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创通气原理ppt课件

•无创通气原理及应用
• 2018-10-06
1、机械通气的相关概念 2、典型呼吸机的分类 3、无创通气常用通气模式 4、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平静呼吸
呼吸过程
P
呼气
t
吸气
制造压力差
机械通气
➢ 一种呼吸功能支持手段
• 支持对象:各种疾病因素导致的呼吸衰竭,通气 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
• 支持器械:呼吸机(ventilator) • 支持目标: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 • 支持目的: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Time
Ti
S
T
S
S/T
Ti
Ti
Ti
PC A
C
A
Ti
T
Ti
C
Ti
T
T
Ti
T
Ti
T
AVAPS 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功能
AVAPS
平均容量保证
设定 目标潮气量
IPAP max
IPAP IPAP min EPAP
目标潮气量
压力支持
压力支持变化
固定EPAP
IPAPmin-max区间
0.5-5cmH2O/ min
负压通气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 提供的通气压力低于 大气压,典型代表是 铁肺和胸甲,现已极 少使用
正压通气
在机械通气过程 中提供的通气压力高 于大气压,典型代表 是各种类型呼吸机, 临床应用广泛
负压通气与正压通气的比较
P 正压通气
t
负压通气
人机连接方式
➢有创通气
• 气管切开 • 气管插管
➢无创通气
Expiratory leak Inspiratory limb
单管路,没有呼气阀,带有漏气孔
• 2018-10-06
1、机械通气的相关概念 2、典型呼吸机的分类 3、无创通气常用通气模式 4、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平静呼吸
呼吸过程
P
呼气
t
吸气
制造压力差
机械通气
➢ 一种呼吸功能支持手段
• 支持对象:各种疾病因素导致的呼吸衰竭,通气 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
• 支持器械:呼吸机(ventilator) • 支持目标: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 • 支持目的: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Time
Ti
S
T
S
S/T
Ti
Ti
Ti
PC A
C
A
Ti
T
Ti
C
Ti
T
T
Ti
T
Ti
T
AVAPS 平均容量保证压力支持功能
AVAPS
平均容量保证
设定 目标潮气量
IPAP max
IPAP IPAP min EPAP
目标潮气量
压力支持
压力支持变化
固定EPAP
IPAPmin-max区间
0.5-5cmH2O/ min
负压通气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 提供的通气压力低于 大气压,典型代表是 铁肺和胸甲,现已极 少使用
正压通气
在机械通气过程 中提供的通气压力高 于大气压,典型代表 是各种类型呼吸机, 临床应用广泛
负压通气与正压通气的比较
P 正压通气
t
负压通气
人机连接方式
➢有创通气
• 气管切开 • 气管插管
➢无创通气
Expiratory leak Inspiratory limb
单管路,没有呼气阀,带有漏气孔
无创通气的应用和护理PPT课件

吸气压(IPAP):5 ~ 25cmH2O :用于增加肺泡通
气、降低呼吸功和促进CO2排出;
呼气压(EPAP): 4~15cmH2O,相当于PEEP,增加功能残
气量,改善氧合;
吸入氧浓度:一般为21%~100%,长期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 30%~40%;
湿化温度:36-37 ℃,过低达不到湿化温化目的,过高(超过 40 ℃ )易出现呼吸道灼伤;
无创正压呼吸机基本原理
1. 借助呼吸机管道提供增压的空气,以加大病人的通
气量。通过检测管路中的气流变化感知病人的呼吸频 率,并调整输出以辅助其呼吸。
2. 这种辅助是靠两个水平的正压实现的。呼出时,是 一个正压或接近正压。吸入时,压力是正压并且总比 呼出时高。
NIPPV 与有创正压通气的比较
连接方法 死腔 密封紧固性 同步触发
1832年苏格兰人Dalziel首先制作成型一负压呼吸机
正压通气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本世纪50年代以前,正压通气仅限用于麻醉科和外科的手 术患者。 1952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所采用压缩气囊间隙正压通气的 做法非常成功
机械通气的历史
无创通气始创于1969年 1981年使用鼻罩CPAP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1987年,夜间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近10年来由于面罩质量的改善及技术的改进,无创正
严密监测
1、生命特征、特别是血压、尿量 2、神志 3、血气分析 4、仪器监测 5、防止管道漏气
2019/7/6
.
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拍背、排痰 2、湿化 3、鼓励咳嗽、排痰 4、多喝水
2019/7/6
.
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观察
心理护理
气、降低呼吸功和促进CO2排出;
呼气压(EPAP): 4~15cmH2O,相当于PEEP,增加功能残
气量,改善氧合;
吸入氧浓度:一般为21%~100%,长期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 30%~40%;
湿化温度:36-37 ℃,过低达不到湿化温化目的,过高(超过 40 ℃ )易出现呼吸道灼伤;
无创正压呼吸机基本原理
1. 借助呼吸机管道提供增压的空气,以加大病人的通
气量。通过检测管路中的气流变化感知病人的呼吸频 率,并调整输出以辅助其呼吸。
2. 这种辅助是靠两个水平的正压实现的。呼出时,是 一个正压或接近正压。吸入时,压力是正压并且总比 呼出时高。
NIPPV 与有创正压通气的比较
连接方法 死腔 密封紧固性 同步触发
1832年苏格兰人Dalziel首先制作成型一负压呼吸机
正压通气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本世纪50年代以前,正压通气仅限用于麻醉科和外科的手 术患者。 1952年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所采用压缩气囊间隙正压通气的 做法非常成功
机械通气的历史
无创通气始创于1969年 1981年使用鼻罩CPAP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1987年,夜间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 近10年来由于面罩质量的改善及技术的改进,无创正
严密监测
1、生命特征、特别是血压、尿量 2、神志 3、血气分析 4、仪器监测 5、防止管道漏气
2019/7/6
.
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拍背、排痰 2、湿化 3、鼓励咳嗽、排痰 4、多喝水
2019/7/6
.
无创呼吸机使用的观察
心理护理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Cycle(呼气触发灵敏度)
• COPD患者需要设定高的呼气灵敏度HIGH; • 正常肺力学(顺应性、阻力差异)的患者设定为中等值MED; • ARDS/肺纤维化患者需要较低的呼气灵敏度LOW。
• High: 33% of peak inspiratory flow • Med: 25% • Low: 18%
© ResMed 2014 I
37
在急诊科(移植科、麻醉科)
★内置2小时锂电池,符合航空转运要求; ★常见疾病类型(阻塞、限制、OHS、正常)&参数预唯一先设定, 3秒钟快速上机;
© ResMed 2014 I
38
Stellar是呼吸界的瑞士军刀,拥有它,物超所值
© ResMed 2014 I
39
哪些情况不能用(绝对禁忌症的患者)
➢ 心跳呼吸停止 ➢ 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 误吸可能性高 ➢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 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 不合作
选择性使用
➢ 拒绝插管 ➢ 气道分泌物多
12 VPAP III Enhanced © ResMed 2005 September
无创通气的模式与参数
无创通气是个轻松活
28 VPAP III Enhanced © ResMed 2005 September
不良反应
➢胀气(压力、说话) ➢口干 ➢不配合,不坚持(家属工作)
29 VPAP III Enhanced © ResMed 2005 September
S9 VPAP ST 物超所值的双水平无创呼吸机
• 恰当的EPAP可正确影响血液动力学(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或过高的EPAP抑制 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采用PEEPi的80%值的EPAP可以对抗内 源性PEEP(COPD和哮喘患者)。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ppt课件

3
80’
1998
2000
2006
2007
2009
2009
2011
2013
应用指征
30年
NPPV的应用指征缺乏公认的统一指征和成败预测指标
目前有关NPPV的应用指征尚无统一标准,与呼吸 衰竭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感染的严重 程度、是否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多种因素相关,也 与应用者的经验和治疗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有关。 NPPV的应用指征可以从3个层面来考虑:(1)总体 应用指征;(2)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3)在临床 实践中动态决策NPPV的使用。
10
教育的主要内容
讲述治疗的作用和目的(|缓解症状、帮助康 复);连接和拆除的方法;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 能会出现的各种感觉,帮助患者正确区分和客观 评价所出现的症状;NPPV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及相应措施,如鼻/面罩可能使面部有不适 感,使用鼻罩时要闭口呼吸,注意咳痰和减少漏 气等;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以便与呼吸 机协调;鼓励主动排痰并指导吐痰的方法;嘱咐 患者(或家人)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等。
排痰、康复
7
禁忌症
由于NPPV的气道保护能力和通气保障性较低等原因,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仍是治 疗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1.心跳或呼吸停止 2.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3.误吸危险性高、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 力差 4.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及畸形 5.上呼吸道梗阻 6.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不稳定的心律 失常,消化道穿孔/大出血、严重脑部疾病等) 7.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腔、食道及胃部手术 8.未引流的气胸 9.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 10.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值≤7.20)
80’
1998
2000
2006
2007
2009
2009
2011
2013
应用指征
30年
NPPV的应用指征缺乏公认的统一指征和成败预测指标
目前有关NPPV的应用指征尚无统一标准,与呼吸 衰竭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感染的严重 程度、是否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多种因素相关,也 与应用者的经验和治疗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有关。 NPPV的应用指征可以从3个层面来考虑:(1)总体 应用指征;(2)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3)在临床 实践中动态决策NPPV的使用。
10
教育的主要内容
讲述治疗的作用和目的(|缓解症状、帮助康 复);连接和拆除的方法;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可 能会出现的各种感觉,帮助患者正确区分和客观 评价所出现的症状;NPPV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及相应措施,如鼻/面罩可能使面部有不适 感,使用鼻罩时要闭口呼吸,注意咳痰和减少漏 气等;指导患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以便与呼吸 机协调;鼓励主动排痰并指导吐痰的方法;嘱咐 患者(或家人)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等。
排痰、康复
7
禁忌症
由于NPPV的气道保护能力和通气保障性较低等原因,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仍是治 疗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1.心跳或呼吸停止 2.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3.误吸危险性高、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 力差 4.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及畸形 5.上呼吸道梗阻 6.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不稳定的心律 失常,消化道穿孔/大出血、严重脑部疾病等) 7.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腔、食道及胃部手术 8.未引流的气胸 9.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 10.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值≤7.20)
新生儿无创通气进展PPT课件

何种n CPAP系统好?
是IFD在降低呼吸频率、氧浓度和,呼吸功上 优于其他CPAP装置
提供CPAP的系统并不重要,但应使用比较短 的双鼻孔鼻塞/面罩CPAP
8
nCPAP的最佳水平?
CPAP压力至少6cmH2O(A),CPAP水平应 根据临床、氧合及灌注情况个体化处理(D)
CPAP的压力一般设置在4-10cmH2O,压力的 设置主要根据临床医师对CPAP掌握的熟练程 度以及患儿肺扩张程度和临床状况
失败率
12
nCPAP应用尚需回答的基本问 题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拔管后使用 CPAP的益处尚需进一步评价
理想的nCPAP水平及方法尚需进一步评价 早期使用CPAP者远期肺部和神经发育的预后
需进一步研究 使用CPAP时可接受的pH、PaO2、PaCO2的
范围?
13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Neonatal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英国NICU中NIPPV应用情况 48%NICU应用NIPPV 72%使用同步装置 80%把NIPPV作为CPAP失败的抢救性治疗 59%作为撤机后常规使用 10%作为初始治疗方式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2008;63(2) :F148-50
15
提供NIPPV模式的设备
6
nCPAP注意事项
经气管插管CPAP不推荐使用,特别是早产儿 ,因产生较高气道阻力而增加呼吸功
产房内极早产儿,若心率小于100次/分,或自 主呼吸功能不足,或有明显呼吸困难,不及 CPAP
CPAP联合PS是RDS更优化管理方案 CPAP可吞入较多空气,导致胃扩张,但不能
无创通气PPT精选课件

PaCO2 (mmHg) PaO2 (mmHg) PaO2/FiO2 ratio FVC (ml)
64.9±11.4 55.6±18.5 253±75 1283±610
67.2±13.7 58.6±21.3 252±67 1258±583
0.113 0.198 0.810 0.741
FEV1 (ml) APACHE II
这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无创通气的基本点
7
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优劣的比较
无创通气不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严重并 发症明显减少
•患方易于接受 •上、停呼吸机调节余地大
•无法提供有效的气道管理 •不能确保高度的、精确的 通气支持水平
8
无创通气的指征问题
9
无创通气应用时机的把握(1)
• 患者需要正压通气 • 不太需要有创人工气道的保护和支持时
• 规范的无创通气操作
25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 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
序贯通气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情况
组别 序贯通气组 常规通气组
例数 47 43
年龄 (岁)
67.6±10. 4
*姜超美, 白淑玲, 孙继红,等. 建立人工气道后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方法及临床意义. 中华护理杂志, 1994,29:434.
24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 为切换点行序贯通气的要点
• 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的气道管理 • “朝思暮想”地去发现PIC窗
• 细致的临床观察
• 在“窗”出现的早期拔管
• 拔管后立即使用无创通气
• 出窗后继续有创通气可能招致VAP
无创通气PPT课件

❖ 慢性呼吸衰竭:COPD引起者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早期 ❖ SARS ❖ 心源性肺水肿 ❖ 呼吸睡眠暂停 ❖ 肺间质纤维化
2020年10月2日
7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指征(1)
急性呼吸衰竭
•PaCO2>45mmHg •PH < 7.10 ,> 7.34 •PaO2/FiO2<200 •呼吸频率>24次/分,辅助肌参与,反向呼吸
近期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需要严格胃肠 减压者)
胸腹部手术后创伤(胸外负压通气)
严重肥胖
不合作
2020年10月2日
上气道阻塞
14
无创通气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 心跳呼吸停止
❖ 昏迷:但PaCO2升高引起的可试用!
❖ 自主呼吸微弱,随时有呼吸停止者
❖ 误吸可能性高:如颅内高压
❖ 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NIPPV
有创通气
连接方法
罩或接口器
插管或切开
死腔
增大
减小
密封紧固性
较差
好
同步触发
较差
较好
吸气相压力
需较低
可较高
辅助通气的保证
较低
较高
镇静药物使用
不能
可以
病人的舒适性和配合
要求高
要求低
清除分泌物
困难
容易
入睡后出现上气道阻塞 有
2020年10月2日
无
12
无创人工通气的参考指征
COPD 或 其他原因 引起的急 性呼吸衰 竭
限制性胸 廓疾病或 中枢性的 低通气引 起的慢性
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 疾病引起 的慢性呼 吸衰竭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7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指征(1)
急性呼吸衰竭
•PaCO2>45mmHg •PH < 7.10 ,> 7.34 •PaO2/FiO2<200 •呼吸频率>24次/分,辅助肌参与,反向呼吸
近期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需要严格胃肠 减压者)
胸腹部手术后创伤(胸外负压通气)
严重肥胖
不合作
2020年10月2日
上气道阻塞
14
无创通气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 心跳呼吸停止
❖ 昏迷:但PaCO2升高引起的可试用!
❖ 自主呼吸微弱,随时有呼吸停止者
❖ 误吸可能性高:如颅内高压
❖ 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NIPPV
有创通气
连接方法
罩或接口器
插管或切开
死腔
增大
减小
密封紧固性
较差
好
同步触发
较差
较好
吸气相压力
需较低
可较高
辅助通气的保证
较低
较高
镇静药物使用
不能
可以
病人的舒适性和配合
要求高
要求低
清除分泌物
困难
容易
入睡后出现上气道阻塞 有
2020年10月2日
无
12
无创人工通气的参考指征
COPD 或 其他原因 引起的急 性呼吸衰 竭
限制性胸 廓疾病或 中枢性的 低通气引 起的慢性
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 疾病引起 的慢性呼 吸衰竭
2020年10月2日
无创正压通气常见模式PPT课件

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1. 设置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潮气量、呼吸 频率、吸呼比等参数。
02
2. 连接呼吸机与患者
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将呼吸机与患 者连接起来。
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
• 启动IMV模式:在呼吸机上选择IMV模式,并启动呼吸机。
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实施IMV模式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
频率等。
02
2. 调整呼吸机参数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以保证患者的通气
需求得到满足。
03
3. 预防并发症
长期机械通气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气压伤等。因此,在实施IMV模式时,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
Pressure,BiPAP)两大类。其中,BiPAP 又可分为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和压力控制 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
PCV)两种模式。
02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理和作用
原理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一种无创通气模式,通 过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 陷,改善氧合和通气效率。
03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 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07
总结与展望
无创正压通气常见模式回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通过持续提供一定水平的正压,保持气道开放,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从而改 善氧合和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