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作业第九章
第9章-道路工程测量

由公式可得:T=68.72 L=135.10 E=7.77 D=2.34
1)放点
常用的方法有支距法和极坐标法两种。
如图所示,欲将图纸上定出的两段直线JD2~JD3和 JD3~JD4测设于实地,只需定出直线上1、2、3、4、5、 6等临时点即可,这些临时点可以选择支距也可选择极坐 标法测设。本图中采用支距法测设的为1、2、6三点。
即在图上以导线点D6、D7、D11为垂足,作导线边的垂线, 交路线中线点1、2、6为临时点,根据比例尺量出相应的 距离L1、L2、L6,在实地用经纬仪或方向架定出垂线方向, 再用皮尺量出支距,测设出各点。
本章主要介绍线路定测中的中线测量、纵横断面 测量和线路施工测量等内容。
第二节 道路中线测量
线路的中线测量就是通过直线和曲线测设,将 路中心线具体放样到地面上去。中线测量包括线路 的交点(JD)和转点(ZD)的测设,线路转角(α)的 测定,中线里程桩的测设,线路圆曲线测设等。道 路的平面线型如图:
一、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根据曲线测设的要求,在右角测定后,要求在不变动水
平度盘位置的情况下,定出角的分角线方向并钉桩标志 ,以
便将来测设曲线中点。设左盘测角时,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
读数为a,前视方向的读数为b,分角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
c。因 a b 则c的读数为
cb 或 c ab
2
2
此外,在角度观测后,还须用测距仪测定相邻交点间的 距离,以供中桩量距人员检核之用。
这种方法工作效率高,是用于测量控制点较少线路,缺点是 放线误差容易积累,因此一般连续放出若干个点后应与初测导线 点闭合,以检查误差是否过大,然后重新有初测导线点开始放出 以后的交点。方位角闭合差≤±40″,长度闭合差≤1/5000。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计算公式)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土木工程测量》第九章形考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九章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回答错误的,就不要选择;如果选项后面是100,就是回答正确,就是答案。
绿色为:单选题紫色为:判断题蓝色为:多选题第9章、施工测量单项选择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以()为y轴。
A. 切线方向0B. 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100C. 交点与圆心连线方向0D. 任意方向0单项选择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以()为x轴。
A. 切线方向100B. 垂直于切线方向的半径方向0C. 交点与圆心连线方向0D. 任意方向0单项选择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一般是以()为坐标原点。
A. 曲线的起点0B. 曲线的起点或终点100C. 曲线的中点0D. 任意点0单项选择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用在( )放样中。
A. 水平距离0B. 水平角100C. 高程0D. 高差0单项选择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时,需要计算的放样数据有( )。
A. 水平距离0B. 水平角0C. 高程和水平距离0D. 水平距离和水平角100单项选择控制点较远,量距有困难,采用( )放样。
A. 距离交会0B. 极坐标法0C. 偏角法0D. 角度交会100单项选择前方交会法放样时,交会角宜在( )之间A. 30°~150°100B. 30°~120°0C. 40°~170°0D. 40°~150°0单项选择施工放样是将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 )和高程测设到实地上。
A. 平面位置100B. 距离0C. 角度0D. 方位0单项选择施工放样必须遵循从( )的原则进行。
A. 局部到整体0B. 整体到局部100C. 低级到高级0D. 细部到主体0单项选择已知水平距离的放样一般有钢尺量距放样和( )放样两种方法。
A. 皮尺量距0B. 视距测量0C. 目估距离0D. 测距仪测距放样100单项选择知两控制点A、B,放样点为P,现有放样数据DAP和DBP,可采用( )放样P点。
第九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36°,设测得 1=35°59′42″,计算修正值C1C 。
解:=-1=18″ C1C=85×tan0°0′18″=0.0074m=7.4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4mm(向外)
三、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由设计所给定的高程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
•
2、传递高程法
欲测得已知高程点B 在较深的基坑内时,可利 用水准仪观测,a、b、c、 d读数,根据地面的水准点 A的高程,测设出B点高程 HB,然后B点上下移动标尺, 使中丝读数等于d,在尺底划 线即是B点高程位置。当需要 向建筑物上部传递高程时, 一般可沿柱子墙边或从楼梯 口用钢尺垂直向上量取高 度,将高程传递上去。
放样检查:
A
α1
β 1α1 B
(四)距离交会法放样点 已知A、B两点平面位 置,P为设计点位。
具体方法: 1、计算放样数据? 2、现场放样? 适合情况?
(五)角度距离交会法(角边交会法)
放样步骤: 1、在A点设站,放样角度β,在实地标出AP方向线12; 2、以B点为圆心,以S为半径画弧线34;
3、取直线12与弧线34的交点P,则P点即为欲放样的点。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1.直接测设法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在A安臵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 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 定C″; ◆取C′、C″之中间位臵得C, 则:BAC=
方法如图所示:
a
A b B
假设在设计图纸上查得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HB, 附近有一已知水准点为HA,要求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 标高测设到木桩B上. • 方法是:安置水准仪与A、B两点之间,先在A点 上立标尺的后视读数为a,然后按 b H A a H B 计算出前视读数b。 • 升高或降低标尺,使前视读数等于b,紧靠尺底 在木桩一侧划一道红线,此线就是室内地坪±0.00标 高的位置。
工程测量-第9章建筑施工测设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23
9.4.2、轴线投测
高层建筑轴线投测,就是确保各层相应的轴线位于同一 竖直面内。在施工中,一般规定竖向偏差不得超过4mm。因 此,确保投测精度是高层建筑施工测设的核心问题。 1、经纬仪延长轴线投测法
当场地四周宽阔,已将四廓轴线和主轴线向外延伸并钉 设引桩时,则在引桩上安置经纬仪,瞄准首层相应的轴线后, 用盘左盘右分中法将轴线直接投测到施工层面上。由于城市用 地紧张,这种简便的方法通常难以实施。
第九章 建筑施工测量
• 宋建学
•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施工教研室 •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实验室
• 2011-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1
第9章 建筑施工测量(2学时)
内容: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建筑方格网布设,建筑场地的 高程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测设精度,多层民用建筑施工测 设,高层民用建筑施工测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
7
横向调整后,精密量取OA和OB距离,若实量值与设计 值之差不超过对应精度等级规定的限值(见表),则接受既定 位置;否则,应以O点为准,按设计值纵向调整A和B点位 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部门在项目施工前已将项目的 建筑红线测设于实际地面,并且大多数是正交的直线。于是, 基线测设可以以建筑红线的地界桩为基础,按平面点位测设 的一般方法进行。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27
9.5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
9.5.1 厂房施工控制网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测设的关键问题是排架 柱的平面定位及柱安装过程中平面位置、高程、 竖直度的控制。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宋建学
第九章 工程测量方案

第九章工程测量方案国家大剧院工程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基础较深,较大跨度钢结构壳体安装,以及考虑到该建筑及毗邻建筑的重要性,从面使该工程的测量工作较其它工程尤为重要。
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无法完全有效的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因此在该工程中我们不仅要采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更要大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在钢结构安装测量及沉降变形测量方面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测量仪器,并将三维工业测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应用到该工程。
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测设<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测角0.5”,测距1+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图1)。
主场区南北两侧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三>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图2)。
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
图1 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图2 场区平面轴线控制三、高程控制网建立<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Zeiss DINI10电子水准仪(精度0.3mm/km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线状工程测量

线点、Ι级军控点)或其它单位不低于四等的大
地点联测;有条件时,也可采用GPS全球定位
技术加密四等以上大地点并代替初测导线测量。
.
3.高程测量
(1)基平测量
沿线路布设水准点,作为线路高程控制网。
布设:
一般沿线路每隔2km左右设立一个,地形
复杂路段可适当缩短水准点间距;
由距离和水平角求得JD ′4到
JD ′3方位角及JD ′4的坐标;
与JD4 ~JD3的方位角及JD4
坐标比较即可计算方向与长度的
闭合差。
.
4.拨角放样虽然速度快,但误差积累比较大,
如误差超限 ,纠正与调整放样点,如在限差范
围内,则继续下一个放样点。
.
(2)支距放线法
在设计图上量出初测导线点和线路中心
300m以上的大桥和隧道两端及车站附近应
加设水准点
布设位置应离开线路中线一定距离,以
50~100m为宜,以免线路施工时破坏。
.
测量方法:
采用DS3级以上的水准仪,按一组往返或
两组单程的水准测量方法施测;
跨越河流和沟壑时可放宽至200m,但应尽
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当视线超过200m时,应
第九章线状工程测量
思考题:
1.什么叫线路测量?什么叫线路的初测、定测,
各有哪些测量工作?
2.跨带的长、大线路测量有何特点,应注意哪
些问题?
3.什么是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测量在线路勘
测设计一体化中起什么作用?
.
主要内容
线状工程测量概述
铁路工程测量
公路工程测量
管线测量
线路勘测设计一体化
土木工程测量岑敏仪第二版第九章课后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岑敏仪第二版第九章课后答案一、测量基本知识[ 题 1-1] 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 题 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二、水准测量[ 题 2-1] 何谓视准轴?何谓管水准器轴?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起什么作用?答:视准轴——望远镜物镜中心 ( 或光心 ) 与十字丝中心点的连线。
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轴圆弧中点的切线。
圆水准器的格值τ一般为 8 ′,比较大,圆水准器用于粗略正平仪器。
管水准器的格值τ一般为 20 ″,比较小,管水准器用于使望远镜视准轴精确水平。
[ 题 2-2] 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各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答:竖轴 VV ,圆水准器轴 L L”′,视准轴 CC ,管水准器轴 LL ,要求 VV ∥ L L”′, CC ∥ LL ,十字丝横丝⊥ VV 。
[ 题 2-3]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答:物像没有准确地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人眼在目镜端观察的位置不同时,物像相对于十字丝分划板的位置也相应变化。
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图名、图号、接图表、密级、行政区域资料、坐标系、其他说明资料。
(2)、坡度尺:在坡度尺上可测量相邻2.、6条等高线间的坡度
直线比例尺:利用直线比例尺可以直接进行图上与相邻实地水平距离的换算,从而消减图纸的伸缩差。
三北方向线:可借助偏角值进行方位角换算或在地形图定向时修正磁针作用。
(3)、1.求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网格长度
aM λλm M += 网格长度bM φφm M +
= 2.求任意一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ab
aK x X k K += cd
aK x Y k K += (4)、
1.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解析法:若地形图上没有直线比例尺,且图纸变形较大,或两点在不同一图内时,可用前述方法求出A 、B 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再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水平距离,即 22)()(A B A B AB y y X x D -+-=
图解法:在地形图上量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可用直尺先量得图上两点间的长度,乘以比例尺分母即得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也可以直接用三棱尺量取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
2.确定图上直线的方向
图解法:
(1) 通过A 、B 两点连一条直线(若两点在同一方格内,应将连线延长与
坐标总线相交)
(2) 当坐标方位角小于180°时,将量角器置于坐标纵线的右方。
圆心对
准AB 连线与坐标纵线的交点,零分划线朝北,并使量角器度盘上的
0°刻度线与坐标线重合。
(3) 根据两点连线通过量角器边沿的分化,读出坐标方位角图中量得坐标
方位角为60°00′。
(4) 当坐标方位角大于180°时,应使量角器位于坐标纵线的左方,使量
角器的 0°分划线朝南,读出方位角后再加180°。
欲求线段AB
的磁方位角或真方位角,则可依磁偏角δ和子午收敛角γ进行换算。
解析法:
当A 、B 两点不在同一幅地形图内时,可用前述方法,分别求得A 、B 两点的平面角坐标(A X ,B X )和(A Y ,B Y ),然后根据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B 坐标方位角AB α:
AB α=arctan A
B A B X X Y Y -- (5)、
·确定图上点的高程
1.点在等高线上
如果所求点恰好位于等高线上、则该点高程等于所在等高线高程。
2.点在等高线间
若所求点处于两条等高线之间,可按平距与高差的比例关系求的。
例如:为了求B 点高程,可通过B 画一条大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直线,得交点m 、n ,分别量取mn 和mB 的长度,则B 点高程B H 可按下式计算:
B H =m H +h mn mB * 式中 m H --------------m 点的高程
h---------------等高距
实际工作中,B 点的高程可依据上述原理用目估法求得。
(6)、为了能较清楚地表示出地形的变化,断面图上的高程比例尺往往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10~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