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表达与识图识读零件图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
《汽车机械识图与CAD》教学课件第6章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第6章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本章内容 本章内容
• 1)掌握常见四大类零件(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 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及其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 2)掌握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 • 3)掌握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与识读方法; • 4)掌握零件图的测绘方法和步骤,并且能够正确绘制零件草图; • 5)掌握零件图的阅读方法与步骤。
齿轮轴零件图如图6-2所示,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一组图形。 综合运用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断面图、剖视图、简化画法、局部放大、规定 画法等),用一组图形完整、清晰、正确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如图6-2所示的齿轮轴 ,用一个移出断面图、一个基本视图和局部剖视图表达了该零件的结构。 (2)完整的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出零件的全部尺寸,能够表明形状的大小以及相对位置 关系。
第6章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6.1 零件图概述 6.1.3 零件图的内容
齿轮轴零件图如图6-2所示,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3)技术要求。 按国家标准的要求,用规定的数字、符号、文字或字母表示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 达到的质量要求,如几何公差、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材料、表面处理等要求。 另外,对于不便于用符号标注在图中的技术要求,可用文字注写在标题栏的上方或者左方 。在标题栏附近,需要注写出已经做过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外的零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标题栏。
第6章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本本章章重内点容
• 阅读与绘制零件图。
本章难点
• 正确、完整、合理地绘制出常用零件的零件图。
第6章 零件图的识读 与绘制
6.1 零件图概述 6.2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6.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6.4 零件图的识读方法与步骤 6.5 徒手绘制零件图 6.5 测量尺寸的工具与测量方法
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9识读机械图样

识读滑动轴承装配图。
教学难点
识读滑动轴承装配图的视图。
教学建议
(1)教师要注意分析滑动轴承的装配情况。
(2)要让学生能根据滑动轴承的装配图想象零件形状,并绘制出主要零件的视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识读滑动轴承的装配图。
【任务实施】
〖STEP1〗概括了解
通过看标题栏、明细栏等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用途以及装配体中各零件的名称和数量等内容,并由其名称分析装配体的用途,由比例和外形尺寸了解装配体的大小。
1.零件序号的组成
2.零件组的序号
3.序号的排列
二、明细栏的格式
代号一栏应填写零件的图样代号或标准代号,备注一栏可填写必要的附加说明或其他有关的重要内容。
三、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不接触的两零件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分别画出各自的轮廓线。
教师:讲解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
〖STEP1〗看标题栏
零件的名称是齿轮轴,该零件所用的材料为45钢,绘图的比例为1:1。
〖STEP2〗分析视图
分析视图的一般原则:先主后次,先外后内。
该零件中间最粗的圆柱上加工了直齿圆柱齿轮,左、右两端φ18f7轴段与齿轮泵的泵体和泵盖配合,右端φ15k6轴径上安装齿轮,以将动力传入。
〖STEP3〗分析尺寸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装配图上的主要内容;
(2)了解装配图中零件序号的编写规定和明细栏的格式;
(3)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装配图图内容的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装配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机械制图-零件图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表达与识图识读零件图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

(2)了解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主要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
■R>7.
难点
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主要表达方法。
教学
方式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三角板、圆规、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出,并作剖视。
学
(2)尺寸标注特点:对结合面(工作面)的有关尺寸精度、表面粗糙
内
度和儿何公差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以端盖为例,具体读图过程如下:
容
(1)看标题栏:
和
零件的名称是端盖,材料为铸铁,图形比例为1:2。
步
(2)看各视图:
骤
该零件图由主视图和左视图两个视图组成,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中
心部分为Φ16H7通孔,两端内孔分别为Φ32H8和Φ35,上端有圆锥螺纹孔
敎
授新:
学
一、轮盘类零件
内
1.常见轮盘类零件:手轮、带轮、花盘、法兰、端盖及压盖等。
容
2.结构特点:主要由同一轴线不同直径的若干个回转体组成,盘体部
分的厚度比较薄,一般径向尺寸都大于轴向尺寸。
和
3.常用材料:铸铁
步
4.加工工序:一般需要经过铸造一车削一钻孔一攻螺纹等工序。
骤
5.表达方法:
教
(1)视图的选择:一般选用1到2个基本视图,主视图按加工位置画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表达 与识图识读零件图轮盘 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
DoCUment Serial number [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零件图的识图与绘图—识读与绘制轮盘类零件图(机械制图课件)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图例: 孔 轴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4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图例: 孔 轴
5
模块五 零 件 图 配合的基准制
1
② 基轴制
看教材例子 2
模块五 零 件 图 5.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应
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
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2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 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
⒉ 正确 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 要正确。
2、看图的基本方法仍然是组合体中介绍过的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虽然零件图不再是单纯的三视图,但在看多个视图时,仍与看三视图的 规律一样。看视图时,先要分析所选用的表达方案,以及各视图之间的 关系,按组成部分“分块”,以确定各个基本形体的形状、位置,最终 得出零件的结构形状。
2
二、看零件图的步骤
模块五 零 件 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
1
1、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
差大小。
2
2、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1)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机械制图第8章零件图全解

公差恒 为正
45
3)公差带图:
上极限偏差 公差带
+ 0-
+0.008 -0.008
下极限偏差
+0.024
+0.008 -0.006
0
-0.022
50 公称尺寸
例: 50±0.008
50
+0.024 +0.008
50
-0.006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 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
布情况。
A
23
A
24
8.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⒊ 零件的几何公差。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 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 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c) 综合式
尺寸标注的三种形式
28
三、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工作精度
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c b
cd
正确!
错误!
29
四、避免出现封闭的尺寸链
ce d b
错误!
c
d
b
正确!
长度方向的尺寸 b、c、 e 、d 首尾相 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尺寸链。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18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零件图模块讲解

在数字前。
34
结构名称 倒角 退刀槽
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45°倒角
非45°倒角
一般 45°倒角 按 “宽度×角度 ” 注出。
30°或60°倒 角应分别注出角 度和宽度。
一般按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注 出。
35
结构名称 光孔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深度(符号“ ”) 为10 的4 个圆销孔
箱体类零件加工 位置多变,选择主视 图时,主要考虑形状 特征或工作位置。
20
3、 轴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起 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常带有键槽、轴肩、 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构。
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主视图按加工位置 选择。画图时,将零件的轴线水平放置,便于加工时读图看 尺寸。根据轴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配合尺寸标注,一般只用 一个基本视图表示。零件上的一些细部结构,通常采用断面、 局部剖视、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表示
0 -+
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0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59
A —— H 通常形成间隙配合 基轴制: J —— N 通常形成过渡配合
48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500.008
基本尺寸: 50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思考并回答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零件合格的条件:
50.008≥实际尺寸≥ 49.992。
49
⒉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I 轴为ei
如何识读机械制图中的零件图

如何识读机械制图中的零件图一、零件图的概念为了正确地表示机器、设备等物体的形状、大小、规格、材料等内容,通常将物体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技术规定表达在图纸上,这被称为图样。
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的图样。
二、零件图的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栏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图样的比例及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
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适当的表达方法,将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3.全部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要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需要的全部尺寸。
4.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标记、代号和文字简明地表达出零件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如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三、零件图的分类1.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包括轴、杆、轴套、衬套等。
轴套类零件通常由几段不同直径的同轴回转体组成,常有键槽、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销孔,以及轴肩、螺纹等结构。
2.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包括端盖、压盖、法兰盘、齿轮、手轮等。
盘盖类零件常由回转体组成,也可能是方形体或组合形体。
零件通常有键槽、轮辐、均布孔等结构,并且常有一个端面与部件中的其他零件结合。
3.箱壳类零件箱壳类零件包括各种箱体、壳体、阀体和泵体等,结构形状比较复杂。
箱壳类零件主要起包容、支承其他零件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纹孔等结构。
4.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包括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
叉架类零件形状比较复杂且不规则,零件上常有叉形结构、肋板和孔、槽等。
四、识读零件图的方法识读零件图的方法以形体分析法为主,线面分析法为辅。
读图时,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将视图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找出各部分的形状特征及相对位置,用“三等”规律(即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将简单形体分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
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主要表达方法。
教学方式
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
三角板、圆规、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教
学
内
容
和
步
骤
授新:
一、轮盘类零件
1.常见轮盘类零件:手轮、带轮、花盘、法兰、端盖及压盖等。
2.结构特点:主要由同一轴线不同直径的若干个回转体组成,盘体部分的厚度比较薄,一般径向尺寸都大于轴向尺寸。
零件的名称是端盖,材料为铸铁,图形比例为1:2。
(2)看各视图:
该零件图由主视图和左视图两个视图组成,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中心部分为φ16H7通孔,两端内孔分别为φ32H8和φ35,上端有圆锥螺纹孔Rc1/4,与φ10小孔相通。从左视图可以看出,四周均匀分布6个直径φ7的通孔,并做有凹形台阶槽,供安装沉头螺钉用。
(3)看尺寸标注。
该零件最大外径为φ90mm,最大长度为37mm,中心孔的尺寸为φ16mm,外形中间部分为凸台,内部呈内凹。
(4)看技术要求。
要求中心轴线与右端面之间有垂直度要求,直径φ16、φ55、φ32三处有公差要求。对铸件要求不得有砂眼和裂纹,以防止相配合的缸体出现泄漏。最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值为3.2μm。对内孔φ16、φ32及外径φ55处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
思考题或作业
习题集:P100,P101
后记
三、箱体类零件
1.常见箱体类零件:减速箱体、泵体、阀体、机座等。
2.作用:主要是容纳和支承传动件,又是保护机器中其他零件的外壳,利用安全生产。
3.常用材料:常为铸件,也有焊接件。
4.表达方法:常选择三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选择一般要按工作位置和结构形状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选取最佳方案。
练习:识读支架零件图。
3.常用材料:铸铁
4.加工工序:一般需要经过铸造—车削—钻孔—攻螺纹等工序。
5.表达方法:
(1)视图的选择:一般选用1到2个基本视图,主视图按加工位置画出,并作剖视。
(2)尺寸标注特点:对结合面(工作面)的有关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几何公差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以端盖为例,具体读图过程如下:
(1)看标题栏:
授课时间
班 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 第 节
授课章节
第五章 零件图的表达与识图
第七节 识读零件图(轮盘类、叉架类和箱体类零件)
教
学
目
的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主要表达方法;
(2)了解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及主要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叉架(叉杆和支架)类零件
1.常见叉架类零件: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
2.作用:操纵、连接、传动或支承的作用。
3.常用材料:多为铸、锻件。
4.结构特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含支承部分、连接部分、安装部分。
5.表达方法:主视图应按工作位置和结构形状特征原则来选择。一般选用三个基本视图表达,分别显示三个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