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因素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知识]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知识]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928d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9.png)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目的和原理】在呼吸运动中,胸内压、肺内压随胸廓的运动而变化,因此气道内压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故气道内压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呼吸运动的变化。
本实验通过气管内插管并连接呼吸传感装置,使气道内压变化在记录装置上以呼吸曲线形式表现出来,本实验目的是观察不同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对象】兔,体重2.0~3.0Kg。
【实验器材和药品】哺乳类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插管、注射器(1 ml、5 ml、20 ml)、50cm长胶管、气袋或球胆螺旋夹、二道生理记录仪(或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呼吸传感器或张力换能器、保护电极、铁支架等。
20%乌拉坦、1%盐酸吗啡、2.5%尼可刹米、3%乳酸、0.9%氯化钠、二氧化碳、氮气。
【实验步骤】1.准备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灵敏度2mv/cm,滤波30Hz,时间常数DC,基线中线。
2.手术(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至胸骨上凹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至气管,作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一侧管置呼吸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记录呼吸;也可用弯缝针在兔的剑突上皮肤穿一条线并固定,线的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呼吸。
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观察项目(1)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将装有CO2的气袋(可用呼出气体)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2)缺氧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氮气气袋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3)增大无效腔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一根50cm长胶管接在气管插管侧管上,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4)乳酸酸中毒待呼吸平稳后,由耳缘静脉注射3%乳酸2ml/Kg,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第一篇: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1)吸入增加CO2的氣體→呼吸運動加深加快。
呼吸頻率加快是由於吸入空氣中PCO2增加,使得血液中PCO2增加,CO2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溶於水,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分解成HCO3-+ H+ , H+刺激延髓化學感受器,間接作用於呼吸中樞,通過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加強。
PCO2增加還刺激主動脈體和頸動脈體外周化學感受器,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
(2)缺氧→呼吸運動加強。
吸入氮氣造成肺泡氣中氧分壓降低,而由於CO2擴散快,故肺泡PCO2基本不變,血液中氧分壓下降,使外周化學感受器興奮;低氧對呼吸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作用,但輕、中度缺氧時,興奮作用大於抑制作用使呼吸中樞興奮,呼吸運動加強。
重度缺氧時抑制作用為主,出現呼吸抑制。
(3)增大無效腔→增加氣道長度後家兔呼吸張力增加,呼吸頻率增加。
增加氣道長度等於增加無效腔,增加無效腔使肺泡氣體更新率下降,引起血中PCO2、PO2-下降,刺激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運動會加深加快;另外,氣道加長使呼吸氣道阻力增大,減少了肺泡通氣量,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4)乳酸酸中毒(血液中H+增高)→呼吸運動加深加快。
靜脈注射乳酸後,改變了血液中的PH值,血液[H+]↑,H+是化學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它可以通過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調節呼吸運動,也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後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而起作用。
但因為H+不易通過血腦屏障,故血中H+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主要還是刺激外周感受器。
(5)靜脈注射嗎啡→呼吸運動減慢。
嗎啡能抑制大腦呼吸中樞的活動,降低其對CO2張力的敏感性,並可抑制呼吸調整中樞,使呼吸頻率減慢。
急性中毒會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呼吸停止至死亡。
(6)靜脈注射尼可刹→呼吸加強。
尼可刹米主要是興奮延腦呼吸中樞,也可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並能提高呼吸中樞對CO2的敏感性。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家兔呼吸运动的生理变化,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2. 分析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对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3. 探讨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的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
呼吸中枢分布于大脑皮层、间脑、桥脑、延髓、脊髓等部位,各级部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节律性运动。
呼吸运动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如血液中CO2分压、PO2、[H]等化学因素,以及迷走神经、肺牵张反射等神经调节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张力传感器、引导电极、计算机采集系统、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3. 实验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麻醉与固定:将家兔置于兔体手术台上,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待家兔麻醉后,将其背位固定在手术台上。
2. 气管插管:在颈部切开皮肤,分离气管,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传感器。
3. 分离迷走神经:在颈部分离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 记录呼吸运动:启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
5. 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a. 向气管插管内注入一定量的CO2,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b. 向气管插管内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c. 向气管插管内注入一定量的[H],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6. 观察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影响:a.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b. 重新连接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在注入CO2后,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均增加,表明CO2对呼吸运动具有促进作用。
2. 观察到在注入生理盐水后,家兔呼吸运动无明显变化,表明生理盐水对呼吸运动无明显影响。
3. 观察到在注入[H]后,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均降低,表明[H]对呼吸运动具有抑制作用。
各种理化刺激对家兔循环、呼吸、泌尿等功能改变

1.当增大无效腔时,CO2浓度升高,刺激了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信号沿颈动脉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孤束核,使延髓内的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活动发生变化。
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这个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由于细胞外液H+浓度增高,使肾小管的排酸保碱功能加强,代谢加快了,所以尿量增多。
2.增加吸入气中CO2,呼吸运动加强后立即移除,则变化同上。
3.沿耳缘静脉注射乳酸,则动脉血液中的H+浓度升高,刺激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由于体内有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马上恢复正常。
4.夹闭颈总动脉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紧张降低,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升高。
呼吸加深加快。
5.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末捎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的M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滤过减少,致原尿减少,最终引起尿液减少。
6.刺激减压神经,减压神经兴奋,引起反射性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
代偿调节使呼吸加深加快,尿量减少。
7. 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对尿量和血压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 可使家兔血压上升,尿量增加。
其机制为: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 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也流入毛细血管,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3kg 的家兔,血容量约为180ml,血糖浓度为100mg/dL,而一次性注射200g/L葡萄糖5ml,使家兔的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 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并出现糖尿,称渗透性利尿。
另外血压升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 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
8.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量和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
兔呼吸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的变化对家兔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部位和机制。
2. 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
3. 掌握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同时也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化学因素、神经调节和反射性调节是影响呼吸运动的主要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传感器、止血钳、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刺激电极、20%氨基甲酸乙酯、CO2、乳酸、生理盐水、棉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家兔麻醉:取一只家兔,称重后,用剪刀剪去耳缘静脉上的毛。
用20ml注射器由耳缘静脉缓慢推注25%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进行麻醉。
2. 颈部手术:背位固定家兔,剪去颈部与剑突腹面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
分离出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 呼吸运动记录:采用呼吸传感器直接记录家兔的呼吸频率与幅度。
4. 化学因素影响观察:- CO2吸入:通过气管插管向家兔吸入一定浓度的CO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
- N2吸入:通过气管插管向家兔吸入一定浓度的N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
- 乳酸注入:通过耳缘静脉注入一定浓度的乳酸,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
5. 迷走神经作用观察:- 迷走神经切断: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2吸入:吸入CO2后,家兔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
分析原因:CO2是化学感受器的主要刺激物质,吸入CO2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2. N2吸入:吸入N2后,家兔呼吸变深,频率变快,但其宽度小于CO2。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结果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结果一、实验目的观察各种因素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从而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运动,其频率和深度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等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一只,体重 20 25kg。
2、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保护电极、20ml 和 5ml 注射器、50cm 长的橡皮管、装有 CO₂和 O₂的气袋、2%乳酸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手术准备家兔称重后,用 20%乌拉坦溶液(5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的毛。
沿颈部正中作一长约 5 7cm 的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暴露气管。
在气管下穿两根线,一根在气管下穿一“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并用线结扎固定。
分离一侧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通过压力换能器与 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用于记录动脉血压。
分离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2、实验项目记录正常呼吸运动曲线:将呼吸流量换能器与 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记录家兔的正常呼吸运动曲线。
增加无效腔:将一段 50cm 长的橡皮管连接在气管插管的一侧,增加无效腔,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缺氧:将装有 N₂的气袋通过气管插管与家兔相连,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血中 CO₂增多:通过动脉插管向家兔动脉内注入 2%乳酸溶液 2ml,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切断迷走神经:先切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然后再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增加无效腔当家兔的呼吸通道增加了 50cm 长的无效腔后,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
呼吸频率由正常的每分钟约 50 60 次增加到每分钟约 70 80 次,呼吸幅度也显著增大。
这是因为增加无效腔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导致血液中氧气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了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肺泡通气量,补偿氧气的不足和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家兔的呼吸运动

1、CO 2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CO 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
每当动脉血中PCO 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并可在一分钟左右达到高峰。
由于吸入气中CO 2浓度增加,血液中PCO 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 2浓度增多,CO 2十H 2O →←H 2CO 3 HCO 3-+ H + CO 2通过它产生的 H +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机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O 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2、吸人纯氮气使呼吸运动增加吸人纯氮气时,因吸人气中缺O 2,肺泡气PO 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O 2下降,而PCO 2却基本不变(因CO 2扩散速度快)随着动脉血中PO 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隔肌和肋间外肌活动加强,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增加。
此外,缺O 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并随缺O 2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强。
所以缺O 2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
在轻度缺O 2,通过颈动脉体等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人冲动对呼吸中枢起兴奋作用大于缺O 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呼吸增强。
3、静脉注人乳酸(血液中H +增高)静脉注人乳酸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PH ,提高了血中H +浓度。
H +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 +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 +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中H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
4、麻醉双侧动脉体后,再吸人CO 2和纯N 2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不同 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家兔双侧颈动脉体后,开始吸人CO 2时仍可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而再吸人纯N 2时,呼吸运动基本不变。
理化因素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理化因素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改变对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的影响及机制。
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
学习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方法通过增大CO2分压,增大无效腔,快速注射2%乳酸,先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观察呼吸运动的改变情况。
结果增大无效腔气量、提高PCO2、注射乳酸均可使家兔呼吸加深加快,而剪断一侧及两侧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则使呼吸变浅、频率变慢。
结论增加PCO2,增大无效腔,快速注射乳酸后,可使家兔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平均呼吸深度明显增加;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影响不大,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呼吸变慢变深。
【关键词】呼吸频率、节律,无效腔,CO2分压,乳酸,迷走神经【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材料家兔;CO2,氨基甲酸乙酯,乳酸;呼吸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实验方法2.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用胶管连接流量头与气管插管,流量头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呼吸换能器输出线连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打开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呼吸运动调节”,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30Hz,灵敏度10cmH2O(或50ml/s),采样频率800Hz,扫描频率1s/div。
连续单刺激方式,刺激强度5-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30Hz。
2.2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3手术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两侧鞘膜内迷走神经,在迷走神经下穿线备用。
分离气管,在气管下两根粗棉线备用。
2.4气管插管在甲状软骨下约1cm处,做倒“T”形剪口,用棉签将气管切开及气管里的血液和分泌物擦净,气管插管由剪口处向肺端插入,插时应动作轻巧,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引起出血,用意粗棉线将插管口结扎固定,另一棉线在切口的头端结扎止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化因素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中化学因素(PCO2、PO2、[H﹢])改变对家兔呼吸频率、节律、通气量的影响及机制。
观察迷走神经在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
学习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
方法通过增大CO2分压,增大无效腔,快速注射2%乳酸,先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观察呼吸运动的改变情况。
结果增大无效腔气量、提高PCO2、注射乳酸均可使家兔呼吸加深加快,而剪断一侧及两侧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则使呼吸变浅、频率变慢。
结论增加PCO2,增大无效腔,快速注射乳酸后,可使家兔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平均呼吸深度明显增加;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影响不大,剪断双
侧迷走神经,呼吸变慢变深。
【关键词】呼吸频率、节律,无效腔,CO2分压,乳酸,迷走神经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材料家兔;CO2,氨基甲酸乙酯,乳酸;呼吸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实验方法
2.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
用胶管连接流量头与气管插管,流量头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呼吸换能器输出线连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打开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呼吸运动调节”,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30Hz,灵敏度10cmH2O(或50ml/s),采样频率800Hz,扫描频率1s/div。
连续单刺激方式,刺激强度5-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30Hz。
2.2麻醉固定
家兔称重后,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3手术
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两侧鞘膜内迷走神经,在迷走神经下穿线备用。
分离气管,在气管下两根粗棉线备用。
2.4气管插管
在甲状软骨下约1cm处,做倒“T”形剪口,用棉签将气管切开及气管里的血液和分泌物擦净,气管插管由剪口处向肺端插入,插时应动作轻巧,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引起出血,用意粗棉线将插管口结扎固定,另一棉线在切口的头端结扎止血。
2.5记录正常呼吸曲线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按钮,记录一段正常呼吸运动曲线作为对照。
辨认曲线上吸气、呼气的波形方向(呼气曲线向上、吸气曲线向下)。
2.6增加吸入气中CO2分压待呼吸曲线恢复正常,将CO2导管口使气体冲入气管插管,是家兔吸入较高浓度CO2的空气。
待家兔呼吸运动增强后,立即移去CO2气体导管。
待呼吸正常后再做下一步实验。
2.7在气管插管一个侧管上接一根长50cm胶管(流量法:接通气口),观察和2 记录呼吸运动的变化。
2.8 增加血液中[H+] 耳缘静脉缓慢注入3%乳酸溶液2ml,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2.9 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分别观察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和切断两侧迷走神经以后呼吸运动的变化。
以
5-10V强度,15-30Hz,2ms波宽的连续电脉冲间断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观察呼吸运动较之切断前有何改变。
【数据记录】
实验名称:呼吸力学指标测定实验日期:2016-11-24
小组成员:朱海佳、孟意琳、汪翔、陈众芳
图一:正常呼吸曲线
图二:接无效腔后的呼吸曲线
图三:通入CO2后的呼吸曲线
图四:注射乳酸后的呼吸曲线
图五:切断左侧和两侧都切断后的呼吸曲线
图六:电刺激左侧迷走迷走神经后的呼吸曲线,强度为1V
从数据记录可以看出(参照的均为正常呼吸):
1. 增大无效腔后呼吸加深,频率加快。
2. 吸入高浓度CO2的空气候呼吸明显加深,频率明显加快。
3. 通过家兔耳缘静脉注射0.06g乳酸后,呼吸亦加深,频率加快。
4. 剪断一侧及两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均加深,频率均减慢,且后者比前者变化更大。
5. 电刺激一侧迷走神经中枢端后家兔呼吸变浅,频率加快,几乎成一条直线。
【讨论】见附页
【结论】
增加PCO2,增大无效腔,快速注射乳酸后,可使家兔通气量、呼吸频率及平均呼吸深度明显增加;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影响不大,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呼吸变慢加深;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呼吸变浅加快。
【参考文献】
[1]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 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
[2]朱大年主编. 生理学,第七版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3]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七版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邹仲之,李继承主编.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版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