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大全
初中九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数学全部知识点数学是一门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对于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的全部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逐一介绍初中九年级数学的全部知识点。
1. 整数与有理数1.1 整数的概念与性质1.2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1.3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1.4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2. 分数与比例2.1 分数的概念与性质2.2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2.3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4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2.5 比例与比例的运算3. 代数与方程3.1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3.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与解法4. 几何4.1 角的概念与性质4.2 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4.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4.4 圆的概念与性质4.5 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5. 数据与概率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 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5.3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6. 函数与图像6.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6.2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3 一次函数的应用6.4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5 二次函数的应用7. 空间与立体几何7.1 空间几何体的概念与性质7.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8. 数列与数列的运算8.1 等差数列的概念与性质8.2 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公式8.3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8.4 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公式以上是初中九年级数学的全部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数学的应用也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数学的作用。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线与有理数1. 数线的绘制及利用2. 正数、负数、零的相对位置3. 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4. 有理数的概念和进一步运算二、整式与分式1. 代数式与整式的关系和分类2.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3. 因式分解与最大公因式4. 分式的概念及运算三、图形的初步认识1. 平面,直线,角的认识2.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3. 三角形及其分类4. 圆的概念与性质四、数的运算1. 空间中的平面图形:点、线、角、多边形等的性质和计算2. 数的概念、关系和性质的认识3. 基本运算(加、减、乘、除)的运用4. 计算与应用题实际问题中的数的运算五、比例与百分数1. 比的概念及比例的基本性质2. 比例式的解答和应用3. 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用4. 实际应用中的比例和百分数计算六、方程与方程式1. 用字母表示未知量,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的关系2. 列方程、解方程及应用3. 二元一次方程式4. 代入法解方程与应用七、图形的认识和运用1. 平面图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的特点和性质2. 坐标平面及其应用3. 平行线,垂直线,垂线的性质和判断4. 与线段、角度有关的直线、角度和轴对称的认识和判断八、统计与概率1. 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可视化的统计图形和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3. 概率的概念、计算和应用4. 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和概率计算以上是初三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都包含了若干个具体的概念、性质、解题方法和应用。
初三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和提高数学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九年级全部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全部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点,下面我将整理总结一下九年级全部数学知识点。
一、代数与函数1. 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2. 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应用3. 二次根式:平方根、二次根式的运算4. 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应用5. 函数与图像: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二、图形与几何1. 基本图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等2. 三角形:分类、性质、勾股定理3. 圆的性质:圆的面积、周长、弧长4. 平面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距离公式5. 空间几何: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三、概率与统计1. 理解概率: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概率计算2. 统计分析: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四、数与式1. 平方与平方根:平方数、完全平方三元组、平方根的性质2. 分数与分式:分数的四则运算、分式的运算与化简3.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的计算、比例的解题与应用4. 整式与多项式:整式的运算、多项式的加法与乘法5. 二次根式与无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性质、无理数的运算五、数列与函数1.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3. 函数与方程:对应关系、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通过九年级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代数与函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数与式、数列与函数等数学知识点,还培养了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知识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数学视野。
总结:以上是九年级全部数学知识点的概览。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与实践的学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数学九年级必背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必背知识点一、代数与函数1. 一次函数- 定义:形如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为常数,且k不为0。
- 性质: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k。
- 常用公式:斜率公式: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
2. 二次函数- 定义:形如y = ax²+ bx + c的函数,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不为0。
- 性质: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 常用公式:顶点坐标公式:(h, k),其中h = -b / (2a),k = f(h) = -Δ / (4a),其中Δ表示判别式。
3. 平方根- 定义:对于非负实数x,其平方根是一个非负实数y,记作y = √x。
- 性质:平方根的平方是原来的数,即(√x)² = x,x ≥ 0。
4. 等比数列- 定义: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 性质:公比q ≠ 0时,首项a₁与公比q确定一个等比数列。
- 常用公式:通项公式:aₙ = a₁ * q^(n-1)。
二、几何1.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 垂直:两条线段、直线或线段与直线的夹角为90度。
- 平行:两条线段、直线或线段与直线的夹角为0度。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的和为180度。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2. 三角形- 三条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三角形分类:-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 直角三角形:存在一个角为直角(90度)。
3. 圆- 圆周率π:定义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约等于3.14。
- 弧长与扇形面积:- 弧长:圆周上的一段弧的长度。
- 扇形面积:以弧为弧边、半径为半径的部分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 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体积:V = πr²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
- 表面积:S = 2πr² + 2πr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一. 代数运算1.1 有理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化简分数、约分、分数转小数与百分数。
1.2 代数式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同类项合并、分配律、消元、整除关系、基本恒等式。
1.3 方程式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及其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及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及其应用。
1.4 比例比例的概念、性质,比例的计算及应用,重复比例,反比例定理及其应用。
二. 几何与图形2.1 三角形角的概念、角度和弧度的转换,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2.2 直线与角平行直线和平行线特征及其性质,垂直直线和直角的特征及其性质,角的大小以及相邻角、对顶角等相关概念。
2.3 圆和圆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弧、弦、切线、割线等相关概念及其性质,圆内接四边形和正多边形。
2.4 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线面体的概念,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性质和计算。
三. 概率与统计3.1 随机事件和概率事件的概念和性质,基本事件概率、加法规则,条件概率和乘法规则,概率分布和直方图的绘制。
3.2 常见概率问题求样本空间、容斥原理,贝叶斯定理,计算机模拟实验,概率统计中的应用问题。
四. 函数4.1 一些常见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4.2 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函数的复合运算,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基本应用:切线问题和极值点问题。
以上是初三数学知识点考点的归纳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知识点只是初三数学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的一个大致的方向,可能还存在某些细节问题需要重点学习。
同时,不管学习的什么知识点,都需要掌握好其基本概念和方法,这样才能在应用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取得相应的成绩。
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九年级知识点大全初三数学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梳理第21章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的式子,其中a为非负数。
2.重要公式包括平方公式和开方公式。
3.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a乘b等于ab。
5.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方法有近似值比较、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比较和平方比较。
6.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包括分子分母同除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和分母有理化。
8.最简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和因式都是整数,且不含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和分母。
10.同类二次根式是指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需要先进行适当化简。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其中a、b、c 可能是具体数或代数式。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包括配方法、公式法和图像法。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性质包括两根和为-b/a,两根积为c/a,判别式大于0时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等于0时有一个实根,小于0时有两个共轭复根。
4.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包括求最值、面积、长度等。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直接开平方法简单但适用范围小,公式法适用范围大但计算繁琐容易出错,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广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
配方法使用较少。
3.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判别式Δ=b^2-4ac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4.平均增长率是一个常见的应用题类型,通常可以通过列方程解决。
例如,第一年为a,第二年为a(1+x),第三年为a(1+x)^2,可以通过求总和或第三年等于第一年加第二年加第三年的方法求解。
5.旋转是一种图形变换,通过绕旋转中心以旋转角度旋转图形来得到新的图形。
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一览

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一览九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一、圆的定义1、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2、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二、圆的各元素1、半径:圆上一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2、直径:连接圆上两点有经过圆心的线段。
3、弦:连接圆上两点线段(直径也是弦)。
4、弧:圆上两点之间的曲线部分。
半圆周也是弧。
(1)劣弧:小于半圆周的弧。
(2)优弧:大于半圆周的弧。
5、圆心角:以圆心为顶点,半径为角的边。
6、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圆周角的两边是弦。
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三、圆的基本性质1、圆的对称性(1)圆是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对称图形。
2、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距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
5、夹在平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
6、设⊙O的半径为r,OP=d。
7、(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个点的距离相等。
(直角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直线与圆相离。
9、中,A(x1,y1)、B(x2,y2)。
10、圆的切线判定。
(1)d=r时,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点不明确:画垂直,证半径。
(2)经过半径的外端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三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初三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包括了初三数学的各个方面。
1.数与代数-整数与有理数:整数的性质,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与性质,百分数的转化。
-代数式与多项式:代数式的概念与性质,多项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
2.函数-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应用。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应用。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指数函数的图像与应用。
3.几何-基本概念与性质:点、线、面等基本概念与性质,平行线与垂直线等特殊性质。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
-圆与圆的应用:圆的性质与计算,圆的应用问题解决。
4.概率与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概念与性质,事件的概念,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
-统计与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频率分布表与直方图,平均数与中位数的计算。
5.质量与容积-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常见质量单位的换算。
-容积的测量:容积的概念与性质,常见容积单位的换算。
6.长度与时间-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常见时间单位的换算。
7.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反证法:通过反设法证明命题的方法。
-数学归纳法:通过证明基本情况成立,并证明对于任意情况命题成立的方法。
-分类讨论法:通过将问题分为几种情况进行讨论与推导的方法。
以上是初三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初三数学的内容论述涵盖了数与代数、函数、几何、概率与统计、质量与容积、长度与时间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点,可以帮助初三学生提高数学水平,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圆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2.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3. 三角形的外心两边中垂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的内心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
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其中r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相交d<r ; 直线与圆相切d=r ; 直线与圆相离d>r.
10.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六种代数运算,以前学过的,在有理数范围内的一切公式和运算律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都适用;
(2)二次根式的运算一般要先把二次根式进行适当化简,例如:化为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除法运算有时转化为分母有理化或约分更为简便;使用乘法公式等.
8.最简二次根式:
(1)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 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2)最简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能含有小数、分数,字母因式次数低于2,且不含分母;
(3)化简二次根式时,往往需要把被开方数先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
(4)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5)如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
(1) (2)(3) (4)
几何表达式举例:
(1)∵∠ACB= ∠AOB
∴……………
(2)∵AB是直径
∴∠ACB=90°
(3)∵∠ACB=90°
∴AB是直径
(4)∵CD=AD=BD
∴ΔABC是RtΔ
5.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
(3)两个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中心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4、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第26章 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bx+c.(a≠0)
2. 关于二次函数的几个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所以也叫抛物线y=ax2+bx+c;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且以对称轴为界,一半图象上坡,另一半图象下坡;其中c叫二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即二次函数图象必过(0,c)点.
3.y=ax2(a≠0)的特性:当y=ax2+bx+c (a≠0)中的b=0且c=0时二次函数为y=ax2(a≠0);
几何表达式举例:
(1)∵OC是半径
∵OC⊥AB
∴AB是切线
(2)∵OC是半径
∵AB是切线
∴OC⊥AB
9.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1)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乘积相等;
(2)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 (2)
几何表达式举例:
(1)∵PA·PB=PC·PD
(2)c>0<=>抛物线从原点上方通过;c=0<=> 抛物线从原点通过;
c<0<=> 抛物线从原点下方通过;
(3)a,b异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a,b同号 <=> 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b=0 <=> 对称轴是y轴;
(4)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b2-4ac =0<=> 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即相切);
5.二次根式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利用近似值比大小;
(2)把二次根式的系数移入二次根号内,然后比大小;
(3)分别平方,然后比大小.
6.商的算术平方根: ,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7.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 ;(2) ;
(3)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变为整式.
初三数学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21章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一般地,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1)若 这个条件不成立,则 不是二次根式;
(2) 是一个重要的非负数,即; ≥0.
2.重要公式:(1) ,(2) ;
3.积的算术平方根: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4.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
第25章 概率
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
2、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p.
注意:(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0时,ax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b、c; 其中a、b,、c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5、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6、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
第24章 圆
1、(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
1.垂径定理及推论:
如图:有五个元素,“知二可推三”;需记忆其中四个定理,
b2-4ac<0<=> 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10.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对称轴,可利用图象的对称性求出已知点的对称点,这个对称点也一定在图象上.
第27章 相似形(要求深刻理解、熟练运用)
1“平行出比例”定理及逆定理: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ax2+bx+c=0 (a≠0)时,Δ=b2-4ac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Δ<0 <=>无实根;
4.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1)第一年为a,第二年为a(1+x), 第三年为a(1+x)2.
∴………
(2)∵AB是直径
∵PC⊥AB
∴PC2=PA·PB
11.关于两圆的性质定理:
(1)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 (2)
几何表达式举例:
(1)∵O1,O2是圆心
∴O1O2垂直平分AB
(2)∵⊙1、⊙2相切
∴O1、A、O2三点一线
12.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中心角n,半径RN,边心距rn,
边长an,内角n,边数n;
(2)有关计算在RtΔAOC中进行.
公式举例:
(1)n= ;
(2)
二 定理:
1.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3.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为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三 公式:
1.有关的计算:
(1)圆的周长C=2πR;(2)弧长L= ;(3)圆的面积S=πR2.
(4)扇形面积S扇形= ;
(5)弓形面积S弓形=扇形面积SAOB±ΔAOB的面积.(如图)
2.圆柱与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积:S圆柱侧=2πrh; (r:底面半径;h:圆柱高)
(2)圆锥的侧面积:S圆锥侧= =πrR. (L=2πr,R是圆锥母线长;r是底面半径)
这个二次函数是一个特殊的二次函数,有下列特性:
(1)图象关于y轴对称;(2)顶点(0,0);
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三点的坐标,可设解析式y=ax2+bx+c,并把这三点的坐标代入,解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c的值,从而求出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5.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h)2+k (a≠0); 由顶点式可直接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h,k),对称轴方程x=h和函数的最值y最值=k.
即“垂径定理”“中径定理” “弧径定理”“中垂定理”.
几何表达式举例:
∵CD过圆心
∵CD⊥AB
3.“角、弦、弧、距”定理:(同圆或等圆中)
“等角对等弦”; “等弦对等角”;
“等角对等弧”; “等弧对等角”;
“等弧对等弦”;“等弦对等(优,劣)弧”;
“等弦对等弦心距”;“等弦心距对等弦”.
几何表达式举例:
∵
又∵∠A=∠A
∴ΔADE∽ΔABC
6.“双垂” 出相似及射影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1)(3)(2)
几何表达式举例:
(1)∵DE∥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