 超级女 声 》, 但 当时只是处 于
模 仿 阶 段 ,对 版权 的 问题 并 没 有 过 多 关 注 。十年 之后 , 2 0 1 0年 东 方 卫 视 对 英 国
《2024年海外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研究(2012,2013)》范文

《海外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研究(2012,2013)》篇一海外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研究(2012-2013)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海外版权综艺节目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众多电视节目制作者所青睐的对象。
自2012年开始,中国的电视市场涌现了大量从海外引进并经过本土化改编的综艺节目。
本篇论文将对这期间内的海外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操作模式和趋势。
二、概述与背景自2012年起,海外版权综艺节目在中国的引入及本土化逐渐成为一个显著现象。
在此之前,众多节目制作者借鉴海外成功的综艺模式,根据国内观众的习惯与需求进行再创造和改造,以达到更高的接受度。
这一时期的节目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真人秀、竞技类、才艺展示等。
三、本土化策略分析(一)文化元素融入在海外版权综艺节目的本土化过程中,文化元素的融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民俗习惯等元素融入节目中,使节目更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例如,某些真人秀节目会设置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或习俗相关的任务环节,增强观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二)嘉宾选择与内容调整嘉宾的选择也是本土化策略的重要一环。
节目制作者会根据国内观众的喜好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影响力的明星或具有特定话题性的嘉宾参与节目。
同时,内容也会根据国内市场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
(三)节目形式与规则的调整在引进海外版权综艺节目的过程中,节目形式和规则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制作者会根据国内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审美标准,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造,使其更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
同时,规则的调整也会使节目更具看点和挑战性。
四、案例分析以某热门竞技类综艺节目为例,该节目引进自国外成功模式,但在本土化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
如嘉宾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国内知名度及影响力;在任务设置上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节目规则上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和调整,使其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
这些本土化策略使得该节目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

探析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现状1. 引言1.1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背景在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背景方面,首先需要了解到韩国在近年来娱乐产业的发展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输出国之一。
韩国的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创意吸引着观众的关注,引领着全球综艺节目的潮流。
韩国的综艺节目不仅在国内受到热烈欢迎,也在海外市场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的韩国电视娱乐市场,综艺节目开始兴起。
韩国的电视台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综艺节目,并通过本土化的方式推出,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综艺节目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韩国娱乐产业的一大亮点。
在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背景下,韩国的节目制作团队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引进国外的优秀综艺节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编,使得节目内容更贴近当地观众的口味。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为韩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创意积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韩国综艺节目的不断创新和引进,它们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1.2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意义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在当今的娱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意义在于丰富了观众的娱乐选择。
随着网络和媒体的发展,人们对娱乐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引进类综艺节目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娱乐形式,让观众在休闲时刻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通过引进韩国的综艺节目,可以让中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韩国文化和娱乐产业,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韩国引进类综艺节目还可以为本土综艺节目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韩国的综艺节目在制作、编导、主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通过学习和借鉴韩国的经验,可以帮助我国的综艺节目更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提升节目质量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10年8月的《中国达人秀》到2012年夏天的《中国好声音》,“海外节目模式”的成功一再刷新着全国卫
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数据,也一再创下了广告收入的新高。
“好声音”总决赛“收视率5.234%”、“12条广告位拍
出1080万”、“最高广告价位15秒116万”……“第二季冠名
20|City·城市
City ·城市 | 21
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结束,恒高传媒机构对周播节目带的收视进行了排名:
(一)当日收视冠军多为引进的海外模式
浙江卫视的《王牌碟中谍》、东方卫视的《妈妈咪呀》、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及《我是歌手》分别为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收视第一。
(二)13档引进节目排进当日收视TOP10
江苏卫视的《芝麻开门》及《一站到底》、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舞林争霸》和《中国达人秀》及《顶级厨师》、安徽卫视的《黄金年代》及《势不可挡》、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及《男左女右》、浙江卫视的《转身遇到TA》、湖北卫视的《谁是我家人》及《我爱我的祖国》等节目,均位于第一季当日收视前十。
(三)收视破1的节目中五成为引进模式
2013年第一季度收视率破1%的节目有10个,其中包括《妈妈咪呀》、《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我是歌手》和《转身遇到TA》等5个节目。
另外由《中国好声音》衍生出的《对战最强音》也在其中。
而第二季度的前两周,海外综艺模式承继了第一季度的好成绩,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的调查:全国卫视晚间综艺节目收视率TOP20中,引进的海外模式就有12个,还不包括其衍生节目,诸如《百变大咖秀特辑》、《闪耀星跳跃》等,其中,收视破1%的有8个。
另外,根据“万象i+tv 综艺指数”即融合“电视+网络”播放情况的综艺节目排行榜,3月3日-3月9日这周,有5个引进模式位列综艺指数前十;3月10日-3月16日这周,TOP10里则有6个引进模式。
由此可见,海外综艺模式来势汹汹,占据了国内综艺节目市场的重要份额。
三、欧洲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受追捧
在笔者统计的这66个节目模式中,有35个节目模式来自于欧洲节目制作公司和模式公司,来自于美国的节目模式有10个,韩国模式6个,另外还有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节目模式。
而这35个欧洲模式,其中从英国购进的节目模式就多达17个,荷兰的节目模式10个,其余为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的节目模式。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与2011年的国内综艺节目市场相比,来自于欧洲的节目模式数量出现了一个所谓的“井喷”。
而这些海外的节目模式公司也已不似初入中国市场时那般,需要带着模注:表格中灰色背景的为2011年出现的海外节目模式,其余为2012-2013年出现的模式。
表3 来自于荷兰节目制作公司的模式
Talpa Endemol其他
我心唱响
(东方卫视)
百变大咖秀(湖南卫视)
中国星跳跃(浙江卫视,
荷兰Eyeworks)女人如歌
(湖南卫视)
心跳阿根廷(浙江卫视)谁是我家人(湖北卫视)
中国好声音
(浙江卫视)
男左女右
(深圳卫视)
我为歌狂
过设立“电视实验室”检验创意能否成功,比如通过建立跨国公司,推广其创意,以创办于1994年的Endemol为例,它在全球31个国家建立了80多家公司,负责节目模式的海外发行与制作,是
22|City·城市
City ·城市 |
23
大卫视与海外节目模式供应商将走上委托开发或定制、节目模式共同开发等合作之路。
(一)委托开发或定制
针对海外模式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委托开发或定制”则提供了一种按需生产的方式。
各大卫视将自己对节目要求的信息同时向多家海外模式公司公开,包括频道的定位、目标观众、节目类型、节目感觉、主持人风格、播出时段以及经费预算等,由模式公司提出构想,电视台从多个创意中进行比较选择。
例如英国,因“法律规定电视台至少要有25%的节目从独立制作公司购买,……各大电视台的采购部门现将节目需求在网站上进行公布……独立公司根据要求,有目的地研发除具有创意的新节目模式,再向电视台出售。
”[6](二)共同研发节目模式
另外,克服海外模式在中国本土播出的“水土不服”,国内卫视与海外节目模式公司共同研发有着巨大的优势。
首先,省去了节目制作中本土化改造的步骤。
共同研发使得节目在研发创意的过程中,就能从中国受众的价值观、需求偏好及收视心理等方面加以考虑,极大保证了综艺节目的针对性。
其次,吸收了海外节目模式公司先进的理念与工作思路。
共同研发是一条促使卫视节目研发创意能力与国际接轨的路径,为最终的原创积蓄实力。
比如江苏卫视通过在海外设置研发分部等策略,创造了与国际一流电视台共同研发的机会。
再次,体现了卫视的主导性。
与单纯的购买现成模式或委托开发相比,卫视在共同研发中的参与度更高。
在学习经验的同时,各大卫视能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人力、物力等实际情况与条件,掌握住所研发出的节目的走向。
比如江苏卫视的《老公看你的》就是采取的与德国71公司共同研发的方式;其另一档节目《芝麻开门》同样如此,江苏卫视在2012年的戛纳电视节上看中该模式,与版权方共同研发,于今年1月21日开播。
【参考文献】
[1]各卫视纷纷引进海外综艺版权30档"洋模式"荧屏"PK".文汇报.2013-3-27(9)[2][3]赵萌."洋点子"怎样拯救中国娱乐.世界博览.2013(06)[4]刘亚娟.海外节目中国式生长.综艺报.2011(09)
[5]华颖.受众为上,模式为先,内容为王——英国电视节目创新与开发有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的现状分析
作者:袁佳瑜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刊名:
美与时代·城市
英文刊名:Beauty & Times
年,卷(期):2013(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mysd-c20130501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