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完整版)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根据表,完成该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 水 量 / 毫 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2.降水的等级
小雨:1天(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 中雨:1天(或24h)降雨量10~25mm。 大雨:1天(或24h)降雨量25~50mm。 暴雨:1天(或24h)降雨量50~100mm。
3.降水量的测量
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4.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判读
、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2)算“差值”,说“变化”:即计 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 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若差值 大,则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若差值小,则说明该地降水量的季节 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冬季多雨
全年湿润 夏季多雨
观察北京不同年 份的降水量,说 一说你发现了什 么?
一个地区不同 年份降水的年 际变化也有差 别(降水的年 际变化)。
75 50 25
0Leabharlann 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7、8、9月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11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少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年降水量大约700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 教材分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以及降水的分布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认知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降水的基本特征,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能够分析降水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天气和气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降水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以及降水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
2.使学生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天气、气候现象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降水形成的过程。
2.降水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降水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降水案例,使学生理解降水分布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降水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干旱和一张洪涝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降水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入本节课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降水的定义、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让学生对降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降水形成的原因。
3. 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如:“假设你是农业专家,如何根据降水情况安排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巩固(5分钟)教师呈现一张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降水分布的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22张ppt

/mm
画四地降水量柱状图
夏季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全年多雨型
新加坡
罗 马 冬季多雨型
返回
降水的分布
赤道附近多,极地附 近少。
纬带:
沿海多,内陆少。
海陆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多,极地附近少 2、回归线附近:
东岸多,西岸少 3、温带:沿海多,内陆少 4、局部地区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三章 第三节
(一) 导 入
(二 ) 新 课
1、 降 水 与 生 活 2、 降 水 的 季 节 变 化 3、 降 水 的 分 布 (三 ) 总 结
等 级划分
降水与生活
当好 春雨 乃知 发时 生节 。,
返回
漳州降水降资水料的 季 节 变 化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50 76 120 150 208 230 112 161 131 42 33 32
雅典
返回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解释塔克 拉玛干沙漠干旱的原因
塔克拉玛 干沙漠
返回
说一说画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 步骤
漳州
漳州降水柱状图
返回
挑战成功!!
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 批评如 同灯光 ,指引 着作品 从暗处 走向前 台。近 些年的 诗歌批 评中, 不乏这 样的经 典或中 肯之作 。 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 势越来 越明显 ,不少 诗歌批 评为了 应酬需 要,违 心而作 ,学术 含量可 疑,甚 至堕落 为诗人 小圈子 里击鼓 传花的 游戏道 具。这 类批评 对诗歌 创作来 说类同 饮鸩止 渴,还 不如索 性没有 的好。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 学批评 的职业 公信力 需要树 立,批 评家需 要贡献 学术良 知。果 真如此 ,对诗 歌和读 者,都 将是福 音。 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 自我, 吸收各 地音乐 ,器乐 发达, 演奏形 式丰富 。金、 石、土 、革、 丝、木 、匏、 竹,皆 可作乐 器。乐 曲类型 已有祭 神乐、 宴乐、 军乐、 节庆乐 等区别 。玄宗 时已有 超百人 的大型 交响乐 团,其 演员按 艺术水 平分为 “坐部 伎”与 “立部 伎”。
初中地理PPT教学课件:第3章 天气与气候第3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上)

什么是降水? 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降雨 降雨有哪几种等级?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降水量/毫米 <10.0
10.0~24.9 25.0~49.9
50~99.9 100.0~249.9
>250.0 精品课件
生活中的表现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 连续成线,雨滴四溅 模糊成片,雨声激烈 雨如倾盆,声音猛烈
自主学习
思 考
A、B两地哪里的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哪里的不 均匀?季节变化如何? A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 A地降水季节变化小,B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精品课件
北半球某地的年降水量
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不均匀 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 冬季多 夏季少 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最少的月份? 10月 7月 该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变化大
精品课件
拓展
常年湿润型: 降水年变化小
夏季多雨型: 降水年变化大
一般来说,当月降水量为50毫米左右时,空气较湿润,超
过100毫米叫多雨。
精品课件
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某城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单位:毫米
月份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水量大多在 200
毫米以下。
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
(2) A地比B地降水 多 (多、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
岸比大陆西岸降水 多 (多、少)。
(3) C、E两地比D地降水 多 (多、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3章第3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出示不同的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两幅景观主要区别在哪?原因是什么?两地的降水差异非常大,一起探究降水。
点拨: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追问:雾、霜、露是降水吗?2.材料引入:2020年中国南方洪涝灾害指的是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提问:降雨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3.互动交流:24小时降水量(mm)4.温故而知新:你还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5.提问:这些等级的雨是怎样测量的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盛水器口径成比例的量筒。
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
测量降水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筒内。
从量筒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
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盛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雪。
测量降水量时,把储水思考交流:雾、霜、露不是降水。
2.阅读材料,思考降水强度的大小比较:3.画一画,说一说:降雨的等级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结合雨的分级认识学到的天气符号:5.认识测量工具,了解降水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筒里,再读取数字就可得知降水量的多少。
现在常使用具有自动记录降水量功能的测量仪器,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6.怎样来表示降雨的多少?展示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地的降水季节上有什么不同?7.怎样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出示某地降水资料,提示绘制步骤:8.如何阅读降水量柱状图6.互动交流: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分析归纳: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7.读一读,画一画:8.读图分析:(1)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年降水量大约多少毫米?(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归纳总结: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主学习一
1、什么是降水?降水的主要形 式? 2、我们学过的哪些天气符号与降 水有关? 3、降雨可划分哪些等级?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判断降水强度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 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 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 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课堂总结 -----建立知识结构
降水形
雨量器
式
生活和生
产
降水量 柱状图
等降水量 线图
季节变化
世界降水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水最主要的形式
想一想
雨
雪
雾与霜、露属不属于 降水?
冰雹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阵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冰雹
等降水量线图
• 2、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想一想:什么是等降水
量线?
80mm
B
将同一时间内降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东岸?西岸?
B
A
L M
观察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小组合作 思考、回答以下问题(P61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
江南水乡
东北民居
2:降水多少不同的地区,建筑材料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
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雨量器和量杯。
人工测量: 一般每天在8时和20时各 记录一次,这两次记录 的降水量之和就是这一 天的日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 毫米。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的季节变化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出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题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本节教材讲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材与上一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起,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知识的自然延申,更是作为理解第四节“世界气候”有关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
我确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降水及其主要形式,运用生活实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使用降水资料,制作降水量柱状图,并能够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身边的地理。
2、大自然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教材内容,我重新编排了教学内容。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学生对于降水的变化只有感性的认识,而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降水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重点。
初一学生不仅认知水平低,而且对于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化,缺少—种图文转化能力和从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把降水柱状图阅读和绘制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为“新授课”:共计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和雨量器。
二、说教法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着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
总之,本节课力图表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的指向标。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题】A. 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____地。
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______带,B 地位于______带。
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答案】B 热温纬度位置【分析】本题考查的都是气温降水曲线图的解读。
【解答】由图可知,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B地,读图可判断A地位于热带,因为该地全年高温;B地位于温带,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
【答题】A. 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______地,夏季多雨的是______地B地可能是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______甲、亚欧大陆东岸乙、亚欧大陆西岸丙、亚欧大陆内部【答案】A B 甲【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降水的空间分布。
【解答】A.B两地中,属于终年多雨的是A地,属于夏季多雨的是B地,B是可能是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
【答题】读图可判读A地的气候描述______(分别描述气温和降水)【答案】全年高温多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读图能力。
【解答】由图A可以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答题】下图所示工具通常用来测量()A. 气温B. 降水量C. 空气质量D. 风向、风力【答案】B【分析】主要考查天气测量的仪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解题关键是识图记忆天气测量的仪器。
读图,图中工具是雨量器,用来测量降水量,测量气温的是温度计,故ACD错误,B正确。
3.【答题】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A. 降水的季节变化B. 降水的年际变化C. 降水的季节分配D. 降水的日变化【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降水的时间变化。
【解答】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是指一年内各季节降水的差异,日变化是降水量在一天内的差异,故选B。
4.【综合题文】中国天气网西藏站2018年1月3日讯继前天强降雪之后,昨晚到今天西藏西南部再次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随堂演练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降水就是降雨 B.降水是指将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C.有云必定有雨,有雨必定有云 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根据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完成该地各 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河流干涸
生活缺水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交通受阻
房屋倒塌
降水 过多
庄稼被淹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牧区受灾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的年际变化 例如:北京的年降水量
多年平均 最大(1959年) 最小(1869年)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比一比,谁画得快又好?)
降水量/毫米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Leabharlann 14710 月份
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 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 月,标出月份。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降水多少 多 东岸多 西岸少 沿海多 内陆少 少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课堂小结
降 水
降水
和
降
水
的
分 降水的
布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雨、雪、冰雹等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降水的形成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降 土地干裂 水 庄稼绝产
过 少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暖湿气流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迎 风 坡
背 干燥气流 风
坡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拓展延伸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地区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地区
两级地区
644毫米
1406毫米
242 毫米
降水的季节变化 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
单位:毫米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 6 8 17 29 6 19 24 4 21 7 2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举一反三”)
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全年多雨 全年湿润 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2.山地降水较多的一侧是( B )
A.南坡 B.北坡 C.迎风坡 D.背风坡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C )
A.南极地区有很厚的冰层,降水多 B.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很少 C.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中纬度地区,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增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 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 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 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 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 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画状 图。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
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观察
A
B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天气和气候 第三节 降水的 变化与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