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第一章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法国
英国 意大利、瑞典等
注重机器人基础研究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但 中途限制发展 发展迅速
中国
70年代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 和90年代后的应用期。
靠后
沈阳新松、 清华、哈工 大
国际上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主要分为日系和欧系。
日系有:安川、OTC、松下、 发那科 (FANUC)和安川电机 (Yaskawa)。 欧系有:德国的KUKA、CLOOS、瑞典的ABB、意大利的COMAU,英国的
第一,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尤其是高精度的减速器长
期需要进口,缺乏自主研发产品,影响总体机器人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中国工业
机器人企业虽然形成了自己的部分品牌,但不能与国际知名品牌形成有力竞争。
第三,行业归口,产业规划需要进一步明确。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也在积极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机 器人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要求行业、企业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积极 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目 录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第二章 工业机器人的数学基础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的动力系统 第五章 工业机器人的感知系统 第六章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第七章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
1.1 工业机器人定义及其发展(了解) 1.2 工业机器人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掌握)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工业机器人基础

工业机器人基础

2、控制分辨率
是指位置反馈回路能 检测到的最小位移量。
当编程分辨率与控制分辨率相等时, 系统性能达到最高。
2.2.5 工业机器人的精度
机器人的精度主要体现在定位精 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两个方面。
定位精度
指机器人末端操作器的实际位置 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由机械误差、 控制算法误差与系统分辨率等部分组 成。

运动方式
六轴联动
沿 用户定义的X 轴方向运动 沿用户定义的Y 轴方向运动
沿用户定义的Z 轴方向运动
末端点位置不变, 机器人分别绕 X 、Y、Z 轴转动
2.3.3 TCP运动轨迹
TCP为加上工具后工具的末端点机器人的工作其实就是实现TCP点在空间中 完成预定或指定的运动轨迹TCP。 (工具控制点)固定功能: 除了关节坐标系外,在其他坐标系下都有TCP固定 功能,即在工具控制点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工具的方向(姿态)。 在TCP固定功能下各轴的运动方式见下表。
图4-15工业机器人绝对坐标系
主运动轴 腕运动轴
表4-2 绝对坐标系下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轴1 轴2 轴3 轴4 轴5 轴6
运动方式 沿 X 轴方向运动 沿 Y 轴方向运动 沿 Z 轴方向运动
未端点位置不变,机器人 分别绕 X 、Y、Z 轴转动
3. 世界坐标系 图4-16所示,世界坐标系默认与基坐标系重合,位于机器人底部,可通过 配置软件更 改。其运动方式见表4-30。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基础
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也称工作范围、工作行程。工业机器人执行任务时,其手腕参
考点或末端操作器安装点(不包括末端操作器)所能掠过的空间,一般不 包括末端操作器本身所能到达的区域。
目前,单体工业机器人本体的工作范围可达3.5 m 左右。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 主要产品:
✓ 加工类:焊接、切割、抛光、研磨等粗加工。
目的: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不是、也不能用于精密加 工(与CNC机床不同)!
✓ 装配类:喷涂、油漆、电子元件插接(3C行业)等;
目的:保障人身健康、代替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 搬运类:物品输送、装卸等;
目的:提高自动化程度、避免繁重作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一、机器人的一般概念
1. 机器人的产生
❖ 机器人 ✓ 凡是用来代替人的机器,都属于机器人的范畴。 ✓ 机器人不一定类人。
☞ 概念辨析:机器、机床
只是工具,不能代替人。 ❖ 名词的由来
☞ Robot = Robota(捷克语) = 奴隶、苦力。
提出:1921,捷克作家Karel Čapek(卡雷尔·恰佩克)
☞ Robotics = 机器人学(学科名)。
提出:1942,美国科幻小说家Isaac Asimov(艾 萨克·阿西莫夫) 。
机器人(研发)三原则要点:
不得伤害人类 ; 执行人的命令 ; 能够自我保护。
❖ 最早的产品 Unimate(美国,1959年)。
☞ 性质:工业机器人(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机器人)。
☞ 主要产品:
✓ 个人/家庭机器人(Personal/Domestic Robots):洗 碗、扫地、麻将机等。 ✓ 军事机器人(Military Robots) : 无人驾驶飞行器 (无人机)、机器人武装战车、多功能后勤保障机器人、 机器人战士等。 ✓ 医疗机器人 (medical treatment Robots ):诊断、手 术或手术辅助、康复机器人等 。 ✓ 场地机器人(Field Robots):用于科学研究和公共事 业服务的、可进行大范围作业的机器人。如太空探测、 水下作业、危险作业、消防救援、园林作业等。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课件-第1章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 欧盟:
☞ 著名企业:
✓ 工业机器人:ABB(瑞典&瑞士) 、KUKA(库卡, 德)、REIS(徕斯,KUKA成员) 。
✓ 服务机器人:德国宇航中心、Karcher、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c (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自动化研究所)等。 ❖ 中国: ✓ 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的市场。
✓ 著名产品:涂装机器人(全球第一台喷涂机器人)、 码垛机器人(速度最快)。
➢ KUKA(Keller und Knappich Augsburg ,库卡 ) ✓ 主营城市照明、市政车辆; ✓ 1973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德国最大的工业机器 人生产商; ✓ 2014收购德国REIS(徕斯);2017被美的收购。
✓ 1968年研发日本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产品以焊接机器 人最为著名。
➢ 其他:NACHI(不二越)、 DAIHEN( OTC集团成 员,欧希地) :著名的焊接机器人生产厂家。
❖ 欧洲 ➢ ABB(Asea Brown Boveri ) ✓ 瑞典ASEA(阿西亚)+ 瑞士Brown.Boveri (布朗勃法 瑞,BBC) ,全球著名自动化公司(排名第2); ✓ 主营电力设备( 世界首条100KV直流输电线路、世界 最大容量的7200MW/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四川— —江苏 )、电气传动、低压电气; ✓ 1969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欧洲最早),产量目 前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技术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
一、机器人的一般概念
1. 机器人的产生
❖ 机器人 ✓ 凡是用来代替人的机器,都属于机器人的范畴。 ✓ 机器人不一定类人。

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第1章

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第1章

Octobe
任务2.认识ABB机器人系列产品
任务2.1 ABB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介绍
8. IRB 2400
‪简介: ‪应用最广的工业机器人 ‪IRB 2400机器人有多种不同版本备选,拥有极高的作业精度,在 物料搬运、机械管理和过程应用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IRB 2400 机器人可提高您的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提前期、加快交货速度。
7.IRB 1600ID
‪简介: ‪专业弧焊机器人 ‪IRB 1600ID机器人采用集成式配套设计,所有电缆和软管均内嵌 于机器人上臂,是弧焊应用的理想选择。该款机器人线缆包供应 弧焊所需的全部介质,包括电源、焊丝、保护气和压缩空气。
型号 IRB 1600ID-4/1.5
到达范围 1.50 m
承重能力 4 kg
Octobe
任务1.了解工业机器人和学习准备
任务1.3 ABB机器人在中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 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日, 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步增强对机械的利用效率,使之为我们创造更加巨大的生产力,并在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
型号
到达范围
承重能力
IRB 1200-7/0.7
0.7m
7kg
IRB 1200-5/0.9
0.9m
5kg
Octobe
任务2.认识ABB机器人系列产品
任务2.1 ABB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介绍
3.IRB 140
简介:
体积小、动力强!
可靠性强——正常运行时间长
速度快——操作周期时间短 精度高——零件生产质量稳定 功率大——适用范围广 坚固耐用——适合恶劣生产环境 通用性佳——柔性化集成和生产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1章)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1章)
ABB公司将在上海建设其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 2020年底投入运营。新的上海工厂将采用大量机器学习、数字化和协作解 决方案,使其成为机器人行业中最先进、自动化与柔性化程度最高的工厂, 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此外,新的研发中心还将帮助加快人工智能领 域的发展。
2.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 技术基础
第1章 工业机器人概述
目录
CONTENT
1.1 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1.2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与技术参数 1.3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学习 目标
1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及特点。 2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与发展。 3 掌握在不同分类方式下,工业机器人的结
构与特征。 4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 5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1992年,瑞士ABB公司推出开放式控制系统——S4。S4旨在改善对用户至关重 要的两个领域——人机界面和机器人的技术性能。
1994年,Motoman公司(即现在的安川电机)推出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MRC,使同步控制两台机器人成为可能。MRC可以从普通PC编辑工业机 器人作业,且具有控制多达21个轴的能力。
4.涉及学科广泛
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质上是机械学和微电子学的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
1.1.2 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1.工业机器人的历史
1)萌芽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1954年,美国发明家德沃尔对工业机器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申请了专利。 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工业机
4)智能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 2011年,日本发那科公司的R-1000iA机器人利用LVC(学习减振装置)对机器人
运动轨迹加以优化,减小了振动,将动作周期缩短约20%,从而实现更高速的动作。 2018年,发那科公司与首选网络公司合作,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其伺服调谐、

01第一章 KUKA机器人绪论

01第一章 KUKA机器人绪论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智能硬件嵌入式与物联网电子信息工程工业机器人入门第一章绪论目录contents1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111发展简史112产品分类与应用113主要生产企业12工业机器人展望121机器人技术和市场的现状122世界机器人发展现状123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24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25各国的机器人发展计划111发展简史11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发展简史工业机器人定义
后来居上,并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上及机器人制造业上很快超过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才感到形势紧迫,政府和企业界才开始真正重视机器人。制定和采取了相应 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鼓励工业界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另一方面制订计划、提高投资,增加机器人的研究经费, 把机器人看成美国再次工业化的特征,使美国的机器人迅速发展。8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大厂家应用机器人的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1)直角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模型
直角坐标系机器人实体
直角坐标机器人 具有空间上相互垂直的多个直线移动轴,通过直角坐标方向的3个独立自由度确定其手部 的空间位置,其动作空间为一长方体。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柱面坐标系
-- 产品分类与应用
1.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展和分类
2 、按机器人的机构特征划分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 产品分类与应用
按机器人结构坐标系特点方式 1)直角坐标型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
直角轴线的移动来实现机器人 手部空间位置的改变。 2)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通过两个移动和一个转动实现位置的改变。 3)极坐标型机器人 运动由一个直线运动和两个转动组成。 4)关节型机器人 运动由前后的俯仰及立柱的回转组成。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一章-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第一章-机器人基础知识

任务一 认识工业机器人
图1-1-1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
任务一
2.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认识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从简单机
器人发展到智能机器人,意味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
2005年,日本安川(YASKAWA)公司推出能够从事此前由人类完成的组装及搬运作业 的产业机器人MOTOMAN-DA20和MO-TOMAN-IA20,如图1-1-2所示。MOTOMAN-DA20 机器人是一款在仿造人类上半身的构造物上配备2个六轴驱动臂型的双臂机器人,其上半身 构造物本身具有绕垂直轴旋转的关节,尺寸与成年男性大体相同,可直接配置在此前人类进 行作业的场所。因为可实现接近人类两臂的动作,因此MOTOMAN-DA20机器人可以稳定 地搬运工件,还可以从事紧固螺母以及部件的组装和插入等作业。另外,它与协调控制2个臂 型机器人相比,占地面积更小。其单臂负重能力为20kg,双臂最多可搬运40kg的工件。
任务一 认识工业机器人
(1)第一代机器人——示教再现机器人 示教再现机器人能够按照人类预先示教的轨迹、 行为、顺序和速度重复作业。示教可以由操作人员手把手地进行。例如操作人员握住机器 人上的喷枪,沿喷漆路线示教一遍,机器人会记住这一连串运动,工作时,自动重复这些运动, 从而完成给定位置的涂装工作。这种手把手示教方式即所谓的直接示教, 如图1-1-6a所示。 但是,比较普遍的方式是通过示教器示教,如图1-1-6b所示。操作人员利用示教器上的开关或 按键来控制机器人一步一步运动,机器人自动记录,然后重复。目前在工业现场应用的机器 人大多属于第一代机器人。
管组件受到机械性损伤,而且可以防止软管在机器人改变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