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展览馆篇
上海展览中心大修施工装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

上海展览中心大修施工装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1.1 石膏花饰修复施工技术方案1.1.1 施工方案(1) 天棚花饰的修复要分为以下二种:一是因梁底加固而受到损坏,二是因时间较长大修需要修补整新的部分。
(2) 友谊会堂因梁底加固而全部拆除,在拆除前先对原顶全部和局部拍照存档,并且制图复原,以供参考,对梁底的石膏花饰,选择保存较好的各种类型拆除几朵。
(3) 拆除时要求把石膏花饰四周,原砼梁上的括糙粉光面轻轻地凿除到砼,然后从侧面一点一点地把粉刷砂浆凿除,遇到螺栓连接物用钢锯锯断,要求每一样品种要完整保留三朵石膏花饰。
(4) 将拆除的花饰,二朵保留样品,一朵供石膏花饰加工厂用于制模,翻制石膏花饰,制模完成后,新做的花饰要求在石膏中拌和玻璃纤维以增加强度。
(5) 把新制作的石膏花饰和原保留的二朵样品对照如有出入修正模子再做,如相同请业主、建筑师、监理共同鉴定后,再全部生产。
(6) 在梁面粉刷结束后,按照设计图和原装饰的复制图,根据装饰花饰的尺寸在梁底、板底弹线,再划花饰的控制位置线,准备粘贴用的石膏粉,用容器拌和,拌和量要少,以免硬化,边拌边使用。
(7) 把已拌和的石膏粘结剂薄薄均匀地涂在梁底和花饰反面,把花饰对准位置粘贴左右移动,把四周挤出的石膏刮去,手按紧片刻即粘贴完成。
(8) 视石膏花饰的大小分别用1~3只螺钉固定,选择适当的位置用冲击钻在已粘贴牢的石膏花饰上钻孔,直至砼梁上,放入塑料膨胀管到砼梁上,在石膏花饰上钻稍大些孔放好垫圈,用自攻螺钉固定石膏花饰,螺钉头涂防锈漆后,再用石膏腻子仔细修补空洞。
(9) 对于顶梁的石膏花饰如果是整新修复的话,首先要检查粘贴石膏花饰的基层粉刷,有无起壳、疏松,如果有则该部分的石膏花饰应该全部拆除,加以保管好,重新粉刷后再把石膏花饰粘贴到梁底。
(10) 检查石膏花饰基层粉刷完好,粘贴是否有松动,如果有松动,此石膏花饰本身是否牢固,如果牢固可考虑重新粘贴。
如果花饰已酥松损坏则另行制作新的花饰,更换粘贴在梁底。
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为城市增添美丽的风景线,更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对几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理念和特点,为我们理解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一座位于上海的建筑作品——上海中心大厦。
这座超高层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创新的结构体系而闻名于世。
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结构的精准计算和优化设计,实现了建筑高度的突破,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此外,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舒适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有独特的外观,更要注重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其次,我们来看一座位于巴黎的建筑作品——卢浮宫。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不仅收藏了丰富的艺术珍品,更以其宏伟的建筑设计而闻名于世。
建筑师在设计卢浮宫时,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卢浮宫与巴黎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融为一体。
此外,卢浮宫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十分精妙,不仅能够展示艺术品的美感,更能够为参观者提供舒适的游览体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同时也需要注重内部空间的展示和使用功能。
最后,我们来看一座位于日本的建筑作品——京都站。
京都站作为日本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其建筑设计不仅充分考虑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更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得京都站成为了一座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建筑杰作。
建筑师在设计京都站时,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同时也注重了建筑内部空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文化的融合,同时也需要注重内部空间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综上所述,优秀的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注重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
通过对这些优秀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精髓,为我们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

展览馆设计优秀案例展览馆作为展示文化艺术品的场所,其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展览馆设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
整个建筑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外形独特,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在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展览需求。
同时,博物馆还特别注重灯光和声音的设计,使得展览品能够得到最佳的展示效果,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赏体验。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卢浮宫。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的建筑设计自然也是相当出色。
卢浮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宏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卢浮宫内部,展览空间布局合理,各个展厅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建筑本身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的21世纪美术馆。
这座美术馆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其外观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布局灵活多变。
美术馆内部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光线和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此外,美术馆还注重艺术品与空间的互动,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和布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通过以上几个展览馆设计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展览馆设计不仅要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更要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
合理的空间布局、灵活的展览方式、精心的灯光和声音设计,都是构建优秀展览馆的重要因素。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在展览馆设计方面带来一些启发,激发更多的创意和想法。
展览馆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案例涌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
上海武康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上海武康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示例文章篇一:《上海武康路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武康路,那可是上海的一条宝藏路呀。
我每次走在武康路上,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历史的画卷里。
这里的历史建筑就像一位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武康路玩。
我们看到那些老建筑,有的墙上爬满了藤蔓,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
小伙伴小明就好奇地问:“这些房子这么老了,为什么还留着呢?”我当时就觉得呀,这就好比我们家里的老物件,虽然旧了,但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呀。
这些历史建筑就像是上海的传家宝,是不能丢的。
那怎么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呢?我想啊,就像我们保护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首先呢,要定期检查这些建筑的结构,看看有没有哪里坏了。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似的,一处一处地检查。
如果发现屋顶漏雨了,就得赶紧修,不能让雨水把房子给泡坏了。
我听住在附近的王爷爷说,以前有个老房子的窗户坏了,多亏了及时发现,换了新的窗户,还按照原来的样式做的呢,这就是保护呀。
还有那些墙壁上的装饰,有的是很精美的雕刻。
这些雕刻就像艺术品一样珍贵。
我们可不能让它们被破坏了。
要防止有人在墙上乱涂乱画,这就需要大家都有保护意识。
我想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这些历史建筑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那它们就能保存得更好了。
那光保护可不行,还得合理利用呢。
武康路的这些历史建筑,就像一个个沉睡的宝藏,我们要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有些老房子可以改造成特色的小店,像咖啡店或者书店。
我就去过一家开在老建筑里的咖啡店。
一走进去,那种复古的氛围就把我吸引住了。
木地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店里的老板说,他就是看中了这个老房子的历史感,把它利用起来,既保护了房子,又能做生意,多好呀。
再比如说,有些建筑可以用来做小型的展览馆。
把上海的老照片、老物件放在里面展览。
这样一来,来参观的人既能欣赏到历史建筑的美,又能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
旧建筑改造案例

旧建筑改造案例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方式。
通过对旧建筑的改造,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还可以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旧建筑改造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位于上海的M50创意园区。
M50原是一片废弃的工业厂区,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以艺术和创意产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园区。
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M50引入了大量的艺术机构、画廊、设计工作室等,吸引了大量的文艺青年和创意人才,成为了上海的文化地标之一。
其次,北京798艺术区也是一个成功的旧建筑改造案例。
798原是一座废弃的电厂,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艺术区。
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798艺术区注重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合作,吸引了大量的文艺青年和国际艺术家,成为了北京的文化名片。
再来看一个位于成都的旧建筑改造案例——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原是一片古老的民居区,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旅游、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网红景区。
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宽窄巷子引入了大量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艺青年,成为了成都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杭州西湖边的苏堤。
苏堤原是一条古老的堤坝,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景区。
在保留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苏堤修建了步道、亭台、花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成为了杭州的风景名胜之一。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旧建筑的改造不仅可以有效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还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希望各地可以在旧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意和想象力,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新地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

上海博物馆案例分析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作为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
下面将对上海博物馆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案例背景介绍2.问题分析尽管上海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博物馆的展区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展示全部的馆藏。
其次,展示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无法吸引年轻人。
此外,博物馆的讲解方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观众群体进行个性化服务。
3.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展示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展览方式,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古代文化。
其次,博物馆可以增加展区面积,提供更多的展览空间,以展示更多精品文物。
此外,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博物馆、学术机构等合作,举办更多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4.成效评估上海博物馆经过改进后,可以得到以下成效。
首先,通过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展示方式,博物馆将能够更好地展示馆藏文物,吸引更多观众。
其次,借助现代化展示技术,博物馆将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吸引更多年轻人。
此外,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博物馆将能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5.经验启示上海博物馆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首先,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需要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
其次,博物馆应当与其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各类活动,提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
此外,博物馆应注重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和选择,从而吸引更多观众。
综上所述,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一座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现代化展示技术、增加展区面积和改进服务方式,上海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提升影响力,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文物保护建筑内的博物馆展陈改造——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为例

一、项目简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筑群(原跑马总会大楼)由东楼(4层、局部5层)、钟楼(11层)、西楼(3层)、开放式内庭及地下室(1层)组成。
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东楼以基本陈列为主,西楼具备临时展厅及多种服务功能。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展陈围绕城市发展各个重要事件节点,全面梳理了城市历史脉络,是一座综合反映上海历史发展的地志性博物馆。
二、历史沿革跑马总会大楼始建于1933年,由英商新马海洋行设计,具备接待贵宾、内部管理等功能。
1951年后,陆续作为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投入使用。
2015年经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跑马总会大楼的东楼、西楼一并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使用。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局部带有折中主义,立面与室内装饰精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载着极其重要的人文信息(图1)。
三、改造原则将文物保护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是对其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也是国际上惯用的作法,例如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中国故宫等。
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老建筑往往在功能上不能满足展陈使用需求。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文物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秉承着“最小干预、真实性、整体性、可逆性、可识别性、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保护改造。
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保护建筑,保留原本材料装饰,保持建筑完整性,在不破坏建筑的同时,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来满足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完善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公共博物馆所应有的空间品质。
四、案例分析(一)建筑功能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建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对建筑功能区域进行重新规划与划分。
新增东楼、西楼的连接通道,加装电梯、自动扶梯,按照节能、消防、安防标准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新增地下公共空间及设备用房,增加机电设备,连通东楼、西楼与地下室,等等,通过克服老建筑和新功能的矛盾来提升文物保护建筑的使用品质。
历史建筑改造企业办公案例

历史建筑改造企业办公案例一、故宫文创中心故宫文创中心是故宫博物院为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广和销售而设立的企业办公场所。
该中心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创意工作室。
企业的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都在这里进行日常工作,他们通过对故宫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文创商品、书籍、艺术品等。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导建设的一个以历史建筑改造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该产业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园区内有多处历史建筑被改造成办公楼,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企业办公场所注重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同时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服务。
三、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艺术展览馆。
该馆位于上海黄浦区的外滩,是一个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企业办公案例。
馆内展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
该建筑原本是一座老式仓库,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艺术交流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四、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高档写字楼,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中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曾经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经过改造后,该建筑成为了一个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办公场所。
办公楼内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五、成都东郊记忆成都东郊记忆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该园区位于成都市东郊,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园区内的历史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了创意工作室、艺术展厅和咖啡馆等。
企业在这里可以租用办公室、工作室或展厅,进行日常工作或展示创意产品。
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是一个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企业办公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览
固定性展览:上 海双年展,青策展.
出版
通过网络出版增 加传播力度。
店铺
官网店铺以及展馆 内均设置展览相关产 品供观众购买。
活动
展览同时举行相 关讲座。
KEYS
保留老建筑烟囱成为城市标志物 举办年度性常规展览 文创活动
民生码头粮仓
1897年-1955年
南市电灯厂
1935年
迁址至南市半淞园路黄浦江畔现址
1985年
发电厂主体、输煤栈桥及烟囱改建
历史/HISTORY
2010年
上海世博会,老电厂变身三星级绿色建筑
2012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开放。
在原发电厂的基础上 保留烟囱改造成创意温度 显示器,成为上海黄浦江 边城市地标。
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
展览馆篇
案例
上海龙美术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民生码头粮仓
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 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 滨,基地以前是运煤的 码头,设计开始时,现 场有一列被保留的上世 纪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 110米、宽10米、高8米 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 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 下停车库。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
八万吨筒仓是民生码 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 产,虽然建成时间只有短 短的22年,却作为不会再 出现的建筑空间类型而具 有历史遗产的保护价值。
改造主要增加云梯, 电梯楼梯等交通设施,最 大程度保持原建筑的本色。
KEYS
建筑本身特色的保持
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悬挑结构。
美术馆室内超高的挑 空空间一方面为大型展览 提供了可能的布置空间, 一方面重构观众处在美术 馆中的精神状态。
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 凝土的表面,它们的几何 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
KEYS
材料的运用 空间的架构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前身为上海玻璃仪 器一厂。
通过玻璃,镜面,LED灯带制造如 梦如幻的视觉效果,放大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玻璃类相关展览
普展玻璃类珍品以 及相关的作品。
收藏与学术研究
馆内成立相关的办 公室及团队进行相关 的研究。
活动
普及玻璃烧制知识以 及举行烧制玻璃的活动。
KEYS
材料的运用与文脉的传承 文创活动的开展与建筑历史的延续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