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5.响度表示声音的___强__弱___,由发声体的__振__幅____和___距__离__发__声__
_体__的__远__近___ 决 定 。 相 同 条 件 下 , ___振__幅___ 大 , 则 响 度 ___大_____ ;
__振__幅____小,则响度___小_____。
知识精练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新知概要
知识精练
课堂小测
新知概要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返回目录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音__调___、___响__度___和__音__色____。 2.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___快__慢___,即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 ___赫__兹___,简称____赫____,符号为___H__z___。 3 . 音 调 表 示 声 音 的 高 低 , 由 发 声 体 振 动 的 ___频__率___ 决 定 。 ___频__率___高,则音调___高_____;___频__率___低,则音调____低____。
学听不清,原因是
(D)
A.老师的声音频率低
B.老师的声音音调太高
C.远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D.远处同学听到的声音振幅小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响度)
返回目录
4.工程师常利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有结构性裂缝,但却
听不到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
(D)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振幅太大
调”或“响度”)越大。
图4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析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考点概览声音的特性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也是声现象重要知识点.中考题中,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
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二、超过20000Hz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2。
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幅度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2、初步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
3、经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参与实验探究活动。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物理,热爱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以及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准备:梳子、音叉(256Hz 和512Hz )和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引趣发现问题1.【视频】:小白兔智斗大灰狼故事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2.设疑:听了声音之后,长耳朵如何知道:它不是妈妈,而是大灰狼的呢?3.引入课题§2.2声音的特性(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一)音调1、音调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听一听】:蚊子与牛的叫声有什么不同?点拨: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视频播放】:小蜜蜂和蝴蝶飞行【想一想】:小蜜蜂和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摆动有什么不同?点拨:物理学中用物体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Hz【情境创设】: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当划得快和慢(频率)不同时,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区别?认真倾听,说出蚊子与牛的叫声有什么不同:牛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蚊子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八上物理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易错易混知识点: 1.声音的响度大,音调不一定高;声音的 音调高,响度也不一定大。响度和音调没 有必然的联系。 2.日常用语中,“低”不一定指音调。如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响度。
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 比女高音 ( A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
视频:探究音调
比较不同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钢尺 伸出长度
伸出1/5
伸出1/3
伸出1/2
振动 快慢
最快
较快
慢
声音 高低
最高
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 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 翅膀发出的声音?
蜜
蝴
蜂
蝶
视频:男女声音的音调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2.响度 3.音色
探究知识点一: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区别呢? 比较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
探究知识点一: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
2. 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 是改变鼓声的(A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小结: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 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探究知识点三: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一般是不同 的,听声辩人、辩动物、辩乐器等就是主 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音色与发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猫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

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符号为Hz 。
(3)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超声波与次声波(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20000 Hz。
(2)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称为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称为次声波。
3.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4.音色(1)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
课堂练习知识点1 音调1.手机中的“全民K歌”,不仅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体验一把当歌唱家的感觉,而且还可以评价。
“全民K歌”的评论中就有“靓颖海豚音在你面前也不过如此”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海豚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A.音调高B.振幅大C.响度大D.音色好2.(2018·昆明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里的。
知识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知识点3 响度4.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B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5.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知识点4 音色6.(2019·曲靖初二秋季期末)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能分辨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返回目录
3.佛山盈香生态园有一个呐喊喷泉,如图2所示,游客在旁边喊得越大
声,喷泉水柱就越高。同学们疯狂呐喊,玩得非常开心。控制喷泉水柱高
度的是
( B)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三个都可以 图2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返回目录
4.(传统文化)《吕氏春秋》记载:“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
B.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演奏时,拉不同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不同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返回目录
6.(传统文化)如图3所示,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
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的是声音
的 音色 ;现场观众能听到,是因为声音能在 空气 中传播。口技
返回目录
①若他选择b和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探究的是音调与弦线 长度 的
关系。
②若他要探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a 和 b 两
根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探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 声的音调越 低 ;弦线越粗,发声的音调越低。
图8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返回目录
A.响度 C.音调
图6 B.音色
D.频率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综合提升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返回目录
10.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歌唱,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为他伴唱,则男低音歌 唱家与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特征与下列波形图分别对应的是 ( C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②音色、波形图)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6张PPT)

响度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 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外,还跟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 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此。
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的响度。 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
还是能够分辨出它们的不同。 这表明在声音的特性中还有一个特性是十此时乙杯 不能发出声音 B. 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 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 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课堂讲解
例3:【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当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彼此相隔不远时,如果 其中一个物体发声,另一个也有可能跟着振动,这种现象,就叫做“共鸣”。
音色(musical quality)。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音色
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 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 异同。
音色
观察上面的声音波形可以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 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 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训练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随堂训练
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 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 “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 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讲授新课
(2)频率 意义: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 符号:Hz. 若物体每秒振动2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20Hz.
讲授新课
小结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讲授新课
(3)超声与次声 1.声波的频率范围:人耳能听到频率范围在20Hz— —20000Hz之间的声音。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
讲授新课
次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
率范围
超声
20Hz
20000Hz
讲授新课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导航的。
讲授新课
火山
风
暴
与
次声
海 啸
地震
随堂训练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 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这里的“声纹” 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响度相同的是 甲、丙 。
甲
乙
丙
讲授新课
二 音色 (1)定义: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小结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 就不同,因此音色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本身。
(2)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
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
• 实际中,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 小。(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 到远处越分散。)
•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 听到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B )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音调 响度 音色
声音的特性
讲授新课
一 音调 (1)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男同学和女同学说话,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男同学声音要粗、要低,音调低。 女同学声音要细、要高,音调低。
讲授新课
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 划过的速度越快,梳子发出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幅决 响度大:震耳欲
定;振幅越大, 聋;响度小:轻声
响度越大
耳语
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 感觉
不同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音色
就不同
分辨不同发声体 发出的声音的重
要特征
随堂训练
1.男低音高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 比女高音( A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随堂训练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 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小实验
(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 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 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学练优八年级物理(RJ) 教学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 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重点)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
为什么同是乐音,会有高低不同,大小不同 呢?
讲授新课
例: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不 开门的原因是( C )
A.说话响度不同 B.说话音调不同 C.说话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不同
课堂小结
音调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 率决定;频率大, 音调高;频率小,
音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 脆、尖细;音调低: 声音粗犷、低沉
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