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分析及治理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分析及治理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分析及治理研究

摘要

随着世界市场的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证券行业相关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事例屡见不鲜。会计造假不仅对我国的证券行业造成严重的打击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也会对公司本身的发展造成阻碍,例如公司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的资产损失,甚至让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等等,且其中不乏性质恶劣的会计造假案件,如近几年的“紫鑫药业”、“尔康制药”、“康美药业”等,人们在对涉案金额数量巨大、涉案范围广震惊的同时也对会计造假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因此该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会计造假防范体系刻不容缓。

本文总结了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文献,并将其作为利用理论和案例分析技术调查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的依据。首先,概述了国内外重要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其次,深入分析了会计舞弊的现状,选择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作为研究案例,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对造假案件的重要过程进行了解和分析。针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普遍问题提出的建议是提高国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减少会计舞弊的频率,实施治理措施,以促进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并确保市场的总体经济环境井然有序。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内部控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方面,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强劲增长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是,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每年,有数十家上市公司面临会计舞弊问题,并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但被处罚的舞弊公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上市公司的会计欺诈问题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如果我国的上市公司继续受会计造假的支配,那便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定时炸弹,也无法为投资者提供坚实的交易平台。

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会计舞弊事件的频繁出现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基本原则,侵犯了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严重影响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调查会计欺诈案件对于改善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中国股票市场的可持续有序发展、从而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从会计舞弊的手段以及会计舞弊的防范和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刘元(2015)等学者研究了被证监会处罚过的上市公司,发现他们大多利用类似的造假手段:私自调节利润或资产负债等来粉饰报表。

李楠(2015)等学者指出,为了确保证券市场的安全运作,我们必须从会计舞弊入手,研究造假的基本方法,主要的造假手段有:使用关联方交易来改变企业的收益;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变更来调整收入;利用公司投资核算方式的改变来操控利润。

向黎航(2017)认为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在完善财务报表披露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合理披露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指南。因此,需要不断审查和改进会计准则,以使创建和发布会计信息的过程更加清晰和标准化。

陈学军(2013)指出,财务报表是制定业务决策的重要基础。适当的会计信

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并保护他们的利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预防:善用股权激励措施、明确公司的未来方向、完善内部审计和其他内部控制机制、对公司会计欺诈的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制裁。

1.2.2国外研究现状

David Emanuel(2014)提出如果公司要提高股价,会对资产、利润等指标进行伪造,来实现这种经济利益。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保留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不公布。因此,股东和投资者将无法清楚地比较相应的财务指标,这导致对公司的发展和方向是非常模糊的。

Stephen(2015)相信公司主要通过错误地描述销售数额、降低销售成本、随意更改会计信息试图使利润最大化。

Bell(2015)提出上市公司努力使利润最大化,公司的管理层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或实现公司的特殊运营目标会选择在公司上市后隐瞒会计信息,并且不及时披露公司财务信息。

1.3 研究意义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而当公司参与会计舞弊时,相关监管机构通常很难采取措施防止欺诈。同时,也很难降低因会计舞弊而亏钱的投资者的风险。提供的虚假财务信息很难让投资者制定好的投资计划,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本文以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为例分析研究,找出其造假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今后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进行甄别与防范有一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一是根据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相关绪论;二是会计造假的相关理论,对涉及到的与会计造假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三是关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当前的现状和危害;四是关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形成原因,用一些近几年著名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为例,用相关理论

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监管这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受利益驱使、内部控制未能发挥监督作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财务造假成本过低;五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一些治理措施;六是结论与建议。

1.4.2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利用中国知网、证监会官网、企业官网、图书馆书籍资料、以及网站搜索等渠道,搜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并利用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搜集整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为研究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提供理论支撑,将这些信息经过分类之后,最终进行整理与归纳。

(2)案例分析法

通过查找关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的整个信息并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上市公司主要存在的典型常见的会计造假问题与会计造假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第2章会计造假理论综述

2.1会计造假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1.1会计造假的概念

关于会计舞弊也就是会计造假的概念,在当前的学术界中,会计舞弊是有意通过欺诈或欺诈手段(提供虚假凭证,虚假关联方合同等)由当事人或公司预先准备的。会计虚假陈述会误导大多数利益关联者,并导致不公平的利润。这种行为是非法的。

美国一个叫Treadway的委员会的认为,会计欺诈会误导投资者,并会使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提供一些错误但重要的会计信息在外部财务报告中而扰乱自己决策的方向最终酿成大错,造成严重的损失。

总之,我们可以确定会计舞弊的主要特征:故意欺诈,伪造会计错误信息或追求个人或小组利益。

2.1.2会计造假的表现形式

(1)费用资本化

公司当前的损益不符合实际,因为它把一些本应计入当前期间的费用记为递延收入,无形资产和其他的一些成本类科目。

(2)库存不准确

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商品,或已过期且需要处理的商品,未及时处理以进行结算,或者库存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曾经记录的历史价格,但是,它仍然以帐面价值记录,这会导致库存价值不符合实际。

(3)固定资产价值错误

公司固定资产价值计算不准确会导致增加或减少了公司的资产。这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充分、技术开发后产生的固定资产损耗低、无法使用的设备不及时做账务处理所致。

(4)无形资产摊销方式不合理

公司不及时处理其没有使用价值的无形资产或不再为公司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的设备,并且始终保留这些资产的账目,从而增加其资产。

(5)增加利润、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增加利润的目标,一些公司将未实现的利润记录为收入。例如,在服务或项目结束之前就记录在账。

(6)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

为了实现少付或不付所得税的目标,公司把一些销售,尤其是某些销售。此销售不需要增值税发票,不以收入确认条款计入而是金额不变放在其他帐目中。

2.2会计造假相关理论

2.2.1舞弊三角形理论

美国的AIbercht在1995年提出他认为一般情况下,会计舞弊的产生需要三个要素:Pressure(压力)、Opportunity(机会)、和Rationalization(借口),上述提到的任何一项缺失都不能产生会计舞弊。由此看来,企业和公司想要预防会计舞弊行为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改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高层的专业素质。

2.2.2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该理论由Bologna基于GONE理论在1995年提出的。公司会计舞弊的风险因素分为两类:一般风险因素和个别风险因素。常见的风险因素是造假的几率,被发现的可能性以及被发现后的罚款金额,这些可以由企业,政府和监管机构控制。个人风险因素,包括素质和道德动机,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并非所有组织都可以做到对这一因素进行监管,当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欺诈者认为这种状况对他们有利,从而导致欺诈。

第3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危害

3.1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现状

最近,在我国,会计欺诈已比海外会计欺诈更为普遍。一些利欲熏心、监守自盗的企业高管和会计师为了更高的个人利益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去伪造虚假报表和虚假会计凭证,这些欺瞒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如星火燎原之势几乎不可控制。

康美药业财务报告揭示了一种神秘现象,该现象在一夜之间消失了300亿元,刷新了A股票的历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确实,“金融欺诈”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据统计,仅2018年一年中,就有50家上市公司收到证监会及其机构发布的60多项处罚信息。其中,联建光电错误地记录了连续四年的财务报告,ST上普的三方贸易商业欺诈行为,证监会处罚的每一家公司造假的数据都令人震惊。因此可以说,金融欺诈如今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市场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自2019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一直在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直到2020年4月,共有22家上市公司受到会计造假调查,有18家受到行政制裁。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确定下一步将集中于监控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造假和其他恶意违规行为。

这些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罚的案件体现了四个特征:第一个是欺诈的持续时间长和数量大;第二个是方法复杂且隐蔽;第三个是系统欺诈;第四个是主观且恶意明显。可以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情节严重恶劣,挑战信息披露制度,破坏证券市场安全,打击市场信心,破坏投资者利益。这就是证券市场的一个“恶性肿瘤”。

3.2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危害

会计欺诈存在许多风险。首先,会计欺诈会扰乱经济秩序。会计欺诈引起的一系列特定问题,例如虚假利润增加、逃税、企业资产转移、瞒报亏损等,这些措施会导致公司利润剧跌、员工失业、业务中断。财务欺诈使公司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收入,并在市场中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竞争相对较慢的公司或许会模仿这种情况。长此以往,经济市场的秩序就会变得混乱,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同时,金融欺诈破坏了社会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制造含有错误信

息的报告、经过粉饰后对外提供的报表往往失去了它的真实性,这种错误的市场信息也同样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第二,会计舞弊破坏了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体系的权威。实际上,会计欺诈已减少了国内法律、法规和会计系统的采用,并迅速降低了整个会计部门的信誉。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是公司处理业务的基础,就像没有根的树木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并最终结出果实。公司会计欺诈会破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并导致人与证券市场之间的信任危机。

第三,它无助于证券市场的安全发展。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对股票市场活动的稳健性具有重大影响。会计欺诈破坏了经济秩序,破坏了会计行业的声誉,违反了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并侵犯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会给员工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财产损失。

第四,它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当投资者是公司外部人员时,他们获取公司财务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这让在未知情况下的投资者在收到虚假信息时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继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培养了许多腐败的人力资源,严重影响了社会财富的分配,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最终影响国家和人民并导致巨额损失。

第4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成因分析

4.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大多数公司由一位占股最大的股东经营。因此,中小股东缺乏在日常运营中监督高管的动力和权利,导致这些小股东虽然规模庞大但在公司决策方面一直处于劣势。而大股东的一手遮天则为会计造假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例如,尔康制药的股东构成是基于该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帅放文为中心的帅氏家族结构。该公司有60.69%的股份由帅放文掌握,并且帅氏家族还占据九位董事中的三位。除担任公司总经理外,董事长帅放文还将管理,执行和监督权牢牢把握在手中。他决定公司的运营和投资,并主导着公司的生命线。三名董事是直系亲属,在这之后聘用的三名独立董事也是帅氏家族的忠实拥护者,这导致公司的会计欺诈行为进行的非常顺利。尔康制药的这种股东结构意味着公司的权力集中在一只手上。大股东的利润互相牵扯,股东会议不能有效的控制和平衡监管机制,换句话说,中小股东完全失去了发言权,而当整个公司的权力都控制在一方手中,很容易就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形。正如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样的道理。

4.2管理层受利益驱使

导致会计舞弊的因素之一是对上市公司不公平的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一般由董事会审核,并对其年度绩效进行审核。最后,根据评估情况确定经理的年收入,并作为第二年的晋升职位的依据。为了维持自己的职位并获得更多的股息或绩效奖金,企业高层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会计欺诈、增加利润和收入、伪造会计凭证等等。在我们国家,由于对成功事业有强烈的个人政治抱负,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会毫不犹豫地让会计师造假。

但是,当公司的某些股东和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之后,对这方面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在一些重要的时刻会计欺诈会败露。这通常是由于缺乏现金导致债券到期、无法偿还应收账款、长期银行贷款到期以及无法偿还本金所致。股票激励可以平衡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并有利于企业的福祉。相反,滥用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通常会危害整个公司,并给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带来损失。

4.3会计信用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为社会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创造特别稳定健康的环境。实际上,诚实守信一直是我们国家备受推崇的道德观念,并且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但是,目前在我国的各种市场上,市场参与者的会计信用体系管理水平普遍较弱,政府应该对此局面承担一定的责任。他在会计信用体系的管理中不仅没有发挥该有的领导作用,也没有做到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去实施会计信用管理系统的建设。由于我们政治环境的局限性,我们的人民在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处于失去政府监督其信用体系的形式,政府的监管对管理、控制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保护其诚实守信意识的意愿和能力。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缺乏对信用的认可会使得市场到处都是欺诈行为,个人和企业信誉文化和信用伦理的价值变成人们可有可无的东西。毫无疑问,这是中国长期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计师发现自己很难控制自己,因此,在这种劣币驱良币的现象频繁发生的条件下,信用缺失几乎变成了正常现象。

4.4市场监管不足

在上海和深圳建立的两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开始。自1990年初以来已经过去了3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机制从一开始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从首次的股票发行审核系统到当前的批准系统,已经引入了诸如独立系统之类的法律和指令。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还对外部审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继续进行创新,争取打入国际市场,改善中国股票市场并促进标准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但是,为什么在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问题上监管不足?

以尔康制药为例,市场管理未能发挥作用的三个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与上市公司内部和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表明相关政策仍需改进,不能纳入国际标准,且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其次,中国安全委员会监管不力,就如尔康制药的案件里,公司的年度报告及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发布,且隐瞒了许多对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信息,并最终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第三,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是不够的,作为公司和企业外部监管的第一道防线,不管是出于职业道德也好法律法规也罢,他都需要勇敢地站出来揭露那些违反了规则的企业和他们虚假的财务报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注册会

计师为这些违规公司隐瞒甚至是和实施会计造假的公司同流合污一起伪造虚假的报表,这对其他监管机构的执行和管理进行了很大的干预。

4.5会计造假成本低

根据定义,企业会计造假的成本是:企业为会计造假支付的价格(例如,相关服务对企业施加的罚款)。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许多会计造假案件。主要原因是会计欺诈案件的利润大于公司为此目的所付出的成本,因而许多上市公司冒着损害声誉和违反法规的风险。中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与上市公司欺诈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证券法规定高于30万元而低于60万元,会计法则规定是5000元以上不到10万元。但是,我国司法系统缺乏明确的民事责任刑事标准和政策。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2月宣布对紫鑫药业采取法律行动,紫鑫药业故意隐瞒公司与客户的关系在2010年因信息泄漏和发布欺诈性信息。结果,许多投资者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因此,紫鑫药业接到证券会的通知,要求其限时改正,并处以40万元罚款。紫鑫药业公司的八名高级管理层被罚款30000至100000,其他相关联的企业和事务所并没有受到处罚。

这次的造假事件使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惊叹不已,自2010年上市以来,紫鑫药业的上市公司已通过造假谋得近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2014年的罚款额与上述相比仅仅是很小的部分。公众称,如紫鑫药业这样频繁造假的上市公司现如今有很多,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中小股东的权利。由于处罚的后果较轻,这导致实施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即使知道他们的造假行径终有一天会败露,也不会选择就此收手。甚至,这如同搔痒一样的处罚结果增强了他们继续造假的信心。巨大的成本效益诱惑使许多公司卷入了会计欺诈活动,这会导致我国市场无休止的问题。

第5章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的治理措施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必须有依法经营的概念,并改善其管理结构。主要职责是:第一,将管理层与董事会分开,两者之间要建立区分清晰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并使董事会成为制定者和内部监督人。第二,明确监管理事会的权限和职责,及时审查公司的异常情况,监督公司和董事会的管理,并为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他们应进一步阐明其权力和责任,填补立法不完善造成的空白,并避免因分歧和其他不受控制的问题而导致权力冲突。例如,独立董事可能负责监督员工,而董事会可能会更加关注财务事项,以确保企业各个部门的正常运作,这样互相限制。鼓励管理人员履行其财务义务。第三,中小股东应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事务,削弱公司大股东干涉公司的权力,加强监督控制,降低会计舞弊和造假的可能性。从优化公司内部控制结构的角度来看,当公司对股东有更多控制权时,公司内部就会默许有相互监督的现象。这不仅可以评估和平衡对公司结构的内部控制,还可以防止“个人主义”的出现,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公司内部决策总是片面的,可以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利益、广大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并完善公司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尽可能地分别协调平衡每个部门间的关系,使他们达到互相监督的局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的几率。

5.2完善管理层薪酬制度

上市公司越成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越清晰,责任分工也将变得更加清晰,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增加,这意味着股东要求的企业利润和管理层希望的营业利润最大化,冲突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高管薪酬的计算方式不合理,而完善的薪酬管理系统是解决此冲突的最佳选择。凭借成熟的薪资系统,合理的股票激励措施和丰厚的收益,管理人员将企业利润作为其使命,并心甘情愿努力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例如,公司可能会使用授予管理层股票期权并规定它们在几年内不会被转让,从而将股东和经理的利益聚集在一起,并使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为公司服务,这可以有效地防止短期管理行为,从而更关注企业利润在未来的长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一种常见方式是给上市公

司的管理者一些股本,并让他们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这样会使管理者对公司有一种追随和认同感,这不仅会增加管理者对公司的热情,还改善了公司的内部激励机制,而且也激发了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当然同时,这种股权激励措施也会保护公司股东的利益。

5.3加强会计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在会计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重视程度虽然不是很低,但是指导下发下去后往往就没了声响,没有激起很大的水花,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此还不够重视,给企业建立评估上市公司诚信度的系统在我国不仅应该是政府的职责,也应该是企业的份内工作,企业应积极参与进去并寻找相关的信用评级机构合作,而信用评级机构应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控,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科学措施,管理上市公司诚信度的评估过程并管理一系列后续行动。会计师应坚守内心,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遵守会计准则道德规范,按照法律法规和道德的标准来限制会计师的会计行为,遵守纪律,遵守法律,诚实守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明确会计师的职责和任务,随时更新会计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新技能,并坚决杜绝因为个人私利而导致财务造假发生的可能。同时,我国有必要加强有关会计诚信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机构,向企业和个人等贷方披露信用信息,并增加信息的准确度和透明度,添加强制性担保,以通过国家准则建立会计诚信体系,为公司和个人应用适当的规则,提高经理和会计专业人员的诚信,并建立完整的会计诚信评估体系保障信用建设以提高社会上人们对上市公司的看法。

5.4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改进我国当前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管理可以从扩大市场管理的影响范围、增强市场的监管能力、并逐步改善外部管理结构方面来入手,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有关政府机构应采用有效的国外管理制度,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管理制度对特定条件的适应性来量身制定。持续的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状况变化可以在法律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解决证券市场的大部分新问题,以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其次,关注新闻媒体对会计造假监管的贡献,被查明的许多会计欺诈案件的

曝光与大多数高级投资者和媒体的力量紧密相关。一个负责任的管理层必须解决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如当面对自己企业出现造假的可能时决定是否应将任何商业欺诈案件通知媒体,检查公司对大众的回应,并在必要时予以解决。推广详细的奖励措施和纪律处分,以奖励公司内部人员、奖励揭露真相的相关新闻内容,和揭示发布虚假调查并引起社会恐慌的人。

最后,促进和完善相关的市场法规,以确保健康,长期的市场发展。最近出现的金融欺诈现象表明,目前相关的中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善我们的系统和面对这样的情形对应的做法,坚决不能容忍会计欺诈案件的发生并对会计欺诈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严格的调查,同时,有必要在进行相关法律调查的同时严厉惩处违规的会计相关人员,并组织那些能够并且将遵守法律的主管会计人员对他们进行监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市场安全部将密切监视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并将定期和专业地监视其行为和服务质量。个人和机构不进行尽职调查和失去独立性的会计师的行为将会受到严惩。例如,永久取消执业资格、支付营业利润两倍的罚款。如果政府和市场采取两管齐下的做法,就能相对轻松的管理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的行为。

5.5加大惩治力度提高造假成本

金融欺诈是高收益和低风险的业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欺诈问题经常发生,因此,重要的是增加对会计欺诈的罚款。当处罚的严厉性和违法违规成本急剧增加时,企业在进行财务造假之前就会认真地衡量,从而在根源上减少财务造假的问题。

会计造假带来的成本效益远远大于当造假败露后遭受的法律惩罚、道德指责和罚款数额,因此,中国证监会应在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舞弊时加大制裁力度,禁止会计舞弊。尽管有法定规定,公司董事会对任何错误信息负有连带责任。然而,在实际的会计欺诈之后,对董事会并不存在行政处罚,虽然相比来说对经营该业务的人的处罚是重大的,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处罚依然是非常低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中国证监会保留对法人实体或企业董事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的权利。如果公司的会计欺诈行违反了法律,将根据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会根据发生会计欺诈的公司负责授权、管理和指导会计师伪造会计数据和伪

造会计报告的人员根据其欺诈情节的严重程度,依法处以五千至五万元的罚款。因此,控制会计舞弊可以从增加会计舞弊的成本开始,这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犯罪,不仅追究违规行为还追究刑事责任并执行制裁和刑事诉讼。

此外,注册会计师未经过尽职调查就发布的审计报告为进行会计欺诈的公司有意掩盖了会计欺诈的事实,并对大多数中小股东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的,但法律上对此类情况的制裁并不完整。从中国证监会制裁的公告来看,中国证监会对注册会计师和发布虚假会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制裁主要是罚款、警告和没收非法所得。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审查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有意瞒报会计信息的会计师事务所和非法注册会计师的惩治,从各方面严防把控,防止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的出现。

第6章结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上市公司诚信经营对于国民、社会和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许多上市公司现在正面临会计欺诈的浪潮,这严重阻碍了现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普遍趋势下,金融欺诈问题将会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因此,会计欺诈问题是需要仔细考虑和调查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使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和消极趋势,并结合相关理论依据,针对每个会计造假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随即从中总结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受利益驱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财务造假成本过低和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完善公司管理层薪酬制度;三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四是加大惩治力度提高造价成本;五是加强会计信用体系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