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背诵默写试卷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新高考一卷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古诗词、古文名句的默写,以及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应用。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及其答案:# 试题一1. 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一1. “奔流到海不复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试题二1. 请默写《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二1. “疑是地上霜。
”2.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试题三1. 请默写《赤壁赋》中的名句:“对海而唱之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三1. “又歌之以咏志。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 试题四1. 请默写《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出师表》中的名句:“臣本布衣,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四1. “把酒问青天。
”2. “躬耕于南阳。
”# 试题五1. 请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
”2. 请默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五1.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不以己悲。
”这些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的高考试题会根据教育部门的命题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实际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复习和准备。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高中必背14篇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诗句的创作背景与题材对应正确的是:A. 战争时期,歌颂壮烈牺牲的战士B. 自然景观,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C. 爱情故事,描述纯洁美好的情感D. 家庭生活,写实平凡的日常琐事2. 以下古文段落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 曹操,《孟德新书》:“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B.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C. 白居易,《琵琶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D. 苏轼,《赤壁赋》:“世古帝王州县社稷者,痛哭之余何益哉!”3.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 “西山慢阻修竹径”——诗句中的破折号正确使用B. “你知道的,他一直在关心你。
”——逗号正确使用C. “她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冒号正确使用D.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逗号使用错误4. 下面哪个诗句的韵脚形式为“XXAAXX”?A. 不见故人泪先尽B. 曾经沧海难为水C. 多少楼台烟雨中D. 鸟宿池边树5. 请根据上下文补全空白部分的正确词语: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我独自漫步。
____一片洁白,世界仿佛沉默了。
雪花轻轻飘落在我的肩头,给我带来了一丝冷意,却让我心里暖洋洋的。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古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唐太宗御碑鉴于太行之颠,碣石之巅。
碑以正方体铸就,百尺高七,阴雕所备。
【问题一】唐太宗御碑鉴于哪两个地方?【答案】太行之颠,碣石之巅唐太宗御碑的形状是什么?【答案】正方体【问题三】唐太宗御碑的高度是多少?【答案】百尺高七【问题四】唐太宗御碑的特点是什么?【答案】阴雕所备【文段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五】这首诗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王之涣【问题六】诗句中“白日依山尽”指的是什么情景?【答案】太阳落山诗中的“黄河入海流”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事物自有其去处和发展的趋势【问题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3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共7套)一、新课标1卷【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________”(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解析】(1)草创未就,(已)就极刑而无愠色(2)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3)示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祷示例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示例三: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二、新课标II卷【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有勘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共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在棉囊中青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而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样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阀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或装在锦囊,负而前驱(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三、全国甲卷【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
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____________”;过了几个月后,则“___________”。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64篇古诗文背诵默写试卷

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终岁不闻丝竹声。
,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锦瑟——李商隐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11、虞美人——李煜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
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
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1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
虎。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
记,。
可堪回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考试题及答案一、古诗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
”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低头思故乡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忠心,其中“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
”下一句是什么?答案:猥自枉屈3.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
”答案:此事古难全二、现代文默写(共10分,每空1分)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
”答案: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 朱自清的《背影》中,描述父亲送行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__________。
”答案: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3. 冰心的《小桔灯》中,“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__________。
”答案: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马路上行走。
4. 巴金的《家》中,“我始终觉得,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着人的秘密的地方。
__________。
”答案:它可以把我所有的痛苦和快乐都包容进去。
5.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__________。
”答案: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三、文言文翻译(共10分,每题5分)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2.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则会陷入危险。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1.王维《山居秋暝》中“ ,”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书愤》中“ ,”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5.《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望月思远,希望追随月光陪伴远人的句子是“ ,”。
6.《阿房宫赋》中“ ,”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7.杜甫《蜀相》中“ ,”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追思缅怀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微。
8.《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9.《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
1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两句,互文见义,情韵悠扬,让人联想到西湖之上,不论白天或是夜晚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1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两句,既凸显了冉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1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4.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15.《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 ,”。
1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背古诗文背诵默写林英1、孔子语录子曰:“,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
”(《里仁》)子曰:“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泰伯》)子曰:“岁寒,。
”(《子罕》)子贡问曰:“?”子曰:“!,勿施于人。
”《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对曰:“,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对曰:“小信未孚,。
”公曰:“小大之狱,,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
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
,曰:“,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由此观之,!”王曰:“善。
”乃下令:“,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出师表——诸葛亮,今天下三分,,。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然后施行,,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
受命以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7.《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既出,得其船,,。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
未果,寻病终。
8、《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9、《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食马者,。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不知马也!10.《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1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闻水声,,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
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越明年,,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浩浩汤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多会于此,,得无异乎?,连月不开,,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商旅不行,;,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酿泉也。
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至于负者歌于途,,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
苍颜白发,,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而不知人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予谓菊,;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门人弟子填其室,。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关雎——《诗经》,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18、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19、观沧海——曹操,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歌以咏志。
20.《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2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23、《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25.《行路难》——李白,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