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环境分析 第3章 大陆环境—1冲积扇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沉积环境 图解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  沉积环境 图解

碎屑岩沉积环境碎屑岩的沉积包括两大部分:物源区和沉积盆地。

沉积环境可以分为陆地、海陆过渡、海洋三大类。

沉积环境离物源区的距离的不同,沉积物的供应以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会发生有规律的演变。

比如,大颗粒的碎屑物会沉积在离物源区较近的冲积扇和辫状河等沉积环境中,分选好的细颗粒碎屑物会沉积在远离物源区海洋或者湖泊中。

碎屑岩沉积环境模式图。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碳酸盐岩发育的位置通常构造相对稳定,碎屑沉积物的供应几乎不存在。

碳酸盐岩的发育通常沿海岸呈环带状分布,完整的沉积体系包括9个相带(威尔逊旋回),这里简化成5个相带,潮坪、泻湖、生物礁、大陆架和盆地。

碳酸盐岩模式图(包括深海陆架和浅海陆架两种类型)。

一陆地环境01山麓斜坡堆积崖体遭受侵蚀作用,发生坍塌,在山脚下形成锥体,其沉积物分选差。

02基岩河河流穿过坚硬岩石,几乎不与地面发生相互作用,与冲积型河流相反。

03冲积扇河流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冲积扇模式图04辫状河辫状河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

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

图为Son-Kul River。

图为Resurrection River。

辫状河沉积模式图。

05曲流河弯度较高的河流,河床稳定,由河道、牛轭湖、天然堤(Natural levee)、决口扇、河漫滩等组成。

决口扇天然堤曲流河沉积模式图。

06网状河网状河在平面上由一系列次级河道或相互交结、或分离,结成网格状。

发育于基底沉降的河流中下游和近海平原,河道弯曲、河道多,河道固定,以垂向加积为主。

07湖泊08沙漠沙漠环境中以风蚀作用为主。

图为风成沙丘。

风成沙纹09沼泽沼泽是陆地上饱含水的、常长满植物的过湿地区。

它是一种特殊水体,常常发育在滨海,湖泊和潟湖边缘。

二海陆过渡环境10河口埃尔克霍恩河口,加利福尼亚。

铜河河口和障壁岛,阿拉斯加。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一、概述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特征
三、冲积扇沉积体系与能源资源形成、 赋存的关系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 特征
(一)、形态特征
*平面上:
扇形
*横向剖面上:
透镜状
*纵向剖面上:
楔状、透镜状
(二)、形成条件
* 构造条件 * 气候条件
* 山口外地形变缓
构造条件:
构造条件对冲积扇的控制作用最直接也 最明显。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一、概述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特征
三、冲积扇沉积体系与能源资源形成、 赋存的关系
一、概述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 其特征的总和,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的 沉积体。
一、概述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 其特征的总和,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的 沉积体。
沉积体系: 具有统一物源、统一水流动力体制的, 在成因上有共生关系的沉积相组合而形 成的巨大三维沉积体。
冲积扇
被峡谷所限的山区河流携带着从源区剥蚀的大量 出谷口后,因地势变宽,坡降减缓,河流水流分 低,搬运能力减弱,所携的物质迅速堆积下来形 形堆积体。这就叫冲积扇。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 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 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谢谢观赏!
2020/11/5
22
冲积扇大量分布在构造活动区,如裂谷带中 各类断陷盆地的边缘,与走滑断裂有关的拉 分盆地边侧,以及断块构造、前陆盆地等地 带中基底下降幅度大的地区。
气候条件:
根据气候条件可把冲积扇分为干扇和湿扇。

沉积环境分析 第3章 大陆环境—1冲积扇

沉积环境分析 第3章 大陆环境—1冲积扇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概 述
在陆相沉积中,冲积扇是粒度 最粗、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单 位。有泥石流时,泥、粉砂、 砂、砾、漂砾堆积在一起,由 扇顶到扇缘粒度呈变细趋势。 岩石多为红色、常含有碳酸 盐和盐类矿物。由于兼有牵引 流和泥石流沉积,因而在C-M 图上反映为“重力流型”。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几何形态特征与盆地 的构造演化和经受的 作用营力有关。 (1) 盆地下沉幅度大, 扇体推进慢,沉积厚 度大,形态呈楔状体; 盆地下沉幅度小,扇 体推进快,沉积厚度 小,呈分布广泛的席 状。 (2)碎屑流发育的扇 体多呈厚的楔状体, 河流作用强的扇体则 以席状形态为特征。
冲积扇的类型
(1)粗大砾石主要集中于扇根部分, 且多为碎屑支撑的块状层,砾石磨 圆较好,叠瓦状排列常见。岩体呈 透镜状或原始水平层叠覆,偶而夹 有平行层或交错层砂砾岩透镜体。
(2)扇中主要为砂岩、砂砾岩和砾岩 的互层。河道砂岩、砂砾岩具滞留 沉积,槽状和板状交错层发育,砾 石坝具平行层理及前积型交错层。 (3)扇端部分主要为辫状河道砂岩, 槽状和板状交错层发育,砾石坝具 平行层理及前积型交错层。扇端部 分主要为辫状河道砂岩,槽状及板 状交错发育,局部见有平行层理和 沙纹交错层。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 环境
第一节 冲积扇沉积 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第一节 冲积扇沉积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概 述
冲积扇是一种自山口顺坡呈放射 状的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物。多 数是由许多扇体互相衔接起来形 成巨大的冲积扇体系。冲积扇是 由洪水将沉积物从山区带出,在 山口的山麓地带, 因坡降减小, 沉 积物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于干旱 或半干旱气候区。在平面上呈扇 形、纵向剖面呈下凹状,横向剖 面呈上凸状。扇体坡度一般3~ 6°(小于10°), 扇体半径自几百 米到几百公里。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浅水三角洲、深水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的三种 相模式的剖面
8.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 辫状河平 原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扇三角洲平原:以大陆流水积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前缘:遭受盆地水动力改造; •前扇三角洲:以盆地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 •旱地型扇三角洲 •湿地型扇三角洲 辫状河平 原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海岸线之上)
•分流河道沉积 •天然堤沉积 •决口扇沉积 •沼泽相沉积 •三角洲湖泊沉积 •分流间湾沉积
•三角洲前缘
•分流河口沙坝沉积(砂质海滩) •远沙坝沉积 •前缘席状沙沉积 •指状沙坝沉积
•前三角洲沉积
沼泽和海湾
分流河道
分流河口坝
决口扇 分流间湾 越岸洪水扇及天然堤 海滩 分流河口沙坝 远沙坝 前三角洲 滑塌块体 陆棚浅海
shelfs或受保护的陆棚泻 湖protected shelf lagoons)
•陡坡边缘(Escarpment
margins)
•坡角35-90°,有坡折,可划分为上斜坡(坡角>35-40°)(失 重)、下斜坡(坡角<35-40°)
Escarpment margins
Bypass(过路型)
图6-14
滨海(湖)地区沉积地貌示意图
1-沙嘴;2-沙坝;3-泻湖;4-三角洲;5-潮坪;6-海滩和波筑台;7- 泥炭堆积
•海(湖)滩
•浪控型滨海沉积
•潮控型滨海沉积
北戴河海岸沙难上的落潮波痕
•浪控型滨海沉积
北戴河海岸沙难上的双脊波痕
崇明岛海岸,海滩沙中的冲洗层理
•潮控型滨海沉积
滨海 浅海 半 深 海 深海 平均高潮线 潮上沉积 平均低潮线 潮间沉积:潮坪、潮沟、潮溪 正常浪基面(20m) 潮下沉积:浅滩和潮道 200m

沉积岩沉积相3 冲积扇相

沉积岩沉积相3 冲积扇相

第二节 冲积扇的形态及形成条件
冲积扇是组成山麓—洪积相的主体。 冲积扇是组成山麓—洪积相的主体。 是组成山麓 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 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 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其 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 延伸长度可达数百米至百余公里。 延伸长度可达数百米至百余公里。
⑴河道沉积 河床充填沉积、槽流沉积:主要由砾、 河床充填沉积、槽流沉积:主要由砾、砂 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差。 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差。 ⑵漫流沉积 洪流沉积、片流沉积: 洪流沉积、片流沉积:砂、粉砂和砾石质 的沉积物,分选中等。 的沉积物,分选中等。 ⑶筛状沉积
主要由次棱角 状的粗大砾石组成, 砾石组成 状的粗大砾石组成, 分选较好,其间充填 分选较好,其间充填 物较少。 物较少。
第一节 概述
山麓— 山麓—洪积相出现于大陆 地区山前带, 地区山前带,常环绕山脉沿山 麓大面积分布。 麓大面积分布。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冲积扇 它是由大大小小的冲积扇 和充填其间的山麓坡积、 和充填其间的山麓坡积、坠积 物组合而成。 物组合而成。
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干热气候条件 地壳升降运动较强烈 风化、 风化、剥蚀作用剧烈 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 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 或山区河流…… 或山区河流……
三个亚相 还可进一 步划分为 各种微相
第四节 古代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1、岩性 差别较大,以砾岩为主,也可由含砾的砂、 差别较大,以砾岩为主,也可由含砾的砂、粉砂岩 组成。 组成。 2、结构 粒度粗、圆度不好,分选差,成熟度低。 粒度粗、圆度不好,分选差,成熟度低。
3、构造
层理发育程度中等~较差, 层理发育程度中等~较差, 粗碎屑沉积中常见冲刷— 粗碎屑沉积中常见冲刷—充填构 造。

陆相沉积

陆相沉积
第一节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概述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三节 海陆过渡沉积 第四节 海相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
一、冲积扇沉积 二、河流沉积 三、湖泊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二节 重 点
1、冲积扇沉积类型和沉积模式 2、河流沉积类型和河流沉积模式 3、湖泊沉积环境和亚相特征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
湿 润 型 冲 积 扇
美国德克萨斯范霍恩湿润型冲积扇沉积特征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二节 冲积扇部分思考题
1、冲积扇形成条件? 2、冲积扇四种常见的沉积类型? 3、冲积扇亚相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第二节 陆相沉积
二、河流类型和河流沉积模式
1、河流的分类
1)据地形和坡度 山区和平原河流
2)据河流发育阶段 幼年河、壮年河和老年河
长石含量达49%
第二节 陆相沉积
第二节 陆相沉积
3)堤岸亚相(levee)
(1)微相划分 天然堤沉积(natural levee), 决口扇沉积(crevasee splay)
第二节 陆相沉积
(2)天然堤沉积
★洪水溢岸沉积而成; 沉积物粒度细--粉细砂岩; 沉积厚度取决于河流规模。
★凹岸发育天然堤; 层理规模小,上攀交错层理 不对称发育; 植物根、钙结核等。
扇根 扇中 扇缘
考虑气候分类 扇根亚相 扇中亚相 扇缘亚相
第二节 陆相沉积
(1)扇根:多为混杂的泥石流沉积; (2)扇中:河床沉积,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砂砾岩; (3)扇缘:薄层漫流沉积,砂岩和泥岩,平行和交错层理。
第二节 陆相沉积
(1)扇根:厚层、具叠瓦状构造、交错层理砾岩; (2)扇中: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砾岩,砂坝多; (3)扇缘:薄层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河道发育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冲积扇体系 (Alluvial Fan)
一.概述(instruction) 定义:山谷出口处由分选差的粗碎屑构成的扇状沉积体。
在我国地貌学和第四系地质学界又习惯称为“洪积扇”。 包括“旱地扇”、“湿地扇”两种类型。
类型 指标
干旱型 冲积扇 较小 陡 碎屑流
潮湿型 冲积扇 较大 缓 阵发性水流 碎屑流
规模 沉积坡度 沉积作用
•形态 (Morphology) 平面上(In plane): 扇状 或舌状,半径为: 几十米到100km。 剖面上(In profile):在纵 剖面上呈表面下 凹,远离物源方 向坡度逐渐变缓; 在横剖面上呈透 镜状。
扇根
冲积扇横剖面 泥石流沉积 筛积物
泥石流天然堤沉积 河流河道沉积 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
加积扇(Aggrading Fan):旋回性不明,反映物
源供给和盆地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典 型 冲 积 扇 沉 积 序 列
西班牙北部石炭系中的冲积扇大层序柱状图
现代和古代大的冲积扇通常发育在边缘断层的下 降盘一侧,伴随着边缘断层的活动,冲积扇不断迁移、 退缩或推进,形成厚度巨大、结构复杂的粗碎屑沉积。 我国西北地区沿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 地带发育有一系列的冲积扇,它们相互叠接沿绵长达 数千km,极为壮观! 我国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广为发育,这些盆地多受 燕山期断裂构造控制而形成断陷盆地,在临近断裂带 一侧几乎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沉积体发育。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
•水道( Channel flow ):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中上部。半旱-旱 地扇上的水道多位间歇性的辫状水道,主要沉积作用发生在雨季短 暂的洪水期。水道充填物一般厚度不大(数十cm 到数m ),由分选 不好的砾、砂岩组成的透镜层,成层性不好。砂层具过渡流态和高 流态的平行层理和粗糙的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砾石常具叠瓦状排 列。冲积扇上的水道很不稳定,经常迁移改道,老的水道充填沉积 物常被以后的片流沉积物所覆盖,构成向上变细的旋回。 •片流(Sheet flood):洪水期漫出水道在扇面上大面积流动(非 限制性流体)的席状洪流,在水道的末端活动,为高流态的暂时水 流。片流沉积主要组成是分选较好的砂层,并常具小型透镜状砾石 夹层和冲刷构造。砂层具平行层理和逆行沙波层理以及其它槽状交 错层理,衰退的洪流可以产生向上变细的层序。 •筛析作用透砾石区时, 水流大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沉积物填积在大 砾石层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层。

沉积环境分析第3章大陆环境—1冲积扇

沉积环境分析第3章大陆环境—1冲积扇

沉积环境分析第3章大陆环境—1冲积扇冲积扇是沉积环境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第3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冲积扇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其对沉积物分布和地貌演化的影响。

冲积扇是由冲积过程形成的扇状地形,由于水流冲刷和沉积作用的共同作用,冲积扇通常位于山谷或河道的河口位置。

在山区,高强度的水流和重力作用使得大量物质从高处运输到低处,形成冲积扇。

冲积扇通常呈现出广阔的三角形形状,高于周围地形,并且具有坡度平缓的特征。

冲积扇的形成主要受到控制的因素包括河流输沙能力、流量和沉积物质的供给。

当河流的输沙能力与供给的沉积物之间存在差异时,冲积扇的形成就会发生。

当河流的输沙能力大于供给时,河流会将多余的沉积物沉积在河谷中,形成扇形沉积物。

当输沙能力小于供给时,沉积物会堆积在河道中形成冲积扇。

这种不平衡的供给和输沙能力是冲积扇发育的基本原因。

冲积扇对沉积物分布和地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冲积扇是富含水源和土壤肥力的地区,对农业和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冲积扇的存在会导致水流的分散和淤积,改变了原本的河道走向和河口位置。

最后,冲积扇的演化还会对水系和附近地区的地貌产生影响,形成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如河漫滩、湖泊和阶地。

总结来说,冲积扇是一种由冲积过程形成的扇状地形,通常位于山谷或河道的河口位置。

冲积扇形成的原因是河流的输沙能力与沉积物供给之间的差异。

冲积扇的沉积物主要由砾石、卵石和沙粒组成,其颗粒粒径较大。

冲积扇对沉积物分布和地貌演化有重要影响,对农业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冲积扇的存在改变了水流的走向和河口位置,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2)漫流沉积--主要由碎屑组成, 可含少量粘土和粉砂。常呈块 状,亦可出现交错层理或细的 纹层。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3)筛状沉积--当源区供给冲积 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其他 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 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称为 筛状沉积。筛状沉积主要由次 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 较好,其间充填物较少。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4)泥石流沉积--水流携带砾石和 泥砂沉积物达到足够量时,就形 成了密度大、粘度高、呈可塑性 状态的流体--泥石流。碎屑物质 在泥石流中呈块状整体搬运,在 扇体上堆积后形成泥石流沉积。
混杂,分选极差。层理一般不发 育。粘度大的泥石流粗粒碎屑分 布均匀,呈块状层理构造,粘度 不大者可具粒序层理,扁平状砾 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类型及亚相划分
(1)扇根:也称为扇头或扇首,分布于邻近断崖处的冲积扇 顶部地带,其特征是沉积坡度角最大。主要为河床充填沉 积及泥石流沉积。有单一的或2-3个直而深的主河道。由分 选极差的,无组构的混杂砾岩或具叠瓦状的砾岩、砂砾岩 组成。 无层理,块状构造,筛积物或砾石之间为粘土、 粉砂和砂等基质所充填。 有时有不典型的平行层理、大型 板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
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1)河道沉积--以砾石和砂为主,向 扇端方向,沉积物变细。分选 差,层理不发育,有时发育不 明显的板状交错层理,或不明 显的水平层理,具叠瓦状构造。 典型的扇根河道直而深,至扇 中和扇端地区则河道变浅,大 多为辩状河道;砂体平面形态 上一般为窄而长。单层厚度一 般为5-60cm,有时可达2m。有 时在剖面中也可见到明显的河 道冲刷一充填构造。
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几何形态特征与盆地 的构造演化和经受的 作用营力有关。 (1) 盆 地 下 沉 幅 度 大 , 扇体推进慢,沉积厚 度大,形态呈楔状体; 盆地下沉幅度小,扇 体推进快,沉积厚度 小,呈分布广泛的席 状。 (2)碎屑流发育的扇 体多呈厚的楔状体, 河流作用强的扇体则 以席状形态为特征。
(3)扇端以砂质沉积为主,常夹泥质 和粉砂层。泥岩具干裂,缺乏植物 化石。
冲积扇的类型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冲积扇的各种沉积类型在 C-M图上都有一定的特征。 漫流沉积和河床充填沉积在 C-M图上为一弯曲图形,与 帕塞加牵引流标准C-M图相 比 , 缺 少 RS 段 , 而 只 有 PQR 段 , 悬 浮 沉 积 对 冲 积 扇 来 说 不 是 特 征 的 。 PQ 代 表冲积扇河床充填沉积QR 段 大 致 与 C=M 线 平 行 , 分 选好,代表漫流沉积(浅的 面状水流)。泥流沉积是一 个 近 于 C=M 线 平 行 的 长 条 状图形,与帕塞加浊流沉积 C-M图接近。泥石流在分选 上比浊流差得多。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3)扇端:也称扇缘,出现 于冲积扇的趾部,地形平 缓,沉积坡度角低,沉积 类型以漫流沉积为主,沉 积物较细,分选性好。通 常由砂岩夹粉砂岩、粘土 岩组成,局部可见膏盐层。 可见平行层理、交错层理、 冲刷-充填构造等。细粒中 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 变形构造和暴露构造。
在陆相沉积中,冲积扇是粒度 最粗、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单 位。有泥石流时,泥、粉砂、 砂、砾、漂砾堆积在一起,由 扇顶到扇缘粒度呈变细趋势。
岩石多为红色、常含有碳酸 盐和盐类矿物。由于兼有牵引 流和泥石流沉积,因而在C-M 图上反映为“重力流型”。
概述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冲积扇沉积物类型划分为四 类: (1)泥石流沉积 (2)河道沉积 (3)漫流沉积 (4)筛积物
向上变粗序列反映盆地因边界 断裂活跃,稳定下沉的趋势。 由于盆地的沉降增大了边界两 侧的高差,近缘相大举向地内 迁移。
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冲积扇在横向上, 向源区方向与残 积、坡积相邻接, 向沉积区常与冲 积平原组合或风 成-干盐湖相接。 与河流或湖泊、 沼泽沉积呈超覆 或舌状交错接触。 有时也可直接与 滨海平原共生。 甚至有些扇体可 以直接进入湖泊 或海盆地的安静 水体,形成扇三 角洲。
冲积扇的类型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干旱扇规模较小,沉积物多呈红 色。扇体由泥石流沉积、筛状沉积、 河道沉积和漫流沉积组成。
(1)扇根主要为泥石流成因的杂乱砾 岩和碎屑支撑的槽洪砾岩与筛状沉 积。沉积物分选通常较差底部具侵 蚀面,分选相对较好,可以有大型 交错层和叠瓦状砾石组构。
(2)扇中主要由砂岩与砾岩的互层组 成,砂岩与砾岩之比增大。分选较 好的河成交错层砂岩及砂砾岩透镜 体增多,冲刷-充填构造发育。
类型及亚相划分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潮湿扇分布于年降 水量较高的潮湿气候区。 扇上发育有常年性河流, 并被有效植被覆盖。扇 的面积比干旱扇要大的 多,扇面坡度较低。潮 湿扇主要受河流作用的 控制,泥石流作用相对 较弱。
在潮湿扇上,砾岩 与砂岩的成熟度较高, 煤和根土岩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概述
• 冲积扇的演变和沉积物的特 点明显地受气候、物源和构 造条件的控制
• 冲积扇是一个扇状的楔形堆 积体。通常将扇面划分为扇
• 冲积扇的堆积和保存需要长 期相对沉降的构造条件
• 古冲积扇体系中往往赋存有 丰富的资源。常见有黄金、 外生铀矿床、煤田、石油和 天然气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2)扇中:位于冲积扇 的中部,是扇的主体。坡 度较平缓,发育辫状河道。 由砂、含砾砂和砾组成。 常见筛积物,与扇根相比, 砂增多。砾石呈叠瓦状排 列,交错层理较发育(平 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 槽状交错层理、逆行沙丘 交错层理。河道冲刷-充填 构造较发育。与扇根相比, 分选性相对较好,但仍属 于分选差。
(1)粗大砾石主要集中于扇根部分, 且多为碎屑支撑的块状层,砾石磨 圆较好,叠瓦状排列常见。岩体呈 透镜状或原始水平层叠覆,偶而夹 有平行层或交错层砂砾岩透镜体。
(2)扇中主要为砂岩、砂砾岩和砾岩 的互层。河道砂岩、砂砾岩具滞留 沉积,槽状和板状交错层发育,砾 石坝具平行层理及前积型交错层。
(3)扇端部分主要为辫状河道砂岩, 槽状和板状交错层发育,砾石坝具 平行层理及前积型交错层。扇端部 分主要为辫状河道砂岩,槽状及板 状交错发育,局部见有平行层理和 沙纹交错层。
冲积扇的鉴定标志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在古老的冲积扇沉积中,存在 有巨厚的向上变粗和向上变细 的地层序列。其厚度可达数百 米至数千米。
向上变细序列代表构造变动初 期有大量碎屑物注入盆地,随 后,由于物源区的高度降低或 者后退,水流能量逐渐递减, 最粗粒的沉积物通常是覆盖于 起伏较大的不整合面上的杂乱 砾岩。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 环境
第一节 冲积扇沉积 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第一节 冲积扇沉积环境
第三章 大陆碎屑沉积环境
概述
冲积扇是一种自山口顺坡呈放射 状的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物。多 数是由许多扇体互相衔接起来形 成巨大的冲积扇体系。冲积扇是 由洪水将沉积物从山区带出,在 山口的山麓地带, 因坡降减小, 沉 积物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于干旱 或半干旱气候区。在平面上呈扇 形、纵向剖面呈下凹状,横向剖 面呈上凸状。扇体坡度一般3~ 6°(小于10°), 扇体半径自几百 米到几百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