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悬浮剂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悬浮剂配方研究及优选方案

悬浮剂配方研究及优选方案

悬浮剂作业指导书一、悬浮剂的定义及特点悬浮剂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农药与助剂经过研磨、分散在水介质中的悬浊液。

粒度细,一般粒径0.1~3μm,悬浮率高,药效比可湿性粉剂好;不用有机溶剂,挥发性小、毒性低、对人畜安全;不易燃易爆,贮运安全,可用飞机喷药。

二、配方组成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份、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冻剂和水等组成。

有效成份的含量一般为5%~50%。

三、配料顺序1、采用湿法研磨粉碎工艺,将高效氯氰菊酯原药、润湿分散剂按配比称量好,连同加水总量70%加入到砂磨釜中与研磨介质1∶1.1~1.2混合进行研磨。

2、在研磨约2.2 h后,将增稠剂和防冻剂及剩余水加入进行调制,得到白色均相悬浮剂。

将药液与研磨介质分离得样品,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检测。

四、配方筛选1、分散剂的选择农药悬浮剂的悬浮液体系介于胶体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之间,属于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为了增加悬浮剂的稳定性,通常须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其作用是在悬浮剂中的农药颗粒周围形成保护层,阻碍磨细的农药颗粒相互靠近,从而使农药固体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悬浮液体系的各个部位,在贮存过程中不发生凝聚和结底现象,即使有少量分层,经轻轻摇动也可再分散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而且在冷、热贮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即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性。

此外所加分散剂的量至少要达到足以完全覆盖农药在砂磨时暴露出来的表面积,这样才能使悬浮液体体系稳定。

2、增稠剂的选择悬浮剂的黏度高低是影响产品贮存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黏度太小,产品一般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分层、结块;黏度太大,则产品不易流动,给加工带来困难,并影响产品的包装及使用。

为了改善产品的倾倒性,提高悬浮率和贮存稳定性,黏度保持在0.4~0.6Pa·s之间。

一般选用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等。

3、防冻剂的选择为了防止产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出现结晶现象,进而影响使用效果,需添加防冻剂,一般选用乙二醇、甘油、尿素、氯化钠等。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制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制

h—4*a象泠农药研究5°/。

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制欄I李登辉,赵强,聂运魏,耿彪(河南瀚斯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联苯菊酯是70-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 拟除虫菊类农用杀虫剂品种之一,具有击倒作用 强、广谱、高效、快速、长残效等特点,以触杀 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

可用于防治棉铃 虫、红铃虫、茶尺蠖、茶毛虫、苹果或山楂红蜘蛛、桃小食心虫、菜蚜、菜青虫、菜小蛾、柑橘潜叶蛾等。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 调节剂类杀虫剂,2007年获得中国农药产品临时 登记证,制剂为10%水分散粒剂,氟啶虫酰胺具 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 速拒食作用,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并 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

农药活性成分在油相中悬浮的液体制剂称为 可分散油悬浮剂,通常以植物油、甲酯化植物油 或矿物油为分散介质,用水稀释后使用。

其具有 绿色环保、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特点,此外以 油为分散介质,提高了制剂的渗透性、延展性、耐雨水冲刷性能,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通常采用 湿法研磨工艺,平均粒径在3〜5微米左右,本 文通过大量的试验成功研制了 15%联苯菊酯•氟 啶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1材料与方法1. 1原药与助剂联苯菊酯原药97% (广东立威)氟啶虫酰胺原药98% (中农立华)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BY-125),十二 烷基苯磺酸钙苯盐(500#)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601,602#),烷基^,^2021.3酚聚氧乙烯醚(NP-1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 乙烯醚(33#),酚醚磷酸酯,吐温80;分散剂:500LQ (阿克苏),V0-01 (索尔维)增稠剂:白炭黑、有机膨润土分散介质:大豆油、甲酯油、玉米油1.2主要设备砂磨机、剪切机、恒温箱、磁力搅拌器、电热恒温水浴锅、冰箱、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 谱仪、p H计、电子称量天平等。

1. 3试验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准确称取所需助剂及分 散介质,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再称取所需原药, 用剪切机剪切均匀,将剪切均匀的浆料转入立式 砂磨机中加入1.5倍浆料质量的氧化锆珠(直径 0.8-1. 2毫米),研磨时间约2-3小时,砂磨机转 速1400r/min,砂磨完成后,取样进行粒径、分散、乳化等指标的检测,合格后过滤进行灌装,工艺 流程图如图1:图1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工艺2助剂筛选农药研究-h 十* a彖泠2.1分散介质筛选 米油,根据原药的性质、理化指标及性价比要求,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分散介质的要求是被悬浮 我们采用甲酯油+大豆油为分散介质,具体筛选的有效成分至少在50摄氏度以下是不溶的,在试 结果如表1:验过程中所用的分散介质为大豆油、甲酯油、玉表1分散介质的筛选编号分散介质用量分散性流动性悬浮率结论1大豆油68差差91.5不合格2甲酯油68良良94.7不合格3甲酯油+大豆油48+20优优98.3合格4甲酯油+玉米油48+20良优97.0不合格试验结果表明,在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 胺油悬浮剂配方中,分散介质采用甲酯油48%+大 豆油20%混合,有较好的分散性及流动性,并且 悬浮率也优于其他对照组。

可分散油悬浮剂关键技术研究-张宗俭

可分散油悬浮剂关键技术研究-张宗俭
乳化剂选择理论方法
HLB值 法 表面活 性剂亲 合性差 法 相转变 温度法 (PIT法)

相比水悬浮剂来说,用油作分散介质相比 用水作分散介质成本有很大提高
科技创新 合作双赢
Grand AgroChem
1.5 可分散油悬浮剂剂型选择需考虑的因素
1. 与油类混用具有增效作用 2. 加工成水基化剂型不稳定 3. 熔点、溶解度等性质限制其剂型选择范围
原药性质角度
剂型加工角度
施用方式角度
为满足飞机喷雾或超低 容量喷雾需求
科技创新 合作双赢
Grand AgroChem
2.3 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工艺
直接砂磨法
采用砂磨机加工。将原药、各种助剂和油类分散介质通过搅拌、剪切混合 成均匀的料浆,再进入砂磨机砂磨至一定粒径,过滤出料,调配即得成品
乳化剂
分散剂
增稠剂
原药
砂磨 检测合格 产品
混合均匀
剪切混匀
出料

稳定剂等
科技创新 合作双赢
近10年来油悬浮剂登记数量变化及登记农药品种情况
2004年至2014年油悬浮剂登记数量变化情况
400 350 300 250 产品个数 200
油悬浮剂中不同种类的农药登记情况
除草剂 杀虫剂 5% 1% 植物生长调节剂
94%
150
100 50 0 2004年 2006年 2009年 年份 2012年 2014年
油悬浮剂原药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 尽量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原药 2. 选择含水量低的原药,原药贮存要注意密封,防治原药吸潮
3. 改换不同厂家的原药应做小试验证,以确认原药对制剂乳化性、粘度、析油量、贮存 粘稠结块等性能的影响

30%吡蚜酮悬浮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0%吡蚜酮悬浮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0%吡蚜酮悬浮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水体系中合成了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烯丙基磺酸钠的共聚物WELL-313,研究了聚合反应工艺,确定了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

应用制备的聚羧酸盐分散剂WELL-313搭配WELL-318,按照吡蚜酮悬浮剂的标准进行30%吡蚜酮悬浮分散剂的制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分散剂能够提高制剂的分散性、悬浮率、稳定性等,而且对原药品种有很强的适用性。

Abstract The copolymer WELL-313 of SPEG400,MA,ALS with ammonium as initiator in water system.Studied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the reaction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WELL-313 with WELL-318,30% Pymetrozine were prepa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Pymetrozine suspension stand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ation of dispersing agent could improve the dispersivity of the preparation,suspension rate,the advantages of stability,and it had strong applicability to the varieties of technical.Key words polycarboxylate;dispersant;copolymerization;30% Pymetrozine SC近几年来,灰飞虱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持续大发生,其吸取水稻汁液,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严重危害水稻生产安全。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开发应用与进展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开发应用与进展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开发应用与进展油悬浮剂是一种在油类介质中不溶的固体农药活性成分分散在非水介质(即油类)中,依靠表面活性剂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液体制剂。

油悬浮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分为在水中分散使用和在油基介质中分散使用。

我们称有效成分稳定悬浮于与水不相溶液体的液状制剂,以水稀释调配后使用的油悬浮剂称为可分散油悬浮剂(oil dispersion,oil-based 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写为OD;有效成分稳定悬浮于或部分溶解于与水不相溶液体的液状制剂,以有机溶剂或油稀释调配后使用的称为油悬浮剂(oil miscible flowable concentrate,oil flowable concentrate,oil miscible suspension),简写为OF。

目前实验研究开发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多数为OD,所以在本报告中主要介绍可分散油悬浮剂(OD)。

1 概述可分散油悬浮剂是以非水体系(油基)为分散介质的高分散稳定悬浮体系。

可分散油悬浮剂是指用一类经过试验可作为增效助剂且不污染作物的油类作为稀释载体的一种剂型,油类包括植物油(及其衍生物)或矿物油等。

作为分散和稀释载体,要求油类本身具有良好的黏着性和展着性,容易黏附于蜡质或光滑的叶面,所以可分散油悬浮剂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黏着性和展着性、抗雨水冲刷能力强等优点。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某些农药活性成分(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盐类,如代森锰锌、代森联等)制成水悬浮剂(SC)时,都具有相对较高的不稳定性(这是由于C-S和S-S键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功能的低稳定性引起的),从而影响悬浮体系的不稳定,容易出现分解、膏化等现象。

如果选择把这类原药加工成可分散油悬浮剂时,即可解决剂型的稳定性问题。

第二,某些油类对亲油性强的农药(如烟嘧磺隆除草剂)可起到增效作用。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功能及特点
药效
在喷药期间,达到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 量、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农药的 生物活性,降低使用剂量。
15
国内外助剂种类超过3000种
表面活性剂
悬浮剂
农药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依剂型加工要求也不同,所选择 的助剂种类也各异。
16
润湿分散剂种类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两性离子
其他
农药本身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不同的农药其理化性质相差 很大,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又千差万别,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选择 适宜的助剂品种和添加量是十分重要的。
33
通常选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结构中必须具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疏水基),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农药活性成分粒
子的吸附能力,减少分散剂从吸附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脱附, 显著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选用的粘度调节剂与有效成分必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 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要小。
此外,加入量多少以及助剂与有效成份的比例大小, 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药的喷雾雾化和沉积过程。
选的分散剂品种,分别用水配制成相同含量的分散剂溶液;3)取一
定量已粉碎的的农药放入烧杯中,将上述配好的分散剂溶液,慢慢滴入 到农药细粉上,同时用药匙不断搅拌,使其形成糊状,当糊状物刚形成 滴滴下时,记录所用溶液的量,然后计算出单位重量有效成分所需溶液 的量,这个量即为流点。
23
三角坐标法
24
3水平3因素正交表
DS-60、WELL-SCA
DS-316、WELL-303
18
这么多种助剂,不同的助剂在农药制剂配方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同一种农药原药,不管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使用不同种类的助剂品种配制的样品,由于其作用 机理不一样,因此对农药发挥其功效区别可能会很 大。

油悬剂配方于工艺问题探讨交流

油悬剂配方于工艺问题探讨交流

3、水稻田的五氟磺草胺单剂油悬剂
水稻田的五氟磺草胺单剂油悬剂(含量2.5-5%,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23%+15-8%)存在的问题: 3.1)稀油严重,分层重,外观非常难看
分析原因:黏度增稠剂少,或者搭配不合理,油脂不适合等
解决:合理增加有机土等、选择油脂用OD-2,对该类配方稀油严重改善比 较好
二、油悬剂剂型特点及加工的条件
1、油悬剂剂型的物理特点

外观一般为可以倾倒流动的油相液体,允许有少量分层,轻微摇动或搅动
应是均匀的、用水稀释后可以较好的乳化分散;其粒径一般建议控制在1-
10μm,现阶段各个厂家控制质量不一。属于不稳定的体系,,无论是借助加
工工艺还是借助助剂分散作用都只是阶段性的稳定。

化学特点:因油脂不同和油脂本身的原因和原药等因素,放置久了,容易
轻微变色;该剂型还易变稠结底;易乳化分散产生变化;理论上很多原药会稳
定,其实因为很多原因造成很多原药稳定性不好,易有分解现象产生;受所用
助剂对其质量影响比较大,甚至影响一些原药的稳定性;反过来也有一些不同
工艺、厂家的原药有时候也会对油悬剂剂型产生影响。
1、定义:
可分散油悬浮剂,简称OD—水分散性油悬浮剂(Oil dispersion),:是 由原药与适宜的助剂和辅助原料、以油相为载体制成的高分散的、一定时 间内稳定的非水介质的油相悬浮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成分不溶于非水介 质。
使用特点:久置后允许有少量分层,轻微摇动或搅动应是均匀、用水稀释 后可以较好的乳化分散可方便使用。
甲酯化大豆油:54
我们油悬剂中用的油对于原药尽量溶解力越小越好。
一般建议大家使用:颜色淡黄或者接近无色、透明度较好、加热后没有恶 臭味道、凝固点-3℃-5℃,C16-C18总含量大于85%的,这是自己的一点小建议, 仅供参考。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加工和应用(Ⅱ)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加工和应用(Ⅱ)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加工和应用(Ⅱ)华乃震【摘要】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既避免使用任何溶剂,也无粉尘产生,是一种安全、环保的优良剂型。

论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优缺点、组成(包括农药活性成分、非水介质、分散剂、乳化剂和增稠剂等)、加工方法、药效以及影响剂型稳定的因素和对策。

指出可分散油悬浮剂有较高的药效,但与悬浮剂相比成本高和开发难度较大,一般有特殊需要,才去加工可分散油悬浮剂。

%Pesticide OD is a kind of saf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formulation, without any solvents and dusts. The progress, merit and shortage, component (including active ingredient, non-aqueous medium, dispersing agent, emulgator and thickener), processing method, efficacy, 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d countermeasure of formulation stability of OD were described. And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OD had high efficacy. Compared with SC, OD had great development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OD was prepared only if there had special need.【期刊名称】《现代农药》【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可分散油悬浮剂;油悬浮剂;非水介质;分散剂;乳化剂;药效【作者】华乃震【作者单位】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50.6+994.5 增稠剂 (黏度调节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同悬浮剂一样,在重力作用下,油悬浮液倾向于分层和沉降,且由于可分散油悬浮剂比悬浮剂有更大的密度差 (粒子与分散介质之间),可分散油悬浮剂比悬浮剂发生分层和沉降的趋势更大,因此加入增稠剂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0 mol) 马来酸酐加入 500 mL 三口烧瓶中, 再加 入 0.5 g 的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搅拌升温至 110℃, 反应 2 h,温度降至 50℃后出料,得到 88.3 g 马来 酸酐接枝聚醚[2]。 将物料水溶后测定混合物的酸值, 根据理论酸值和实测酸值计算酯化率。酯化率为 93.9%,收率为 99.1%。
Key words: OF; dispersant; copolymerization; mesotrione + atrazine 35% OF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 传统芳烃溶剂在农药 中的应用已被逐步控制和替代, 植物油溶剂作为农药 配方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具有绿色环保、 低毒安全、 可再生等特点,符合农药添加组分低毒化管理目标。 因此,油悬浮剂的乳化分散剂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 马来酸酐接枝聚 醚的选择和酯化条件的控制;② 分散剂的制备工 艺、控制条件及参数,最大可能地使反应向需要的 ③ 按照农药油悬浮剂标准对合成的聚 方向进行 ; 合物进行性能检测。
(0.05 mol) 马来酸酐接枝聚醚和 15 mL 油酸甲酯加入 500 mL 三口烧瓶,置于温度为 75℃恒温油浴锅中加 热,搅拌溶解。将 5 mL 溶有 0.8 g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 腈的甲苯液与 10.4 g (0.10 mol) 苯乙烯、12.1 g (0.05 mol) 丙烯酸十二酯以及 35 mL 的油酸甲酯混合均匀 后倒入恒压滴液漏斗中待滴加。 当三口烧瓶内的马来 酸酐接枝聚醚完全溶解在油酸甲酯中, 且瓶内温度达 到 75℃时, 开始匀速滴加滴液漏斗中的混合液, 在 1~ 保温结束后, 在 80~ 2 h 内滴完, 保温反应 3~5 h[1]。 100℃之间,减压脱除体系中的甲苯,保留油酸甲酯 (油悬浮剂体系中以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为溶剂,和油 酸甲酯属于同一类体系, 保留油酸甲酯对产品使用不 影响)。 降温至 50℃以下, 加入三乙醇胺调节 pH 值为 6.0~7.0,即得到共聚物油悬浮剂分散剂 120.3 g。收 率 96.8%,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 64.6%。
dodecyl acrylate and styrene in methyl oleate using azobisisobutyronitrile as initiato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polymerization were established by studying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performances of mesotrione+atrazine 35% OF were determined, which was prepared using polycarboxylate as dispers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ed dispersant could improve the dispersibility, suspensibility and storage stability.
项目 莠去津原药,% 硝磺草酮原药,% WELL-306,% 高分子分散剂,% 有机膨润土,% 稳定剂,% 油酸甲酯,% 乳化分散性 贮存稳定性 常贮莠去津悬浮率,% 热贮莠去津悬浮率,% 常贮硝磺草酮悬浮率,% 热贮硝磺草酮悬浮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分散剂的制备工艺
先将 12.0 g (0.03 mol) 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45.0 g
第 12 卷 第 4 期 2013 年 8 月
现 代 农 药 Modern Agrochemicals
Vol.12 No.4 Aug. 2013
研究与开发
油悬浮剂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范鸿华,齐文刚,刘文通
(威尔 (福建) 生物有限公司,福州 350502)
摘要: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油酸甲酯体系中合成了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接枝
H
公司;硝磺草酮原药 (>98%),淄博申展工贸有限
H H
公司;有机膨润土 (工业级),浙江安吉天龙有机膨
H
润土有限公司;油酸甲酯 (DY-01,工业级),沧州 大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乳化剂WELL-306 (工业 级),威尔 (福建) 生物有限公司。
1 1.1
实验部分 实验原料
马来酸酐 (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1]
烯醚 (APEG,工业级),江苏海安石油化工厂;苯乙 烯 (化学纯),山东淄博星之联化工有限公司;丙烯 酸十二酯 (工业级),上海聚瑞实业有限公司;偶氮 二异丁腈 (分析纯,重结晶),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 甲苯 (工业级),济南云翔化工有限公司;三乙醇胺 (分析纯),北京世纪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莠去津原药 (>95%),山东邹平兴隆科技有限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单独使用乳化剂 WELL- 306 时,35%硝磺・莠去津油悬浮剂热贮时稳定性差,容 易膏化,无法测定悬浮率;使用高分子分散剂搭配传 其助剂用量更少, 统乳化分散剂制得的油悬浮体系[4], 乳化分散性更好, 特别是在贮存稳定性上有很大的优 势,而且 2 种原药常贮和热贮的悬浮率都高于 95%, 远高于单独使用传统乳化分散剂的油悬浮体系[5]。
表1 35%硝磺・莠去津油悬浮剂性能比较
传统乳化分散剂 油悬浮体系 30.0 5.0 15.0 0.5 1.0 补足至 100 良 热贮结底,不合格 >90 85~90 高分子分散剂 复配油悬浮体系 30.0 5.0 8.0 5.0 0.5 1.0 补足至 100 优 合格 >98 >95 >96 >95
3
结论
通过对农药油悬浮剂的效果验证可以看出:以
2 2.1
结果与分析 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共聚物结构如下:
(CH-CH) n (CH2-CH) m (CH2-CH) k (CH2-CH) x O C C O R
1 2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油酸甲酯中合成的烯丙 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酐接枝聚醚、苯乙烯和丙烯 酸十二酯的共聚物,在农药油悬浮剂中有很好的应 用效果,特别是在高含量的油悬浮体系中,也能够 很好地保证制剂的稳定性。
2013 年 8 月
范鸿华,等:油悬浮剂分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5
天平 (AB204-N),上海方瑞仪器厂;pH 计 (PHS-25), 上海虹益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液相色谱仪, 日立公司; 立式砂磨机 (SDF400),沈阳市微中电机厂。
X /%
m ( 共聚物单体 ) 100 m ( 共聚物单体 ) m (油酸甲酯 )
C O OR
3
CH2 O (EO)8 H
OH O (EO)10 R
其中:R1-壬基酚;R2-苯基;R3-十二烷基;n, m,
k, x-0~25 的整数;E--CH2-CH2-。
2.2
共聚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到的共聚物为黄色透明
液体,pH 值在 6~7 之间,凝固点小于 5℃,聚合 后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20 000 之间,相对分子质 量分布小于 1.5。通过 1.4 中的投料比,可以计算出 共聚物的质量分数 X (%):
2.3
分散剂在油悬浮剂中的使用效果验证
对比单独使用传统的乳化分散剂 WELL-306 和使
1.3
马来酸酐接枝聚醚的制备
将 79.3 g (0.12 mol)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9.8 g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分散剂与 WELL-306 复配在 35%硝磺・莠去津油悬浮剂中的效果[3],结果见表 1。
参考文献
[1] [2] 李世宏 . 聚羧酸减水剂 ( 醚型) 的合成工艺及生产应用 [J]. 化工 技术与开发, 2011, 40 (2): 14–15. 方云辉 , 于飞宇 .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及其接枝聚醚型聚羧酸 减水剂的合成 [J]. 福建建筑 , 2008 (10): 19–21. [3] 刘步林. 农药剂型加工技术 [M]. 2 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46–356. [4] 戴权. 植物油悬浮剂的研究与开发 [J]. 安徽化工, 2006 (2): 50–51. [5] 蔡党军. 超分散剂在油悬浮剂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 [J]. 世界 农药, 2007, 29 (3): 36–38.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Dispersant in OF
FAN Hong-hua, QI Wen-gang, LIU Wen-tong (Well (Fujian) Co., Ltd., Fuzhou 350502, China)
Abstract: The polycarboxylate dispersant was prepared with acrylic polyether,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ether,
聚醚、丙烯酸十二酯和苯乙烯共聚物聚羧酸分散剂。研究了聚合反应工艺,确定了反应条件和工 艺参数。应用制备的聚羧酸分散剂按 35%硝磺・莠去津油悬浮剂的标准进行了效果试验,结果表 明:所制备的分散剂能够提高制剂的分散性、悬浮率和贮存稳定性等。
关键词:油悬浮剂;分散剂;共聚;35%硝磺・莠去津油悬浮剂 中图分类号:TQ 450.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284.2013.04.006
1.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HH-S2), 上海汗诺仪器有限公司;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10, 工业级)、 烯丙醇聚氧乙
电动搅拌器 (JJ-1),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
收稿日期:2012–12–27;修回日期:2013–01–30;二次修回:2013–05–27 作者简介:范鸿华 (1986—),男,福建省建瓯市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Tel:13635288438; E–mail:5450109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