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教案1]活动名称:感官探索——味觉目标:通过触摸、嗅觉和尝试不同食物,培养幼儿的味觉感知能力。
准备材料:各种食物样本(如苹果、香蕉、橙子、饼干等)活动步骤:1. 介绍不同的食物样本给幼儿,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食物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点。
2. 让幼儿触摸食物,并询问他们触摸时的感受。
3. 让幼儿闻一闻各种食物的香味,并询问他们闻到了什么。
4. 叫幼儿尝试一些食物,记录他们对于不同食物味道的描述。
[教案2]活动名称:动物探索——动物的脚印目标:通过观察动物的脚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准备材料:沙子、动物脚印卡片(自制)活动步骤:1. 介绍动物脚印卡片给幼儿,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脚印,猜测是属于哪种动物。
2. 准备一盘沙子,引导幼儿在沙子上模拟动物的脚印,并猜测是属于哪种动物。
3. 让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脚印,并与卡片上的脚印进行对比,看是否相符。
4. 引导幼儿分类整理不同动物的脚印,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教案3]活动名称:植物探索——观察花的生长过程目标:通过观察花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植物的兴趣。
准备材料:花种子、土壤、花盆、花的生长记录表(自制)活动步骤:1. 给每个幼儿发放花种子,并让他们亲手将种子种在花盆中的土壤中。
2.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花盆中的花,并记录花的生长情况,如芽长了多高,花苞的颜色变化等。
3. 在花的生长过程中,帮助幼儿进行浇水和照料。
4. 观察花的全部生长过程后,让幼儿总结花的生长规律,并分享他们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案4]活动名称:物体探索——浮与沉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准备材料:各种不同的物体(如塑料玩具、石头、木块等)、水盆活动步骤:1. 将水盆装满水,让幼儿观察水的性质和状态。
2. 让幼儿一个个将不同物体放进水盆中,并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入水底。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c65d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e.png)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共5篇]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根据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2、有观察、发现、比较的兴趣,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动展板,贴有小动物的图片。
4、塑封的.小动物影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分享交流,再现经验1、宝贝,你喜欢哪个动物宝宝?为什么呢?(幼儿发表自己的的想法,如:小猫,追问:你喜欢小猫什么呢?)小结:动物宝宝很可爱,还有很多的本领呢。
二、情景导入,感知特征1、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动物,想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它们是谁呢?它们躲在哪里?请你仔细找一找,再和好朋友说一说。
(幼儿相互交流,自由表达。
)2、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躲在哪里?(我看到了小兔,在草丛里)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小兔呀?(长耳朵)我们大声地把小兔请出来吧!小兔小兔,快出来吧!我们来学小兔。
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3、提问:大象在哪呢?我怎么没看见?你怎么知道这是大象的呢?(长鼻子)大象的长鼻子甩起来。
大树后面躲着的真的是大象吗?你们找对了,真的是大象。
大象有两个大耳朵,象扇子;四条腿粗粗的,象柱子;小尾巴,细细短短的,象个小辫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象大象真可爱,长长鼻子甩一甩,吸足水儿洗个澡。
4、刚才有宝宝说看到小鸡和小鸭了,那么小鸡和小鸭在哪里呢?为什么你觉得这是小鸡和小鸭?(小鸡嘴巴尖尖的,小鸭嘴巴扁扁的)除了嘴巴,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小鸡和小鸭呢?(小鸡的脚像树枝是分开的,小鸭的脚上是连起来的)小结: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小鸡、小鸭的嘴巴、身体和脚长的不一样。
幼儿小班科学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3、视频转换仪。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策划方案【6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策划方案【6篇】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时,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心理认展教学,正是由于幼儿认识事物的方式大多来自他们的直接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学材料,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水。
2.通过讨论面对的具体问题,发展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在户外进行玩沙、玩泥的活动,或是在室内进行颜色游戏。
2.将活动室的水闸关闭。
活动过程1.要洗手,却没有水怎么办?在幼儿等待、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让幼儿体会没有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进而引发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讨论。
2.洗手后,与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样,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用途,老师总结:水对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没有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引导幼儿懂得要珍惜用水。
4.老师利用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如果吃午点前没有水洗手怎么办?如果没有水洗衣服怎么办?如果没有水浇花怎么办?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活动评价1.能说出水的用途与重要性。
2.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建议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上,一定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要具体。
如:洗手不玩水、关紧水龙头等。
与家庭合作,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巩固,在家园一致的努力下,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2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知最基本的颜色(红色)。
2.并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点认识颜色。
教学难点分辨颜色。
教学准备红色图卡、实物(红色玩具)等教学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十个小矮人》。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引导幼儿进行大胆尝试,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探索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激起幼儿主动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
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的用途;二、第一次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在地砖、沙地、草地上走走,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感受。
三、第二次感知表达活动。
1、再次让幼儿体验小脚走在这些材料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感受。
2、小结:小脚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四、小脚作画,印地毯。
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五、延伸活动:小脚玩水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2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
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3、小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实施方案5篇在幼儿科学教学过程中,面对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边玩边学中高效掌握知识,提升对于科学学科的探究兴趣。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准备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探索发现1、教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三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指导要点:对于个别不愿意参与的幼儿给予提醒与指导。
二、交流共享1、请三个组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
2、说说在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3、提问(1)你们发现螺丝有哪些形状?请用手指给其他小朋友看。
三个组进行抢答,获胜的一组得到一颗五角星。
(2)你们发现螺帽有哪些形状?(3)你们觉得螺丝像什么?螺帽像什么?(4)你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的?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4、小结:螺丝和螺帽有的是圆形,有的是三角形,相同形状的螺丝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对。
三、模仿游戏1、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螺丝和螺帽,我们大家一起玩一个关于螺丝和螺帽的游戏好不好?2、螺丝和螺帽的要求:三个组自己推荐哪些小朋友当螺丝,哪些小朋友当螺帽。
3、游戏设计:请几个当螺丝的小朋友站成横、竖两排,组成“丁”字形状。
然后再请几个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丝”纵排的空当中快乐地钻S形。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方案2设计意图:小班孩子对自己的五官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成人要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概念,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
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准备了各种味道的水让一对夫妻喝,另一对看他们喝水后的表情猜出一种味道,通过此节目,我想到了以这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舌头来尝味道从而对小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我们的嘴巴有更好的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科学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为你介绍四个适合小班幼儿进行的科学活动。
一、观察水的流向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向及其原因。
活动准备:透明塑料杯、水、纸巾、颜料。
活动过程: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并向班级展示一杯水。
2.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将杯子中的水倒在黑板上的波浪线上。
3.观察水的流向,并让孩子们说出可能的原因。
4.引导幼儿思考并实践,用纸巾吸干波浪线上的水,再用一个纸巾在黑板上的波浪线上涂抹一些颜料。
5.继续观察水的流向,与孩子们探讨原因。
活动扩展: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导幼儿了解水的自然流向以及颜料是否会影响水的流动。
二、种子发芽观察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种子发芽,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透明塑料袋、白纸、种子、湿棉球。
活动过程:1.将湿棉球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让幼儿将一颗种子放在湿棉球上,并封好塑料袋。
3.将带种子的袋子固定在班级的窗户上。
4.每天观察袋子内的种子是否发芽,并记录下来。
5.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活动扩展:可以让幼儿在同样的条件下比较不同种子的发芽时间和生长情况,促进他们对植物的认识。
三、观察生长的植物和昆虫活动目标:通过观察生长的植物和昆虫,让幼儿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花盆、土壤、种子、昆虫捕捉器。
活动过程:1.给每个幼儿一个小花盆和一颗种子,让他们亲手种下种子并照顾花盆。
2.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植物的生长情况。
3.在户外或花坛里放置昆虫捕捉器,观察并记录被捕捉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
4.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认识到植物和昆虫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活动扩展: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昆虫的分类和交流,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探索材料的特性活动目标:通过探索材料的特性,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和性质。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小鸡出生的过程2、了解《小鸡出壳了》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对话。
3、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活动准备1、母鸡、小鸡、鸡蛋头饰,卡纸制作的母鸡翅膀2、小鸡出壳及鸡妈妈领着鸡宝宝在田野的自制课件3、《母鸡进行曲》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老师和孩子们随着《母鸡进行曲》进活动室,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一、出示小鸡,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师出示小鸡),看,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鸡啊,尖尖的小嘴巴,黑黑的小眼睛,浑身毛绒绒的。
"老师再很神秘的问:"哎,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出生的吗?"让孩子们自由议论。
这时老师再出示鸡蛋,说:"小鸡是鸡蛋孵化出来的(教师介绍小鸡孵化的过程)。
在这21天的孵化过程中,鸡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进入下一环节.二、按顺序出示幻灯片,了解小鸡是怎样出生和长大的。
先出示第一幅图,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小朋友们,这是最初的鸡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蛋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孩子大胆表达。
然后老师再问:"在鸡妈妈的孵化下,过了几天,蛋壳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再引导孩子与第一幅图进行对比观察,说出鸡蛋里面的变化。
依次进行,直到出示完小鸡出壳了的最后一幅图。
三、出示鸡妈妈领着鸡宝宝的课件,配乐欣赏故事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鸡宝宝们快活的抖抖黄绒绒的毛,好奇的问:"妈妈,妈妈。
这是什么?""这是青草。
""青草是什么?""青草嘛,是让我们踩着走路的。
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通用5篇)

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通用5篇)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篇1科学目标:1、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材料准备:小碗、棉线、亮光纸纸屑、水。
制作方法:(1)在小碗中放人亮光纸纸屑,并倒满水。
(2)将棉线的一头放入小碗中,另一头露在碗外面。
(3)将小碗放入冰箱冷冻(如果是冬季,放在室外自然冷冻)。
(4)冻好后,把冰花提出来即可。
实验操作:(1)把冻好的冰花挂在树枝或者阳台上,请幼儿一起欣赏。
(2)让幼儿到户外把冰花放在地上拉着玩,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冰融化,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水痕。
指导建议:●在制作和操作冰花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体验水遇冷凝结成冰、冰遇热又化成水的过程。
●提醒幼儿在选择纸屑做冰花时,要选择不怕水的纸。
拓展与替代:◆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漂亮的纸或者小玩具、花瓣等材料,将它们放入碗中冻冰花;也可以让幼儿在水中加入各色颜料,看谁的冰花最漂亮;还可以让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容器,冻不同形状的冰花(球状、三角状等)。
◆和幼儿一起观察冬季路面结的冰、屋檐上冻出的冰凌以及雾凇,进一步感受水遇冷结冰的现象。
小班科学活动设计方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紫色、橙色、红色三种物体的颜色,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初步学会按颜色归类,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紫色、橙色、红色的小兔各一只,裙子、花若干,黑板、ppt。
【活动过程】导入:请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让全班说说她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然后出示三只小兔子,请小朋友们说说小兔子们今天穿的裙子是什么颜色的?1、介绍紫色、橙色、红色,延伸生活中常见的紫色、橙色、红色的物体,加深对三种颜色的认识。
2、开始讲述故事。
提示语:小兔们被雨水淋湿了,需要赶紧换衣服,不然会感冒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计划
小班科学活动计划篇一
一、目标:
1、知识
(1)幼儿观察周围常见得自然物(动、植物和无生命物质)的特征,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它们与幼儿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幼儿观察周围常见自然的特征,获取粗浅科学经验,并感受它们和幼儿生活的关系。
(3)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人造产品的特征及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它们给生活带来的。
2、方法技能
(1)帮助幼儿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使用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物体并归为一类的分类方法。
(3)帮助幼儿目测等简单方法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的差别。
(4)幼儿能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的发展,与同伴、教师交流。
(5)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简单的制作活动。
3、情感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乐意感知和摆弄能够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儿萌发自然和制作活动的兴趣。
(3) 使幼儿喜爱动植物和周围环境,并能在成人的感染下出、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
二、措施
1、应用操作法让幼儿,是摆弄、操作事物材料来学习。
除此之外,还运用观察法、实验法、游戏法、讲解演示等方法。
2、运用集体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施加。
3、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科学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自选操作活动。
4、把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的起来。
三:活动内容安排
周常规
周玩具真好玩
第五周找春天
第七周美丽的蝴蝶
第九周它是谁的宝宝
第十一周小兔乖乖
第十三周糖怎么不见了
第十五周吹泡泡
第十七周手电筒亮起来
第十九周下雨了
十周复习
小班科学活动计划篇二
一、幼儿情况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一些简单的学习10以内自然数及其加减运算、感知物体的数量的理解能力差。
对数与数之间的落差关系理解能力差,对于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不能够理解,由于这些意识还没有养成,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
1、知识方面
(1)在生活中观察和摆弄各种物体、探索各种现象,获得对事物特征及其联系的粗浅理解。
(2)在生活,游戏及其他活动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数学关系。
2、能力方面
(1)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像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运用以有的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方面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喜欢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1、科学、(自然、科技)部分
认识身边自然环境中常见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质(动物、植物等)和无生命物质(砂、石、土、水、阳光、空气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它们和生活的具体联系。
2、数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