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性,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玻璃杯、纸巾等。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出一个气球,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教师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是如何变大的。

(3)教师提问:气球为什么能变大?是谁让气球变大的?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讲解空气的存在。

(2)教师演示:用空气泵将空气抽走,塑料瓶变瘪。

(3)教师提问:塑料瓶为什么会变瘪?空气在哪里?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气球、一个塑料瓶、一个玻璃杯。

(2)幼儿用空气泵将空气吹入气球、塑料瓶和玻璃杯中。

(3)观察并讨论:气球、塑料瓶和玻璃杯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存在。

(2)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主题:神奇的空气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空气让气球变大,让塑料瓶变瘪。

3. 空气在我们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吹气球、吸管喝饮料、风等。

2. 作业题目:保护空气,从我做起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植树造林、减少开车、节约用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认识了空气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实验方法验证空气的存在。

2.难点: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气球、塑料袋、漏斗、水、玻璃杯、蜡烛、火柴。

2.环境准备:实验操作台、实验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1.引导部分(1)教师出示气球,邀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和颜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2)教师邀请幼儿尝试吹气球,引导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师:你们在吹气球的时候,感觉到了什么?2.探索部分(1)教师将塑料袋套在漏斗上,将水倒入漏斗中,邀请幼儿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塑料袋为什么会鼓起来?(2)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蜡烛、火柴、玻璃杯验证空气的存在。

师:请你们用蜡烛和火柴进行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3.实践部分(1)教师邀请幼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然后松开塑料袋,观察空气的流动。

师:你们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吗?空气是从哪里来的?(2)教师邀请幼儿将收集到的空气倒入玻璃杯中,观察空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空气和水会发生什么反应?师:通过今天的实验,你们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特征?(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空气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五、活动反思1.活动效果: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通过实验操作,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和特征,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教师引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得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活动组织: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动充分,分组实验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动手,培养了合作意识。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知道空气的存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特性,以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花草、小动物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塑料瓶、气球、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猜测,气球里装的是什么。

(3)教师揭秘,气球里装的是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2)教师演示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如:花草需要空气呼吸,小动物也需要空气呼吸。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塑料瓶,用剪刀在瓶底剪一个小口,然后用胶带封住。

(2)让幼儿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水是否进入瓶内。

(3)讨论:为什么水没有进入瓶内?引出空气的占据空间特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空气无色、无味、无形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2. 实践活动:塑料瓶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身边的空气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空气无处不在,如:房间、教室、公园等。

2. 作业题目:保护空气,从我做起请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空气,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答案:多种树、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乱扔垃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特性的理解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什么。

2.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3.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气球、风车、小扇子、塑料袋、吸管、盖子、盆、水、小石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探究空气的存在)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看看我手里的气球,它是满的还是空的?”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进行讨论。

2.展示(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师拿起一个空气充足的气球,让学生观察并用感觉说说这个气球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了解空气的特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膨胀的原因,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气球会膨胀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到气球膨胀是因为空气的存在。

4.探究(感受空气的力量)活动1:吹风轮教师给每个学生一把小扇子,并让他们用力地吹动小扇子观察周围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的风。

活动2:风车转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小风车,让他们用口吹风车观察它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的风力。

活动3:吸力测试教师拿出一个空塑料袋,让学生用吸管吹气进去,然后迅速用手捏紧袋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袋子的变化,并让他们解释。

5.总结(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讨论的内容,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例如:空气无形无色,但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可以膨胀物体(如气球);空气可以产生风;空气的压力可以起到吸力作用。

6.拓展(保护空气)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如少开车、少用电、减少垃圾等。

教师给学生举一些例子,让他们进一步思考。

7.实践(观察水面的浮力)活动4:水中的浮力教师将一盆水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水的特性,然后将一块小石子放在水面上,观察石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石子浮在水上的原因。

8.评价(互动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空气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存在有了初步认识,并学会了观察和探究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神奇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认识空气的存在,探究空气的性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了解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吸管、水、盆子、纸巾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塑料瓶、吸管、水、盆子、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能吹起来呢?”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气球之所以能吹起来,是因为里面有空气。

然后向幼儿介绍空气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用塑料瓶、吸管、水、盆子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实验步骤:将塑料瓶装满水,倒置在盆子里,用吸管把水吸出来,会发现瓶子无法倒立,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

(2)让幼儿用纸巾撕成小片,放在桌子上,用气球吹起来的风吹纸巾,观察纸巾的飘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空气1.1 无色无味1.2 可以流动1.3 对生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画一幅关于空气的画,展示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2)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记录下来。

2. 答案:(1)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空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流动等。

(2)与家长共同讨论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如减少燃放烟花爆竹、植树造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第三节《神奇的空气》。

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性质,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用途,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重点: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湿毛巾、花草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吹鼓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让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2. 讲解空气的存在教师用空气泵演示,将塑料瓶内的空气抽走,让幼儿观察瓶子变瘪,说明空气的存在。

3. 探索空气的性质(1)教师让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感受空气的湿润;(2)带领幼儿到户外,闻花香,感受空气的清新;(3)让幼儿把气球放在头发上摩擦,观察气球吸附在墙上的现象,了解空气的性质。

4. 讲解空气的用途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幼儿明白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呼吸、燃烧等。

5. 培养环保意识教师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空气中的事物,如气球、花草等;(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性质3. 空气的用途4. 保护空气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质量作业要求:用彩笔画出空气中的美好事物,如蓝天、白云、花草等,并注明保护空气的方法。

答案示例:(画纸中间画一片蓝天,下面是绿草如茵的地面,旁边有花草、树木等,上方写上“保护空气,从我做起”)2. 作业题目: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作业要求: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并尝试实践。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教案标题: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空气的压力和运动。

教学资源:1. PPT幻灯片或图片展示。

2. 实验用具: 气球、吸管、水杯、纸张等。

3. 教学辅助材料: 空气的图片、图表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空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例如: "你们能看到空气吗?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探索空气的性质: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气球,并引导他们将气球吹起来。

2. 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描述气球变大的原因。

解释气球内部充满了空气。

实践活动-吸管水杯实验:1. 展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并放置一个吸管在水杯中。

2. 让学生预测当我们吸掉吸管中的空气时,会发生什么。

3.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吸掉吸管中的空气,并观察水杯中的水的变化。

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变化情况。

实践活动-纸张实验:1. 拿一张纸,并让学生预测当我们用手快速拍打纸张时,会发生什么。

2.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纸张,并观察纸张的变化。

引导他们描述纸张的变化情况。

总结和评价:1. 通过回顾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 "空气可以膨胀和收缩,它可以使气球变大,水上升等。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例如风的吹动、气球的飘浮等。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空气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空气性质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回答问题的记录,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与空气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风车、气球火箭等。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神奇:科学教案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神奇:科学教案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神奇:科学教案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但却常常被忽视的物质,因为它无色无味,很难感知到。

但实际上,空气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每时每刻都与它息息相关。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了解空气的神奇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科学教案,帮助幼儿了解空气的神奇。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授课,幼儿应当能够:1.知道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体验和感知空气的存在和变化。

教学准备为了完成这个教学,我们需要以下物品:1.空气-干净、新鲜无臭气的空气;2.半个饮料瓶-玻璃或塑料都可以;3.蜡烛或火柴-用于点燃;4.一张黑色布-用于盖住饮料瓶口。

教学过程1.先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

1)空气的组成告诉幼儿们,空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两种气体组成。

除了这两种气体外,还有少量的氩、氦、二氧化碳、氖、氦、氢、甲烷等。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可以用图表或模型来展示。

示意图如下:2)空气的性质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深入探讨空气的性质。

但是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简单易懂的事实,例如空气无色无味、被压缩就会变稠、具有弹性等。

2.给孩子一个简短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知空气的存在。

1)教师取一个半个饮料瓶,让孩子观察其外观和大小。

2)请孩子注意,这个瓶子里什么都没有,是空的。

3)点燃一个蜡烛,然后将其插入饮料瓶中。

4)把黑色布覆盖在饮料瓶口上,当黑布在瓶口上时,火燃烧,散发出许多烟雾。

过一会儿,烟雾被抽光了,蜡烛熄灭了。

变得非常静止。

5)露出瓶口,并将火柴举起,当它接近饮料瓶子时,它就开始燃烧。

6)老师打开瓶盖,问孩子瓶里面什么都没有吗?这时,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瓶底里面竟然站着一个小小的火苗,这是何解呢?原因在于,点燃蜡烛的时候,瓶内空气被充满烟雾,把氧气耗尽了,导致蜡烛熄灭。

此刻,火苗依靠饮料瓶里面的氧气燃烧,当瓶盖打开时,新鲜氧气进入饮料瓶中,支持火苗继续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空气
活动由来:
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都是因为有空气的的存在,一天,一个孩子无意当中发现,土放在水里会有气泡,孩子们都围成一团观看,教师抓住这一契机,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

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

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让幼儿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空气的存在。

2、每组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水槽,吸管、泥土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来一起猜猜它是谁?
谜语:看不见、摸不着,闻也闻不到,
☑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1、寻找空气: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集体记录。

☑三、实验操作,探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槽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幼儿集体讨论。

1、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请各组轮流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教师小结: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可是有的工厂排放出来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

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六、延伸活动:
应该怎样保护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