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发育的异同
动植物细胞分裂异同点

动植物细胞分裂异同点
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同点:
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是DNA合成和细胞生长的主要阶段,而分裂期则是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阶段。
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
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不同: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而植物细胞的纺锤体则是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而植物细胞则是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
植物体
结构层次
不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直接构成动物体
无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相同点
都有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动物体
植物体
结构层次
不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直接构成动物体
无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相同点
都有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动物体
植物体
结构层次
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
植物体
结构层次
不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直接构成动物体
无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相同点
都有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动物体
植物体
结构层次
不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直接构成动物体
研究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细胞核内的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质
添加标题
植物细胞质:含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添加标题
动物细胞质: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
添加标题
植物细胞质和动物细胞质的区别:植物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动物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信息传递与交流
植物细胞:通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01
02
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进行信息传递
植物细胞:通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进行信息交流
03
04
动物细胞:通过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进行信息交流
生长与发育
植物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和器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溶酶体、线粒体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形态上的差异
细胞形状
植物细胞:多为多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植物细胞:细胞壁较厚,具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似,但植物细胞膜上有更多的糖蛋白,有助于细胞间的识别和粘附
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核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内含有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细胞核内的DNA被包装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发挥作用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胞的主要遗传物质
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
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片段,控制着植物的性状表达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通过RNA翻译来合成蛋白质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遗传物质的表达和调控方面存在差异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汇报人:XXX
目录
01
细胞结构
02
细胞器组成
03
细胞功能
04
细胞分裂方式
05
细胞遗传物质
细胞结构
植物细胞结构
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负责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官,含有细胞液,维持细胞内的水分和物质代谢。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官,含有叶绿素,负责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核,染色体数量加倍
无丝分裂:细胞核直接分裂成两个子核,染色体数量不变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减半,形成生殖细胞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过程,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两者分裂方式的异同
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细胞板,而动物细胞则不会出现细胞板。
中心体: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器的定位
核糖体: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高尔基体:主要功能是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溶酶体:主要功能是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衰老细胞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答辩问题及解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答辩问题及解析
一、请比较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不同点: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等,无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构成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主要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相同点: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
二、分生组织主要分布在哪?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参考答案】
分生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尖、根尖等部位。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分生组织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新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经过分化形成了植物体的其它组织,如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三、请简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1.知识目标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体六大器官的学习,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动、植物体结构的比较,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学习,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高中生物情景教学教案

高中生物情景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两者在生长方式、生长环境、生长因素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动植物生物学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比较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
难点:对动植物生长发育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引起学生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
2. 提问:你知道动植物生长发育有什么不同吗?
二、学习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15分钟)
1. 分别介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
3. 学生讨论,总结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异同。
三、比较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方法(10分钟)
1. 教师示范如何比较动植物生长发育;
2. 学生分组,选择不同动植物进行比较;
3. 学生展示比较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深入比较和分析(15分钟)
1. 学生根据观察和比较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讨论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学生总结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物学科学。
教学反思:
1.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3. 在总结环节,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06动物、植物、人》(3)-附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动物植物人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动物植物人第 1 课时教材分析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把植物、动物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里面暗含着让学生找出生命的共同特征,本科教学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找出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进行比较,引出动植物生长的共同需求:阳光、空气、水、食物、空间等。
了解动植物之间虽然在外形、生活方式、生活习性等有许多不同,但有时生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相互依存。
二是找出植物、动物、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一环节实际是本单元的总结。
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让学生知道人类也是生物,也具有作为生物的生命特征和需求;最后用集合图的形式表达出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尊重其他物种,与之和谐相处。
2.意识到人也是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做有益于生存空间的事情。
科学探究:1.能够对植物、动物、人进行观察,比较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2.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表达、交流观察的结果。
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生命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难点:找出植物、动物、人的相同与不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萝卜和兔子生长情况的图片、有关黑猩猩和其它类人猿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师: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今天,我们来研究动物与植物相互之间的关系。
2.揭题。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自主学习:1.找出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师讲说一个关于兔子与萝卜的故事。
(2)请小朋友帮助小兔子找找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与相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3)再看看P22的图,说说萝卜和兔子有哪些相似之处。
(4)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讨论的情况。
(5)全班交流:兔子与萝卜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要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A.不同之处:a .植物一般固定在一个地方,而动物一般能到处活动。
【精品】植物发育生物学

☞决定生活周期完成的遗传程序中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环境信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从营养性叶向花器官(萼片)的转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30、器官形成:是指侧生器官从其原基器官特征被决定后到其特定的形态与功能的建成过程。
31、有关花型的研究辐射对称型(拟南芥花)和两侧对称型(金鱼草花).☞金鱼草花腹背对称性:CYC基因和DICH基因参与腹背对称性的建立。
在花分生组织形成早期,CYC基因仅在靠近花序轴的腹面区域表达,而在远轴的背面区域不表达,且这种腹背特异性的表达能够持续到花瓣和雄蕊原基发育的后期。
CYC和DICH导致的腹背对称性不仅表现在花的整体对称性上,且表现在单个花器官的对称性上.32、花瓣的衰老和脱落是内源乙烯所诱导的花瓣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结果。
这种内源乙烯的释放被认为是由受精所引起,最早出现于子房,然后扩散到花瓣.33、雄蕊的形态建成及调控问题34、心皮的形态建成及果实的发育①心皮的形态建成☞心皮是茎端分生组织所形成的最后一类侧生器官.12、无融合生殖的研究与利用①定义: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无须经过受精即可得到种子的自然现象。
②无融合生殖类型:(根据发生时期、部位和方式)A、无配子生殖(diplospory):分为有丝分裂的无配子生殖和减数分裂的无配子生殖;B、无孢子生殖(apospory);(1)EMS诱变.。
....。
.。
.。
.。
EMS诱变法建突变体库(拟南芥) 原理:EMS是一种烷化剂,通过将烷基加到DNA的核苷酸鸟嘌呤上,使DNA 在复制时错误的将G-C碱基对转换为A—T碱基对,因而引起点突变。
诱变步骤:1)取50000——100000粒(1-2克)左右拟南芥种子水中浸泡过夜;2)用0.2%—-0.4%EMS摇动浸泡10-20h;3)倒掉EMS,1NNaOH处理残留EMS;4)用ddH2O洗种20遍,即获M1;5)播种M1种子;6)单株或混合收获M2代种子用于突变体筛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动物的发育可以一般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胚胎发育:
从受精卵起到胚胎出离卵膜的一段过程(以人为例)。
人的受精作用是在输卵管的上段完成。
当受精卵在输卵管中段时,胚胎发育就开始了。
受精卵一边进行有丝分裂,一边沿输卵管向子宫方向下行,胚胎发育进入卵裂期,接着进入桑葚胚、囊胚、原肠胚。
囊胚不断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而长大,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胚胎本身将来发育成胎儿;另一部分演变为胚外膜,最重要的是羊膜、胎盘和脐带,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在前两个月中,胚胎继续细胞分裂、分化,产生各种细胞,组建各种组织、器官。
到第三个月末,各器官系统基本建成,已称为胎儿。
以后主要是增大和少数结构的改变。
由于胎儿迅速生长,母亲的负担日益加重;一般到280 天左右,也就是九个月多一点(常说“十月怀胎”实际上以农历来衡量的)将发生自然娩。
接着进行胚后发育。
胚后发育:
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卵孵化后,或从母体生出后,经过幼虫或幼体至成虫、或成体达到性成熟时的发育过程。
许多动物的幼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与成体差别较小,因此,幼体不经过明显的变化就逐渐长成为成体,如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对于这些动物来说,胚后发育主要是指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
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如蛙。
这类动物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要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这种类型的胚后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由于动物的种类不同,胚后发育的情况也有区别。
如无脊椎动物中的蚯蚓、蚂蟥和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胚后发育,其幼体与成体极为相似,不经变态,逐渐长大成为成体(直接发育);另一些无脊椎动物有极为特殊的幼体期,幼体与成体极不相同,要经过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后,才能发育成为成体(变态发育),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中的许多种,其中以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最为特殊,它们从卵孵化后,要经过若虫(蝗虫)或稚虫(蜻蜓)而至成虫。
在此过程中,若虫或稚虫随着蜕皮,发生了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还有许多种昆虫(蚊、蝇、蝶、蛾、甲虫)的幼虫,尚需经过蛹期才能羽化成为成虫。
又如脊椎动物两栖类的蛙,从卵孵化后,要经过蝌蚪期而至成体。
蝌蚪的变态发育,反映了无尾两
栖类可能是从有尾两栖类进化而来的。
植物的个体发育:
指植物生命所经历的全过程。
从受精卵的最初分裂开始,经过种子萌发、营养体形成、生殖体形成、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实等阶段,直至衰老和死亡。
但一般以种子萌发为开始阶段。
构成植物个体的细胞和器官也有其自身发端、形成和衰老的发育过程。
发育包括生长和分化。
生长指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数量上的不可逆的增加。
分化是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细胞的特化,即从同一性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结构上与功能上不相同的细胞类型,如薄壁细胞分化成厚壁细胞、木质部、韧皮部等。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建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从营养体到生殖体的转变即花芽分化,是植物一生中十分重要的分化过程。
具体可分为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胚的发育
不同植物的胚,发育的过程大体相同,下面以荠菜为例来说明。
荠菜的受精卵经过短暂的休眠以后,就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在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靠近珠孔的一个叫做基细胞,另一个叫做顶细胞。
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球状胚体。
基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列细胞,构成胚柄。
胚柄可以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
研究表明,胚柄还能产生一些激素类的物质,促进胚体的发育。
在胚体发育完成后,胚柄就退化消失了。
由于球状胚体顶端两侧的细胞分裂速度比较快,就形成了两个突起,这两个突起逐渐发育成两片子叶。
两片子叶之间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芽,胚体基部的一些细胞发育成胚根,而胚芽与胚根之间的细胞则形成胚轴。
这样,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就构成了荠菜的胚。
胚乳的发育
受精的极核不经过休眠,就开始进行有丝分裂,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大量的胚乳细胞。
这些胚乳细胞构成了胚乳。
多数双子叶植物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逐渐被胚吸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这样就形成了无胚乳种子,如大豆、花生和黄瓜等。
多数单子叶植物在胚和
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不被胚吸收,这样就形成了有胚乳的种子,如小麦和玉米等。
在胚和胚乳发育的同时,珠被发育成种皮。
这样,整个胚珠就发育成种子。
与此同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果实和种子成熟以后,便从母体上脱落下来。
如果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种子就会萌发并长成幼苗(有些植物的种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成为一株具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植株。
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形成花芽,接下来便是开花、结果。
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对于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来说,在植株长出生殖器官以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当它们达到开花年龄以后,每年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仍然生长发育。
其中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包括:
根和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使茎不断长高,根不断伸长。
与此同时,由于茎和根的形成层的活动,使茎和根不断长粗。
这样,多年生植物就逐年长大。
植物能够不断进行形态建设。
形态建设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模式的识别、轴向、重复性、对称性。
植物的形态建设与环境因素、信号转导。
而花的拟态是最极端的进化发育。
植物发育的模式,如种子的发育潜模式。
植物发育的特殊性是具有重复单元,如画得发育与顶端分生组织。
茎顶端分生组织的发育中存在“原套”学说和“功能域”学说。
植物形态发生
植物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的起源、发育和建成的过程。
高等植物是一类高度进化的生物有机体。
由于植物体的分化而显出各种特化的机能和结构,如在外部分化出各种器官,在内部则形成能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类细胞、组织和组织系统。
植物体中的各个部分,虽然可以有不同的生长速率和分化出不同的结构特征。
但是它们的分化和生长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
植物体不会永远停留在一种固定的形态上,而总是经常地在迅速变化。
另外,植物体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往往具有一种回复到原来正常状态的能力,即通过形态发生又长成类
似原来形状的能力,使植物体能够保持“原状稳定”。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高等植物体具有一个连续生长的体轴,常常可以无限地生长,而这种生长一般由根和茎顶端的分生组织所控制。
这些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可以不断地分裂和分化,逐渐形成了后面较老的部分。
至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就不像体轴那样,而是有限的生长器官。
其分生组织只能在一个时期分化生长,并且也往往不集中在某一部位,而分散在器官中,因此初期时常显出全面生长,及到成熟,所有组织都停止了生长。
植物在形成过程中,同时逐渐表现出各种分化。
植物愈高等,分化愈复杂,由此分化形成各种器官,组织之间也逐渐产生出差异,细胞之内也有原生质体内各种细胞器的分化,可以说,植物体内没有不分化的部分。
形态发生的各种表现。
植物发育时,十分有秩序地形成了各种形态。
高等植物都具有“体轴”,但是体轴的两端,在结构与生理活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植物体的根端与茎端,其中尚有各种侧生器官。
植物中这种具轴的两极向特征,特称为极性现象。
极性是生命活动在空间上的特殊序列现象。
植物形态发生中除了极性现象以外,尚有相关现象和对称现象等。
相关现象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可用以解释芽、叶和茎生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成花控制、果实生长、脱落现象,以及维管形成层的活动等等,甚至创伤愈合和人工嫁接与大部分的再生作用也关系到相关现象。
平常植物生理学上所说的顶端优势,也是相关现象的一个好例证。
植物体的“体轴”不是一种真正的物质结构,而只是一种几何学上的轴或面,由此将植物体或器官分成两面,形成对称。
这些沿着轴或纵向面的对称,大致可分为辐射对称,左右对称和腹背对称3 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