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合集下载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与设计程序)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生活的需求增加,红外发射技术在家电遥控、无线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单片机是红外发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单片机红外发射的原理和设计相关的程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二、红外发射原理1. 红外通信原理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电磁波,不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危害。

通过调制红外线的频率和幅度,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2. 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是通过调制器件发射调制后的红外信号。

在单片机红外发射中,通常使用红外发射二极管作为发射器件。

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引脚,可以使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出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红外信号。

3. 红外编码原理在红外通信中,通常需要对信号进行编码,以区分不同的按键和数据。

红外编码有多种方式,常用的有NEC编码和RC-5编码。

通过将特定的按键和数据映射成不同的编码,可以实现红外通信的多样化功能。

三、单片机红外发射设计程序1. 硬件连接,需要将红外发射二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引脚。

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所使用的单片机的引脚定义和电路原理图。

2. 程序设计步骤设计单片机红外发射程序的步骤如下:1. 初始化单片机的IO引脚,将输出引脚设置为输出模式。

2. 设置红外发射的调制频率和占空比。

3. 根据需要发送的数据,将数据转换成对应的红外编码。

4. 根据红外编码,控制输出引脚的电平变化,以模拟红外信号的调制。

5. 持续一定时间后,停止红外发射,将输出引脚恢复到默认状态。

3. 程序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单片机红外发射程序示例:cinclude <reg52.h>// 红外发射引脚sbit IR_Pin = P1^0;// 发射红外信号的函数void transmitIRSignal() {// 设置调制频率和占空比//// 发送红外编码//// 控制引脚电平变化,模拟红外信号//// 停止红外发射IR_Pin = 0;}void mn() {// 初始化IO引脚IR_Pin = 0;// 发射红外信号transmitIRSignal();while(1) {//}}四、通过对单片机红外发射的原理和设计程序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红外发射是利用红外通信原理,通过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相应的红外信号。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摘要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

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

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

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

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目录第一章1、引言 (3)2、设计要求与指标 (3)3、红外遥感发射系统设计 (4)4、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4)5、调试结果及分析 (9)6、结论 (10)第二章1、引言 (10)2、设计要求与指标 (11)3、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11)4、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15)5、红外接收电路 (16)6、软件设计 (17)7、调试结果及分析 (18)8、结论 (19)参考文献附录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

单片机红外发射原理及设计程序一、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器是利用电子技术发射红外光信号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使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半导体材料产生拉格朗日反射(Lumogen) 效应而发射出红外光。

红外发射器主要由红外发射二极管和控制器组成。

控制器通过控制发射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即调节发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控制红外发射的功率和波长。

二、红外发射器的设计1.红外发射二极管选型选择适合的红外发射二极管至关重要。

常见的红外发射二极管有850nm和940nm两种波长,前者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后者适用于有特殊需求的场景。

2.红外发射驱动电路设计红外发射二极管一般工作在连续电流模式下,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红外发射的功率。

可以采用可调电流源或者恒流源来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

可调电流源的原理是通过使用可调电阻和反馈电路,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恒流源的原理是通过使用运算放大器和负反馈电路,使输出电流保持不变。

3.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通过单片机来控制红外发射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红外发射程序设计示例:#include <reg52.h>sbit IR_LED = P1^0; // 红外发射器连接的IO口void delay_us(unsigned int n) // 微秒级延时函数unsigned char i;while (n--)for(i=0;i<10;i++);}void send_IR_data(unsigned char data) // 发送红外数据unsigned char i;for(i=0;i<8;i++)if(data & 0x01)IR_LED=1;//发射高电平表示逻辑1delay_us(560);IR_LED=0;delay_us(560);}elseIR_LED=1;//发射高电平表示逻辑0delay_us(560);IR_LED=0;delay_us(1700);}data >>= 1;}void mainsend_IR_data(0xAA); // 发送数据0xAAwhile(1);这个程序通过控制红外发射器连接的IO口的输出电平和延时函数,模拟了红外码的发送过程。

单片机红外发射

单片机红外发射

单片机红外发射一、红外发射原理:红外发射是一种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进行通信或控制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并通过电路将其调制成所需要的信号波形。

红外发射的工作原理如下:1.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在发射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红外发射源。

LED通过正向电流激发P-N结,产生光子能量,进而发射红外光信号。

2.调制电路:为了实现红外信号的调制,需要设计一个调制电路。

调制电路的作用是将待发送的信号转换成特定的脉冲信号,使LED以一定的频率闪烁,并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宽度和周期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3.通信协议:在设计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协议来编写发送指令的代码。

通信协议包括红外信号的编码、解码规则,以及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等。

二、红外发射的设计程序:设计红外发射程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常用的单片机有51系列、AVR系列、STM32系列等。

2.硬件设计:搭建与单片机连接的硬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LED)的连接,调制电路的设计以及红外发射电路的供电和接地等。

3.红外发射的代码编写:根据具体的单片机型号和开发环境,编写控制红外发射的代码。

代码中需要设置与红外发射相关的参数,包括调制频率、调制波形、发送信号的格式等。

4.调试和测试: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连接红外发射电路并供电后,通过测试红外发射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使用红外接收器来接收红外发射的信号,以验证发送的信号是否正确。

5.优化和改进:根据实际需求和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改善硬件电路等方式来提升红外发射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总结:红外发射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进行通信和控制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产生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并通过电路将其调制成所需的信号波形。

在设计红外发射程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编写相应的代码,进行调试和测试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红外遥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安防、玩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往往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被设备正确识别和执行,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特点,然后详细阐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和在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接收头的选择、电路设计和PCB制作等。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处理,以及如何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器。

本文还将对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信号接收距离、解码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为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遥控器基础知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它利用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种遥控方式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需视线连接等优点,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和光电器件的检测。

遥控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管,当按下按键时,发射管会发射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接收端则配备有红外接收头,该接收头内部有一个光敏元件(如硅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用于检测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的按键操作,红外遥控器通常采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

51单片机-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51单片机-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

ping primary school fire safety systems to e nha nce fire safety, prote ction of public property and t 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eacher s and students, school fire safety into day-to-day ma nagement, is devel opi ng the following fire safety system. 1, strengt hen fire safety educati on of the whole school. Accordi ng to the re quireme nts of the Fire S ervices A ct, so t hat everyone has of keeping fire control safety, pr otecting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fire preve ntion, reports of fire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专业:班号: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指导教师:设计地点:起迄日期:ping primary school fire safety systems to e nha nce fire safety, prote ction of public property and t 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eacher s and students, school fire safety into day-to-day ma nagement, is devel opi ng the following fire safety system. 1, strengt hen fire safety educati on of the whole school. Accordi ng to the re quireme nts of the Fire S ervices A ct, so t hat everyone has of keeping fire control safety, pr otecting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fire preve ntion, reports of fire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子085 姓名傅浩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二、主要技术指标:1.遥控距离:0~10m2.额定工作电压:直流3V(普通5号干电池2节);红外光平均辐照度≥40μW/cm2;指向性(辐照度为20μW/cm2)≥30度3.欠压条件下(直流2.4v):红外光平均辐照度≥20μW/cm2,指向性(辐照度为10μW/cm2)≥30度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以AT89C20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2.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3.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四、主要参考文献:[1] 梅丽凤,王艳秋,张军等.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 戴峻峰,付丽辉. 多功能红外线遥控器的设计,传感器世界.2002,8(12):16~18.[3] 李光飞,楼然苗,胡佳文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4年.[4] 苏长赞. 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年.学生(签名)2010 年 5 月7 日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5 月10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2010 年5 月10 日系主任(签名)2010 年5 月12 日ping primary school fire safety systems to e nha nce fire safety, prote ction of public property and t h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teacher s and students, school fire safety into day-to-day ma nagement, is devel opi ng the following fire safety system. 1, strengt hen fire safety educati on of the whole school. Accordi ng to the re quireme nts of the Fire S ervices A ct, so t hat everyone has of keeping fire control safety, pr otecting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fire preve ntion, reports of fire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红外线遥控器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单片机红外的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红外的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红外的原理及应用1.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和控制的电子设备。

它主要通过接收和解码红外线信号来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反馈。

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发射红外线信号:红外传感器内置一颗红外发射二极管,当电流流过发射二极管时,它会产生红外线信号,并向外发射。

2.接收红外线信号:红外传感器还内置有一个红外接收二极管,它可以接收外界发射过来的红外线信号。

3.解码红外线信号: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红外传感器会将其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来判断是否有外界物体存在或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

2.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由于红外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反应迅速、精准度高等特点,它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红外传感器常见的应用领域:•安防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人体检测、入侵报警等安防系统中。

当有人进入红外传感器的感知范围时,系统会发出警报或进行相应的控制。

•智能家居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接收红外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实现对家电设备(如电视、空调、音响等)的控制。

用户只需用遥控器发出相应的指令,红外传感器就可以识别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自动化控制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检测和控制。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红外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位置、温度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运动检测领域:红外传感器可以用于运动检测设备中,如自动门、楼梯照明等。

当有人经过时,红外传感器会感知到并触发相应的装置,实现自动开门或照明的功能。

3. 单片机中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在单片机中,红外传感器可以与其他模块(如LCD显示屏、蜂鸣器、按键等)结合使用,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单片机红外传感器的应用案例:•红外遥控器:单片机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外部遥控器发送的红外信号,根据不同的按键码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控制电视机、空调等家电设备。

•红外测距:单片机可以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外界发射的红外光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光强来估计物体的距离。

红外收发模块51单片机程序部分

红外收发模块51单片机程序部分

深圳市技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jixin.pro红外收发模块51单片机程序部分V1.0.0.0红外收发模块51单片机程序部分1、红外收发原理介绍1.1红外接收头决定了通信的频率是38KHZ红外通信模块发射红外光的频率是38KHZ,这个频率是由红外接收探头决定的,市场上还有其他频率的产品这里不讨论。

技小新的红外收发模块上面用的接收头就是这种38KHZ 的,型号是IRM-3638T。

红外发射的探头没有这个频率限制,所以可以用单片机自由控制。

1.2红外通信的流程单片机A控制红外发光管,发射38KHZ频率的光,同时遵守一定的通信规则,比如电影里常见的“摩斯密码”。

红外接收头连接着单片机B,红外接收头收到红外光后会输出一连串的高低电平到单片机B,单片机B根据“摩斯密码”的规则解码。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红外通信。

1.3红外载波调制的约定我们使用的通信方式叫做载波调制。

(1)由于发射频率是38KHZ,很容易得出发射一个信号的周期是26.3uS.(2)对于发射端:“载波发射”一个周期是,发光8.77uS+不发光17.53uS。

“载波不发射”一个周期是,26.3uS不发光。

(3)对于接收端:如果收到了一个“载波发射”信号,输出低电平26.3uS。

如果收到了一个“载波不发射”信号(其实就是没有收到信号),输出高电平26.3uS。

真正使用时候要发送一连串的“载波发射”和“载波不发射”,这样接收端输出的是连续的脉冲。

(注意,仅仅一个“载波发射”并不能让接收端正确输出。

)1.4NEC_upd6121红外通信协议。

这是很多遥控器厂商都在使用的协议。

它的协议约定如下:(1)引导码:342个连续“载波发射”+171个“载波不发射”。

接收端的反应是9mS的低电平+4.5mS的高电平。

(2)数据“0”表示为:21个连续“载波发射”+21个连续“载波不发射”。

接收端的反应是:0.56mS的低电平+0.56mS的高电平。

(3)数据“1”表示为:21个连续“载波发射”+64个连续“载波不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AT89S51单片机制作红外电视遥控器
一般红外电视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

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 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

一般电视遥控器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红外遥控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

后16位为8位的操作码和8位的操作反码,用于核对数据是否接收准确。

根据红外编码的格式,发送数据前需要先发送9ms的起始码和4.5ms的结果码。

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如下图所示:
接收方一般使用TL0038一体化红外线接收器进行接收解码,当TL0038接收到38kHz红外信号时,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所以红外遥控器发送红外信号时,参考上面遥控串行数据编码波形图,在低电平处发送38kHz红外信号,高电平处则不发送红外信号。

单片机红外电视遥控器电路图如下:
C51程序代码:
#include <AT89X51.h>
static bit OP; //红外发射管的亮灭static unsigned int count; //延时计数器static unsigned int endcount; //终止延时计数
static unsigned char flag; //红外发送标志char iraddr1; //十六位地址的第一个字节
char iraddr2; //十六位地址的第二个字节
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
void delay();
void main(void)
{
count = 0;
OP = 0;
P3_4 = 0;
EA = 1; //允许CPU中断
TMOD = 0x11; //设定时器0和1为16位模式1
ET0 = 1; //定时器0中断允许
TH0 = 0xFF;
TL0 = 0xE6; //设定时值0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 TR0 = 1;//开始计数
iraddr1=3;
iraddr2=252;
do{
delay();
SendIRdata(12);
}while(1);
}
//定时器0中断处理
void timeint(void) interrupt 1
{
TH0=0xFF;
TL0=0xE6; //设定时值为38K 也就是每隔26us中断一次
count++;
if (flag==1)
{
OP=~OP;
}
else
{
OP = 0;
}
}
void SendIRdata(char p_irdata)
{
int i;
char irdata=p_irdata;
//发送9ms的起始码
endcount=223;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发送4.5ms的结果码
endcount=117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前八位
irdata=iraddr1;
for(i=0;i<8;i++)
{
//先发送0.56ms的38KHZ红外波(即编码中0.56ms的低电平)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停止发送红外信号(即编码中的高电平)
if(irdata-(irdata/2)*2) //判断二进制数个位为1还是0 {
endcount=41; //1为宽的高电平
}
else
{
endcount=15; //0为窄的高电平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十六位地址的后八位
irdata=iraddr2;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八位数据
irdata=p_irdata;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发送八位数据的反码
irdata=~p_irdata;
for(i=0;i<8;i++)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f(irdata-(irdata/2)*2)
{
endcount=41;
}
else
{
endcount=15;
}
flag=0;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irdata=irdata>>1;
}
endcount=10;
flag=1;
count=0;
do{}while(count<endcount);
flag=0;
}
void delay()
{
int i,j;
for(i=0;i<400;i++)
{
for(j=0;j<100;j++)
{
}
}
}
制作的实物如下图所示:
1、引言
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由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

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
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
PIC18F248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在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中,主机及从机的红外发射电路相同,红外线的载波频率都为38KHz,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是主机发射,从机接收;或者从机发射,主机接收。

2.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红外发射器电路主要由单片机,驱动管Q1和Q2、红外发射管
D1等组成,电路如下:
红外发射器工作原理为:单片机通过I/O端口控制整个发射过程。

其中,红外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38KHz的方波,由PIC18F248的*模块的PWM功能实现,并由*1端口传输到三极管
T2的基极。

待发送到数据由单片机的TX端口以串行方式送出并驱动三极管Q1,当TX为“0”时使Q1管导通,通过Q2管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调制成38KHz 的载波信号,并由红外发射管D1以光脉冲的形式向外发送。

当TX为“1”时使
Q1管截止,Q2管也截止,连接Q1和Q2的两个上拉电阻
R1和R3把三极管的基极拉成高电平,分别保证两个三极管可靠截止,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光。

因此通过待发送数据的“0”或“1”就可控制调制后两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调制PWM的占空比。

比如若传送数据的波特率为1200bps,则每个数位“0”就对应32个载波脉冲调制信号。

红外发射管D1采用TSAL6200红外发射二极管
,其实现将电信号转变成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它发射一种时断时续的高频红外脉冲信号,由于脉冲串时间长度是恒定的,根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大小就可以确定传输的数据是“0”还是“1”。

2.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接收电路主要采用Vishay公司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
HS0038B。

接收电路及HS0038B内部结构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