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试题三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B. 动植物生态C. 化学反应D. 物理现象答案:A2. 下列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心理学之父?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冯特D. 达尔文答案:C3. 心理学中的“认知”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情感和情绪B. 个体的知觉、记忆、思考等过程C. 个体的社交行为D. 个体的生理反应答案:B4.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由哪些部分组成?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C. 情感、认知、意志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5.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的是:A. 行为的可观察性B. 内在潜能和自我实现C. 心理疾病的治疗D.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答案:B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________和调查等。
答案:案例研究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________。
答案:身份认同3. 在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效应指的是由于实验者期望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答案:实验者期望4. 情绪智力(EQ)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的。
答案:戈尔曼5.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重复的配对刺激,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能够引发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通过铃声与食物的多次配对,最终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而操作条件作用涉及到奖励和惩罚,通过强化或削弱某种行为来改变其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通过鸽子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的实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础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等)、安全需求(安全、稳定、健康等)、社交需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尊重需求(自尊、他人尊重等)和自我实现需求(个人潜能的实现、创造力的发挥等)。
基础心理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基础心理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l、倾听时应避免()。
A、作道德性评判B、给予鼓励性回应C、认真、关注地听D、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正确答案: A2、合理情绪疗法的完美目标是帮助求助者()。
A、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B、完善自我分析C、减少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D、完善自我体验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咨询结束后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方面的含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
这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这称为完美目标。
这—目标的关键在千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3、以下关于阳性强化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应同时开展、同时进行B、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C、对目标行为的强化要强度适当D、随着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阳性强化法的使用注意事项中提到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单一、具体,非常明确,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
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不可同时开展。
4、罗杰斯对“经验”的概念来源千现象学中“现象场"'"现象场”是指()A、人的主观世界B、外部客观世界C、人与环境的关系D、人所处的环境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求助者中心疗法。
“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它不强调外部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强调一个人的主观内部世界是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外部世界的。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198.()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和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D题型:单选199.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c少数人能够做到的D没有人能达到的。
答案:C题型:单选20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
A缺失性需要B生长需要C社会性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A题型:单选20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叫()。
A缺失性需要B生长需要c社会性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D题型:单选202.()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A情绪和情感B动机C人格D需要答案:A题型:单选203.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
A激情B表征c应激D表情答案:D题型:单选204.表情是指()。
A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B情绪变化的维度c情绪的状态D情绪的不同种类答案:A题型:单选205.表情包括()。
A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B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c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D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答案:B题型:单选206.表情的产生()。
A是先天遗传的结果B是后天学习得来的c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n是在人身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答案:C题型:单选207.关于表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全人类都是共同的R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完全不同的c人人都不同的D有一些是全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异的答案:D题型:单选208.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答案:C题型:单选209.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
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答案:D题型:单选210.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
A. 心理活动B. 心理过程C. 心理特征D. 心理状态答案:A2.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现象?A. 感觉B. 思维C. 行为D. 情感答案:C3. 心理学家通过哪种方式来研究心理现象?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分析答案:A4.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认知过程?A. 记忆B. 情绪C. 动机D. 意志答案:A5.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一般为()。
A. 几秒钟B. 几十秒钟C. 几分钟D. 几小时答案:C6.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情绪情感过程?A. 喜怒哀乐B. 认知C. 意志D. 动机答案:A7.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意志过程?A. 决策B. 感觉C. 情绪D. 记忆答案:A8.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个性心理特征?A. 性格B. 能力C. 动机D. 情绪答案:A9.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社会心理?A. 群体心理B. 自我意识C. 感知D. 动机答案:A10.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结构包括()。
A.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B. 知觉、记忆、思维C. 能力、气质、性格D. 需要、动机、目标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心理现象的分类。
答案: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 请简要说明认知过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 请简要说明情绪情感过程的主要内容。
答案:情绪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的科学B. 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D. 动物行为的科学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哪个理论强调了潜意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C3. 以下哪个是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A. 阿布拉罕·马斯洛B. 利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知觉B. 记忆C. 情绪D. 语言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正强化B. 惩罚C. 消退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心理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威廉·冯特7.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特质的________。
答案:量化8. 认知心理学关注的是内部心理过程,如________、思维和解决问题。
答案:知觉9.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彼得·萨洛维和约翰·迈尔10.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________。
答案:模仿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案: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
1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3. 解释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焦虑或威胁时,无意识地采取的心理策略,以减轻内心的不适感。
14. 简述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答案:正强化是指通过增加某种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B.韦伯C。
费希纳D.艾宾浩斯正确答案:A2。
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
A。
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B。
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C.左半球形象思维占优势D。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正确答案:D3. ()决定了声音的音色.A。
声波的频率B.声波的振幅C。
声波的波形D.声波的变化正确答案:C4. 对物体()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空间特性B。
延续性和顺序性C.在空间中的位移D.距离和方位特性正确答案:C5.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B。
干扰C.抑制D。
启发正确答案:A6。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A。
注意的转移B。
注意的稳定性C。
注意的范围D。
注意的分散正确答案:D7.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A。
缺失性需要B.生长需要C.社会性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正确答案:A8. ()是指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A.冲突B.意志C.能力D。
动机正确答案:B9.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的知觉。
A。
自己B。
社会D。
环境正确答案:A10。
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为基础的。
A。
人际沟通B.情景判断C。
社会知觉D。
人际知觉正确答案:C11.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
A。
图式B.框架C。
核心知识D。
内隐认知正确答案:A12. ()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A。
自我知觉B。
自我概念C.自我评定D.自我图式正确答案:D13. 受()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遗忘曲线B。
印象C。
图式D.自我意识14。
()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基础心理学的试题库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的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社会行为B. 心理过程和行为C. 物理现象D. 化学变化答案:B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派别的创始人?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A. 感知B. 记忆C. 情绪D. 生理反应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的主要类型?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性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遗传学习答案:D二、填空题6. 心理学的三大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和应用心理学。
答案: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最底层的是_______需求。
答案:生理8.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提出的。
答案:戈尔曼(Daniel Goleman)9.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和问题解决等过程。
答案:知觉;注意;记忆10.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主要研究_______。
答案:可观察的行为三、简答题1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收集数据;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大量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别案例;相关研究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1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快乐原则;自我在现实原则下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超我代表道德和社会规范,对自我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论述题13.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B. 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C. 心理疾病和治疗方法D. 人类思维和情感答案:A2.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意识层面B. 潜意识层面C. 社会行为D. 认知过程答案:B3. 以下哪项是条件反射的例子?A. 看到美食流口水B. 听到铃声就感到紧张C. 看到蛇就逃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弗洛伊德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自我防御机制?A. 压抑B. 投射C. 合理化D. 观察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题目数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人类心理中原始、本能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寻求即时满足。
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它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进行调解,以确保个体的生存。
超我代表道德和社会规范,它监督自我,确保行为符合道德标准。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识别和挑战负面思维模式,通过行为实验和认知重构来改变这些思维,以及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新的认知。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与治疗师的合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情绪智力对个人成功的影响。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和使用情绪的能力。
它对个人成功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它涉及到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社会技能和同理心等方面。
具有高情绪智力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管理压力,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心理学试题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合。
2、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
3、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4、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直观性和概括性。
5、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6、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7、动机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8、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9、能力按照它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和内化。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B )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5.记忆过程包括(A )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再认、重现和记忆
6.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D )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7.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8.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B)水平。
A.强
B.弱
C.中等
D.偏低
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B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10.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11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 )
A.10岁6个月
B.10岁8个月
C.10岁10个月
D.11岁
四、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共10分)
1、“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客观现实与社会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
2、“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
3、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弱。
(√)
4、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
5、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
(×)
6、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
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是在教学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
8、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
(×)
9、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
(×)
1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五、简答
1、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
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
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影响因素:
(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易稳定;内容贫乏,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
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
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
(3)和主体状况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
2、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
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丰富,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
3.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
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
4、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
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巴甫洛夫认为,4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气质与5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
另外,气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一。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
教师要使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使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
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
③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太合适;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
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活动效率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则具有一定作用。
了解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5.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
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过程。
韦纳提出归因的三维结构: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
六、论述题(15分)
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