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设计

转向设计
转向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论文)题目:轿车转向器设计

轿车转向系设计任务书

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2

4 前轮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mm/1422mm装备质量1060kg

60% 最高车速180km/h

空载时前轴分配

负荷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

5.6m

30km/h)

最小转向直径11m最大功率/转速74kW/5800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N·m/4000rpm 变速器五档手动

基本要求:

1) 汽车转向行驶时,全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动。

2) 操纵轻便,方向盘手作用力小于200N。

3) 转向系角传动比15~20;正效率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

4) 转向灵敏。

5) 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

6) 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设计任务:

1) 查阅资料选定转向器,对转向系统进行方案设计。

2) 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结构,并进行设计计算。

3) 设计转向梯形,确定梯形结构参数。

4) 利用图解法对梯形的特性进行校核。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绪论 (1)

二、转向器设计 (2)

(一)、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2)

(二)、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 (5)

(三)、液压动力转向设计 (9)

(四)、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12)

(五)、总结 (15)

三、结束语 (16)

一、绪论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液压转向系统是由液压和机械等两部分组成,它是以液压油做动力传递介质,通过液压泵产生动力来推动机械转向器,从而实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一般由机械转向器、液压泵、油管、分配阀、动力缸、溢流阀和限压阀、油缸等部件组成。为确保系统安全,在液压泵上装有限压阀和溢流阀。其分配阀、转向器和动力缸置于一个整体,分配阀和主动齿轮轴装在一起(阀芯与齿轮轴垂直布置),阀芯上有控制槽,阀芯通过转向轴上的拨叉拨动。转向轴用销钉与阀中的弹性扭杆相接,该扭杆起到阀的中心定位作用。在齿条的一端装有活塞,并位于动力缸之中,齿条左端与转向横拉杆相接。转向盘转动时,转向轴(连主动齿轮轴)带动阀芯相对滑套运动,使油液通道发生变化,液压油从油泵排出,经控制阀流向动力缸的一侧,推动活塞带动齿条运动,通过横拉杆使车轮偏转而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的压力来实现车轮转向。由于液压转向可以减少驾驶员手动转向力矩,从而改善了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保证汽车原地转向或者低速转向时的轻便性,液压泵的排量是以发动机怠速时的流量来确定。汽车起动之后,无论车子是否转向,系统都要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在大转向车速较低时,需要液压泵输出更大的功率以获得比较大的助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发动机动力资源。并且转向系统还存在低温工作性能差等缺点。

二、转向器设计

(一)、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1、转向盘

转向盘由盘毂、轮缘和轮辐组成。

转向盘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转向操纵的轻便性。选用大直径的转向盘会使驾驶员进、出驾驶时感到困难;选用小直径的转向盘转向时要求驾驶员施加较大的力,从而使汽车操纵困难。

根据国家JB4505-1986转向盘尺寸标准要求:轿车、小型客车、轻型货车汽车转向盘直径有380mm 、400mm 和425mm 三种标准。故选取转向盘直径mm 400sw =D 的这种标准尺寸转向盘。

2、转向轴

转向轴一般用一根无缝钢管制造,并装置了万向节,使转向盘和转向器在汽车上布置更为合理,拆装方便,从而提高了操纵轻便性、行驶安全性和转向机构的寿命。

根据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和对汽车碰撞试验分析表明:汽车正面碰撞时,转向盘、转向管柱是使驾驶员受伤的主要元件。因此现代汽车中转向系中通常要加入防伤安全机构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转向轴的移动来实现。

3、转向器

转向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循环球式、球面蜗杆滚轮式、曲柄指销式和齿轮齿条式。目前由于转向系统中常采用液力式助力转向器,通过液体的阻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上的冲击载荷,因此可以采用可逆程度大、正效率高的转向器。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两种转向器正效率高(70%~85%),可逆程度大(60%~70%)且适合大量生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要求所选的转向器正效率应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故选择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正效率%80=+

η,逆效率%60-=η

(1)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输出形式

根据使用车型及总布置需要的不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主要输出形式有以下四种:

1)侧面输入、两端输出; 2)中间输入、两端输出; 3)侧面输入、中间输出; 3)侧面输入、单端输出。

本车选择侧面输入、两端输出方式。

(2)齿轮形式的选择

如果齿轮齿条转向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与直齿齿条啮合,则运行平稳性降低,冲击大,工作噪声增加。此外,齿轮轴线与齿轮轴线之间只能是直角,为此因与总体布置不适应而遭淘汰。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转向器,重合度增加,运行平稳,冲击与工作噪声均下降,而且齿轮轴线与齿条轴线之间的夹角易于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故本车采用斜齿轮式。

(3)齿条形式选择

齿条断面形状有圆形、V型和Y型三种。圆形截面齿条制作工艺比较简单。V型和Y 型端面齿条与圆形断面比较,小号的材料少,约节省20%,故质量小。

综合考虑本方案选择圆形断面齿条。

(4)齿轮齿条转向器布置形式

1)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后置梯形;

2)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前置梯形;

3)转向器位于前轴前方,后置梯形;

4)转向器位于前轴前方,前置梯形。

本方案预采用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后置梯形的布置形式。

(5)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

在整个转向系统中各传动件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装配间隙,而且这些间隙都将随着零件的磨损而增大,反映到转向盘上会产生空转角度,转向盘在空转阶段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自由行程一般不超过10°~15°,当超过25°~30°时必须进行调整,主要通过调整转向器传动副的啮合间隙和轴承间隙来实现。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压紧弹簧通过压块将转向齿条压靠在转向齿轮上,是指无间隙啮合。弹簧预紧力可通过调节螺塞11调整。

4、转向梯形

汽车转向时,左、右转向轮的转角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以保证所有车轮在转向过程

中都绕一个圆心以相同的瞬时角速度运动。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使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都是纯滚动或有极小滑移,从而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汽车操纵的轻便性和稳定性。转向梯形机构由梯形臂、横拉杆和前轴组成。

根据梯形机构相对前轴的位置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根据前悬架形式的不同,转向梯形机构又可分为整体式和分段式两种。本车采用整体式的梯形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校核。

(二)、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

1、转向系传动比的确定

转向系的传动比直接影响车辆的机动性和操纵轻便性。转向系的传动比包括力传动比p i 和角传动比o i ω。 (1)转向系力传动比p i

转向系力传动比是指从轮胎接触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w 2F 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h F 之比,即h

F F w

p 2i =

;又转向阻力w F 和转向阻力矩R M 之间的关系为a

M F R

=

w 2,其中a 为主销偏移距;转向盘上的手力SW h D M F 2h =;整理得

a 2i h p M D M SW R =

,又h

M M

R 可认为等于转向系的角传动比o i ω,因此力传动比可写为

a

2i i 0p SW

D ω=。通常乘用车的a 值在0.4~0.6倍轮胎的台面宽度尺寸范围内选取,

根据给定的轮胎可知a=74~111mm 之间选取,本方案选100mm 。 (2)转向系的角传动比o i ω

转向系的角传动指转向盘转角和驾驶员同侧的转向轮转角之比,它由转向器角传动比ωi 和转向传动装置角传动比'

i ω组成,即'

o

i i i ωωω=。对于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

可以进似地用转向节臂臂长2L 与摇臂臂长1L 之比来表示,即12

'

i L L ≈ω。现代汽车结构

中,2L 与1L 的比值大约在0.85~1.10之间,对于无转向摇臂的齿轮齿条转向器来说其值为1,则ωωi i o

≈。

根据给定要求知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又知小的角传动比可以使汽车转

向灵敏性提高,故选取15i o =ω,又由2a

i i 0p SW

D ω=

可知o i ω小则p i 小,但通过液

压助力可解决操纵的轻便性,故可以解决所谓的“轻”与“灵”这对矛盾。

2、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1)转向轮的转向阻力矩R M

转向阻力矩R M 与前轮(转向轴)负荷、轮胎尺寸和结构、前轮定位参数、车速和道路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要准确计算转向阻力矩是很困难的,通常是以汽车在静止时做原地转向的阻力矩作为转向阻力矩。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三中经验公式: 半经验公式 p

3

f 3

1G M R

= 雷索夫推荐公式 η

μ10

x fa (1)+=G M R

塔布莱克推荐公式 )(221k a 10+=G M R ζ

式中1G 是前轴(转向轴)负荷(N );p 是轮胎气压(MPa);f 是轮胎与地面滑动摩擦系数,一般令f=0.7;μ是轮胎滚动摩擦系数,一般令015.0=μ;a 是轮胎和地面接触中心到转向主销与地面交点的距离(mm );ζ是有效摩擦系数;k 是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

转动惯性力矩,8

b k 22

=,b 是轮胎宽度(mm );)(2j 2z r -r 5.0x =,z r 、j r 是分别为轮胎

的自由半径和静力半径(mm );一般轮胎z j r 95.0r =;η是转向节、转向梯形球节传动效率。

上面三个经验公式都是汽车在静止时原地转向的阻力矩,而原地转向所需的力矩要比行驶中转向所需的力矩大2~3倍,因此,设计时按原地转向阻力矩作为计算载荷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一般汽车可以用半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要求轿车所用轮胎型号为:185/60R14T 。可知所选用的为子午线轮胎,且胎面宽度为185mm ,有根据低压胎弹性好、断面宽、与路面接触面大、壁薄散热好等特点,目前轿车几乎都选用低压胎(0.15MPa ~0.45MPa )。故假定本轿车的前轮胎压为0.2MPa 。

根据要求知轿车的整备质量为1160Kg ,且空载前轴负荷为60%,则可知原地转向时前轴负荷1G 为6960N,又f=0.7,根据半经验公式

p 3

f 3

1G M R

=

可得原地转向阻力矩为303KN ·mm 。 (2)转向盘上的作用力h F

转向盘上的作用力h F 是衡量汽车操纵轻便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用转向阻力矩进行计算,即

???

? ??=+ηωi 2sw 2

1

h D L L M F R

式中1L 为转向摇臂长;2L 为转向节臂长;sw D 为转向盘直径;ωi 为转向器角传动比;

+η为转向器正效率。

由于采用液压助力,所以采用大的正效率转向器,故选用%80=+η的齿轮齿条式

转向器。又知mm 400sw =D ,15i i o

=≈ωω,由上边计算得出的303=R M KN ·mm 。

得N F 127h =小于要求中规定的方向盘手作用力小于200N 。

(3)转向盘总回转圈数

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是评价操纵轻便性的指标,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360

i n max max o )(αβω+=

,式中max β是内转向轮最大转角(°);max α是外转向轮最大转角

(°)。

根据要求知轿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5.5m ,由转向轮的运动规律(理想情况)可知

max

min sin αL R =

,式中L 为汽车的轴距,给定为2550mm ,故可计算得max α=27.6°,根据

L

B

+

=βαcot cot ,式中B 为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给定为1429mm ,可计算得出max β=36.5°。

综上可得转向盘总转动圈数3n ≈。满足要求。 (4)齿轮齿条主要参数的选取

根据转向器本身结构特点以及中心距的要求,应合理选取齿轮轴的变位系数。对于齿轮齿条转向器中齿轮齿条结构特点,齿轮一般都采用斜齿轮,对于变位齿轮,为了避免齿顶过薄,而又能满足齿轮啮合的要求,一般齿轮的齿顶高系数取偏小值。

据此,初步选定齿轮和齿条齿顶高系数*

1a

h =;顶隙系数*0.25c =;齿轮的变位系数0=n x 。其基本参数如表所示。

名称 符号 公式

齿轮 齿条 齿数 z

z

7 31 模数 n m

n m

2.5

2.5

压力角 α α 020

020

分度圆直径 d

cos n m z d β=

17.768 — 变位系数 n x —

— 齿顶高 a h

()a an n n

h h x m *=+

2.5 2.5 齿根高 f

h n n n an fn m x c h h )(*

*

-+=

3.125 3.125 齿顶圆直径 a d a

a h d d 2+= 22.768 — 齿根圆直径 f

d f

f h d d 2-= 11.518 — 齿轮中圆直径 m d

2m n n

d d x m =+

17.768 — 螺旋角 β —

12°(右旋)

12° 齿宽

b

1

d b d ψ=

32

22

(5)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本设计根据齿轮的尺寸,设计成齿轮轴形式,如图所示。因为本设计采用斜齿轮结构,在传动的时候有轴向力存在。所以轴承方面选取角接触球轴承,齿轮轴与转向轴之间用万向节连接,所以齿轮轴轴端设计花键。

(三)、液压动力转向设计

液压式动力转向由于油液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寸、质量小,结构紧凑,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灵敏度高以及油液的阻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冲击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1)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

由分配阀、转向器、动力缸、液压泵、贮油罐和油管等组成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根据分配阀、转向器和动力缸三者相互位置不同,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可分为整体式和

分置式两类。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结构紧凑,管路短但其尺寸和质量都较大而且拆装较困难,故本方案选择分置式动力转向器。

(2)动力缸尺寸计算

主要的尺寸计算有动力缸内径、活塞行程、活塞杆直径和动力缸壳体壁厚。

1)由图可知 L

L F F 1

1=;式中1F 为直拉杆上的力(对于齿轮齿条转向器来说为转

向器的力);1L 为转向摇臂长度,故可知11L F 即为转向阻力矩R M ;L 为转向摇臂轴到动力缸活塞之间的距离;对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来说两者即为转向节臂臂长(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无转向摇臂),取100mm ;则N L

M F R

3030==

。 推力F 与工作油液压力p 和动力缸截面面积S 之间的关系:S F p =,所以L

L F S p 1

1=

又动力缸的截面积为)d (4

2

p

2

-=D S π

则动力缸直径L L F D p 4d 1

12p

π+=,式中D 为动力缸内

径;dp 为活塞杆直径;初选时可选dp=0.35D ;压力一般为6.0~10.0Mpa ;本次设计中取压力为8Mpa ;则可得D=23.4mm ;dp=0.35D=8.21mm 。

2)动力缸的最大长度:

如图所示活塞移到两端极限位置,还要留有一定间隙。活塞移到左侧极限位置时,动力缸其端面到动力缸之间,应当留有10mm 间隙。活塞移到右侧极限位置时,其端面到缸盖之间应留有e=(0.5~0.6)D 的隙,以利于活塞导向作用。活塞厚度 B=0.3D 。动力缸的最大长度s

1s 3.06.05.010s +++=D D )~(,

式中1s 为活塞最大位移量。故s=10+0.8D+100sin28.18°=75.94mm ;

3)确定动力缸壁厚;利用强度公式验算。公式如下:

()

n t t 4p s

22σσ≤?

?????+=D D Z

壳体材料选用球墨铸铁QT500-05,抗拉强度为500MPa;屈服点为350MPa ,安全系数取为n=4.0;则计算的壁厚t=3mm 。

(四)、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向梯形的基本尺寸主要是梯形底角θ和梯形臂长m 。

在忽略侧偏角影响的条件下,两转向前轮轴线的延长线交在后轴延长线上。设i θ、

o θ分别为内、外转向车轮转角,L 为汽车轴距,K 为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

间的距离。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转向车轮的转角有如下关系为:

L

K

i =-θθcot cot 0

若自变角为o θ,则因变角i θ的期望值为 :

)cot(cot )(00L

K arc f i -

==θθθ 利用弦定理,后置梯形机构可推得转向梯形所给出内侧轮实际转角

)cos(21][]

2cos )cos(cos 2[arccos )cos(21][)sin(arcsin 020020'i θγγθγγθγθγγθ+-+-+--+-++-=m

K m K m K

m K m K (m —梯形臂长;γ —梯形底角)

所设计的转向梯形给出的实际因变角'

i

θ,应尽可能接近理论上的期望值i θ。其偏差

在最常使用的中间位置附近小角范围内应尽量小,而在不经常使用且车速较低的最大转角时,可适当放宽要求。因此,再引入加权因子ω0(θo ),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目标函数 f (x )为:

%100)()()()()(f max

001000'0???

?

???-=∑=θθθθθθθθθωi i i i i i i i x

整理得:

[]%

1001cot arccos )cos(212cos )cos(cos 2arccos

cot cot )cos(21)

sin(arcsin

)

()(2

1

2

max

?-?

????

?

-+-+??

?

???-+--

?

????

?

-+-+??

?

???+-=

∑=L K m K m K m K

L K arc m K m K x f oi oi oi oi oi oi oi

o oi θθγγθγγθθγθγγθωθθ

中x 为设计变量

??

?

???=??????=m x x x γ21

om ax

θ——外转向车轮最大转角;a D L

o -=2

arcsin

min

max θ

Dmin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其值为5.5m ;a —主销偏移距100mm 。

考虑到多数使用工况下转角θo 小于20°,且10°以内的小转角使用得更加频繁,取

???

?

???≤<≤<≤<=m ax

205.020100

.11005.1)(o o o o o θθθθθω

建立约束条件:

a) 各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构成的约束条件为 0m -m m in ≥

0m -m m ax ≥

0-m in ≥γγ

设计时梯形臂长度m 常取在K

11.0m m in

=、K 15.0m m ax =;梯形底角min γ =70°。

此外, 由机械原理得知, 四连杆机构的传动角δ 不宜过小, 通常取

=≥m in δδ40 °。转向梯形机构在汽车向右转弯至极限位置时达到最小值,故只考虑

右转弯时δ ≥δmin 即可。利用该图所作的辅助用虚线及弦定理,可推出最小传动角约束条件为:

02cos )cos (cos )cos(cos 2cos m in m ax m in ≥--++-K

m

o γγδθγγδ

本车轴距L=2550mm ,轮距B=1429mm 。所以两主销中心线延长线到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K 为K =B ? 2a =1429 ?2×100=1229㎜ (1)销后倾角取为2° (2)主销内倾角β=8°。 (3)前轮外倾角取为1°

(4)前轮前束,一般取为0~12 ㎜,本次设计取为6 ㎜。 由式 a D L

o -=2

arcsin

m in

m ax θ 可得外转向轮的最大转向角为28.18°;梯形臂长度m 设计时常取在

K K 15.0m 11.0≤≤ ,即135.19mm ≤m ≤184.35mm ,取m=170mm 。

梯形底角γ=75°;梯形横拉杆长为 n=K- 2m cos γ=1141mm 。 转向梯形所给出的实际因变角'

i θ为:

)cos(21][]

2cos )cos(cos 2[arccos )cos(21][)sin(arcsin 020020'i θγγθγγθγθγγθ+-+-+--+-++-=m

K m K m K

m K m K

代入已经得到的数值,可算得实际因变角为35.79°; 变角的期望值为θi=36.51°; 在ΔABE'中,由余弦定理得

K

BE K m m 2cos 2

22o -+=

+)(γθ,

得BE=1287.9mm

在ΔBE'F '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2n m -180cos 222min BE -+=)(δ,

即求得

?=95.46m in δ

符合?≥40m in δ 的要求。 代入最小传动条件得:

00036.02cos )cos (cos )cos(cos 2cos m in m ax m in ≥=--++-K

m

o γγδθγγδ

符合要求,列出转向梯形的各个参数如下: 主销中心距 k=1229mm ;梯形底角 γ=75°; 梯形臂长 m=170mm ;梯形横拉杆 n=1141mm 。

(五)、总结

1、转向系方案:

1)方向盘直径mm 400sw =D ;

2)转向器:本方案选用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器的输出形式为侧面输入,两端输出;齿轮形式为斜齿轮,圆形断面;转向系力传动比p i =30;转向系的角传动比

15i o =ω;转向盘上的作用力N F 127h =;转向盘总回转圈数n=3。

2、液压动力装置设计

液压助力缸的尺寸:动力缸直径D=23.4mm ;活塞杆直径dp=0.35D=8.21mm ;动力缸的最大长度s=75.94mm 。

2、转向梯形

转向梯形为整体式:梯形底角 γ=75°;梯形臂长 m=170mm ;梯形横拉杆 n=1141mm 。

三、结束语

短短两周的课程设计即将结束,本学期也即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学的热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自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的无穷无尽以及自己所学的微小。在实习中学到了许多书上所没有的东西,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丰富,特别是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如怎样设计更能满足操作人员的需要和具体工作环境的要求,还有设计的产品是否有一定的社会需求,通过这些,使我的专业知识更加坚实。

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本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我们各种能力的一次考验。设计过程中通过初步尝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确定方案的步骤,逐渐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本次设计几乎运用了我们所学的全部机械课程,内容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机械图学等知识,以及一些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通过设计巩固了理论知识,接触了实际经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最后一次在学校充电。

在我结束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即将结束我的大学生活。这意味着我进入了人生新的起点,我会用我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崭新的生活中不断进取,发奋图强。用我的事业成就来报答学校和老师对我的栽培,回报社会对我的关爱!

参考文献

1、专著: 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

2、专著: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毕业论文设计转向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2 第一章绪论3 1.1汽车转向系统概述3 1.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概述9 1.3液压助力转向器概述10 1.4国内外发展情况12 1.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1.6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 第二章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14 2.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14 2.2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16 2.3轮胎的选择17 第三章转向系设计概述18 3.1对转向系的要求18 3.2转向操纵机构18 3.3转向传动机构19 3.4转向器20 3.5转角及最小转弯半径20 第四章.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22 4.1转向系的效率22 4.2传动比变化特性23 4.3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T25 4.4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26 第五章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及设计26 5.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26 5.2其他转向器28 5.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布置和结构形式的选择29 5.4数据的确定29 5.5设计计算过程31 5.6齿轮轴的结构设计35 5.7轴承的选择35 5.8转向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35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36 5.1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36 5.2动力转向机构布置方案36 5.3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的计算38 5.4动力转向的评价指标43

6. 转向传动机构设计45 6.1转向传动机构原理45 6.2转向传送机构的臂、杆与球销47 6.3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47 6.4杆件设计结果48 7.结论49 致谢49 摘要 本课题的题目是转向系的设计。以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为中心,一是汽车总体构架参数对汽车转向的影响;二是机械转向器的选择;三是齿轮和齿条的合理匹配,以满足转向器的正确传动比和强度要求;四是动力转向机构设计;五是梯形结构设计。因此本课题在考虑上述要求和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利用转向盘的旋转带动传动机构的齿轮齿条转向轴转向,通过万向节带动转向齿轮轴旋转,转向齿轮轴与转向齿条啮合,从而促使转向齿条直线运动,实现转向。实现了转向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短,且零件数目少的优点又能增加助力,从而实现了汽车转向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在本文中主要进行了转向器齿轮齿条的设计和对转向齿轮轴的校核,主要方法和理论采用汽车设计的经验参数和大学所学机械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其结果满足强度要求,安全可靠。 关键词:转向系;机械型转向器;齿轮齿条;液压式助力转向器 Abstract The title of this topic is the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to the design as the center, one vehicle parameters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of vehicle steering; Second, the choice of mechanical steering; third rack gear and a reasonable match to meet the correct steering gear ratio and strength requirements; Fourth,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design; Fifth,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rapezoidal. Therefo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bove issues and factors that require study, based on the steering wheel rotary drive transmission shaft of the steering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through the universal joint drive shaft rotation gear shift, steering rack and steering gear shaft meshing, thereby encouraging steering rack linear motion to achieve steering. Simple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steering tight, short axial dimension, and the number of parts can increase the advantages of less pow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vehicle steering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is article a major design steering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shaft and the check, the main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automotive design parameters and the University of mechanical design school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results meet the strength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要求规范

汽车电路系统设计规范 一、制图标准的制定: 1.1电器符号的定义: 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

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 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 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 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 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 BOM表; 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 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 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 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 信号参数。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 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 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

越野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越野车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电动转向系统的来源及发展趋势 (1) 第二章转向系统方案的分析 (3) 1.工作原理的分析 (3) 2. 转向系统机械部分工作条件 (3) 3.转向系统关键部件的分析 (4) 4.转向器的功用及类型 (5) 5.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 (5) 6.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和类型 (7) 第三章转向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8) 1. 转向系的效率 (8) 2. 转向系统传动比的组成 (8) 3. 转向系统的力传动比与角传动比的关系 (8) 4. 传动系统传动比的计算 (9) 5. 转向器的啮合特征 (10) 6.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11) 第四章转向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2) 1. 转向轮侧偏角的计算(以下图为例) (12) 2. 转向器参数的选取 (12) 3. 动力转向机构的设计 (12) 4. 转向梯形的计算和设计 (14)

第五章结论 (16) 谢辞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转向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汽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安全。本次设计是EPS电动转向系统,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机械系统和一个电控的电动马达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动力转向系统。EPS系统主要是由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系统,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

大客车底盘系统设计概念及方案技术要求 上

城市客车底盘 系统设计概念及方案技术要求 (上半部分)

目录一.概述 二.系统设计概念及技术要求 1.车架 2.前后桥 3.前后桥悬架系统 4.轮胎 5.转向系统 6.制动系统 7.底盘自动集中润滑系统

一.概述 本稿所涉及的车型是传统城市客车。车辆主要实施动力系统及其附件系统更改、增加动力电池系统和动力系统电控系统等;所牵涉的其它相关系统,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对基本型的继承性为原则,进行设计更改或重新设计。整车造型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应性改进。 以下内容只涉及除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电池、电控)以外的以底盘为主的系统设计概念及主要技术要求。 所有相关的设计人员应通过了解设计概念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将特殊要求的信息给予及时反馈。系统概念给出的是依据法规、国标要求以及相应整车技术规范而形成的框架类描述和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必须在后续开发工作中得到响应,并且可能应个别特殊要求做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系统设计概念及技术要求 1. 车架 车架采用传统成熟的三段式整体结构,适应不同的系统安装要求,做相应的结构变动和设计调整,同时力求结构可靠和轻量化相结合,以满足底盘配置和可靠性要求。 结构型式参加下图: 主要尺寸参数—— 总长度(m):TBD 最大宽度(m):TBD 前悬(m):TBD 轴距(m):TBD 后悬(m):TBD

2. 前后桥 2.1 前桥 前桥总成采用两级落差前桥总成,其基本参数如下: (1) 额定负荷:7500Kg; (2) 轮距:2101mm,空气弹簧支座中心距:1180mm; (3)主销孔基准与空气弹簧支座安装平面参考距离:75mm;空气 弹簧支座安装平面与前轴中部工字梁上平面参考距离:130mm; (4)前轴定位系数:前轮外倾角0°、主销内倾角8°、主销后倾 角3.5°、前轮前束0~1.5mm; (5)最大转角:内轮为55°,外轮为相应值; (6)转向节臂回转半径:R263.3mm; (7)适用轮辋:8.25×22.5 (8)适用轮胎:11R22.5-16PR、295/80R22.5 (9)制动器规格:盘式制动器22.5″ 结构型式参见下图 2.2 后桥 后桥总成采用13吨级后桥总成,其基本参数如下: (1) 额定负荷:13000kg

汽车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重型载货汽车转向器设计 姓名:席昌钱 学号:5 同组者:严炳炎、孔祥生、余鹏、李朋超、郑大伟专业班级:09车辆工程2班 指导教师:王丰元、邹旭东

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转向系分析 (4) 2.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8) 3.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9) 4.转向器设计计算 (14) 5.动力转向机构设计 (16) 6.转向梯形优化设计 (22) 7.结论 (24) 8.参考文献 (25)

1转向系设计 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23~32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 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基本参数 1.整车尺寸: 11976mm*2395mm*3750mm。 2.轴数/轴距 4/(1950+4550+1350)mm 3.整备质量 12000kg 4.轮胎气压 2.转向系分析 对转向系的要求[3] (1)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 (2) 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 (3) 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 (4)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5) 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 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有时为了布置方便,减小由于装置位置误差及部件相对运动所引起的附加载荷,提高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性以及便于拆装,在转向轴与转向器的输入端之间安装转向万向节,如图2-1。采用柔性万向节可减少传至转向轴上的振动,但柔性万向节如果过软,则会影响转向系的刚度。采用动力转向时,还应有转向动力系统。但对于中级以下的轿车和前轴负荷不超过3t的载货汽车,则多数仅在用机械转向系统而无动力转向装置。

转向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论文)题目:轿车转向器设计

轿车转向系设计任务书 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2 4 前轮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mm/1422mm装备质量1060kg 60% 最高车速180km/h 空载时前轴分配 负荷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 5.6m 30km/h) 最小转向直径11m最大功率/转速74kW/5800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N·m/4000rpm 变速器五档手动 基本要求: 1) 汽车转向行驶时,全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动。 2) 操纵轻便,方向盘手作用力小于200N。 3) 转向系角传动比15~20;正效率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 4) 转向灵敏。 5) 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 6) 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设计任务: 1) 查阅资料选定转向器,对转向系统进行方案设计。 2) 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结构,并进行设计计算。 3) 设计转向梯形,确定梯形结构参数。 4) 利用图解法对梯形的特性进行校核。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绪论 (1) 二、转向器设计 (2) (一)、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2) (二)、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 (5) (三)、液压动力转向设计 (9) (四)、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12) (五)、总结 (15) 三、结束语 (16)

一、绪论 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液压转向系统是由液压和机械等两部分组成,它是以液压油做动力传递介质,通过液压泵产生动力来推动机械转向器,从而实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一般由机械转向器、液压泵、油管、分配阀、动力缸、溢流阀和限压阀、油缸等部件组成。为确保系统安全,在液压泵上装有限压阀和溢流阀。其分配阀、转向器和动力缸置于一个整体,分配阀和主动齿轮轴装在一起(阀芯与齿轮轴垂直布置),阀芯上有控制槽,阀芯通过转向轴上的拨叉拨动。转向轴用销钉与阀中的弹性扭杆相接,该扭杆起到阀的中心定位作用。在齿条的一端装有活塞,并位于动力缸之中,齿条左端与转向横拉杆相接。转向盘转动时,转向轴(连主动齿轮轴)带动阀芯相对滑套运动,使油液通道发生变化,液压油从油泵排出,经控制阀流向动力缸的一侧,推动活塞带动齿条运动,通过横拉杆使车轮偏转而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的压力来实现车轮转向。由于液压转向可以减少驾驶员手动转向力矩,从而改善了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为保证汽车原地转向或者低速转向时的轻便性,液压泵的排量是以发动机怠速时的流量来确定。汽车起动之后,无论车子是否转向,系统都要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在大转向车速较低时,需要液压泵输出更大的功率以获得比较大的助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发动机动力资源。并且转向系统还存在低温工作性能差等缺点。

Q-FDA 010-2016汽车转向横拉杆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最终版本)修订20160121——A汇总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FD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FD XXXXX—XXXX 汽车转向桥系统横拉杆总成结构、 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文稿版次选择 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

目录 前言............................................................................... III 汽车转向桥系统横拉杆总成结构、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1)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横拉杆零部件尺寸及结构要求 (3) 4.1 球接头总成尺寸及螺纹 (3) 4.2 横拉杆与球接头总成螺纹连接精度 (3) 4.3 横拉杆总成紧固装置结构技术要求 (3) 4.4 转向横拉杆卡箍螺栓螺母技术要求 (4) 5 转向横拉杆总成装配技术要求 (4) 5.1 装配技术要求 (4) 5.2 横拉杆球头防尘罩装配密封要求 (4) 5.3 横拉杆总成润滑介质要求 (4) 5.4 外观及防护要求 (4) 6 台架试验项目 (5) 7 台架试验设备及条件 (6) 8 台架试验方法 (6) 8.1 球接头相关试验 (6) 8.1.1 球接头总成最大摆角测定 (6) 8.1.2 球接头总成摆动力矩T1测定 (6) 8.1.3 球接头总成旋转力矩T2测定 (7) 8.1.4 最大轴向位移量δ1测定 (8) 8.1.5 最大径向位移量δ2测定 (8) 8.1.6 球销锥面配合面积检测 (9) 8.1.7 球接头总成球销拔出力 (9) 8.1.8 球接头总成球销压出力 (9) 8.1.9 球接头总成常温耐久性试验 (10) 8.1.10 球接头总成高温耐久性试验 (10) 8.1.11 球接头总成低温耐久性试验 (11) 8.1.12 球接头总成泥水环境耐久性试验 (11) 8.1.13 球接头防尘罩泥水环境耐久性试验 (12) 8.1.14 球接头防尘罩臭氧环境耐久性试验 (13) 8.1.15 球接头总成球销弯曲疲劳 (14) 8.1.16 球接头总成盐雾试验 (14) 8.2 转向直拉杆臂与转向横拉杆臂疲劳试验 (14) 8.2.1 转向直拉杆臂疲劳试验 (14) 8.2.2 转向横拉杆臂疲劳试验 (15)

轿车转向系设计课程设计

轿车转向系设计 此次设计的是与非独立悬架相匹配的整体式两轮转向机构。利用相关汽车设计和连杆机构运动学的知识,首先对给定的汽车总体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转向器、转向系统进行选择,接着对转向

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主要是转向梯形)进行设计,再对动力转向机构进行设计。 转向器在设计中选用的是循环球式齿条齿扇转向器,转向梯形的设计选用的是整体式转向梯形,通过对转向内轮实际达到的最大偏转角时与转向外轮理想最大偏转角度的差值的检验和对其最小传动角的检验,来判定转向梯形的设计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一、整车参数 1、汽车总体参数的确定 本设计中给定参数为: 二、转向系设计概述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的总称。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 对转向系提出的要求有: 1) 汽车转向行驶时,全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动; 2) 操纵轻便,方向盘手作用力小于200N; 3) 转向系角传动比15~20;正效率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

4) 转向灵敏; 5) 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 6) 配备驾驶员防伤害装置; 三、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机械转向器是将司机对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沿转向车轴轴向的移动),并按一定的角转动比和力转动比进行传递的机构。 机械转向器与动力系统相结合,构成动力转向系统。高级轿车和重型载货汽车为了使转向轻便,多采用这种动力转向系统。采用液力式动力转向时,由于液体的阻尼作用,吸收了路面上的冲击载荷,故可采用可逆程度大、正效率又高的转向器结构。 1、机械式转向器方案选取 选取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有螺杆和螺母共同形成的落选槽内装钢球构成的传动副,以及螺母上齿条与摇臂轴上齿扇构成的传动副组成,如图所示。 循环球式转向器示意图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密级:版本/更改状态:第一版/0 编号: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CC6460K/KY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四月十五日

目录 1 系统概述????????????????????????????????????????????????????????????????????????????????????????????????????????????????1 2 转向系统设计依据的整车参数计设计要求????????????????????????????????????????????????????????2 3 转向系统设计过程????????????????????????????????????????????????????????????????????????????????????????????????2 3.1 最小转弯半径计算?????????????????????????????????????????????????????????????????????????????????????????2 3.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计算?????????????????????????????????????????????????????????????????????????????????3 3.3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计算?????????????????????????????????????????????????????????????????????????????????3 3. 4 转向系的内外轮转角?????????????????????????????????????????????????????????????????????????????????????4 3. 5 液压系统的匹配计算?????????????????????????????????????????????????????????????????????????????????????5 3.5.1 转向油泵流量的计算??????????????????????????????????????????????????????????????????????????5 3.5.2 转向油泵压力的变化??????????????????????????????????????????????????????????????????????????6 4 结论说明????????????????????????????????????????????????????????????????????????????????????????????????????????????????7 5 参考文献????????????????????????????????????????????????????????????????????????????????????????????????????????????????8

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长春北车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设计规范 CBD-YF-DP-GF.1 客车底盘总布置设计规范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设计准则 (3)

1 范围 本标准主要介绍了客车底盘总布置的简要设计流程,规范了设计步骤,明确了底盘总布置的设计结构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6--12米的大中型营运客车的底盘总布置设计。 2 规范性文件引用 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 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T 5922-2008 汽车和挂车气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要求 GB/T 6326-2005 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 13061-1991 汽车悬架用空气弹簧橡胶气囊 QC/T 29082-1992 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096-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93-1999 汽车半轴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4-1999 汽车半轴技术条件 QC/T 299-2000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 QC/T 301-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技术条件 QC/T 302-1999 汽车动力转向动力缸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3-1999 汽车动力转向油罐技术条件 QC/T 304-1999 汽车转向拉杆接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305-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控制阀总成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QC/T 465-1999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分类的术语及定义 QC/T 470-1999 汽车自动变速器操纵装置的要求 QC/T 479-1999 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483-1999 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QC/T 491-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 QC/T 494-1999 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 QC/T 513-1999 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523-1999 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QCT 529-2013 汽车液压动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 QCT 533-1999 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 QCT 545-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上述标准中确立的符号、代号、术语均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准则 4.1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 客车底盘总成中各部分的主要性能、尺寸等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详参相应的标准。

GB17675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编制说明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和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汽车电子的发展和对汽车安全、技术需求的提升使原标准的适应性出现了缺口,比如,希望通过消除机械转向管柱以提高乘员安全性、且更易适应左右置转向盘生产需求的转向操纵装置和转向车轮之间没有任何机械连接的线控转向技术;另外与挂车相关的转向标准的缺失,使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修订。 本标准修订任务来源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12月2日以国标委综合[2010]87 号文下达的制修订计划,归口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名称为《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计划编号为20101254-Q-339。 1.2 主要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主要起草单位: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罡阳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工作组成员:万兴宇、许迎光、陈春华、刘地、季学武、颜尧、

周中坚、谷杰、郁金龙、耿国庆、傅培根、王春宏、王良模、农蕃榛、邬世锋、朱春庆、朱德江、许庆卫。 1.3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修订工作组一直持续跟踪UN R7茏规的发展演变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修订,翻译UN R7法规原文,对比UN R79与GB17675-199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差异,评估GB 17675-XXXX 参照UNR79进行修订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转向分标委、汽车工程学会转向分会所组织的国内外汽车企业技术交流会,收集了大量信息和技术资料,掌握了最新的国内外现状及动态,并按照拟参照采用的UNR79法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多轮车辆摸底验证试验,积累了车辆转向系统的分析、试验数据。通过会议交流、调研和试验对比,系统深入地了解我国乘用车、商用车行业汽车转向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应用情况,对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因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 会,ADAS及智能驾驶相关内容,由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负责,本标准将不包含ADA及智能驾驶相关内容。通过对本标准相关技术条款的分析研究,将尽可能解除原有条款对ADA及智能驾驶可能产生的限制及约束。 主要技术研究活动如下: (1)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2015年07月15~16日,标准修订工作组在南京召开GB17675-XXXX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来自南汽研究院、南京东华智能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

转向系统设计

标题 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转向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汽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安全。本次设计是EPS电动转向系统,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机械系统和一个电控的电动马达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动力转向系统。EPS系统主要是由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系统,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 概述 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需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按照司机意志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的偏转动作,这就是所谓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的行使方向和保持汽车直线行使的机构,既要保持车辆沿直线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匹配

1 转向系统的功能 1.1 驾驶者通过方向盘控制转向轮绕主销的转角而实现控制汽车运动方向。 对方向盘的输入有两种方式:对方向盘的角度输入和对方向盘的力输入。装有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低速行驶时,操作方向盘的力很轻,却要产生很大的方向盘 转角输入,汽车的运动方向纯粹是由转向系统各杆件的几何关系所确定。这时, 基本上是角输入。而在高速行驶时,可能出现方向盘转角很小,汽车上仍作用有 一定的侧向惯性力,这时,主要是通过力输入来操纵汽车。 1.2 将整车及轮胎的运动、受力状况反馈给驾驶者。这种反馈,通常称为路感。 驾驶者可以通过手—---感知方向盘的震动及运转情况、眼睛—---观察汽车运动、 身体—---承受到的惯性、耳朵—---听到轮胎在地面滚动的声音来感觉、检测汽车 的运动状态,但最重要的的信息来自方向盘反馈给驾驶者的路感,因此良好的路 感是优良的操稳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反馈分为力反馈和角反馈 从转向系统的功能可以得知:人、车通过转向系统组成了人车闭环系统,是驾驶者对汽车操纵控制的一个关键系统。 2 转向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转向系的基本要求如下: 2.1 汽车转弯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回转中心(瞬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不满足这项要求会加剧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实际上,没有哪 一款汽车能完全满足这项要求,只能对转向梯形杆系进行优化,一般在常用转向 角内(内轮15°~25°范围)使转向内外轮运动关系逼近上述要求。 2.2 良好的回正性能 汽车转向动作完成后,在驾驶者松开方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转向轮的回正力矩的大小主要由悬架系统所决定的前 轮定位参数确定,一般来说,影响汽车回正的因素有:轮胎侧偏特性、主销内倾 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转向节上下球节的摩擦损失、转向节臂长、转向系 统的逆效率等。 2.3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方向盘没有摆动。 2.4 转向机构与悬架机构的运动不协调所造成的运动干涉应尽可能小,由于运动干涉使转向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汽车转弯行驶时,作用在汽车质心处的离心力的作用,内轮载荷减小,外轮载荷增加,使悬架上的载荷发生相应变化。若转向桥采用非独立悬架、钢板弹簧机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1规范 本规范介绍了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匹配、以及动力转向管路的布置。 本规范适用于天龙系列车型转向系统的设计 2.引用标准: 本规范主要是在满足下列标准的规定(或强制)范围之内对转向系统设计和整车布置。 GB 17675-1999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 GB/T 6327-1996载重汽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 《汽车标准汇编》第五卷转向车轮 3.概述: 在设计转向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满足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和零件设计

的标准化。先从《产品开发项目设计定义书》上猎取新车型在设计转向系统所必须的信息。然后布置转向传动装置,动力转向器、垂臂、拉杆系统。再进行拉杆系统的上/下跳动校核、与轮胎的位置干涉校核,以及与悬架系统的位置干涉、运动干涉校核。最小转弯半径的估算,方向盘圈数的计算。最后进行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泵,动力转向油罐的计算与匹配,以满足整车与法规的要求;确定了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泵,动力转向油罐匹配之后,再完成转向管路的连接走向。 4车辆类型:以EQ3386 8×4为例,6×4或4×2类似 5 杆系的布置: 根据《产品开发项目设计定义书》上所要求的、车辆类型、车驾宽、高、轴距、空/满载整车重心高坐标、轮距、前/后桥满载轴荷、最小转弯直径、最高车速、发动机怠速、最高转速,空压机接口尺寸,轮胎规格等,确定前桥的吨位级别、轮胎气压、花纹等。考虑梯形机构与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之间的轴距匹配及各轴轮胎磨损必需均匀的原则,确定第一前桥、第二前桥内外轮转角、第一垂臂初始角、摆角与长度、中间垂臂的长度、初始角、摆角,确定上节臂的坐标、长度等 确定的参数如下 第一、二轴选择7吨级规格 轮胎型号:12.00-20、轮胎气压 0.74Mpa、花纹 第一轴外轮转角 35°;内轮转角 44°

(完整版)东风轻型货车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郑蕊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车辆07—6班 指导教师姓名 姚佳岩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东风轻型货车转向系统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 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 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 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 针对更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 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 个基本发展阶段。1)纯机械式转向系统,由于采用纯粹的机械解决方案, 为了产生足够大的转向扭矩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转向盘, 这样一来, 占用驾驶室的空间很大, 整个机构显得比较笨拙, 驾驶员负担较重, 特别是重型汽车由于转向阻力较大,单纯靠驾驶员的转向力很难实现转向, 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 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953 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使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此后该技术迅速发展, 使得动力转向系统在体积、功率消耗和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80 年代后期, 又出现了变减速比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在接下来的数年内, 动力转向系统的技术革新差不多都是基于液压转向系统,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变流量泵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Variable Displacement Power Steering Pump) 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 Electric Hydraulic PowerSteering, 简称EHPS) 系统。变流量泵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或者不需要转向的情况下, 泵的流量会相应地减少, 从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功耗。电动液压转向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 Q1537693694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转向泵, 由于电机的转速可调, 可以即时关闭, 所以也能够起到降低功耗的功效。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驾驶室变得宽敞, 布置更方便, 降低了转向操纵力, 也使转向系统更为灵敏。由于该类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 目前在部分乘用车、大部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但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存在不足。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PS 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 1988 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并装在其生产的Cervo 车上, 随后又配备在Alto 上。此后, 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 美国的Delphi 公司, 英国的Lucas 公司, 德国的ZF 公司, 都研制出了各自的EPS 。EPS 的助

汽车设计转向系统

第一节概述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机械转向系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经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有些汽车还装有防伤机构和转向减振器。采用动力转向的汽车还装有动力系统,并借助此系统来减轻驾驶员的手力。 对转向系提出的要求有: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不满足这项要求会加速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汽车转向行驶后,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 3)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5)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6)操纵轻便。 7)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9)在车祸中,当转向轴和转向盘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共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10)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盘与转向轮转动方向一致。 正确设计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使第一项要求得到保证。转向系中设置有转向减振器时,能够防止转向轮产生自振,同时又能使传到转向盘上的反冲力明显降低。为了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必须使转向轮有尽可能大的转角,并要达到按前外轮车轮轨迹计算,其最小转弯半径能达到汽车轴距的2~2.5倍。通常用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转向盘转动圈数多少两项指标来评价操纵轻便性。没有装置动力转向的轿车,在行驶中转向,此力应为50—100N;有动力转向时,此力在20—50N。当货车从直线行驶状态,以10km /h速度在柏油或水泥的水平路段上转入沿半径为12m的圆周行驶,且路面干燥,若转向系没有装动力转向器,上述切向力不得超过250N;有动力转向器时,不得超过120N。轿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每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2.0圈,货车则要求不超过3.0圈。·近年来,电动、电控动力转向器已得到较快发展,不久的将来可以转入商品装车使用。电控动力转向可以实现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转动转向盘的力都轻便。

汽车设计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课程汽车设计题目电动助力转向系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2016年6月15日

目录 一. 轿车转向系设计方案的选择................................. - 1 - 1.轿车参数的确定 (1) 2.对转向系的要求 (2) 3.转向系结构设计 (2) 1)转向操纵机构 ......................................................................................- 2 - 2)转向传动机构 ......................................................................................- 3 - 3)机械转向器 ..........................................................................................- 3 - 二.转向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 4 - 1.转向系的效率 (4) 1)转向系的正效率...................................................................................- 4 - 2)转向系的逆效率...................................................................................- 5 - 2.转向系传动比的确定. (5) 1)转向系统传动比的组成........................................................................- 5 - 2)转向系统的力传动比和角传动比的关系..............................................- 6 - 3)传动系传动比的计算 ...........................................................................- 7 - 3.转向系传动副的啮合间隙 .. (7) 1)转向器的啮合特征 ...............................................................................- 7 - 2)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 8 - 4.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和计算 (8) 1)转向轮侧偏角的计算 ...........................................................................- 8 - 2)转向器参数的选取 ...............................................................................- 9 - 3)选择齿轮齿条材料 ...............................................................................- 9 - 4)轴承的选择 ........................................................................................ - 10 - 5.转向盘的转动的总圈数 (10) 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 10 - 1.转矩传感器 (10) 2.减速机构 (10) 3.电磁离合器 (10) 4.电动机 (11) 5.车速传感器 (11) 6.电子控制单元 (11) 四.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 11 - 1.转向梯形理论特性 (11) 2.转向梯形的布置 (12) 3.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12) 4.梯形校核 (12) 一. 轿车转向系设计方案的选择 1.轿车参数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