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48个名人大全

48个名人大全这份文档将向您介绍48位杰出的名人,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以下是这些名人的简要介绍:1. 艾恩斯坦(Albert Einstein):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艾恩斯坦(Albert Einstein):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2.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巨人。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作曲家,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巨人。
3. 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英国女王,任职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英国女王,任职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4.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领导着创新的科技公司。
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和SpaceX的创始人,领导着创新的科技公司。
5. 贝佐斯(Jeff Bezos):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世界首富之一。
贝佐斯(Jeff Bezos):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世界首富之一。
6. 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创新。
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创新。
7. 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对通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电话的发明者,对通讯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8. 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导人。
曼德拉(Nelson Mandela):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导人。
9.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的先锋,为平等和公正而奋斗。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美国民权运动的先锋,为平等和公正而奋斗。
舒伯特的名词解释

舒伯特的名词解释
舒伯特是一个名词,指的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作曲家之一。
他以其充满情感和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而闻名于世。
舒伯特的作品涵盖了多种形式,包括交响曲、室内乐、歌曲、钢琴曲等。
他的作品通常展现出深沉、忧郁和浪漫的特点,反映出他对生活、爱情和死亡的独特洞察力。
舒伯特的音乐才华早在年轻时就显露无疑。
他开始创作音乐的时候只有十几岁,然而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尽管当时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直到他去世后才开始被更广泛地接受和欣赏。
舒伯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情感的深入表达,使他的音乐一直对后世的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受到广泛演奏和赞赏,并被认为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遗产之一。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02
《D小调协奏曲》
展现帕格尼尼精湛的技巧和独特 的音乐风格,成为古典音乐中的 经典之作。
03
《威尼斯狂欢节变 奏曲》
以威尼斯狂欢节为主题,融合了 多种音乐风格和元素,展现出帕 格尼尼的创新精神。
音乐风格与特点
技巧高超
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被认为是无 与伦比的,他发明了许多前所未 有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02
自幼受到音乐熏陶,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03
1800年代初,开始在欧洲音乐界崭露头角,成为浪 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代表作品
《魔弹射手》(Die Zauberfloete) 《奥伯龙》(Oberon) 《自由射手》(Freischuetz)
音乐风格与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 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限制。
音乐世家背景
贝利尼家族中有多位音乐家,文森佐 从小就受到家庭的音乐熏陶。
创作生涯
文森佐·贝利尼的创作生涯主要集中 在19世纪中叶,他的作品在当时广 受欢迎。
英年早逝
贝利尼在33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 大量未完成的音乐作品。
代表作品
《梦游女》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歌剧的 经典之作,讲述了一段跨 越社会阶层的爱情故事。
《诺尔玛》
这部歌剧以古罗马历史为 背景,展现了强烈的浪漫 主义情感和戏剧性。
《清教徒》
这部歌剧以18世纪清教徒 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充满 了紧张的情节和感人的音 乐。
音乐风格与特点
丰富的旋律
戏剧性的表现力
和声的创新运用
贝利尼的音乐作品旋律优美、 丰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力。
贝利尼善于通过音乐来表现 戏剧中的情感冲突和情节转 折,使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
贝多芬论述题

贝多芬论述题1)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特点:贝多芬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激情、力量和情感。
他的作品具有复杂的音乐结构、丰富的旋律线条和独特的和声处理。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表达了人类的苦难、希望和自由的追求,常常运用对比和冲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他的音乐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演奏难度,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表达力和表演技巧的追求。
2) 贝多芬创作的音乐类型和作品: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器乐曲、声乐曲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九部交响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三部小提琴奏鸣曲等。
他也创作了一些宗教音乐作品,如《弥撒曲》。
贝多芬的作品经常被视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演变: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一生中有明显的演变。
他早期的作品受到了古典主义作曲家如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但已经显示出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然而,他中期的作品更加个人化和丰富,特别是在他的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作品中,他运用了更大胆的和声和旋律创作手法。
在他的晚年,由于聋音的加重,他的创作更加内省和沉思,展现了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4) 贝多芬的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贝多芬的音乐对后世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基础,许多后来的作曲家通过借鉴贝多芬的创作理念来发展自己的音乐风格。
他的作曲风格对维也纳学派和德国音乐传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整个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奏和欣赏,并被视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浪漫主义音乐·名家·名曲:拉威尔

浪漫主义⾳乐·名家·名曲:拉威尔浪漫主义⾳乐·名家·名曲:拉威尔法国作曲家:莫⾥斯·拉威尔(1875-1937)题外话:请注意拉威尔琴房⾥的⼀尊磁罐,上⾯好像还画有⼀条龙。
拉威尔在法国曾经的故居浪漫主义⾳乐时期(1790-1910年):浪漫主义⾳乐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从韦伯到拉赫玛尼诺夫等⼀批欧洲作曲家的作品风格被定义为浪漫主义⾳乐。
浪漫主义⾳乐风格为:丰富的想象、⼤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形式的多样、强烈的民族性、重视标题⾳乐。
贝多芬作为横跨古典和浪漫两个时期的⼈物,其后期的创作已表现出向浪漫主义过渡的趋向。
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莫⾥斯·拉威尔⼀. 关于拉威尔莫⾥斯·拉威尔⽣于法国南部的⼩城西布勒。
⼩拉威尔出⽣才三个⽉,全家就迁往了巴黎。
拉威尔7岁开始学钢琴,进步很快,14岁考⼈巴黎⾳乐院钢琴预科,两年后升⼊贝⾥奥⽼师的钢琴班并向佩萨尔学习和声。
刚进⾳乐院不久,拉威尔就受到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喜爱波特莱尔、马拉美的诗歌和爱伦·坡的作品。
1889年在巴黎举⾏的国际博览会上,演出的⾥姆斯基·科萨柯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和⽖哇加美朗乐队演奏的东⽅⾳乐,深深吸引了这位⼗四五岁的⾳乐院学⽣。
后来,他⼜接触到法国作曲家夏勃⾥埃尔⾊彩性的和声、以及艾⽴克·萨蒂的新奇怪诞的⾳乐。
在他⾃⼰的习作中,也开始探索⼀些新的⾳乐语⾔和表现⽅法。
佩萨尔是位良师,他总是⿎励拉威尔和他的学⽣们的创造性;福莱也充分认识到拉威尔不同凡响的创作才能;即使是这两位开明的教师,都感到他的⾳乐思想太放肆,他所运⽤的和声⼿法也过于新奇。
1901年,拉威尔决定参加罗马奖,拉威尔仅获第⼆名。
1902、03年再次落选,福莱⼤为震惊。
到了1905年,拉威尔已快超过罗马奖竞赛者的年龄限制,决定再做⼀次尝试。
此时,他已发表过《古风⼩步舞曲》、《为悼念⼀位夭折的公主⽽写的帕凡舞曲》、《⽔的嬉戏》、《F⼤调弦乐四重奏》和《⼩奏鸣曲》等作品,已是个名扬全国甚⾄欧洲⼤陆的青年作曲家,但在预选中就被淘汰了。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 •
•
•
• •
英年早逝
• 肖邦1848年在巴黎举办了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此后他访问了英格兰和苏格 兰,本打算11月在伦敦在举行几场音乐会和沙龙演出,但由于肺结核病情严 重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返回巴黎。1849年他的病情加重,已无法继续授课和 演出,最终于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时年39岁。 肖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礼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 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举办肖邦葬礼的教堂历来不允许唱诗班中有女 性, 弗里德里克· 肖邦 葬礼因此推迟了近两周,最后教堂终于做出让步,允许女歌手在黑幕帘后演 唱,使得肖邦的遗愿能够达成。有将近三千人参加了10月30日举行的肖邦葬 礼,演唱者还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为1827年贝多芬的葬礼演唱安魂 曲,为1835年贝利尼的葬礼演唱Lachrymosa。 根据肖邦的遗愿,他被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了 奏鸣曲Op. 35中的葬礼进行曲。虽然肖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但他 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移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柱子上刻 有圣经马太福音6章21节:“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拉 雪兹神父公墓里的肖邦墓碑前,总是吸引著许多参访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 天里,依然鲜花不断。后来肖邦在波兰的好友将故乡的一罐泥土带到巴黎, 洒在肖邦的墓上,使肖邦能够安葬在波兰的土地下
•
音乐生平——早年生活
•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1816年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教授钢琴 演奏。肖邦是个音乐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 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1817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他在华沙 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 吉罗维茨 (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 艾尔斯内(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和作 曲,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 里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 1826年从中学毕业后,肖邦在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 艾尔斯内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肖邦 作曲相当勤奋,他发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调钢琴和管弦乐变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来自莫扎特的歌剧唐· 乔望尼(Don Giovanni),几年后在德国引起了轰动, 1831年罗伯特· 舒曼作为音乐评论家在莱比锡的一份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报纸中,以《作品二 号》为题(德语:Ein Werk II.)写道:“先生们,向天才脱帽致敬吧”,对肖邦的作品给予 极高的评价。 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 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他的演出受到了专业报刊的高度评价,“柔和的演奏,难以形容 的流畅,能够唤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绎。”,他是“音乐地平线上最闪亮流星中的一颗”。 1829年肖邦爱上了音乐学院的女同学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这段秘密的爱情无疾而终。 因为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无法回国,而肖邦的父亲也建议 肖邦暂时先留在国外,1831年肖邦最终忍痛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 教学和作曲为生。
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

浪漫主义音乐最显著的特征,是重视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
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他们的情感世界,来自对大自然的微妙观感、触情生情,来自诗歌、戏剧、绘画等姊妹艺术的启迪,来自神话、传说和民间文学引发的幻想、想象。
于是,标题音乐盛行起来。
他们也应用古典传统的形式或曲体名称,但往往以全新的、自由的方式处理。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
例如“性格小品”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一种随兴之所至,表现某种情趣、心境、感触的小曲。
当然,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形式,不等于完全不注意形式。
他们抒发的情感也不都局限于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
优秀的浪漫主义音乐,都有与他们的音乐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形式。
而他们的音乐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具有广泛社会性、普遍性的道德伦理的意义。
在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专门以演奏为职业的钢琴家。
在这以前,作曲家与演奏家是合而为一的。
就是说,钢琴曲大都是由写作乐曲的作曲家自己演奏。
职业钢琴家的出现,意味着作曲与演奏的分工。
分工的结果,是演奏技巧的空前提高。
那种令人耳晕目眩的超级技巧,是音乐会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适应这种需要,这时期出现许多含有高超演奏技巧的钢琴曲,与此同时,大量目的只是为练习技术的钢琴练习曲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那位“折磨”了几代钢琴家的贝多芬的学生、李斯特的老师,车尔尼(1791—1858)的没完没了的练习曲,就写于这时期。
除他外,克列门蒂(1752—1857、克拉玛(1771—1858)、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等人,也都写下了有价值的技术练习曲。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浪漫乐派,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的音乐鬼才法国的贝多芬代表作:《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
管弦乐:《罗马狂欢节序曲》、《李尔王序曲》、《海盗序曲》。
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阿尔瑟斯特》、《特洛伊人》。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
精品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巴洛克时期音乐家浪漫主义时期

一、巴洛克时期: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1)蒙特威尔第(15671643)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1.牧歌选辑。
)。
2.晚祷(1610 年。
3.歌剧《奥菲欧》: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2)柯瑞里(16531713)推荐曲目: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英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歌剧《狄多与(3)普塞尔(16591695)。
2.歌剧《仙后》阿尼亚斯》。
3.歌曲选辑。
4.颂歌选辑。
(4)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1660-1725),意大利作曲家。
1660 年5月 2 日生于巴勒莫,1725 年10 月22 日卒于那不勒斯。
作有歌剧一百十五部,代表作有:、、《皮罗与德米特里奥》《米特里达特.欧帕托尔》《蒂格兰》等。
清唱剧一百五十部,康塔塔六百余部,以及弥撒曲,经文歌、受难曲等。
(5)库普兰(16681733):法国作曲家、风琴家。
推荐曲目:1.《皇家音乐会》组曲。
2.大键琴作品选辑。
(6)维瓦尔第(1657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推荐曲目:1.《四季》((秋)冬)小提琴协奏曲。
2.十二首协奏(春)夏)(曲集《和谐的幻想》OP.3。
3.其它的各式协奏曲数量繁多,独奏乐器,包括小提琴、古中提琴、大提琴、吉他、曼陀林、鲁特琴、长笛、短笛、双簧管、低音管、小号等等,读者们可自行挑选自己喜爱的乐器来欣赏。
4.D大调光荣颂RV五八九。
5.圣母悼歌。
6.圣母赞美歌。
:德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餐桌音乐。
2. (7)泰雷曼(16811767)协奏曲选辑。
3.组曲选辑。
(8)拉摩(16831764):法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大键琴作品选辑。
(9)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风琴演奏家,人称《音乐之父》。
推荐曲目:1.《布蓝登堡协奏曲(共六首)》。
2.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E大调及D小调双小提琴)。
3.管弦乐组曲(共四首)。
4.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共六首BWV100110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经历
• • • • • • • • • • • • •
1803年生于格勒诺布尔的拉科特-圣安德烈,早年学过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 1821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 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 1823年成为勒絮尔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清唱剧; 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雷哈和勒絮尔; 1827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 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1830年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 自传式地描叙他对于史密森小姐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这部交响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追随标题的五个乐章,交响曲提供了一个代表所 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它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中。 1832年12月他终于见到了史密森小姐,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 柏辽兹在游学意大利期间构思创作的交响曲,它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手法)、《葬礼与凯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纪念亡灵 大弥撒曲》等; 1841年他的婚姻破裂后,与歌唱家玛丽· 雷西奥同居。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过俄国、英国、意大利; 1856年开始了歌剧《特洛伊人》的写作,是晚期最重要的做作品; 1858年完成,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1860-1862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后就再没写作; 1869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艾克托尔· 路易· 柏辽兹 艾克托尔· 路易· 柏辽兹(HectorLouisBerlioz,1803年12月11 日-1869年3月8日),出生于法国柯特· 圣· 安得烈,法国作 曲家,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艾克托尔· 路易· 柏辽 兹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对肖邦、柏辽兹,尤其是李斯特 等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强烈影响。艾克托尔· 路易· 柏辽兹的 代表作品有《特洛伊人》、《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
• 伯辽兹戏剧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5-1_21柏辽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