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课 专题10 名著阅读 作业(解析版)
小升初名著解析及练习(含答案)

小升初名著复习一、《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相应练习: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
4、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爱的哲学2、泰戈尔 3、母爱与童真大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4、谢婉莹、繁星格、春水体、5、母爱、自然、爱的哲学二、《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另有《在人间》、《我的大学》)。
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相应练习: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含解析)

(8)名著阅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含解析)(8)名著阅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1.名著阅读,完成问题。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阅读活动阅读发现阅读记录知人物她是曹先生家的女仆,她对祥子很关心,祥子对她很是佩服。
后来,她劝祥子把钱放出去,好收利息,祥子不干。
(1)我发现“她”是______品情节(2)请用一句话概述图中的情节______究原因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
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我认为______阅读了名著《骆驼祥子》,请你完成下列题目:2.淳朴健壮的农村青年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起三落,最后堕落到生活谷底。
请补写祥子三起三落的情节。
一起:________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________三起:________三落:为了料理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3.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祥子的车卖了!钱就和流水似的,他的手已拦不住;死人总得抬出去,连开张殃榜也得花钱。
祥子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
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楞楞磕磕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作的是什么。
4.选段中的“死人”指的是(人名)。
5.上面文段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名著阅读。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的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的一年二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自己买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苏州市小学语文2020年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

苏州市小学语文2020年三升四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阅读理解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现代文阅读 (共15题;共243分)1. (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底盛开一朵花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
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
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
”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
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
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
”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
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
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
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
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始娘帮我投了一块钱。
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
()A . 外貌B . 语言C . 动作D . 心理(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①三年前,________;②今天,________;③将来,________。
【考前必刷】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外名著阅读(含答案解析)

【考前必刷】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外名著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随母亲投奔外祖父,脾气暴躁的外祖父曾把他打得失去知觉。
B.《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遭遇风暴,带着星期五漂流到无人的荒岛,两个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28年后他带着星期五回到家乡的故事。
C.我们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写汤姆和贝琪在岩洞里迷路,勇敢的汤姆凭着智慧带着贝琪脱险。
后来汤姆去法官撒切尔家看望贝琪,意外知道盗贼乔埃被封在岩洞中了。
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A.《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讲的是董存瑞在抗日战争的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暗堡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事。
B.《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漫漫取经路的事,“三打白骨精”“大闹五台山”“三借芭蕉扇”一个个离奇故中扣人心弦。
C.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福笛的传奇故事。
D.《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通过骑鹅旅行,从一个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3.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B.馒头C.粉条4.在《呼兰河传》中,农业学校设在()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5.《曼丁之狮》中文武双全,一心为民,敢于战胜入侵之敌的民族英雄是()A.哈利玛B.列那狐C.海力布D.松迪亚塔6.“她不分昼夜地照顾着父亲,但一次洗手时,她把戒指摘下来放在小桌子上,就再也找不到了。
她焦急地寻找,恳求两个姐姐还给她……”片段中描写的主人公出自下列哪个故事()A.《贝琳达与丑妖怪》B.《葫芦孩子》C.《小拇指》D.《狐狸和狮子》7.用第一人称有什么好处?错误的一项是()A.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导读(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之名著导读1.阅读理解。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又调皮的男孩,从小住在对他管教严厉,但又十分疼爱他的波莉姨妈家里。
汤姆活泼好动,不爱学习,总逃学去钓鱼。
他喜欢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来往,还喜欢一个叫贝琪的小女孩。
一天夜里,汤姆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意外地目击了一场谋杀案——印江·乔埃和酒鬼彼得与雇用他们去盗尸的罗宾逊医生发生争执,乔埃杀害了罗宾逊医生,并嫁祸给被打晕的彼得。
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和哈克等人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
不久,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凶杀案,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江·乔埃。
乔埃见事情败露就从法庭逃走了。
几天后,汤姆、贝琪和几个朋友去开“野餐会”,他们来到一个像迷宫般的岩洞——麦克杜格尔洞玩,汤姆和贝琪光顾着玩,跟大伙儿走散且迷路了。
他们找不到出路,在洞里历尽波折。
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无助的他们,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乔埃。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汤姆他们死在洞中了,正当波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悲痛欲绝时,汤姆和贝琪回来了。
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出口,还被几个好心人送回来了。
贝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把山洞的入口封住了,结果躲在洞里的印江·乔埃被活活饿死。
后来,汤姆、哈克和贝琪潜回山洞,找到了印江·乔埃藏在那里的财宝。
(1)读了梗概后,想想这部小说写了汤姆·索亚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目击罪案—— —— —— ——(2)语文书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选取的是哪个情节?(3)请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鲁滨逊分析坏处好处的方法,分析汤姆·索亚身上的不足和优点,然后写出你对汤姆·索亚这个人物的评价。
暑假专项 部编版四升五语文易错知识点衔接 专题10 文学常识 有答案

暑假专项部编版四升五语文易错知识点衔接专题10 文学常识【方法技巧】1、识记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典故。
2、熟悉课文内容、名著内容。
3、根据人物性格、生活常识以及作家写作风格等进行推断。
【真题引路】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小升初语文)A. 《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法国。
B.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他弟弟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
C. 《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名著的了解情况。
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阅读名著,要弄清楚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A.《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从狐狸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领头雁大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瑞典。
说法错误。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
说法错误。
C.《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展开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说法正确。
故选C。
例2:下面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句是()(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升初语文)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重要节假日。
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
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
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解答】A.句意: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与中秋节有关。
B.句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与寒食节有关。
C.句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统编版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预习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名著阅读)练习题

统编版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预习七年级上-基础知识(名著阅读)练习题1.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D.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
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3.完成题目。
①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段经历记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的《_____ 》一文中。
②《朝花夕拾》中“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_____。
③《二十四孝图》中有作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_____的批判。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应的问题。
《朝花夕拾》记叙了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女工,我最讨厌的是她喜欢切切察紧,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抹草,翻一块石头。
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但她帮“我”做的哪一件事最让“我”感动,使“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作者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劳动妇女形象?5.品评人物形象。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暑假衔接】知识点专题十 四大名著(讲义试题)五升六年级语文(含答案)

专题十四大名著要点梳理一、《水浒传》(一)作者:施耐庵(二)主要人物、绰号及主要事件1、宋江(绰号:及时雨、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呼保义)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题反诗2、林冲(绰号:豹子头)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3、李逵(绰号:黑旋风)主要事迹:真假李逵、斗浪里白条、怒杀四虎4、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救林冲)、大闹桃花村5、吴用(绰号:智多星)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6、武松(绰号:行者)主要事迹: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7、杨志(绰号:青面兽)主要事迹: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8、晁盖(绰号:托塔天王)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二、《西游记》(一)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二)主要人物、绰号及主要事件三、《三国演义》(一)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全书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部分。
(二)主要战役四、《红楼梦》(一)作者: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性美和悲剧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名著阅读作业一、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
其中,《________》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琐记》《___________》《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下面有关《西游记》的人物、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徒弟美猴王起名为“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赐他一个紫金钵盂,供途中化斋之用。
C.过五庄观时,猪八戒因偷吃人参果而推倒人参果树,然后逃离五庄观。
D.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答案】(1)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2)C【解析】【详解】(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记叙在仙台学医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后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叙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2)考查对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的识记。
“偷吃人参果”主要讲的是唐僧四人翻山越岭来到了五庄观。
在里面两个小童给唐僧吃“人参果”,但是唐曾不实货就没有吃,猪八戒知道了,就叫大师兄孙悟空去偷几个来吃,偷好之后,把沙和尚叫过来一起吃,吃完后两个小童知道了把它们痛骂了一顿,孙悟空十分生气,把“人参果树”推到了。
不是猪八戒推倒人参果树。
故选C。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唐僧收的二徒弟是①_____________,在天庭曾官封②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的形象特别符合猴子的特点,如孙悟空①“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出猴子爱吃桃子,在浮屠山乱捣禅师的②“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猴子的顽皮、易怒。
【答案】(1)猪八戒(猪悟能、猪刚鬣);天蓬元帅。
(2)偷吃蟠桃(大闹蟠桃宴)乌巢(巢穴、窝巢)【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西游记》唐僧有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交代猪八戒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名为猪刚鬣。
在高老庄入赘,被经过的唐僧收为徒弟,取名八戒。
他成为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特点及故事情节。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人猴的统一体,他的动作神态、行为习惯更多地保留着猴的特点。
题干中提示“爱吃桃子”,与之相关的情节便是偷吃蟠桃。
《西游记》第五回,王母娘娘开蟠桃大会,让七仙女到蟠桃园摘取仙桃,孙悟空在得知蟠桃会没请自己后,盗桃偷丹,扰乱蟠桃会。
顽皮易怒,题干中提示“浮屠山”。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写,乌巢禅师修行在浮屠山,见唐僧三人走过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与唐僧师徒说话。
唐三藏,定要问西天取经的路程多少,孙悟空不满意他的回答,在禅师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时,举铁棒往上乱捣。
三、名著阅读。
【甲】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以上选段内容出自()A.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B.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C.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D.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划尽三三行满道归根》(3)你是否喜欢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却说那________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到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仗,一只手牵着缰绳,由松林向南观看。
”(4)上面文字中指的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人物),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承恩;(2).B(3).示例1:喜欢,猪八戒憨厚、质朴、善良、可爱。
(4).示例2:不喜欢,猪八戒贪吃、好色、懒惰、爱挑拨离间,取经意志不坚定。
(5).沙僧(沙悟净、沙和尚)(6).金身罗汉【解析】【详解】(1)《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叙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由文段“堆粉骷髅在那里”“叫做‘白骨夫人’”可判断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白骨精变化三次,迷惑唐僧,使唐僧不辨真假而赶走孙悟空。
故选B。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猪八戒,会三十六变,和悟空相比较显得憨蠢笨重。
八戒的特点是贪吃懒惰,重视物质享受,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遇到困难他就喊散伙,无法坚持到底。
在旅途中受到美女和金银的诱惑,几乎抛下其他人而中断修行之路。
但他也有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的优点。
作答时,可以分别从他的优点或缺点来谈是否喜欢。
(4)本题考查人物。
沙僧,在四人中,他的任务是牵马挑担,为人憨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
他的兵器是降妖宝杖。
从文段中“将行李搭到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仗,一只手牵着缰绳”这句话,可判断此人为沙僧。
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四、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请简要叙述其三借芭蕉扇的主要情节。
【答案】初次借扇,铁扇公主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子把悟空扇得无影无踪;第二次借扇,悟空得到定风丹再来索战,铁扇公主扇不动他就闭门休战,悟空变成虫子入洞,乘公主喝茶进入她腹中,铁扇公主腹痛难忍,只得将假扇借给悟空;第三次,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与牛魔王大战,得胜后用芭蕉扇灭火。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掌握。
火焰山阻挡着唐僧师徒西进的去路,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火。
孙悟空以为与牛魔王有结拜之情,借扇定能如愿,谁知反被公主挥动宝扇,将他一吹九万里,直吹到小须弥山。
悟空二次借扇,借得定风丹,铁扇公主扇不动他就回到洞中。
孙悟空变作小虫,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
谁知借来的却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悟空变作牛魔王模样,第三次去到芭蕉洞,公主责怪牛魔王不该迷惑玉面狐狸,后又将宝扇交付“丈夫”保管。
悟空得扇,欢天喜地地走下山坡。
真牛魔王得知宝扇被骗,也连忙追赶悟空,他变成八戒模样,又骗走了扇子。
悟空十分懊恼,与牛魔王一场大战,牛魔王苦战不胜,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
火焰山烈火熄灭,林木返青,唐僧师徒又能够前进了。
五、名著阅读探究。
(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2)下面几篇《朝花夕拾》的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五猖会》C.《阿长与<山海经>》D.《琐记》(3)班里要举行《经典伴我同行》读书报告会,如果你向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C.这本书的《<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建议大家阅读并思考关于“孝道”的问题。
D.这本书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对我们理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很有帮助。
【答案】(1).(1)《无常》(2).(2)D(3).(3)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是初一学生必读课外书目,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其中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2)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B.《五猖会》全家人都等我背书那有提到长妈妈,“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C.《阿长与<山海经>》更是直接写长妈妈送我难得的《山海经》的故事;故(2)选D。
(3)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写:“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
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古人,教坏了后人。
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认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郭巨埋儿应该是因为这种封建孝道致使一个还玩着一个“摇咕咚”的孩子丧命而感到反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是极为反感的,故(3)选C。
六、名著阅读。
【甲】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丙】“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1)根据句子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称:【甲】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文段中从父亲强迫“我”背《鉴略》一事可以看出父亲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